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87200000024

第24章 中国人征服了珠穆朗玛峰

1960年,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个自然灾害年代,是65000万中国人民普遍陷入饥荒而节衣缩食的年代。就是在这个年代里,中国的登山英雄们却做出了一件让全世界都震惊的事:攀登珠穆朗玛峰,征服地球之巅。

1960年3月中旬,中国登山队在著名的绒布寺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登山基地,他们把这个基地称为喜马拉雅新村。这个硕大的喜马拉雅新村,总共有20多顶、每顶可供20人居住的加厚棉帐篷,有食堂、会议室、发电站、医务室、电台和记者站,还有卡车、越野车、牦牛等运输工具。

每一位中国登山家都明白,是全国的父老乡亲们,为他们在珠穆朗玛峰上搭起了巨大的舞台。全体中国人民都渴望他们能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大舞台上,有一幕辉煌的演出,能真正表现出一个伟大民族的英雄气概。

在总指挥部的大帐篷内,国家体委的韩复东司长、登山队的史占春队长以及副队长和政委一遍又一遍研究着英国人、瑞士人攀登珠穆朗玛的资料,一遍又一遍地总结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攀登8000米以上高峰的经验与教训。最后,决定以英国人宣布为死路的北坳作为进军路线。

在指挥部的统一规划下,登山队一到大本营,战线便立即全面铺开。在荒凉的山坡上,气象人员迅速建立起设备完善的气象站,为登山活动提供气象预报;在陡峭的山岩间,无线电台架设起来了,使偏僻的山麓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沟通了;在医疗站里,医生、护士们更是忙忙碌碌,他们一次次地为队员检查身体,治疗高山病;总务部门则马不停蹄地来回奔走,将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运送到喜马拉雅新村。

与此同时,登山队队部的负责人,根据历史资料、侦察报告和登山队员们的意见,制定了征服珠穆朗玛的攀登计划。

4月25日,队员们按照登山计划,向珠峰发起了冲锋。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队员们在新的高度上变得虚弱起来,活动也更加困难。在攀登海拔7400米附近一段直线距离不到20米的岩坡时,他们竟不得不休息了4次才爬了上去。

这时,一道宽阔而陡峭的雪槽阻住了全队的去路。刘连满背负着30多千克重的背包,自告奋勇地走在前头为全队开路。他先撑着冰镐,使自己站稳脚跟,然后又一下一下地在冰上刨出台阶。由于高山缺氧,加上体力的严重消耗,刘连满感到眼冒金星,胸口疼痛得几乎要炸裂,好几次差点倒下。但是,当想到大队正沿着他开凿的道路前进时,他还是以巨大的毅力,尽量地加快自己的动作。

经过两天的艰苦行军,登山队的全体队员安全地抵达了海拔7600米的地方。他们在建立了营地进行休整后,在5月2日晚间,队长史占春、副队长许竞和藏族队员拉八才仁、米马组成了侦察组,连夜向海拔8100米的高度进发。他们打算先建立起8000米以上的第一个营地,迎接后面队员的到来。

严重风化的石灰岩坡岭上,堆积着极易滚动的乱石和岩片,脚踩下去,立刻会陷进乱石缝里拔不出来,如果用力蹬踏,石块就会像冰雹一样滚泻,极易使身体失去平衡。为了取得对高山环境的更好适应能力,4名登山家尽管背着轻便氧气筒,但都没有使用,他们艰难地喘着气,缓慢地移动着脚步。

天完全黑了,只有远处山峦上的积雪发出微弱的白光。刺骨的寒风不住地撞击着山岩,发出凄厉的啸声。登山家们用冰镐试探着道路,用观看星斗的方式辨别着方向。他们的脚步声在山谷的夜空中发出沉重的震荡,高山靴上的钢钉在岩块上敲击出点点火花。终于,他们在午夜到达了目的地,在海拔8100米的地方支起了营帐。

然而,新的困难几乎将他们逼入了绝境,他们的食品已经一无所剩了。连日来,由于运送物资的队伍遭到风雪的阻挡,登山队员们每天只能依靠几口炒面、几块糖果,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对于这4位开路先锋来说,在他们奋战十几个小时、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却连一点吃的也得不到了。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整个计划就会被打乱。

藏族队员拉八才仁和米马站起来请求允许他们返回7600米营地去想办法。这两个藏族小伙子整整奋战了一夜,又毅然顶着零下40℃的严寒,走进了苍茫的夜色之中。

他们在到达7600米营地后,极度的疲劳使米马的身体垮了下来,他躺在帐篷里,一动也动不了。但是,运输队仍未上来。王凤桐、石竞和藏族队员贡布连忙把他们携带的总共不足1斤的炒面装好,同拉八才仁一道,在黎明时分赶到了8100米营地。

为了进一步确定突击顶峰的路线,第二天上午,史占春、许竞、王凤桐、石竞、拉八才仁和贡布6人又开始向更高的高度前进。

他们踏过白雪皑皑的山坡,走上了一条狭窄的山岭侧脊,成功地绕过了珠穆朗玛峰的第一台阶。然后,他们又走上了铺盖有重重叠叠黄色风化石的陡坡。这个陡坡像一根带子围绕在珠穆朗玛顶峰之下,曾让英国探险队吃足了苦头。现在,他们顺利地通过了。

石竞、拉八才仁和贡布3人在海拔8500米处停了下来,着手建立中国登山队的最后一个营地———突击营地。

而史占春和王凤桐还不满意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决定继续前进,开始攀登被英国登山家认为是“不可超越”的“第二台阶”。

“第二台阶”是一座陡峭而光滑的岩壁,高度为30米,坡度为70 °左右,攀登者在这道岩壁上几乎找不到任何支撑点。史占春和王凤桐匍匐在岩壁上一点一点地向上移动。他们翻过巨大的岩坡,终于在当天晚上9时攀登到了海拔8600米处的“第二台阶”顶部,这比预定的第三战役计划到达高度高出了整整300米。天色漆黑,周围什么也看不见。为了准确地找到突击顶峰的路线,他们决定在这里过一夜,等天明后再进行侦察。为了以防万一,他们决定不用氧气瓶。

史占春和王凤桐用冰镐挖了一个雪洞,两人在雪洞中紧紧挤坐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这一夜,他们十分沉着地创造了一项在世界登山史上了不起的记录;不用人工氧气在8600米高度安全宿营。

转眼已到了5月中旬,根据气象预报,雨季将在6月初到来,如果不抓紧有利时机,中国登山队向珠穆朗玛峰的第一次挑战将因为雨季的来临半途而废。所以,中国登山家们的第四战役是背水一战。在这一年中,他们只有这最后一次机会了。

5月17日清晨,突击队员们在锣鼓声、欢呼声中告别了大本营里的战友,踏上征途,向云雾重重的山岭间挺进。为了节约时间,他们以急行军的速度一天就到达了海拔6400米的第三号营地,第二天又登上北坳的冰坡,到达海拔7007米的第四号营地。23日中午,许竞带领着13名队员赶到了海拔8500米的地方,并在这里把突击营地改建在一块极其难得的雪坡上。

5月23日晚上10时,从海拔6400米处的第三号营地发出了信号弹,表明“24日为好天气”。这个消息让突击队员们感到振奋。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朵朵白云环绕着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飘荡。9时半,突击队员们由突击营地出发。在前几次的行军中,副队长许竞一直担任侦察任务,体力消耗过大,这回他只走出10米便倒下了。突击队决定由王富洲率领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承担最后登顶的任务。现在,整个中国登山队还能继续冲刺的,只剩下他们4个人了。但是,这4人,由于经历了一个星期的连续攀登,体力上也有了极大的消耗。

王富洲等4人组成的突击组走了整整两个小时才上升了70米,来到了“第二台阶”下方。在缺乏体力难以发挥技术的情况下,他们一次次地攀登,又一次次地从“第二台阶”那陡峭的石墙上掉下来,5个小时里,他们经历了十几次的失败。

刘连满又一次自告奋勇充当开路先锋。依次跟在他身后的,是昔日的西藏农奴贡布、地质队员王富洲和林业工人屈银华。他们4个人咬紧牙关,一点点地接近了“第二台阶”的顶部,5米,4米,3米……然而,就这3米,又让他们重重跌下来了3次。事态变得严峻起来,中国登山队的巨大努力,全中国人的期望,眼看要因为这3米而付诸东流了。

气喘吁吁的刘连满又颤巍巍地蹲了下来,他骤然想起消防队里的一项技术———搭人梯。他要屈银华踩在自己的肩膀上,他要把屈银华托上“第二台阶”。

屈银华看了看自己脚下钢牙铁爪的登山鞋,不忍心往自己伙伴的肩上踩,因此,他冒着零下30℃的严寒,毅然脱掉了登山鞋。

刘连满,咬紧牙关站了起来,他已经好久没有吸氧,24个有小时没进食。在这样的高度里,任何一个受力的动作都会给身体招来极其难忍的反应。他气喘急促,眼冒金星,两腿剧烈地打颤。刘连满已经站直了,屈银华却还是够不着顶。于是,刘连满又用双手默默地举起冰镐,屈银华又站在了镐头上。这又是一项奇迹,刘连满在极度疲倦的情况下,在高度缺氧的8500多米海拔上,竟然迸发出如此惊人的力量:用自己的双臂,把同伴举上了“第二台阶”。

屈银华上去了,他用那根连接着4个人的登山索,把同伴们一个个地拉上了“第二台阶”。然后,4个人稍作休息。藏族登山家贡布按照本民族的习惯,吃起了风干的生羊肉,但是3名汉族登山家却吃不惯,他们的食物只是两块糖和一口雪。

太阳已经偏西,他们却还有280多米高度的攀登路程。在这最后的路途上,在体力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进行黑夜高山攀登是具有很大危险性的。但是,为了在雨季以前的最后一个好天气周期内征服珠峰,他们只有冒险前进。

由于在征服“第二台阶”时,刘连满一连顶起了屈银华等伙伴,体力消耗太大,又得不到食品补充,他的行动越来越迟缓,走几步就要坐下来或躺下来休息。这样,在他们终于到达海拔8600米时,大家坐下来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情况很不妙。第一,食物只剩下几颗水果糖,大家已有30多个小时没进食了;第二,全部的氧气含量只剩下80多升,不够用;第三,刘连满已无法前进,大家的体力消耗也已经过大,再拖下去,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为此,会议果断地决定,刘连满留在原地,把所剩的几块糖和80公升氧气全留给他,让他尽快恢复体力,其余3人,则冒着黑夜的严寒继续前进。

刘连满为了不拖累全组,同意留下,但是,他坚决不同意把食物和氧气留给自己。他说:“我留在原地不动,体力消耗就少,你们比我更需要氧气和糖,快走吧!祖国和人民还在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王富洲对刘连满说:“连满,安心休息,等我们回来再一起下山!”他又回头对贡布和屈银华说:“不管情况多么严重,我们只有前进的义务,绝没有后退的权利,前进!”

他们与刘连满拥抱了以后,转身消失在寒风呼啸的黑夜之中。雪坡越来越滑,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改道经东北方向的岩石坡向主峰突击。他们翻过两座坡度在60 °以上的岩石坡,又开始攀登一座岩壁。贡布上前开路,不到几分钟就累得浑身颤抖。于是屈银华上前接替贡布,他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前进了两三步,忽然两腿一软,又滑了下来。最后,又换上了王富洲,这才总算开出了前进的路。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峰顶能看出隐约的轮廓。为了防止意外,3名登山家匍匐前进,凭借雪光辨认前进的道路,终于上升到了海拔8620米。

夜深了,远处山下一片漆黑,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的眼中变得低矮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带着的氧气全部用完了。

王富洲站在岩坡上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郑重地说:“我们3人担负着攻克主峰的任务。氧气没有了,继续前进可能有生命危险,但我们能后退吗?”

屈银华和贡布异口同声回答:“继续前进。”

3位中国英雄毅然甩掉氧气瓶,开始了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危险历程。现在,他们每前进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很长的时间。严重的缺氧,使他们头晕、眼花、气喘、无力,甚至越过一块 1米高的岩石,也要花掉半个多小时。他们互相扶持着、鼓励着,顽强地坚持前进。突然,走在最前边的贡布停了下来。

“怎么啦?贡布。”王富洲问。

“到啦!到啦!”贡布放声喊了起来,“再走,就要从南面下山啦!”

“哇,到啦!”王富洲、屈银华相继赶了上来。

3名中国勇士在零下30℃的气温下,登上了世界最高蜂。他们流着激动的热泪展开了五星红旗。

同类推荐
  • 无法靠想象完成的旅行

    无法靠想象完成的旅行

    这是夏奈写的一本有关“慢时光旅行”和“自我疗愈”的书。通过一场“慢旅行”来寻找和感知真正的自我。温暖的文字,沉静的图片,触摸地球上十个最特别的城市,从首尔到旧金山,从圣塔克鲁兹到蒙特利尔,从圣西蒙到圣芭芭拉,从圣地亚哥到纽约,再从伊斯坦布尔到上海……走马观花的“赶场”旅行从来都不是他会做的事,他宁愿到了一个新的城市,继续自己原有的步伐,不紧不慢,像这个城市的老居民一样,无所事事去度过一天。他不是用眼睛去看这个世界,而是用心去轻轻体味。在“慢下来的美好时光”里,探索、欣赏、享受和思考。因为旅行,不在于了解和认识一个新的地方;而是在静静的徜徉中,了解和认识未知的自己。
  • 台湾,你一定要去

    台湾,你一定要去

    一本书,缩短了两岸之间的距离!一种情怀,展开了关于台湾的娓娓讲述!一次记录,打开了一个让世界了解台湾的绝佳视角!台湾的地理、历史和文化铸就了她独特的魅力,也锤炼出一种多元交融的气质。作为一个在大陆生活二十余年、移民加拿大20年、游历过世界多地的海外华人,作者有幸随家人在台湾居住一年,得以充裕的时间行走于台湾的山水、城市之间,饱览名胜古迹,领略人文风情,并以其客观、独特、深远、广阔的视角以及朴实、平和、凝练、饱含深情的笔触,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行走台湾、游历台湾的美好记忆,以娓娓道来式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台湾的感人故事。
  • 重走长征山地

    重走长征山地

    本书作者历时数月、行程上万里,采访了长征山地数以百计的老红军、老干部、农民、牧民、专家、学者等,融合人文、地理、经济、历史等,叙述了山地人民今天的生活、他们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惑、解决的办法等。
  • 在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

    在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

    趁年轻,去远行——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去远方,流浪。人生,是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因为,短浅人生里,最好的时光始终在路上。因为,缱绻时光里,最美的自己始终在远方。因为,在最好的旅行中,最终会遇见那个你最想成为的自己。因为,出发并不难,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甚至无需花费太多,你就可以游历各地,路遇万千美景!那么,别再犹豫,拿出说走就走的魄力,享受当下的淡定,带着梦想,趁年轻,趁时光未老,出发——去那遥远的远方吧!
  •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用眼睛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印度各地的异域风情,待人接物的淳朴风气和细微之处的奇趣风物;用头脑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各国的角色陆续登场,分享传奇经历,不吝给予我友情、亲情和爱,交织生命轨迹;用心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只有你们可以读懂书中的密语,发现自己内心里的那一点点蠢动的萌芽,它已经在生长,沉睡中的你睫毛颤动。时机到了,你会真正地醒过来……
热门推荐
  • 起死回生之术

    起死回生之术

    人生自古谁无死此乃天地规则,然而现今江湖修真之风正盛,凡人亦可谓仙法超群法力无边。自然有人要违反这份天地规则以照福人类为借口研发禁术,到底是好是坏只有历史能说清了。寒雨不过是边疆山林一个孤儿却不知为何从小身怀不死之身,再一次意外中遇上蓬莱内门弟子并被他得知其有强大的不死身,遂举荐入师门从此学习仙法驱魔斗妖,揭身世之谜,踏上一段极富传奇之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凤飞异世:废柴二小姐

    凤飞异世:废柴二小姐

    一枚樱花古戒,使得陆天音离开了原来生活的世界,穿越到了天玄大陆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身为小小的废柴,该如何力挽狂澜。本文女强男更强,一对一!
  • 重生之我本为凰

    重生之我本为凰

    原本是孤儿的她,被最疼爱的人带回了家,可是,为什么,她最爱的人要透过她看着别人?以为这一世终于可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但是天降灾难,竟然让她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既然这样,就抛却善良,丢掉单纯,她也做一个狠毒的女人吧。她要用自己力量夺回自己的爱人。可是,前世缘,今生再续,她应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EXO之殇忆仇

    EXO之殇忆仇

    沐韵灵:那时的我,还太单纯。边伯贤:又怎样,我就是喜欢这样的你。沐韵灵:所以,我才会遍体鳞伤。边伯贤:我只相信我看到的。沐韵灵:那你看到过什么,看完整了吗!朴灿烈:韵灵,我只相信你,别忘记背后还有我。沐韵灵:哥我真的好难受。朴灿烈:不要怕,还有我。
  • 霓裳羽衣十里舞:花无情短篇集

    霓裳羽衣十里舞:花无情短篇集

    花无情精选精品原创短篇集钱红雨:“人心碎,又有什么办法补的回来了,你还是放弃吧,忘记我是最好的办法,破镜不可以重圆的......我的心又怎么能补的回来呢......”公布下蔷薇哒书友群:445260927QQ:2285182281敲门砖,文中任意人物名,欢迎各位花花加入~~~
  • 相府三小姐:邪魅王妃

    相府三小姐:邪魅王妃

    浅诺,21世纪的王牌杀手,飞机失事,机缘巧合来到在个架空的时代。成了懦弱无能出了名的相府三小姐,慕容诺。不过,我这样的人在那都会闪着光芒(是金子在哪都发光),这下好了,惹上那大名鼎鼎的邪帝,这辈子就别想平凡了。
  • 神兵小将之龙凤双皇

    神兵小将之龙凤双皇

    自古创世以来,龙凤双族一直守护着这世界。但,在被它们被原始天魔团灭后,就没落了。而有一个龙族的末代王子和一个凤族的末代公主却是消灭魔元天尊的关键。它们用人类的身体降生在这世上,与恶势力展开了斗争。并上演了一场虐心之恋。
  • 叛逆无罪:高校痞子生

    叛逆无罪:高校痞子生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青春叛逆的校园里,各色痞子级人物汇集,钻石般的花少,魅惑的王子,自恋的校草,邪气的鬼才,妩媚的校花,再加上个比男生还帅气的女嘻哈和风云人物鲁大叔,他们理所当然的成了众人眼里璀璨的焦点,一幕幕华丽的恶搞嘻哈笑事闪亮的登场,然而当爱情真正面临时,最终,她又是谁的谁…… 点击阅读 + 收藏本书 有你,本书会更精彩!
  • 独爱汝:一世殇

    独爱汝:一世殇

    本书是一本悬疑、惊险。侦探型小说。以各个花语为导,发生了一系列的悬疑故事。《独爱汝,一世殇》由奈小殇、奈小熙、奈小初。三人合作而成、喜欢留下,不喜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