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86600000006

第6章 考成法

海南一个小小茅屋,长着几棵芭蕉树的一个院子,院子用竹篾围起来,干净、别致。有几个人骑马,飞驰到院内下马,喊道:“海大人在吗?”

有人从茅屋中走出,他便是六十岁的海瑞。

来人是广西道御史胡涍。史涍对海瑞说:“刚峰兄不知,朝中现在很乱,张居正要行新政,轻视言官,动不动就斥责、罢黜!我们准备与他一拼。张居正行新政是假,窃国擅权是真。我们几次上折子,请内阁票拟,诏刚峰兄回朝主持都察院,可他张居正就是不准。听说他还给刚峰兄一封信,说刚峰兄做人不合时宜,有这回事吗?”

海瑞说有,就去茅屋内,拿出张居正的信,给胡涍看。

胡涍看罢叹息:“都是胡说,说你太过刚直,本朝积弱,不宜留你。这不是胡说吗?正因为皇帝年纪小,内府太监又专横跋扈,才想要刚峰兄这样不畏生死、不惧权贵、不怕天威的人来主事儿。他张居正最怕的就是刚峰兄。刚峰兄能不能随我回京?我们当再三举荐,使刚峰兄能复旧职,最好是来六科做主官。我们参他张居正,这事就好办了。”

海瑞说,新政有新政的好处,单说海南,便少了许多麻烦,地方官也想做出政绩,不穷尽民力。这么看,张居正还是有功的。

胡涍说,可他不是一个忠臣,你看他的所作所为,不就是当年刚峰兄一心要扳倒的严嵩父子吗?就说起张居正筑豪宅,好古玩等事。

海瑞愤恨:“这都不是人臣所为,他做首辅,上贪下效,那会坏了大明朝的大事。”

胡涍大声说:“就是,就为了这个,刚峰兄你也要进京,言官要一齐出手,拿下张居正。”

海瑞喟叹:“我已经老了,皇上要召我,我就去,你们叫我去,这不合适。”

胡涍很激动:“刚峰兄,大明朝正处风雨飘摇之际,你不出来,怎么能行?”

海瑞慰胡涍:“有你们,就不必有我了。”

胡涍走后,海瑞摇头一叹:“张居正啊,你是勤于国事,拙于保身啊。”

言官们还是找到了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人,这人是南京户科给事中,他叫余懋学,是隆庆二年的进士,万历初年被提升为南京户科给事中。万历二年的五月,翰林院栋梁上有白燕,内阁的碧莲花提前开放,张居正就说这是祥瑞,把这献给皇上。冯保当时就说,主上年少,不应该用这些怪事给皇上看。张居正奈何不了冯保,可余懋学上疏弹劾他,就惹得张居正心里落下块垒。到了万历三年二月,余懋学再一次上疏说五件事,对“考成法”大加攻击,而且说张居正和冯保是谄媚之臣。张居正大为不满,万历皇帝偏向张居正,把余懋学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河南道试御史傅应祯言辞激烈,上疏言三事,一说皇上不存敬畏,不怕天灾示警,不修君德。他指出,万历三年雷震端门兽吻,把那兽吻击得粉碎,也没见皇上下修省一语。难道皇上不知道天灾示警,就是要皇上修德立命吗?难道天变,皇上也不怕吗?

这疏还指出,王安石说“三不足”,说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就是说,天生灾祸也不必怕,祖宗立的法度也不必遵循,上下臣民的言论也不可怕,可以不管不顾。这是不对的,这是对天道不遵,对人道不重,对祖宗不敬。

疏上还说,余懋学是直士,他直陈五事,针砭时弊,皇上就把他罢黜,宣告终身不再启用,这是错的,要皇上起用余懋学。

万历看了这奏折,问冯保:“傅应祯是什么意思?他是说我这个皇上不好吗?”

冯保毫不在意:“言官就是这个德行,一写文章,夸大其辞,言过其实,文过饰非,有什么好说的?一件针鼻儿大的小事,让他讲得天大。你一听他说,像大明朝明儿个就得黄了,托十二代老祖宗的福,皇上功德完满,大明朝千秋万代呢。他这是放屁。”

“那他要干什么?”

冯保笑:“成名啊,言官言官,不说话,朝廷要他干什么?”

万历愀然不乐:“我不喜欢他这么说话。”

冯保鼓励他:“皇上对他说啊,我不喜欢你这么说话,你给我闭嘴。”

万历有点儿担心:“我叫他闭嘴,他能不能闭嘴?”

冯保说,那不一定,你看前朝那个海瑞,百姓都叫他海青天,叫得响着呢。嘉靖爷不高兴了,说,行啊,他是青天,我是什么?嘉靖爷说得对,只有皇上才是青天,他一个六品县官叫个什么青天?他给提到了京城里,做个户部主事,才多大个官儿?你看他牛啊,神气,一进京,先来一个下马威,给先帝爷一个难堪。他愣是把棺材都买了,死谏,我跟你皇上死谏,说不动你,我就死。这哪是谏劝皇上?这是逼皇上。他被下在狱里了,言官这可有事儿忙了,上上下下的都忙成了一锅粥,天天要救海大人,天天给皇上唠叨,要放海大人,如不提出海大人,山东的海也啸了,云南的地也震了,天道示警,吓唬皇上呢。隆庆爷可不理他,看他怎么办?就是把他关在狱里。这不,到了这会儿,他们又来了,要说皇上你失德了。

万历问:“我怎么办?”

冯保说,皇上要是愿意理他呢,就把折子批一顿,让他住嘴。要是不愿意理他呢,就不管他,把他的折子淹了,没动静了,看他怎么闹腾?

万历说:“我要写诏,我自己写。”

万历自己写诏,心里委屈,他写道:我幼小即位,早晚不敢荒疏,每日战战兢兢,就是因为怕失了大明朝的人心,怕荒疏了祖宗的基业,傅应祯竟以“三不足”来污蔑朕,又说他甘心与余懋学同罪,那就让他下狱,让锦衣卫拿下,送镇抚司好好审问,打着问他,问明白了再说。

傅应祯被关在冯保的镇抚司牢狱里,严刑拷打,打成重伤。给事中们哗然,在给事中房里大吵,大叫:“张江陵,张太岳,你是一个凶手!你与冯保结党,你们才是一党!”

给事中再联名上疏,要求释放傅应祯。他们说,张居正这是公报私仇,有人上疏,说他张居正不公心为国,他便报私仇。皇上是听了他的谄言,才这么做的。

万历看奏折,很生气:“我真想在宫廷里给他一顿廷杖,打死他!”

张居正说,不能那么做,这是一个无知小人,要论他的罪过,就是打死他,也不为过。但皇上圣德宽厚,怎么能与这种小人生气?皇上的旨意一出,朝廷上下便知皇上的心志坚定,新法必行,再也没有谁敢当场抗礼了。

给事中房中,众言官聚在一处。陆树德抗言:“皇上应体恤傅应祯,傅家有老母,不应杖击或是受刑,这是对言官的轻蔑!”

万历问冯保:“傅应祯他家有老母吗?”

冯保回头一问,有太监一查,说是傅应祯家里只有老父,并无母亲。万历说,他只有父亲,并无老母,陆树德是不是口吐谎言?

张居正不想闹大,他奏说:“言官说话,这是小失误,不能拿他的小失误说事儿,那样做他就再也不敢说话了,只有他犯大罪过时,皇上才能拿他问罪。”

万历晚上与慈圣皇太后睡,他问母后:“要是先皇在位,他对言官会怎么样?”

慈圣皇太后说,你父皇对言官很是头疼,他说,言官是大明朝的喜鹊,叫喳喳,哇啦啦,没事儿瞎叫唤,有事儿不帮衬。

万历笑说,父皇说得对。他对母后悄声说,我这一回保住了张先生的面子,有人上了折子,要参他,要弹劾他,他心里怕不怕,我不知道,反正言官是揪住了他,不想放。你说,他家里真有那么多珠宝吗?他真的盖了大房子,那房子像皇宫一样吗?

慈圣皇太后说:“那还不是人家瞎说,他只是一个阁老,没多少银子,能盖一座楼,就不错了,他怎么有盖豪宅的钱?”

万历悄声说话,有些兴奋:“有人说,他得的珠宝玉器,都是先朝的大奸臣严嵩家的,抄没了严家,那些东西都进了宫里,折腾来折腾去,没了,有一些好的,都进了张阁老家。”

慈圣皇太后说:“我不信,他哪有那么多的好东西?”

万历眼珠子直转:“我也不信。”

他盯着慈圣皇太后的眼睛直咕碌碌转,他心里想啥,皇太后可不知道。

万历恨傅应祯,有人认为他是恨傅应祯文中指责张居正的“考成法”,其实不是,他是恨傅应祯说他荒疏祖宗大业。万历虽是 9 岁做皇上,但他做了三年就做出了心得,认为自己起早贪黑,既学圣人功课,又管大明天下,很是不易。言官动不动就说他不遵守祖宗法度,这让他心生忿恨。

言官们愤怒了,听说傅应祯在牢里被打得极惨,已成重伤。给事中与御史们集会议事。

陆树德大声说:“听说把傅大人打得残废了,我今天就要脱了官服,光着脚,头顶一盆药粥,大白天从朝门一直走到镇抚司监狱,去看傅大人。”

给事中徐贞明站起来,大笑:“大人有大事,这等小事,还是我去做。”

果然这一天给事中徐贞明就在午门外光着脚,穿着一身孝衣,头顶一盆药粥,一直走向镇抚司监狱,入狱里去看傅应祯。一路上,围满了人看。人都跟着,观望着,呼喊着,大叫:“去看傅大人,傅大人冤枉!”

御史吕祯、乔岩第二天也来到牢狱看傅应祯,乔岩站在狱栏外看着傅应祯,大声呼叫:“傅大人,这一次你会不会被打死?”

傅应祯满身是血,在草铺上爬,爬过来,大声说:“死不了,死不了!”

乔岩大呼:“傅大人,我们筹了一些银子,送到你江西安福家中。你家老伯问,我儿上疏,理直气壮吗?去人说,理直气壮。老伯又问,皇上关他,打他,他服了吗?去人告诉老伯,傅大人不服,怎么打也打不服。老伯笑了,说,真是我儿子。”

傅应祯在牢内爬起来,向南而跪:“老父亲啊,儿子不孝,不能奉养老人了。”

乔岩跪下,给傅应祯磕头:“傅大人,你要能活下去,老伯奉养,是你自己的事。你要是这次被张居正害死了,奉养老伯,是乔岩的事。”

两人握手,隔着牢栏,相对痛哭。

李祯大呼:“哭什么?傅应祯,你做错了吗?”

傅应祯拭泪:“我没做错。”

李祯又喊:“傅应祯,你后悔了吗?”

傅应祯大声说:“我不后悔。”

李祯又呼:“傅应祯,你怕死吗?”

傅应祯说:“我不怕死。”

李祯上前,紧握住他的手:“死都不怕,我们更不怕那个张居正。”

张居正很郁闷,坐在书房里看着“姚黄”。牡丹花婀娜,像女人;牡丹花纷繁,像说不尽的心事,像大明朝的是是非非。

琴依抚琴,张居正听得心不在焉。

张居正不回头,只是问:“如果人人都恨你,你怎么办?”

琴依说,做一件大事,肯定有人拥护,有人恨你。商鞅立法,最后被人车裂。李斯定秦律,最后也不得好死。你想不得罪所有的人,那是办不到的。

张居正说,我就不明白,实施“考成法”以来,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的御史们忙起来了,每个人都得稽查各地督抚,府、州、县官吏。“考成法”最重视的就是言官,他们的日子比过去好过多了,为什么还要跟我作对?

琴依条分缕析:“大明朝用这么多的给事中、御史,就是要用他们监督朝臣,甚至监督皇上,你想要他们不看着你,绝无可能。”

张居正说,言官只会读书,动不动就拿圣贤来教育别人,一个个都读成了书呆子。大明朝到了今天,不治是不行了,可你只要一动,准有人说话,我真想把都察院的人都换了,都换成我的人。

琴依笑:“就是都换成你的人,他们也同样会弹劾你,言官就是干这个的,你想让他不说话,行吗?”

张居正早就开始着手了,他举荐一大批人做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如今新换的言官已经过半,但琴依说不管他怎么换,言官们一定会弹劾他,跟他作对,这话说的对吗?

张居正问琴依:“我要把傅应祯送到浙江定海去充军,你说行不行?”

琴依说:“只要不死,傅应祯一定会回朝,那他可就名声大振了。他一回来,头一件事还是要与你作对,别对他有什么指望。”

张居正略有些失神:“傅应祯说来还是我的门生,是我取的进士呢。”

琴依说:“这也是常事,言官反责座师,那是大义灭亲,更能博得众人的喝彩。”

天大亮了,给事中、御史们都集中在宣武门,等着送傅应祯,傅应祯被押,发配去浙江定海充军。

人们都伫立宣武门内等傅应祯。

远远看到人来了,还是一身罪人打扮,戴着行枷。一见傅应祯到了,给事中和御史全都行礼,喊着:“公善,公善兄!”

给事中徐贞明过来说:“公善兄,大伙儿来送你,不能把你送到浙江定海,总能送你出宣武门,送去十里长亭,三十里驿站。”

御史李祯送别:“公善兄,你骨头硬,只盼再过些日子能见你回朝,我来送你一程。”李祯就蹲下,背起傅应祯向前走。众言官喊着哄笑:“不行,不行,你得脱了朝服,脱了靴子。”

李祯大笑:“对呀,公善兄不穿朝服,我穿这破劳什子做什么?”

众人大声喝彩,李祯有点儿肥胖,背了一会儿就有些喘,背不动了。

徐贞明就接着背,徐贞明说:“我给你送粥,就是光着脚板,一直走到监狱,我背着你,也得光脚。”

傅应祯很感动,流泪:“多谢大家。”

一百多人轮班背着傅应祯,傅应祯一直在擦泪。

陆树德背他,回头笑问:“公善兄,你说是张居正威风,还是你威风?”

傅应祯笑,有人答:“当然是首辅大人威风。”

陆树德说:“他威风什么?要我背他,背一步我也不肯。你要不让我背你,少背一步也不行。”

众官都笑,有的流着泪笑,相跟着送傅应祯,每一个人都很动情。要知道,今天的傅应祯很可能是明天的自己,要是自己也给发配了,也被送去浙江定海充军,或是送去云南边地服劳役,言官们也会欢送的。

北京城里风闻,说是两个大帅要回京来叙职了,一个是蓟州总兵戚继光,一个是两广总督殷正茂。

守候在城门等待戚继光的,没等到人。戚继光早已带着十几个人,悄悄从通州入城,一进了城,就在城内一家小店住下。戚继光带着人,押着一辆密不透风的棚车,直奔张居正府上而来。

戚继光进了书房,张居正在看书。

戚继光要行大礼,张居正推辞:不必,元敬,你远来是客,还是坐吧。

戚继光说起辽蓟现在边备森严,多亏相爷凡事都给支撑,要钱要粮,从未缺过。如今蓟州兵备,大明朝第一,京都屏障,真是稳固,这多亏了相爷。

张居正笑了笑,没有出声。

比起前几任首辅来,张居正更是活得舒适、豪奢。有人传说,张居正夜晚看书所用的香炉、烛台、暖手的手笼,无一不是古物。凡是想要进见张居正,要升官、求人情的都知道,相爷雅好珍玉,喜欢古玩,爱好字画。有一次在西庐,几个为皇帝经筵侍讲的讲官说起嘉靖爷时严嵩为了得到宋代张择端所画的那幅《清明上河图》,使尽了一切手段,害死了许多人,谁知道弄来弄去,还是没弄来真画,只是弄了一膺品。严嵩极不高兴,把送他假画的人下了狱,才算罢休。又有人说,那一案牵连着许多人,株连者甚众,很多人跟着下了监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居正听着,就像是众官在说他,说他贪婪,说他雅好古玉珍玩。张居正脸无表情,一声不出。这些人说着说着,就越说越不自然了。他们可能也听说了,街谈巷议都说严嵩抄家,那些精品十之一二都归了张居正,究竟有是没有?张居正不说,人也不知。

戚继光又送了张居正一车厚礼。

张居正笑笑:“朝中有人天天说我厚待你,你不怕出事吗?”

戚继光大笑:“他天天聒噪有什么用?大明天下,要靠相爷支撑。我守蓟州,为京都屏障,要不是相爷一力撑着,哪有这样的安稳日子?每日备战,兵精粮足。我省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给相公送点,就好比是十万将士每人抽出一滴血来敬相公。蓟州要不是有了这个模样,俺答的后人早就前来抢掠了。”

张居正挥手:“算了,算了,又不要你给我评功摆好,你送我礼物,还是要说出一个道理来。”

戚继光说:“就是这个道理。”

张居正皱眉:“朝中的言官盯牢我不放,眼下是年根儿,他们还会上奏,要免了潘季驯的官,还要把我赶出内阁。”

戚继光有些忧郁,他回头命随从:“去拿弓箭来,给相爷看。”

随从取来一张弓,几簇箭。

张居正不知他想说什么。

戚继光递过弓:“相爷看看,试着拉拉这张弓。”

张居正没习过武,但也有些力气,看着这张弓,黑黝黝的不起眼,一拉竟扯不开,他用目光询问戚继光:这张弓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戚继光说:“这是女真部落的孩子用的。”

张居正愕然。

戚继光说:“我跟辽东总兵李成梁说过,现在沿海的倭寇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女真部落,要是女真部落能聚成一体,力量可就大了。”

张居正可不这么看,他担忧的心事不少,女真部落要崛起,那还远着呢。

戚继光说:“听说皇上喜欢骏马,我从辽东弄来了两匹神骏,一匹叫做乌雪骓,一匹叫做玉玲珑,明天去献与皇上。”

张居正本来想说,不能再献与皇上骏马了,皇上最乐意的就是骑骋,这是小术,不是皇上该做的大事。但他看看戚继光,就没好意思说出来。戚继光看出来他的心思,轻声问:“相爷,你不喜欢让皇上骑马?”张居正笑笑:“他最好是勤勉国事,那才是大明朝的福气啊。”

戚继光可不像张居正这么看,他想,只要皇上能做大事,玩玩又何妨?一个男人不喜欢骑射,便喜欢美色,不然就喜欢饮宴。“如果皇上只喜欢女人,那可就麻烦了,只怕皇上像先皇……”他说。

张居正忙说:“不会,决不会,有我在,他不会那样。你不知道,我天天教他,要他做个中兴之主,他也听得进去,这是社稷之福啊。”

正当张居正与戚继光两人在书房密议时,兵部尚书谭纶带人在宣武门迎接从南方归来的两广总督殷正茂,老远看到他带着几十个骑卒飞驰而来,谭纶大笑,大呼:“来了,来了!”

殷正茂飞身下马,来与谭纶拥抱,大呼:“我还是活着看到你了,我看到你了。”

戚继光与殷正茂都与谭纶有交情,谭纶是一个既有学识又很能带兵作战的将军,他做兵部尚书,戚继光与殷正茂都很高兴,谭纶自己上阵杀敌,就是一员勇将,光是他自己杀死的敌寇与俺答部的人,就有数万人。

殷正茂大笑,说道:“说是戚将军也回来了,当与你一起,浮一大白。”谭纶笑着说:“这回回来,说不定兵部还有大事要交与你们。”两人说着,便向城里走。

殷正茂看谭纶,谭纶瘦了,不像从前那么雄壮。他担心谭纶的身体,据说他贪图女色,只要有了钱,便买美姬艳妾。一旦在家闲居,便是与几个美女盘桓,日夜贪欢,京都人皆知,兵部尚书是一个喜欢美色的人。

两人说笑着,走进了城门。谭纶说:“你去我家,我们痛饮一番如何?”殷正茂笑答:“怕不那么方便,我要去见首辅,听他对南方军事的安排,要他给我三十万两银子,不然就让我自筹军饷。”谭纶担心:“只怕言官不会放过你。”殷正茂大笑:“我怕言官吗?那回我军中来了一个监军,我可把他给治了,我一进军,就问他,你说,这么干行不行?他说,你是总督,你做事,我看着,我只要看见你出错,就向皇上禀报,要告你一个治军不严之罪。我是监视你的,你明白了吧?我说,我告诉你,我一看你来,就知道你要干什么,我要你干一回两回事儿,你一出错,我治你一回罪,我治完你的罪,砍下你的头,你再回京城告我吧!”

两人大笑,但笑得并不轻松。

殷正茂双目炯炯:“你说,给我三十万两银子,拿不拿得出?”

谭纶苦笑:“拿不出来,今年淮南淮北受灾,连漕运的路都泡进去了,只怕要麻烦了。首辅再怎么支撑你,他也拿不出那么多银子来。戚继光也来了,看首辅怎么办吧?”

殷正茂是张居正举荐上来的,他与李成梁、戚继光都是张居正举荐的人,还好,只有李成梁那里屡生兵患,他与戚继光这里暂无动静。

谭纶说,这会儿,李成梁忙得不可开交,他那里不妙啊。

殷正茂说:“我那里也不会平静,前年广西江瑶大起反兵,我命总兵张元勋率兵平了他一十六座山寨。去年也有反兵,但只是一小股。戚继光那里去年忙,朵颜部那个董狐狸不是攻占喜峰口了吗?他击败了董狐狸,也功劳不小啊。”

谭纶说:“董狐狸的弟弟长秃进犯,戚继光抓住他,又放了。”

张居正说,我去年听了工部的主张,用海运运粮至京,但运粮船在山东即墨遇台风,沉没七条船,只能停了海运。我想,明年的漕运要从冬天开始,改变以往秋末运粮的习惯,可就是这法子,也有人不愿意。

戚继光说,对啊,要是改在冬天运,就不会再遇上什么枯水季节雨季连绵什么的,那就好了。

张居正慨叹:“明明是一件好事,但就是有人反对,不管你在朝中做什么事儿,只要你想做,就有人上疏反对。我真不明白,这些言官是做什么的,他们为什么非要反对我?”

戚继光不语,他知道,他插不上话,张居正在朝中一力改革,要行新政,各地的官员们怕新政改革把自己革斥了,便都有些努力,大明朝眼见得气象更新了。但也有人怕张居正,他行新政,一定会得罪许多人。戚继光明白,要行新政,不得罪人,怎么使得?都察院的十三道御史下去视察,如有不合格的官员,即刻便弹劾罢免,许多官员都被罢了官,一个官员大呼:“苍天,苍天,我为人公正,廉洁奉公,就算我能力有限,张居正他凭什么罢我?”

张居正苦笑:“你记着,我不会欠你们的军费,你们要守得住边陲,我便能把朝政理顺。”

戚继光说:“一定守得住。首辅如此用心,大明朝中兴有望。皇上对首辅那么信任,大明倚重,尽在首辅了。”

张居正说:“你与我喝一杯吧?”

戚继光说:“不喝了,告辞,我回去,首辅也早歇息。”

张居正去见葛守礼,葛守礼为人正直,不愿意结交张居正,但张居正去都察院见葛守礼,是要表明他的态度,他愿意礼贤下士。左都御史葛守礼率领近百名御史来迎他,张居正笑着说:“我来看看大家。”

众御史有的不喜欢他,有的是他提拔起来的,对他也颇为感恩,他们围着葛守礼,与张居正对面而坐。

张居正说:“西庐是凉,这里热,这里有人气啊。”

胡涍说:“这里有正气。”

张居正不喜欢胡涍,这个广西道御史是一个多事儿的人。张居正环视一问:“听说诸位去送过傅应祯大人了?”

有人说,是,有东厂小珰们监视,首辅大人一定清楚去送傅大人的名单了。不过我们也不在乎,记名就记名,记住了忠直耿臣的名字,也好名垂青史。

张居正不太高兴:“我要去送傅大人的名单做什么?”胡涍说:“首辅大人一定会寻时机,拿下这些人,把他们罢免,要他们回家去。”

张居正不愿提此话题:“我们不说这个,好不好?”

雒遵问:“那首辅大人要说什么?”

张居正恨,恨御史们的态度,动辄就用祖宗章法来刻度人,从不明白世无定法的道理,祖宗章法不过是规定臣子要做好事情的,如今要改章法,就是因为事情再也做不好了,才要改,要能做得好好的,改它做什么?

张居正说:“今年两淮大旱,把大明朝的粮赋砸进去五分之一,这可是大灾啊。再加上河海骤涨,漕运也弄不好了,大明朝的灾难不小啊。”

雒遵回答:“这是上天示警,冤打言官,上天降灾。”

张居正不语,他不能说这话不对,有时他也以灾说事儿,但此时拿灾情说事儿,就惹他不快。张居正缓缓而言:“黄河决堤,连漕运都断了,你们也该想到国家正值多事之秋,要是黄河决口,灾民安置不妥,就坏了大事。你们难道不想着这些事?我这次来找你们,就是跟你们商量,别天天揪住些小事不放,要抓大事。”

胡涍冷笑:“什么是大事?武清伯制军衣不是大事?如今两广督抚殷正茂也回来了,你问问他,五万件军衣是怎么回事?军士心寒,朝廷胆寒,是不是这个理儿?”

张居正恨胡涍,这种人只认死理,有人对他说,潘季驯治河,把船沉在决口的堵水法是好法子。他说,好法子是好法子,只是浪费好些船,船都是百姓的血汗钱弄来的,一堵就没了。他是把河治好了,可我还是要参他。张居正对他说:“胡御史参潘季驯,我没用他做治河官员,你就不会有意见了吧?”

雒遵大笑:“这种人就是不能用,他连自家都治理不好,能治好河吗?”

张居正心里也来气:“我请你去治河,好不好?”

雒遵愣了,没想到张居正会这么说,他直直地瞪眼看着张居正,好久没说出话来。再过一会儿,才问:“什么意思?你是什么意思?你要我治河,是想要我死,还是要我在治河时难堪?看我的笑话?你是首辅,你要荐人,准得荐一个好用的人,你认为我能治河吗?”

张居正说得轻松:“你说过,用三条船一下子就能把决口堵死,你这法子好,我从来还没看到过比你更强的治河人,我想用你做勘河御史,你去治河吧?”

雒遵握拳大呼:“你是首辅,看你这小肚鸡肠,大明朝还有救吗?”张居正看着他,语含深意:“看你大度人心,大明朝真是有救了。”

张居正走了,临走时深深地看了葛守礼一眼。

葛守礼病了,咳得厉害,胸闷。张居正请太医来医治,顺便也来看他。葛守礼伏床大咳:“不行了,告诉你,我不行了。前些年我请了李时珍来治我的病,他说,我只能活过十年,这会儿有七年了,我还有三年的活头,你说我是告老还乡呢,还是伴着你们争争吵吵,死在这一任上呢?”

张居正对他笑:“白天在都察院,我来不及对你细说,你得管这都察院,不是什么人都能说话的,要说话,得想着对大明朝是不是有利,会不会以义害国,以义害法?要是那样,你的义气、正直也就没用了。”

葛守礼苦笑:“你在都察院这么说,一定有人要跟你好好理论理论。”

张居正说:“我来看你,就是要请你多对都察院的人说说,给我一点儿时间。天灾人祸,最可怕的是人祸,只要没有人祸,天灾能怎么样?只不过给我们一点儿难题罢了。漕运改了日子,你看,也行了,一开始,连太仆寺的人都以为不妥。我说,要改在冬天漕运,没有人赞成,但一改,不是很好嘛?冬天没有水患,漕运极佳,管漕运的官员这个提议好,对大明朝有利。这会儿他们又说,要是这么运,三年就可积十年之粮,北京城里粮食无忧,你说好不好?”

葛守礼大笑:“好!怎么不好?有粮食,那些趁机囤积居奇的家伙没咒念了。我听说他们赔了,粮食早早出手了,北京城里再也没有粮食大户。”说罢仍是大咳。

张居正说:“正是,我来求你,是要你的御史们给我一点儿时间,我要新法顺利执行,那样大明朝就有救了。你不盼着国富民强吗?你不盼着大明朝兵强马壮吗?”

说到了马,张居正再对葛守礼说,他把太仆寺的种马卖出去了,这件事也成了言官攻讦他的把柄。但他不理睬,太仆寺的种马一卖与市内的贩子,他们便拿这种马配种,只是一年,北京城里的好马便多了起来。张居正说,我告诉你,太仆寺这一次卖种马得了多少钱?四百万两银子,你说太仆寺富不富?昨天我听得有人上告说,卖种马是卖国,如果把宫内的种马都弄到了市场里,那大明朝还有好马吗?我告诉他们,有,有的是,到处都是,只要一征兵,兵卒从自家牵扯来的马都是好马,大明朝岂不是兵强马壮?

葛守礼看着张居正,他雷厉风行,大明朝真的能做点儿正事了。他强行支撑起身子说:“皇上听首辅大人的,首辅大人可以一展宏图了。”

张居正仍在出神:“只要言官不给我扯麻烦事,我会做到的。”

葛守礼说:“我可以……我能帮你。”

同类推荐
  • 司马懿吃三国2

    司马懿吃三国2

    本书向您讲述热闹的三国,为何终归属于沉默的司马懿:一百年的三国乱世,英雄辈出,智谋盖世,魏蜀吴三分天下,拼斗厮杀光耀千古,却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三国天下尽归司马懿。他潜伏曹操身边二十余年,操控赤壁之战、太子之争于无形;他有着超常的坚韧,百万将士阵前依然笑对诸葛亮的巾帼之辱、十年装病麻痹曹爽。而这一切,都是他司马家族精心密谋的大计--依附曹氏集团,推助曹丕称帝,继而由司马氏代魏自立,一统天下。
  • 我是你的克星

    我是你的克星

    “听我说!从你进公司就注意到了你,把你带到身边做事也是因为不想你离我太远。你可以把我的表白当作一个项目预案,好好考虑!过几天答复我也行的,但是不要让我等太久!”
  • 当爱已成往事

    当爱已成往事

    在韩国汉城,姜 罗 卢三家两代人之间上演了一系列酸甜苦辣的感情纠葛。已结婚生子的姜金波,习惯了做家庭主妇的生活,有一天通过短信,发现律师丈夫正翰又了外遇,在丈夫遮掩躲避的同时,金波也秘密对丈夫展开了暗地调查,当得知丈夫和下属白珍珠在一起,并且一直在欺骗自己的时候,她痛苦万分。姜银波因与盛基同居怀有身孕,初恋情人尹泽服役归来,她的心中又荡起了阵阵涟漪。在银波和盛基的婚礼上,新郎盛基却选择了逃避。在银波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之后,她决定离家出走。尹泽与罗家女儿艾莉偶然相遇,在艾莉的“策划”下,他俩走到了一起。历经磨难的银波决定放弃与尹泽的往昔的感情,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 三个同姓人

    三个同姓人

    选自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包括《三个同姓人》《狮鬃毛》《魔鬼之足》等多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人胜。作者塑造的文学形象个性鲜明,写作中把病理学、心理学等融人到侦探艺术中,形成了侦探小说独特的风格。
  • 女记者

    女记者

    面对诱惑和风险,说出事实不容易。坚守梦想的苏菲在虚伪爱情的沉痛打击和好友煽动下,最终要挟曹杰进入云海日报却在报社门口三进三出。一个又一个政客的满口虚伪,一件又一件报道的胎死腹中,在这个潜规则无处不在的社会,责任和利益究竟孰轻孰重?遍体鳞伤之后,良知让她最终不再沉默。苏菲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特区黑幕》让她名利双收,却也把自己推向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当失去友情和爱情之后,她想去寻找一份净土……最终,她的身体和灵魂能得到救赎吗?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热门推荐
  • 太古妖尊

    太古妖尊

    擎剑起,一念诛敌!弹指间,崩天踏地!手握太古,脚踏坤乾!以无敌之姿,踏出太古圣路!诛神灭仙,唯我太古妖尊!
  • 霸天大帝

    霸天大帝

    霸天大帝曹破天发誓要横扫整个星球,为了拿到那大帝的称号。“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呀!”曹破天张开双臂,摊开双手,色眯眯地看着前面的小娘子。
  • 终极三国之止萌不卖萌

    终极三国之止萌不卖萌

    来来来,来跳坑咯,看过终极系列电视剧的宝宝们,还记得剧情吗?不记得也没关系,因为,我也不会写,咱就来说说这个新的终极三国吧。从前从前,有个女孩,她有个说什么灵什么的嘴,俗称乌鸦嘴,然后的然后,她做了一个。。。神棍。当她跑三国里面怎么样,来呀,一起玩呀。即使武力没有各路英雄好,但是赢在她是一个神棍啊,不能得罪的神棍。
  • 疑城

    疑城

    一座古城,神秘背后却暗藏血腥!他不惜流浪,只为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孪生弟弟偶遇古城却反遭众人的厌恶,背后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因由?不知名野兽来袭,执法者挺身而出,是所谓的正义感驱使,还是为了治疗自己内心的痛疤?当正义被视作邪恶,他与她的相遇能否慰藉他那哀伤的内心?他藏身古塔之下,拥有不死身躯的他背后又有怎样一段过往?兄弟重逢,面对沦为恶魔般的他与父母死亡的真相,他又将如何选择?古城再遭劫难,他们能否挺过自己的伤痛,共同为古城的未来与和平而战?《疑城》将要为您解开一切!
  • 舞倾城

    舞倾城

    她,淡然,清冷,却又狂傲。他,出尘,淡漠,对着她却有着妖孽腹黑的一面,他妖娆俊美,他,冷酷高傲,他还有他,怎都为她而倾到。搞什么东东,想她颜初尘,不就是漂亮点嘛,要不就是厉害点嘛,有必要一个个追着她跑?如果你希望有一个冷酷但偏偏对你很温柔的男神,那你一定要关注此文,如果你想有一个完美的爱情更要关注此文,因为,1……
  • 仙道至上

    仙道至上

    “赤龙仙帝,别以为你斩杀了幽暗魔帝我们就怕你。虽然你斩杀了魔帝阻止了大清算,恐怕你今天走不出界海了。”“赤龙仙帝,你和你主人荒天帝一样无知。你主人风华绝代,傲视无数纪元,可是终究逃不出我们界海大世界的追杀。可惜了荒天帝,不超脱永远都是棋子,你我都是棋子。你有什么资格傲视我等。”一位黑衣魔帝脸色由嚣张再到叹息。“废话真多,你们修炼的时间都比我和荒天帝长,却不是我和主人的对手,只能靠卑鄙下流的人海战术取胜。我主人横断万古岂是你等所能猜测的。孤魂残魄背苍生,荒天帝骤现无奈。神魔降临灭世劫,诸天生灵谁不哀。宇宙苍生临大劫,试问谁敢逆乾坤?
  • 爱你在光年之外

    爱你在光年之外

    在宇宙中有个神秘的银河系,它由六大星球领导着,太阳,月星,宝石星,子木星,人鱼星,焰王星,他们守护着神秘的魔法,分别是,光,引,金,木,水,火魔法掌控着银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来回穿梭星球只要半小时,时间空洞的设定,在那的人们最多能活到一万岁,心灵纯洁。在太阳上,住着恩氏皇族,他们领导着这个银河系,恩宁是太阳国的公主,可在他成人礼那天,意外得知自己是第二代和平女神,拥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她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她上学的第一天她便偷偷的跳级,来到自己哥哥的班,并隐藏公主身份学习,在学习中她喜欢上月星的王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又会有谁出来组织呢。。。。。
  • 吾家有萌妻,金屋藏娇

    吾家有萌妻,金屋藏娇

    题记:我以为你不知道,也永远不会知道;但其实,你一直都知道。安洛还记得,王俊凯说过,蓝色信封代表我爱你。
  • 邪魂噬天

    邪魂噬天

    一个22世纪的大盗偶然穿越,获得了未知的神秘力量,导致新世界的阴暗面对其进行密谋与争夺,在他为了生存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后,逐渐发现其中的缘由,大陆上古传说与自己的关系,自己的穿越实属必然,两个世界的联系,时间与轮回给予的答案,自己的真实身份………………(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帝承

    帝承

    海中有人,伫立江海。云中有人,俯视苍穹。入海化龙,蛟形变,云间徘徊,指苍天。草木皆世界,天地任游行。一生痴情,追逐之路,却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却从不肯怯步。一生守护,流浪之路,让他成熟强大。他说:“可怕的从不是困难这个字眼”这世界强者遍布,唯有他,让每个人想到的时候,都有一阵触动,或心中的悸动。这世界被冷酷充斥,唯有他,用自己的暖男温暖所有人心。一首暖男大帝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