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思考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只要经过一定的培养和训练,人人都可以在生活中运用它。只要你对自身有透彻的认识,拥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那么你就能很好地拥有它。正面思考与个人的出身、文化程度、年龄、气质、智力和工作性质是没有关系的。
对于积极心态的运用,有的人似乎天生就会,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积极心态成为成功的力量之源。但有的人则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才能将这种力量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而积极心态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可以学会的。
那怎样才能学会正面思考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1.重塑心中的偶像
有的人做事总是受到思想的束缚,他们认为要行动,就要先在内心形成这种积极的感受,然后再去实践。殊不知,生活中是没有这个必要的。要是你的行动积极,那么你的思维也会变得积极,同时你的心态也会因此而变得积极。一个人的心态和行动是相辅相成的。一旦你一开始就以消极的心态去对待事情,等待自己产生积极的感觉,那么你的消极心态就会伴随你走很久,也许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心态积极的人。
正面思考的培养与行动密切相关,没有行动,任何想法都是空谈。你心目中的偶像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在你的头脑中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形象,在采取任何行动的时候,告诉自己,所采取的行动必须与心目中的形象一致。
2.把自己看成胜利者
大多数人遇到令人沮丧的事情时,整个身心会沉浸在痛苦之中。
如果此时你对自己大喊一声:我不是失败者!你的精神将为之一振,立即兴奋起来。
心存疑虑,就会失败;相信胜利,必定成功。
相信自己能移山的人,会成就一番事业;认定自己不能的人,一辈子也一事无成。
当意识处于决定地位时,潜意识则作好准备。换言之,意识决定了“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情”,而潜意识就会将“如何做”
整理出来。意识好像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而潜意识就是隐藏在水面以下很大很深的部分。所以,当我们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胜利者时,我们的潜意识就会积极地告诉我们下一步该怎样行动,这样我们就距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3.学会用美好的心情去感染别人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灿烂的阳光,一旦你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和别人交往,快乐也能传递给别人,这样的连锁反应既能让自己变得快乐,也能让别人变得快乐。没有人愿意一天到晚和一个愁眉苦脸的人待在一起。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情,当你用微笑告诉别人你的心情时,别人同样会用微笑回报你。
一旦你的心态和行动逐渐走向积极的状态,你对人生的感觉也会越来越积极,渐渐地形成良性循环,那种人生美好的感觉在你的心中会逐渐生根、发芽。这样,你对生活的态度会有很大的转变,信心与日俱增,自己的目标也会越来越清晰。你的积极态度会吸引来不少人,因为大家都愿意和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人打交道。这时,你会发现,自己身边的朋友开始逐渐增多。你用这种积极态度来提高自己、发展积极关系的同时,也会把这种积极的心态传递给你身边的人,使它们根植在人别人的心中。
4.不要经常说消极词语
生活态度消极的人总会抱怨别人。在日常生活中,你总会听到“我很痛苦”、“我太累了”、“我很郁闷”等等这些消极的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是你的朋友或家人经常处在这种消极状态中,那么你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也可能会受到消极影响。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副教授、人类学家罗伯特·施劳夫说,消极的词语,例如恐惧和愤怒,往往代表着一种危险或是威胁。抱怨是魔鬼般的一个词语,它会侵蚀人的心灵。有时候,你总是注意到周围人的抱怨,也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抱怨。当周围的氛围变成了你抱怨、我抱怨、大家都在抱怨的时候,消极就会出现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天你有大量的工作要完成,万籁俱寂的时候,你不得不熬夜加班,困倦不停地袭击你,这时你心里就想说,还是睡觉吧,反正完不成任务,最多就是被老板臭骂一顿,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就是消极的词语。有了这种想法,你就会失去继续工作下去的动力,越来越觉得工作好繁杂,整个人越来越疲倦。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你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能完成你的工作,最终的结果,要么你能改变自己,积极出色地完成任务,要么你直接被老板炒鱿鱼,失去了工作。
所以,我们不要轻易说出这些消极的词语。心态消极的人,大多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心态一旦消极,我们就会给自己的行动找借口,推卸自己的责任。
正面思考的培养有许多方法,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性格和习惯,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完全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心态,放弃悲伤和哀愁,忘记怨恨和气愤,以胜利者的姿态挑战自我,迎接新的生活。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借着改变他们的态度来改变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