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2800000002

第2章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1)

昏君宠丽妃,玩命丢江山——夏桀与妹喜、商纣与妲己、周幽与褒姒“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小雅》

夏桀王、商纣王、周幽王分别是先秦之前,夏朝、商朝、周朝三个朝代的最后一个君主。他们都是亡国之君,都是昏君,都是因宠爱漂亮的妃子,不理朝政,荒于国事,甚至昏庸暴戾、欺压百姓、朝刚大乱,最后既丢了江山,又掉了脑袋,爱情也没了,还弄得遗臭万年。后世对此有“红颜祸水”之说,即他们的毁灭完全是宠爱美妃的缘故,是女人坏了大事。其实这自然是那些封建道学家们的虚伪之见。他们这既是对女人的诬蔑,同时又过于抬举了这些宠妃们的本事。要不是昏君暴君们自己骨子里坏了,甘于堕落,光靠几个宠妃是不可能垮得如此之快的。问题主要还是出在男人们身上,外因总要靠内因起作用。但是,要说与宠妃们毫无干系,她们完全是冤枉的,那也说不过去,至少说她们也算是一个帮凶。若说昏君是火药桶,那她们便是导火索了。

夏桀王的宠妃是妹喜。夏桀生卒年不详,夏发之子,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五十三年。国亡后,被放逐而饿死,葬于南巢卧牛山(今安徽省境内)。

桀力大无穷,能空手拉直铁钩。他仗着这股蛮力,经常无端伤害百姓。他为政残暴,破坏农业生产,对外滥施征伐,勒索小邦。他即位后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部落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妹喜。他十分宠爱妹喜,对她言听计从,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玉床,供他俩荒淫无耻地享乐。妹喜听烦了音乐,想听撕裂布帛的声音,桀便向民众征集大量布帛,全堆在宫里,令人撕帛来博得妹喜的笑声。

桀十分讲究饮食,一心想吃山珍海味,常吃的有西北出产的蔬菜、东海捕捞的大鱼,并且要用南方出产的生姜和北方出产的海盐作为调味作料。为供应他一个人饭菜,需要成百上千的人种菜、运输、捕鱼、烹调。桀又特别喜欢喝酒,是个十足的酒鬼。他喝酒还有个毛病,就是要喝十分清澈的酒,酒一浑浊,他就将厨师杀掉。桀酒醉以后还要拿人当马骑着玩耍,谁要是不肯让他骑,就要挨一顿痛打甚至杀头。这一切负担都落在了老百姓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

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他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桀即位后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首领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他。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他体谅百姓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

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与妹喜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肆意淫乱,极尽欢娱,一个月不上朝。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他多管闲事。终古知桀已不可救药,就投奔了商汤。

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逄的臣子,听到老百姓的愤怒声音,觉得大势不妙,便对桀进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而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局面。”桀听了怒骂关龙逄,最后还下令将他杀死。

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他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这样,桀也就日益失去人心,弄得众叛亲离。

这时候,商部落在汤领导下日益兴旺了起来。桀担心商汤会危及自己,就借故将他囚禁在夏台(今河南省境内)。不久,汤设计使桀释放了自己。

后来,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了桀的党羽韦国、顾国,击败了昆吾国,然后直逼夏的重镇鸣条(今山西省安邑县西)。桀得到消息,带兵赶到鸣条。两军交战,桀登上附近小山顶观战。忽然天降大雨,桀又急忙从山顶奔下避雨。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他卖命,此时也乘机纷纷逃散。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商军在后紧追,桀不敢久留,匆忙带上妹喜和珍宝,登上一艘小船,渡江逃到南巢;后又被汤追上俘获,放逐在这里。这时桀还不悔悟,反而狠狠地说:“真后悔啊,当时没把汤杀死在夏台监狱里!”

桀和妹喜养尊处优惯了,在这荒僻山乡,无人服侍,自已又不会劳动,最后只得活活饿死。商汤便给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

商纣王的宠妃是妲己。商纣是商代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帝乙之子,也叫“帝辛”。他曾平定东夷,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长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国统一的规模。他还是筷子的发明者呢!他虽才力过人,然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周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商者八百;战于牧野(今河南省境内),纣军败,自焚于鹿台。纣王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

妲己传说姓苏,不过有关其来源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她父亲乃是诸候苏护;有人认为她来自一个叫苏的部落。

根据正史记载,妲己是苏部落诸侯苏护之女,乃一美若天仙、能歌善舞之蛇蝎美人,在商纣王征伐苏部落时被好酒贪色的纣王掳入宫中,尊为贵妃,极尽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纣王为博她欢颜而创。妲己喜欢歌舞,纣王令乐师师涓创作靡靡的音乐、下流的健蹈,在宫中朝夕欢歌。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于是纣王荒理朝政,日夜宴游。纣王为讨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珍禽奇兽,放在鹿台、鹿苑之中,每每饮酒作乐,通宵达旦。妲己残酷不仁,喜爱听人痛苦的惨叫声,为此纣王滥用酷刑,创出炮烙、锤击、蛇咬等可怖酷刑。大臣比干在纣王面前谏曰:“不脩先生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她随即怂恿纣王将比干剖心而死。九侯有一位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应召入宫,因看不惯妲己的淫荡被杀;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酱分给诸侯。后来武兵来讨,纣王于鹿台自焚而死,她亦被以祸国妖女之罪处死。

妲己在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中,亦被描述为一美艳无比的女子。不过她本性善良仁慈,后在入宫途中被九尾狐狸精害死,并附于其身,方有后期一连串令人发指的恶行。严冬之际,妲己遥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而将他双脚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冻的原因。妲己曾目睹一孕妇大腹便便,为了好奇,不惜剖开孕妇肚皮看看腹内究竟,枉送了母子二人的性命。她怂恿纣王残害忠良,滥杀无辜,曾在情挑周文王之子周伯邑未遂后,下令将他剁成肉酱,做成包子让周文王吃下;还尝设计让大将黄飞虎妻子贾氏被纣王逼奸,使对方羞愤自尽而亡,其残酷个性由此可见一斑。她的结局也是在商朝灭亡后被周军所杀。

但后人也有为妲己翻案的,认为周文王和周武王立誓要灭掉商朝,是基于政治发展与私人仇恨所产生的态度,丑化妲己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大力经营东南,重心已转往长江下游地区,使得中原一带空虚,周人才得以乘机蹈隙。硬是把商朝的亡国推到一个女人身上,就常识的观点看也是很难使人苟同的。顶多只是苏妲己入宫以后,由于争宠而与其他妃嫔引起纷争,那些失宠的妃子各有氏族背景,因而加深了纣王与诸侯小国之间的冲突而已。如果硬要说苏妲己是亡国祸水,未免太高估了她。

周幽王的宠妃是褒姒。周幽王,姬姓,名宫涅,宣王之子,前781—前771年在位,史书形容他“性暴戾,少思维,耽声色”。周朝八百年江山在中国历代是最漫长的,可惜传到他时气数已然式微。他为政严酷,曾进攻六济之戎,大败。后宠爱褒姒,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申侯联合缯、犬戎等进攻,他被杀于骊山下,西周灭亡。后人说他:“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骗人最终惹祸患,无人救助苦自担。”

周幽王为人性暴寡恩,喜怒无常、狎昵群小,整日饮酒食肉,刚一即位就让他所宠信的近臣到民间广征美女供其泄欲,从不过问国家大事。尹球、虢石父、祭公三个奸佞小人谗邪欺君,幽王拜尹为大夫、虢为上卿、祭为司徒,三人皆谗佞阿谀之人、贪位慕禄之辈,唯王所欲,逢迎不暇。一次三川守臣表称三川地震,幽王笑说:“山川地震是常事,何必动表告诉寡人?”伯阳父对赵叔带说:“以前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现在周如夏商末季啊!”赵叔带骇然问;“何以见之?”伯阳父说:“源塞必然川竭、川竭必然山崩,山崩是预兆,周室天下不出二十年当亡!”

有个叫褒响的大臣劝说周幽王不应该这样。周幽王不但不听,反把他投入监狱。褒家的人千方百计想把褒响救出来,就在乡下买了一个漂亮姑娘,教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周幽王,替褒响赎罪。这个姑娘算是褒家人,名叫褒姒。

褒姒当时年方十四岁,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仪容娇媚,举止柔美,流盼之际,光艳照人。周幽王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天性忧郁,自从进宫以后,整天紧蹙眉黛,闷闷不乐,没笑过一次。周幽王送给她各种珍奇礼物,想尽各种古怪办法叫她笑,但都没有成功。于是周幽王在宫中悬赏:“如果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黄金。”

马屁精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个主意。周王朝为防备西部少数民族部落犬戎进攻,在骊山一带造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士兵就把火烧起来,第二道关的士兵见到了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虢石父对周幽王说:“大王可以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许多兵马扑了个空,肯定会笑的。”

周幽王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他们上了骊山,真的把烽火点了起来。临近诸侯得到这个警报,赶紧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却听到山上一阵阵欢快的奏乐声和唱歌声。大伙儿都愣了,他们知道上了当,便憋着一肚子气回去了。褒姒见此情景真的笑了。周幽王见娘娘笑了,就赏给虢石父一千两黄金。

周幽王为博褒姒欢心,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为王后、褒之子为太子。原王后之父是申国诸侯,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气愤,于是就联合犬戎进攻周朝都城镐京。周幽王连忙下令点起骊山烽火。烽火台上,白天浓烟滚滚,夜里火光通明。可是诸侯们因为上次上了当,所以这次谁也不再理会它了。犬戎兵一到,把周幽王、虢石父、褒姒的儿子伯服全杀了,把褒姒也抢走了,此后不知下落。

按照文首所引《小雅》之见(“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仿佛周朝的灭亡,完全是褒姒迷惑幽王所致。这女人不但蒙冤地下,甚至被写进文献里蒙羞青史。褒姒为什么不笑?后人往往只知这不笑的表现,却从不问不笑的原因。其实这与一个女人的品质无关。咱想一想就会明白,她嫁给幽王时,对方已是有一个成年儿子的老头,她怎么笑得出来?

三个男人与一个美女——勾践、夫差、范蠡与西施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且第一(另三位是王昭君、貂禅与杨贵妃),原名施夷光,又名西子,春秋末年越国诸暨(今浙江境内)人;原本系一山野浣纱女,丽质天成,冰清玉洁,相貌倾国倾城,后人便将美女都代称为西子。连风景奇绝的杭州西湖,据说也是因她的名字命名。(请见文首所引的大文豪苏东坡诗句。)一个山野浣纱女,竟担起了复国的重任,最终不辱使命,为吴越战争越国的胜利和越国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事迹见于《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绝书》、《吴地记》等。明朝梁辰鱼著有传奇《浣纱记》,即以西施故事为题材。

范蠡、勾践(前497—前465年在位)、夫差(前495—前473年在位)是与西施先后有重要关系的三个男子,都因着她而结局判若云泥。

范蠡是越国大夫,最初是西施的发现者、情郎,把她推荐给自己的老板越王勾践,作为“美人计”去献给吴王夫差;后来范蠡帮助勾践打败夫差,救出西施,与西施终成眷属,又成了西施最终的丈夫,并在西施的辅佐下成为富商,人财两得,潇洒走江湖,是最大利益获得者。

越王勾践也是西施的老板,培训并安排西施去给自己做特务工作。他心里其实也是爱西施的。像西施这样天姿国色的美人,是男人的谁会不爱?但他是国王,是要干大事业的,儿女情长在他心目中并不占什么地位;况且他已是有一堆老婆的,只能以大局为重,强忍色欲,拿西施去为自己利益作牺牲。最终他打败了吴国,当上了霸主,国王宝座坐得很风光。他的政治道路是成功了,但毕竟爱情让位于功名,忽略美女,无趣得很。

吴王夫差是西施的另一个男人,或者他可能也是最爱西施的一个,为她尽可能地作出奉献,以满足她的快乐。只不过他爱得很迷狂也很糊涂,竟然不理朝政国事,忘记社稷百姓;最后被越国打败,丢了江山、美人又丢了脑袋,还在历史上留下恶名。不过,原本是被逼着作为“美人计”间谍而嫁给他、并不爱他的西施,在与他朝夕相处多年、日夜云雨欢娱之后,见他对自己一往情深,要啥给啥,却也真正爱上了他。九泉之下不断懊悔的他,总会有些欣慰吧。

西施小时,她父亲以在家乡苎萝山上砍柴为生。苎萝山下有东、西两个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为村里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称谓,意思是西村姓施的女孩子。因为家境贫寒,所以她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平时经常在溪边浣纱。她怎么也不会料到,日后自己会成为“美人计”的主角,被派去吴国执行任务。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位女性地下工作者。她受职业革命家勾践的派遣,以献身的方式成功打入吴王夫差的核心机构。她的任务比较单一,就是消磨夫差的革命意志,使他在不该腐败的时候腐败、不该玩女人的时候玩女人。至于在敌占区传递情报、搞破坏、搞运动之类,和她无关。她的工作不涉及任何机密,所以也没有任何危险。她不过是以美女的身份陪夫差上床、说话、玩耍而已。西施当然圆满完成了任务。

春秋末年,各诸侯国称雄,吴国和越国开战,结果越军大败,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乞降。夫差不听大夫伍子胥“杀掉勾践,以绝后患”的劝告,却采纳被越王买通的权臣主张,允许越国投降,把勾践夫妇和越国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苏虎丘,为其养马。勾践君臣含垢忍辱,装得非常恭顺。夫差以为他们已真心臣服,三年后就把他们放回了越国。

同类推荐
  • 羽龙魂之战国魂

    羽龙魂之战国魂

    曾经的修道第一天才,后来的楚国大将军。从修道者到凡人。从善良天真少年到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看他如何在乱世和他大哥项燕一起守卫楚国。
  • 大明小贼

    大明小贼

    街头小偷李慕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明朝成化年间,无法绕开一个普遍的问题。圣人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为修身?李慕:强撸灰飞烟灭!何为齐家?李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兴大明人丁,颇有压力!何为治国?李慕:窃玉窃香,如窃大国,此小事尔!何为平天下?李慕:那么多问题,很饿了,先去吃点茶叶蛋,泡面先,如此重大的议题,日后再说!且看李慕,错了,且看这小贼如何纵横大明!
  • 红楼未完结

    红楼未完结

    贾珍你有本事,就休了我,这么多年守活寡,我够了。你们俩再闹,我就自杀。蓉儿有话好说。
  • 历史典故(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历史典故(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每一则历史典故都是寓意深长的教育篇章,从历史典故中你能知道如何做事,你能知道如何做人,你能知道很多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特别是从那千锤百炼中反映出来的诗人作家、有识之士的高风亮节、学子们的刻苦学习精神等。
  • 南郭外传

    南郭外传

    千百年来,历史上有一段公案。把南郭先生当作了一个反面的形象,人们一提起南郭先生就想到了滥芋充数。其实历史的本来面目不是这样,南郭先生在战国时期也曾经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战国时期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和诸侯竞争,给了南郭先生一个舞台,让他这个本来的杀手,后来的芋手,一举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在那剧烈的社会动荡中扮演了一个历史人物的角色。阅读本书,可以让你了解那一段恢宏的历史画卷,可以让你感受宫廷的激烈斗争,也可以让你领略众多政治人物、军事人物的风采。如果你能在其中借鉴到一些知识和经验,作者就心满意足了。
热门推荐
  • 血统女王号令

    血统女王号令

    千年以前,光明与混沌爆发了一场毁天灭地的大战。在此等灭世之威下,诸神在黄昏的灰烬之中消逝,而塞亚大陆也几乎分崩离析。千年之后,诸神未归,混沌降临,在末世中所诞生的恐怖存在又将会为塞亚世界带来怎么样的灭世之威?尼袖,一个十七岁的人族少年,孤独地穿行在光明与混沌之间。他信仰光明,却被光明推入了混沌的深渊;他淳朴善良,却被逼得双手却沾满了腥红的血液。他一个人孤独地以决然之姿,肆意的对抗着这个充满血统高贱之见的冰冷世界。尽管卑微是尼袖的开始,但他注定将成为一段传奇。同名手游《女王号令》3月31日上线!
  • 我是芭比

    我是芭比

    契子那个有点瘦,有些高,总之一点都不帅的命运之神,在血依的命运薄上,用最红的粉笔,最大的字体,恶狠狠地写:除了我,谁都不许欺负碧血颀!为了不被找到,血颀下‘世’就改名南血依了。所以,我的结论是‘命运之神’讨厌颀颀,就像颀颀不喜欢命运之神一样。可颀颀不相信,因为相信的话,心真的会痛。——碧血颀在这一世,最擅长的就是,举棋不定,左右为难,自欺欺人。想一想,无论如何,你可能这一辈子最爱的人离你再这么近的距离,出门买东西的路上可能就会不经意地碰到,这真的是很巧很巧,对吧?!我们要为自己爱的人,变得勇敢起来。——这个世界真的是很奇怪,奇怪得让我们……呵,有时候明明知道不可能,不会有结果,也会无济于事。因为心疼,所以爱是真的。对于爱情,我们总是不懂得如何责备。请你记住,它也曾这样深深的,深深的,爱过你们。~
  • 天异录

    天异录

    别人修炼时,他在为大树清理枯枝;……别人修炼时,他在为野兽包扎伤口;……他一直做着这些无聊的、他人无法理解的事情,甚至有人叫他傻子。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个无聊人,凭着这些无聊事,却能逆天而行、异军突起。红袖添香、纵横天下,护心中所爱、除险恶之徒。他甚至叫这天变了颜色、异了主人。
  • 幽灵网络

    幽灵网络

    钟岚很悲催的死了,但又很幸运的成为了地球上第一个接触到幽灵网络的“鬼”。于是,他将宣誓效忠大宇宙联盟,成为一名幽灵杀手,打击所有邪恶的文明,一切为了维护全宇宙的和平!
  • 新公元时期

    新公元时期

    枪你拆得多快?组装呢?未来机甲的组装维修师、把未来武器当俄罗斯方块来玩、隐蔽技术高超的让你用生物探测系统都找不出来,让你再被妈妈喊回家吃饭时也不知道他就在你的身旁,身上不知汇聚了多少技能的一个无敌?天才(奇葩),拥有着自己无人能敌的最高信条,能在这场高等科技联盟大战中发挥(被)如(人)何(玩)作用(还是玩人家)?
  • 柠檬有点甜

    柠檬有点甜

    她本来生活的很幸福,在学校成绩很好。直到有一天,父母离婚的消息被她知道了,那时候她就知道她的天空不会再晴朗了就在这时她遇到了一个人,她以为可以一直走下去的人。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可同时上天也是公平的,一个人离开了,就意味着另一个人的到来......
  • 佛说猘狗经

    佛说猘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血族爱恋

    TFBOYS之血族爱恋

    她们是血族的三位公主,而他们是人类世界的三位少年,当高冷遇到阳光,吃货遇到吃货,文静遇到温柔,这场禁忌之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 爱笑的我们

    爱笑的我们

    谁的年少不轻狂谁的年少不疯癫大学四年趣事太多往事太多不能尽书欢乐的事是立体的有颜色的希望我能用我寥寥数笔将我们的快乐尽我最大能力呈现给希望的到快乐人们
  • 黑道·菩萨杀

    黑道·菩萨杀

    身世凄惨的杀手江楚寒由师父抚养长大,一次他外出时,师父一家惨遭仇家丐帮杀害。为了给师父报仇,江楚寒加入了黑帮龙会。谁知,师父被杀、锦瑟被丐帮弟子轮奸,这一切竟是龙会老大与丐帮帮主共同设下的局。江楚寒忍辱负重,终于夺得了黑帮老大的宝座,可是他和锦瑟的生活却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