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几岁的人成熟却不失激情,稳重又不太过保守,正处在发展事业最好的时期,只要你敢冲敢拼,前方未必不是一个艳阳天。
40 几岁的人正处在人生职业生涯的分水岭上,是进攻还是防守,已经成为了 40 几岁人必须做好的选择。事实上,40 几岁的人有许多年轻人不具备的优势:经验丰富、知识完善、智慧练达……只要勇于奋斗,下半生就会大有可为。
求稳是 40 几岁人们的普遍心态。从中年这个特定年龄层次来看,由于他们的社会、环境、职业已经固定,有了家庭,已经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中年人的惰性也在一天天增长,当机遇降临时,他们不是果断、及时地抓住不放,勇敢地进行新的选择、定位,而是犹豫、彷徨,反复权衡,优柔寡断。中年人便在这犹豫矛盾中丧失了许多机遇。
成功者求稳主要是缘于害怕失败,期望自己的事业永远处在巅峰,做个事业的完善者,而不敢再阔步前进、敢打敢冲,即使有所动,也谨小慎微,像小脚女人迈着小碎步走路一样。
至于失败者,屡败屡战,意志越挫越坚者固然有之,但更多的男人则因为年届不惑,十几年、二十年的奋斗屡屡遭挫,一事无成,要么就是心灰意冷,要么就是得过且过,消极处世。他们的求稳是安于现状或维持现状,即使对事业还抱有希望也是在坐等机遇,一副“愿者上钩”的样子。
当然,中年人所处的社会与时代背景,也是造就了他们这种按部就班、求稳求平的心态和思想的原因之一。中年男人们大多缺乏主动参与、积极进取的精神,他们在剧烈变革的现实面前保持一种矜持、稳重的风度,一种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超然心态,一种“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姿态,他们想得多,行动得少,因而丧失了许多机遇。
许多男人在几十年攀登人生阶梯的过程中,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以求出人头地。可到了间歇处向上看,路途更艰险,于是便有许多人无法判定到底是该走还是该停。
“40 多年风尘岁月,事业始终在我心中”。这是许多中年男人表面上不讲心中暗想的心声。如同其他年龄段的男人一样,事业是中年男人最后的堡垒,最后的依靠,也是唯一持久的追求。没有了事业的男人,就像找不到停靠港湾的小船,漫无目标地漂荡在人世的大海中,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
其实在事业上,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只有勇于进攻,才能守得住,守得牢,并且在稳中有升,稳中有进。事业是人们的天,人们定要把天做大。40 几岁的人们,他们的事业往往因此危机四伏,他的前进路上暗礁丛生,乌云密布。40 几岁的人们,越是成功者,越会有危机。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追求永恒也越来越艰难,每个人手中苦苦追求到的东西,在岁月的河流中,很快会被冲刷得越来越少,以致最后荡然无存。比如现在,金钱的多少是衡量一个男人是否成功的标志,而金钱总是像流水一样匆匆流来,又匆匆流去。
40 几岁,对那些事业心强、渴望成功的人们来说,已成为鞭策和紧迫的信号。40 几岁,在人生的长河中已行走至半,中年的盛期,无论就年龄而言,还是在知识、经验、能力、精力方面,都应该是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时期。
40 几岁的人成熟却不失激情,稳重又不太过保守,正处在发展事业最好的时期,只要你敢冲敢拼,前方未必不是一个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