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2800000007

第7章 两汉三国时期(3)

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三次来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朝觐请求和亲,希对汉称臣,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自愿要求嫁于匈奴;此后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至塞外漠北为后,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后呼韩邪封其为“宁胡阏氏(意思是使国安宁的王后)”,夫妻两人非常恩爱。昭君与呼韩邪育有一子,名伊屠智牙师,后为右日逐王。前31年呼韩邪死后,昭君从大局出发,忍受极大委屈,根据匈奴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再嫁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呼韩邪长子),育有二女,长女须卜居次(“居次”即公主),次女当于居次。前20年复株累又死,昭君自此寡居。次年昭君死后,葬于依大青山、傍黄河水的“青冢”(今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城南,已更名为昭君墓),并被匈奴人民奉为神仙。

在《后汉书》中曾提到这么一段:“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介绍了王昭君为什么要出塞的原因。据说她家经济寒窘,更自恃美冠群芳,没有贿赂画工毛延寿,也不屑于欺瞒天子,使毛心中很不是滋味,不但把她画得十分平庸,更在其面颊上点了一颗硕大的黑痣;当元帝看到昭君的画像时,嫌恶之余,更以为她是个不实在的女人。等到后来真相大白,昭君绝色显露,元帝惊艳之下,又得马上将其拱手出让,能不痛心?只好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出送长安十余里,依依惜别,肝肠寸断,呼天不应。(《汉宫秋》中唱道:“她她她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自然,祸首毛延寿之命亦无法保,被元帝当即砍了头。不久,元帝自己亦郁郁而死。

和亲是中国古代尤其汉唐时期,君王为搞好与周围少数民族关系而特设的一种外交政策。自古和亲的人不少,独王昭君的事迹代代相传,妇孺皆知。可见,一方面昭君本人自有其出众的魅力(包括美貌与才干);另一方面,她作出的贡献的确非常大。据说昭君出塞后,劝呼韩邪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在西汉的支持下,呼韩邪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长达近半个世纪。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元代诗人赵介认为她的功劳实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这真是“巾帼抵万夫”啊!

关于王昭君本人,关于昭君出塞,关于她的美色即“沉鱼落雁”,在悠悠两千余载历史中,流传下来许多典故与文艺佳作。如提到昭君出塞,大家都知道是指她为汉朝与匈奴之间结束战争、加强彼此友好关系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后来甚至成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一大象征、代名词。如“沉鱼落雁”的典故,传说昭君天生丽质,越年长就越散发出典雅柔美的气质;当她少女年代还在老家到小河边洗脸时,河里的鱼都惊羡于她的美貌而深沉水底,“沉鱼”便由此得名(至今昭君的湖北故里还有条小溪名为“香溪”,便是因她长年在此洗脸,使溪水有芬芳之气、香传千里而得名);昭君出塞时,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因而在马上百无聊赖,弹奏《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亦肝肠寸断,纷纷掉落在地,“落雁”便由此得名。

更不用说古往今来王昭君题材的大量文艺作品了。如文首所引的“诗圣”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脍炙人口,为无数后人所能背诵。此外,庾信、白居易也写过两首《王昭君》的诗作,李白、李商隐也写过一首《王昭君》的诗作,王安石则写过《明妃曲》(“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宋朝郭茂倩编有《乐府诗集》卷五十九《昭君怨》,元朝剧作家马致远著有杂剧《汉宫秋》,现代作家曹禺著有话剧《王昭君》,著名学者翦伯赞写有长诗《游昭君墓》(其中有“旗亭历历路茫茫,风雪关山道路长。莫道娥眉无志气,不将颜色媚君王。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之句),台湾历史小说家高阳著有长篇小说《王昭君》,最近电视上还播映了连续剧《王昭君》。它们大多都是赞美昭君的美貌和多才、歌颂她主动和亲匈奴的刚毅气度和伟大事迹,描述汉元帝对她的热爱、与失去她的伤痛,她后来与单于的美满婚姻。

汉宫里的风流荒淫往事——汉成帝与赵飞燕、赵合德姐妹

“妾观古时图画,圣帝贤王都有名臣在侧为陪,不闻妇女同游;传至夏、商、周三代末主,才让妻妾时时为伴。今陛下欲与妾同车,这不是很似三代末主吗?妾不敢奉命!”——班婕妤

汉成帝(前51-前7年),即刘骜,字太孙,汉元帝刘奭之子,母为皇后王政君。元帝在位时被立为太子。竟宁元年(前33年)元帝病逝,他继帝位(十八岁),在位二十七年。四十五岁时,因中风而殁于都城长安之未央官内,实为纵欲过度暴死。汉成帝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比较风流荒淫的一位,也是汉朝昏庸之主;还是历史上第一个因服春药而死的帝王。

汉成帝当上皇帝后不久,尊母亲王政君为太后,拜舅舅王凤(王政君之兄)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武帝以后形成一个惯例,凡任大司马、大将军的,权力在“三公”之上,且可专揽政权。河平二年(前27年),又诏封王凤之弟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世称“一日五侯”,显赫一时,炙手可热。五侯生活奢华,各有姬妾数十人,僮仆以千百计。王氏其余子弟亦皆任卿大夫、侍中等要职。阳朔三年(前22年),王凤临终推荐其从弟王音继任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王音死后,由王商以大司马卫将军秉政。王商死后,由王根任大司马骠骑将军。终成帝一世,政权都掌握在王氏兄弟手中,从而形成外戚专权。

汉成帝将朝廷政务交给外戚王氏家族,自己则不治朝政,整日沉迷在酒色之中,宠歌妓赵飞燕、赵合德姊妹,分别立之为皇后、昭仪,奢侈浪费无度,生活荒淫昏庸,致使西汉王朝很快走向灭亡。在他死后,经哀、平两帝和孺子刘婴,不过十余年,刘氏江山就为外戚王莽所篡。

汉成帝曾为自己大规模营建陵墓。他征发成千上万贫苦百姓为其服役,连夜赶工,从很远的东山上取土,土石价格如同谷物一般,整个工程花费相当于秦始皇所建的骊山陵。老百姓竭尽财力、物力、人力,无数人被饿死。他们无以为生,只好举行起义。这说明那时的西汉朝廷已走上了末路,若不思革新、继续衰落,则亡日不远。

朝中王氏专权,政治黑暗,加上黄河泛滥,百姓流离死亡者以百万计,四方百姓起义,朝廷统治日益动摇。但汉成帝并不放在眼里,心中只想着赏花醉酒,纵情享乐。一些有见识的大臣对此深深不安。光禄大夫刘向曾上书直陈道:“臣闻人君莫不欲安,然而常危;莫不欲存,然而常亡。……从上古至今,外戚专权尊贵,自来无此突出。”成帝看罢上书,深有感触。然而他并没有认真去想这些,还是在宫中淫乐。

开始汉成帝宠爱的是班婕妤。婕妤生性聪明伶俐,楚楚动人,但很懂世事。一天成帝在后庭游览,要婕妤和他一起坐在车子上。婕妤义正词严,断然推辞。(此句见文首所引。)听了婕妤的劝谏,成帝心里很不舒服,但表面只好同意,未与婕妤同车。

直臣的上疏、贤妃的劝谏,并未打动汉成帝的荒淫享乐之心。他仍然想尽办法,挖空心思,纵情玩乐。他经常微服驾车外出,不是为访贤问苦,也不是为了解下情,而是去寻花问柳,花天酒地。

有一天汉成帝出宫嬉游,来到阳阿公主家。阳阿见皇帝兄弟驾到,盛宴款待,并让几名歌女一旁歌舞助兴。其中有位歌女,歌声娇脆、舞姿优美、身材袅娜、娇小可爱。成帝一见钟情,急不可待,马上在更衣室里大布云雨,随后又把她带回宫中,当即拜为婕妤。

这人就是古今有名的民间舞蹈家赵飞燕,名宜主,绝对的骨感美人,体态轻盈,据说可于常人之手掌上曼舞;而且天生的猫步,如风拂杨柳、燕飞翩跹,“赵飞燕”之名亦由此而来。汉成帝专门制了水晶盘让她起舞,制了七宝避风台怕她被风刮了去,“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环肥燕瘦”的成语,就是拿她的苗条与杨贵妃的丰腴相比。不久成帝还废掉了许皇后(据说与赵飞燕诬告有关)、疏远了班婕妤(据说也是赵飞燕指责她有邪媚之道),并顶住后宫压力,册立赵飞燕为皇后,从此与她一起登舟游乐,宠爱无比,“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并给她优裕的物质待遇,“红妆宝镜珊瑚台,青琐银簧云母扇”。

对于汉成帝的昏庸荒淫,朝臣不断讽劝。有一次,侍中班伯(班婕妤胞弟)曾因病请假,假满病愈,入宫进谒。当时成帝正与赵飞燕欢饮。班伯拜罢,两眼直盯着屏风上的一幅画。成帝叫他一起饮宴,都没有听到,仍专注画面。成帝以为屏风上有什么,一看,原来是商纣与妲己夜饮图。这对成帝已司空见惯了,不过他也明白了班伯的用意,故意问道:“此图何为示戒?”班伯这才说:“此图从反面教戒君上不要沉湎于酒色,古代诗书所言淫乱原因,无非因酒色惹祸哩!”成帝只好下令撤席,但未免怏怏不乐。

赵飞燕又向汉成帝推荐了自己的妹妹赵合德。赵合德更加漂亮迷人、花容月貌,据说皮肤滑如凝脂,又性格活泼,与姐姐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美,也更能吸引成帝,被册封为昭仪。因为赵合德皮肤好、洗澡身上不沾水(“若三尺寒泉浸明玉”),于是野史上还留下了“成帝窥浴”的传说,“汉成帝爱看别人(当然得是美女了)洗澡”的怪癖也便让后人指责了两千多载。

汉成帝自此左拥右抱,尽情享乐,更不理朝政了,“三人行”的关系坚持了长达近十个春秋。赵氏姐妹利用美色、玩弄心术,将好淫的皇帝牢牢控制在了其“石榴裙”下。姐妹俩本来出身卑微,其父不过是宫府家奴,自己从小做歌舞伎;但“一朝选在君王侧”,也便大富大贵起来。在古代,女人的美貌同男人的才学一样,“售与帝王家”似乎便是其最高的理想了。

又据野史记载,后来赵飞燕因为和成帝没有子嗣,渐遭冷落,便铤而走险与宫中侍卫私通。被戴了“绿帽子”的汉成帝后来终于发现,尤为厌恶;但好在有赵合德百般求情,并未一气之下当场宰了她。但也许主要还是喜新厌旧吧。此后成帝的爱更加转到了赵合德身上,甚至称赵合德是他的“温柔乡”。真是“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当一向身体健壮的汉成帝在仅四十五岁便暴亡时,内廷猜疑不已。以皇太后为首的高层对赵昭仪进行了调查,其目的不言自明,就是怀疑赵昭仪与成帝的死有关。在这吵吵嚷嚷的闹剧中,最后赵昭仪被逼自杀。其实,根本原因还是成帝本人自取灭亡。一对老夫少妻,而他精力难盛,只得服用术士丹药助性,纵欲过度,透支了生命。但赵昭仪也有残忍之处,据说为了维持成帝的专宠,她竟把所有怀孕的妃子、宫女杀死。“复闻飞燕啄皇孙,皇孙不死燕啄折。”

汉成帝驾崩后,赵昭仪的姐姐赵皇后也早在妹妹自杀之前,先是被免了皇太后(她曾帮助成帝的侄儿刘欣即位而被尊为太后)之位,不久又被废为庶人。至此,这两位贵倾后宫、深受国君宠爱的姊妹花,在这连绵的政治风雨中终于零落成泥。而她俩与成帝的一段宫闱风流荒淫往事,亦早已划上了句号,仅仅留给后人耻笑和深思。

举案齐眉传佳话——梁鸿与孟光

“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

梁鸿(约25—104年),东汉初年的一位贤士文人,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他与妻子孟光“举案齐眉”、携行江湖、白头偕老的佳话,跟西汉的“张敞画眉”、文君相如“当垆卖酒”一样,都是由历史故事最终演化成了家喻户晓的成语,比喻夫妻情笃,相互敬爱。后人称赞好夫妻,也就比作“梁孟”。

梁鸿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刻苦读书,勤于文墨,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品行高尚,极为清高,终于获得了进入“太学”继续深造的机会。那时候,“太学”是朝廷设立的高等学校,相当于今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太学生毕业以后一般都有做官的机会。但梁鸿不愿做官,不喜走动公卿,他情愿回到家乡去养猪(即“牧于上林苑”),靠自己的劳动换一口饭吃。

有一次梁鸿家的房屋失火,火势蔓延到了邻居的住宅。事后,梁鸿主动把自己家养的猪全都赔偿给了邻居。但是,邻居认为这仍然不够弥补自己的损失。于是梁鸿又答应给邻居干活,用自己的劳动继续赔偿他们的损失。这件事传开以后,乡亲们纷纷称赞梁鸿的品质。许多人家出于钦佩,均表示愿意把女儿许配给梁鸿,但梁鸿一一婉言谢绝了。

当地有一位名叫孟光的姑娘,长得又黑又丑又肥,粗壮得像个男人,双手能举起捣米的石臼。尽管如此,她却好几次拒绝了上门求亲的人,到三十岁了还未出阁。父母忧心如焚,再三催问她究竟想嫁给什么样的人。姑娘回答:“只有遇到像梁鸿那样品德高尚的人,我才出嫁。”她父母没法,只得托人去转告梁鸿。

这个消息便传到了梁鸿的耳朵里。他觉得这位姑娘真正理解自己,便立即向孟家求亲,孟光爽快地答应了。结婚那天,孟光因为能够嫁给心上人而无比兴奋,便换上了最漂亮的衣服,而且搽脂抹粉地打扮了一番。不料双双入得洞房以后,梁鸿一连七天都没和她说一句话。孟光心想,这一定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得罪了丈夫。于是,第八天清晨,她便跪在床前,诚恳地请求梁鸿指出自己的错误,以便改正。

梁鸿看到妻子的态度真诚,便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忧虑:“你知道,我不愿做官,而宁愿到深山里过隐修的生活,凭劳动挣饭吃,这是我最高的理想。我以为你理解我,才向你求婚的。可是,你现在穿绸着缎、涂脂抹粉的,这怎么能和我一起过隐居劳动的生活呢?”

孟光明白了丈夫的心思,她微微一笑,答道:“你以为我真的喜欢穿戴打扮吗?不。我这样做,不过是为了看一看你的态度。其实我早已准备好过隐居劳动的生活了。”说罢她打开衣箱,换上一套粗布衣服,又洗去了脸上的脂粉。

梁鸿看到妻子的行动,心里非常高兴。他称赞道:“这才真正是我的妻子啊!如此的贤妇,到哪里去找?你的名字叫孟光,我再送给你一个字,叫做德曜(yào耀)。名和字结合在一起,意思就是表示希望你的道德品质像日月星辰一样闪闪发光。”

就这样,夫妇婚后第八天,孟光就脱去了新娘的绮罗之服,换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务,勤奋劳动,处处襄助夫君。

因为梁鸿看不惯官场争斗,不愿入仕,他们很快就来到了不远的灞陵深山(今陕西省长安县东)里隐居,每天男耕女织,吟诗弹琴,夫唱妇和,非常恩爱,过着清贫而和谐的生活。

同类推荐
  • 大唐公子哥

    大唐公子哥

    大唐初年,虽是金絮其外,但亦有败絮其中,周边众国,虎视眈眈。身为大唐第一公子哥的楚轩,且看他如何外攘贼军,内平朝臣,辅佐唐皇,开创一个大唐盛世。
  • 命终注定

    命终注定

    有人曾告诉过我:我现在的一切不幸这都是命,你不得不认。可是我果断的回答了他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 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西直门出入给皇帝运水的水车,阜成门出入给宫廷运煤的煤车,正阳门出入皇帝祭祀天地的车辇,朝阳门走粮车,东直门通柴车,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刑车,要定门送战车,出兵打仗,得胜还朝,要进德胜门。老北京的故事异彩纷呈,说之不尽,本书带你循着北京的足迹溯及历史传奇……
  • 洞仙歌之天一书坊

    洞仙歌之天一书坊

    烟云赵宋,创千秋昌盛,文脉传承汉唐正。欲迁都,险峻输了德行,胡虏乱、征战徒劳少胜。汴梁街道阔,浩瀚书林,浓墨飘香引龙凤。走马造鳌山,歌舞升平,阑珊处、频添华梦。待酒醒、秋风扯衣寒,怕倾诉衷肠、恨千钧重。(词牌:洞仙歌,律按中华新韵)
  • 凤求凰之前世今生

    凤求凰之前世今生

    前生,我是姑姑——你是皇子。后世,你是皇上——我是一只白狐。我要把你拥在怀里!永远不放开!一切将走向未知……凤凰寓意——浴火重生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人生暖规则:幸福要懂得的温情法则

    人生暖规则:幸福要懂得的温情法则

    有一种温和的力量,可以使种种对立和纷扰重归和谐,共生共赢。它是一种无形的“法则”,看不见摸不着,但如果人们遵守它,就能感知它的力量。本书中,我们为这种“法则”起了一个名字,叫“暖规则”,它给我们带来一种暖心处世的生活哲学。它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
  • 误惹新娘:总裁忒嚣张

    误惹新娘:总裁忒嚣张

    新婚夜,他说,我不会爱你,更不会碰你。但是婚后,他却……他说,米医生,对于前列腺疾病,还是需要身体力行锻炼比较好。
  • 等我履行欠你的那十年

    等我履行欠你的那十年

    不是不爱你,是不能恋上你,你那天使般的脸庞,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伤。只能等你回头履行欠我的那十年。越想逃离越逃不出,你那温柔的目光。
  • 惊魂紫禁城

    惊魂紫禁城

    这个故事是讲述故宫里发生的灵异事件。白天的繁华,夜晚的冷清,故宫里有多少我们没看见的秘密?曾经的杀戮,到底制造了多少冤魂?黄莺一个普通的女孩和她的男朋友一起经历了故宫里另一个世界,一次奇异的旅行......
  • 离婚有效,前夫请签字

    离婚有效,前夫请签字

    在她对爱失望透顶之时,遇见沐子睿,这个用纨绔掩盖真实的腹黑公子,成为一对有婚前协议的真实夫妻。没想到的是自己提出的婚姻不过是一场为他人做嫁衣的路。一年后,另一女子的回归,他给她的只有三个字“对不起”。她留下离婚协议,淡然一笑:“我们本是契约,你们却是爱情,我愿意成全!”她转身,潇洒离去。当她想要开启自己新的生活的时候,那个给她带来伤害的男人,再次出现,并且纠缠不休!这一次她不愿意妥协,“我们已经离婚了,请你滚远点!”他却邪魅的道:“你是法盲吗?只有离婚协议,没有办离婚证是不算离婚的。”
  • 溢晶阁

    溢晶阁

    盗墓而来的琉璃镯喜从天降的透视异能从小带到大的大雁胎记神秘莫测的苗疆师傅她的蛊毒之术藏在历史这座大山身后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 冰河传说之圣雪萤辉

    冰河传说之圣雪萤辉

    她,霜笼国的第一公主,封号“盏菊”,容貌绝色,魔力雄浑,天赋惊人,拥有一双异于常人的惊世紫眸;身世显赫,诞生时天生异象,出现蓝色极光,下起一场暖雪,世人皆以为她备受宠爱,封号盏菊,寓为“捧在手里的花朵”,可谁知她并不受父王待见,因为她出生就带有强大的冰雪魔法,母体俱损,承受不了冰冷强横的魔力而死亡。“盏菊”并非指鲜花,而是指金盏菊,寓为悲伤和离别......
  • 重生之一仆三主

    重生之一仆三主

    阿沐是个奸细,且是个很不容易的奸细,除了费尽心思周旋在三个主子中间来换取每月一次的解药外,还得抽空对付第三个主子那一帮争风吃醋的妃子。奈何一世的小心谨慎,最终却换来毒酒一杯。一颗真心痴付,却抵不过一个欺君之罪。幸得上天怜惜,重活一世,她定要反仆为主,逆转命运!
  • 太荒传奇

    太荒传奇

    新创纪年,名曰“太荒”。故事就是发生在这纪年之中,各界的妖魔鬼怪、神仙凡人都将一一展现在你的眼前·····来自21世纪的石宇,穿越至这百世后的新纪元,到达这百世后的新大陆,又会遇到什么样的际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