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妈妈三番五次地对孩子说“你要把你的屋子收拾干净”,可孩子将妈妈的话当做耳旁风,屋子杂乱依旧;妻子不知疲倦地提醒丈夫“你该戒烟了”,可丈夫“恶习”不改,照样“吞云吐雾”;公共汽车上,售票员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乘客“请看管好自己的物品”,然而乘客依然漫不经心,被盗事件屡屡发生……
为什么人们总是对这些三番五次的好心提醒充耳不闻呢?对此,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的:人的机体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的时候,会出现自然的逃避反应。这是人类出于自然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基于这种心理,如果受到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这称为“超限效应”。
了解了超限效应,我们就该知道,我们说话做事如果超过了对方的心理限度,让对方感到过度,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现象。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一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很感动,准备听完后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
过了10分钟,牧师没有讲完,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就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很不满意,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长篇大论,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被浪费时间而气愤,不仅没有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两元钱。
马克·吐温的这种行为,是因为牧师的讲道令他感到过度和不耐烦,从而引起他心理上的“超限效应”,产生了与开始时相反的心理反应。
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即便是自己喜欢的事物,如果超过了自己接受的范围,也会产生厌烦和抗拒的心理。例如,一种美食,再好吃,如果不间断地天天吃,吃多了也会感到讨厌;一首歌再好听,如果反复地听,听多了也会厌倦;一部电影再好看,看多了也就没有感觉了,甚至会腻烦。这时,开始的享受就变成了干扰性的刺激。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待别人,一定要注意这个心理效应。
小林的邻居杨阿姨是一个待人很热情、很诚恳的人,家里收拾得也干净整洁,但是小林却不愿意到她家串门。因为每次见到她,总感觉自己被她“揪住”了,不是把他拉到家品尝她做的美食,就是絮絮叨叨地问自己的近况。
有一次,小林去她家做客,她做了一锅鸡汤,坐在客厅就能闻到厨房中飘出来的鲜美香味。开始喝的时候,小林觉得味道十分鲜美,不用她劝,主动就喝下了三碗汤,还没吃多少鸡肉,就感觉已经喝不下去了。可是她还在一个劲地劝,几乎不让人喘息。
结果,接下来的几天,小林看到鸡肉就觉得恶心,再也不敢到她家做客了。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秉持“适可而止”的原则,这样才不招人反感。
例如,你在做一场报告,或是一场演讲,要避免让听众感到不耐烦。你应该在3分钟内进入你的主题,并以你的魅力抓住听众。整个演讲的过程要逻辑清晰,层层推进,还要设计语调和意境的变化。演讲的重点内容要在30分钟内讲到,主讲内容要控制在40~50分钟。因为时间一长,听众的精神就会疲劳,注意力会分散。
有一种人叫“麦霸”,就是很恋麦克风,喜欢拖场,却不知他后面的信息已经很难被听众接受了。学校里的一堂课之所以设计为40~50分钟,正是基于“超限效应”的原理。
在与其他人的私人交际中,同样要注意节奏,控制时间,重要的内容要在前面的30分钟充分交流,切忌铺垫太长。如果你发现对方已经开始看表,或者注意力开始分散,东张西望,你的谈话就应该准备收场了。
在工作中,上下级或者同级之间的相处,也存在同样道理。如果你是上级,指导你的下属或者帮助你的同事,要讲究艺术。作为管理者,切忌就一个问题在短时间内三番五次地跟别人讲,反复地强调。这样,你很容易得到“婆婆妈妈”的雅号,还会让对方对你产生厌烦和逆反的心理,不利于日后的沟通与相处。就一个问题,可能是他的一个毛病,也可能是你给他的一个建议,要抓住一次机会,深深地说透,然后给他时间,让他领会和接受。过一段时间,他还没有改变的话,可以再找一个非正式场合提醒他,点到为止,同时做出想耐心倾听他意见的样子。如果他没有反驳,就说明他是会接受的,以后你要做的,就是在时间上给他一些压力,促使他尽快改变,在类似的事情即将出现的时候提前给一个提醒,帮助他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