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自己的才华,隐蔽自己的真实企图或目的,这是力量不足,处于劣势时以保护自己,以待今后东山再起的良谋。善于断然退避,是一个人博大胸怀的具体体现,这才是自在处世的奥妙之处。
隐藏自己的才华,隐蔽自己的真实企图或目的,这是力量不足,处于劣势时以保护自己,以待今后东山再起的良谋。善于断然退避,是一个人博大胸怀的具体体现,这才是自在处世的奥妙之处。
所谓“韬光养晦”政策,换句话说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其要义不在于这种提法本身,而在于具体的“为”与“不为”的选择判断上,而这个具体操作是不会轻易公开的。
所以就算是人家知道你要韬光养晦,可怎么个“韬光”、怎么个“养晦”还是不清楚的,这样便达到了我们的目的。韬光养晦策略不是绝口不提这四个字,而是让一切看起来自然合理,不做超常的事。然后在这个“为”与“不为”上尽心竭力做足了功夫,遂成其功。
无论在职场或是商场里,还是要韬晦一些比较好。太急于显露自己的才能和实力,盼望尽快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刮目相看,表现得急于求成是很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会给人自高自大的印象,更主要的是会使你过早地成为人们的竞争对手,倘若你没有厚积薄发的底牌,一旦成为强弩之末,那只有被人嗤之以鼻,逐出场外。所以,别太拿自己当回事。
有这样的一个事例,王某过去有一个非常严厉的上司,只要下属有一点点小过失,就会被他骂个狗血喷头。
一次,这位上司终于离开了公司,王某欢天喜地。新来的李经理和和气气,大大小小的工作都不厌其烦地拿来与大家商讨。起先,王某很庆幸来了个这么民主的上司,可没过多久,新的烦恼就接踵而来。
首先大量工作毫无意义地重复返工。过去的经理虽然武断,但在他手下工作只要按他的吩咐尽心做好便是,不必过多操心。而现在的李经理一遇到工作就马上先要“听听大家的意见”,而且几乎每个手下的意见都能影响他的决定,特没主见,弄得大家经常加班,效率却很低。其次是收入的直线下降。自从新经理上任后,由于部门业绩大不如前,部门的收入连连下滑,原先每月可以拿到 3500 元奖金的王某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拿到过 2000 元了。
最后是心理上的折磨也日渐浓郁。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新经理的能力纷纷表示怀疑,有些同事甚至在私下里多次跟王某说:“论资历,论水平,论才干,他哪里比得上你?偏偏让这种人来当我们的领导!”
于是,在那次好友的聚会上,王某把自己心中的不快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朋友七嘴八舌地给他出了不少主意:有的说,跟他较劲,看看谁有实力!也有的说,找上层领导反映,撬掉他!还有的甚至建议,干脆辞职,不伺候这种“低能儿”了!
最后,王某还是听取了父亲的建议。父亲说:“不管你的上司如何低能,你都应该尽力辅佐他,在努力工作中寻找新的机遇。”于是,王某及时调整了心态。他时刻告诫自己,不要老把眼光盯在上司不足的方面,要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上司,他肯定有过人的地方,不然为什么能力平平的他却能得到眼前的位置呢?
从那以后,王某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辅佐上司。本来王某的上司也早听说了他的才能,心里早已有所警惕。但是看到王某如此真心诚意地辅佐自己,不仅渐渐消除了戒备,而且从心底里对王某充满了感激和信任。
在工作中,王某当然没有放弃寻找和创造新的机遇。在不给上司造成压力的前提下,王某尽力抓住一切机遇展现自己的才华与能力。与不如自己的上司搞好关系,尽力为他做好工作,无非是为了韬光养晦,蓄势待发。
果然,过了没多久,王某就引起了公司上层领导的关注。当他们向王某的上司了解情况的时候,得到的是积极的评价和大力的推荐,于是王某理所当然得到了晋升。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敌视,在政治斗争中尤其如此。善于保存自己,急流勇退,不是消极地避凶就吉,而是为了养精蓄锐,待机而动,这就是韬光养晦。《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