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2800000015

第15章 宋元明清时期(1)

状元公抛弃发妻被推上龙虎铡?——陈熟美(陈世美)与“秦香莲”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前些年,社会上盛行着一句话,叫做“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如果说后者是指妲己、貂禅、潘金莲、陈圆圆这样的风情、风尘、风骚女子,那前者便一定是指陈世美这样的“负心汉”、“坏男人”,喜新厌旧、嫌贫爱富、见异思迁、忘恩负义,不但抛弃发妻、犯了重婚罪,最后还因担心自己利益受损,而丧心病狂地想把妻子、儿女都杀人灭口,这才遭到被包拯包黑子包龙图包待制包青天斩首的下场,并留下了一本著名的古装戏——《铡美案》(也有叫《秦香莲》的)。

故事说的是宋朝仁宗年间(1023—1063年),湖广均州府(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有一民间女子秦香莲,其丈夫陈世美上京赴考三年,全无音讯;公婆又因连年荒旱,受饥身丧,她只得领着一双儿女上京寻夫。据说这陈世美当初是外地一落难书生,颠沛流离到了秦香莲家,饥寒交加、生命垂危。好心的秦家人把他救活并安置了下来。又见他斯文儒雅、文化很高、且忠厚勤快(那时的陈世美确实是这样),便把温柔贤惠、年轻漂亮的女儿(那时的秦香莲也确实这样)许配给他。夫妻俩倒还非常恩爱,相互体贴(那时的他们也确实是这样)。秦家又不让他出门干农活、在家做家务,只顾一心研读四书五经、求取功名;最后还典当挪借、想方设法供他盘缠,助他进京赶考。也就是说,除了与秦香莲的婚姻外,秦家还另有大恩于他。不过,善良、质朴的秦家这样对陈世美,倒完全并非出于功利目的,盼望他考中后当了大官来报答自己,让秦家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他们纯粹是为他好,想帮他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是理想实现了那当然好,要是实现不了也没关系,大家一起过平常、清贫的日子,照样幸福——非常朴素的想法。

如今再说秦香莲带着孩子进得京城,闻知丈夫陈世美已蟾宫折桂,高中状元,受招国婿,贵为东床驸马。她且喜且惊,终于在紫墀宫里见到了夫君。但身居高位的陈世美,此时已利禄薰心,不想放弃眼前的荣华富贵,于是忍心拒绝认亲,并将她母子赶逐出了门。陈世美已变成了势利、冷酷小人;或者说他骨子里一直就这样,只是当初由于条件不允许,因而庐山真面目还没暴露罢了。而秦香莲也不复是当初那个俊俏年轻、楚楚可人的小家碧玉。多年的上赡养老父老母、下抚育幼女雏儿,外农活、内家务一个人扛,风餐露宿、日晒雨淋、烟熏火烤、缺吃少睡,以及连日来不远千里、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忧心忡忡地寻找夫君,把她变得苍老、粗糙、憔悴、凄苦,彻底一个人老珠黄的“黄脸婆”、“糟糠妻”、“乡巴佬”了,哪里比得上身为皇家公主金枝玉叶、雍容华贵、珠光宝气的新娇妻?再说,“结法妻子”出场了,让人家堂堂公主如何处?也难怪陈世美嫌弃她、不想认他了。

这真是“悔叫夫婿觅封候”啊!秦香莲被赶出宫后,在街上遇见三朝元老、宰相王延龄,便拦道喊冤。为官正直的王延龄,很是同情秦香莲的遭遇,且本来就对驸马爷平时一贯小人得志、狐假虎威、盛气凌人的做派颇有些不满,于是借辞为陈世美拜寿,教她扮为卖唱之人,歌于筵前,真实讲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指望使陈世美回心。但陈世美仍考虑个人名位,铁石心肠,坚决不认,并对秦香莲多方训斥、厉声谩骂。老宰相义愤填胸,实在看不下去,便将自己亲手所执之白扇赐予香莲,嘱她往开封府衙包拯包公处告状。

陈世美不认至亲倒也罢了,还“一不做、二不休”,起了杀人灭口的歹念。在赶走秦香莲之后,他怕再生后患,竟派武士韩琪前往追杀。韩琪在三官庙里追住了秦香莲母子,本欲动手,经秦香莲述说实情之后,良心未泯的他终于放走了她们母子三人,自己却因无法向其主陈世美复命而自刎谢天。

秦香莲悲愤已极、绝望已极,径直奔往开封府见到包拯,鸣鼓控告当朝状元公、驸马郎陈世美。包拯知晓原委后,气愤填膺。他先是把陈世美骗过本府来,并以婉言相劝,希望对方认下妻儿,骨肉团聚。但陈世美自恃乃皇亲国戚,无人敢动,故良心蒙昧,全不领悟,强词狡辩,想干脆一错到底。至此他甚至还想再次企图行凶杀害秦香莲,为包黑子拦阻。包拯怒火万丈,迫不得已,立即开堂审讯。

公主(陈世美新妻)、太后(公主之母、陈之岳母)闻讯,相继到来庇护。她们用尽种种卑鄙、狠毒手段,威胁包拯放回陈世美。包拯无可奈何,将自家俸银三百两赠予秦香莲,劝她带儿回家,勤劳度日,教孩子将来千万别求取功名。秦香莲有冤难诉,拒不接受,且怨包拯官官相护,并非百姓有口皆碑的包青天美名。包拯听了秦香莲的话,愧愤交加,宁愿弃官去职、犯上杀头,也要主持正义。于是手持龙虎铡,终于砍下了陈世美这个千古坏男人代表(台湾作家柏杨称其“穷措大”)的头颅。而秦香莲及无数围观百姓自然也大呼“青天”,盈盈拜倒。

不过,传说毕竟是传说而已,宋仁宗年间并没有这样一桩史实。但是,陈世美在历史上却真有其人,不过并不是舞台上的这个大坏蛋形象。元曲中有高则诚所著的《琵琶记》一剧,情节与《铡美案》一模一样;是陈世美同时代的人有意污蔑他,将《琵琶记》里的男主角蔡伯楷,移花接木到了他的头上。因为陈世美是清朝人,怎么可能被宋朝的包拯推上铡刀?实所谓“误把冯京当马凉”。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第四套)曾在2004年12月23日的《探索·发现》栏目中,有个名为《铡美案新考》的片子,就是为清朝的陈世美平反昭雪的。节目组特地到了陈世美的老家——湖北丹江口,采访了当地文士与陈氏后裔,证明陈世美乃清代官员,实名年谷,又名熟美;1625年生人,出身于仕官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康熙赏识,升为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基本上还是个好官。在贵州任上,其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但并未徇私助之,倒是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来投者日多,忙于公务的他难以应付,乃嘱管家一律谢绝。其昔日同窗仇梦麟、胡梦蝶等,当年与他进京赴考时曾以钱财相助,如今因遭管家回绝,顿生报复之心,遂以《琵琶记》为蓝本,将社会上的一些升官发财、忘恩负义而抛妻灭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的身上,编成戏剧《秦香莲》,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故能得到广大百姓认同,于是日渐传遍天下、流传至今,而“陈世美”一角遂变成臭名昭著,酿出一桩千古奇冤。其实,陈熟美与他的第二个妻子秦馨莲一直非常恩爱,白头偕老。

不过,文艺真实与历史真实并不一样。历史上的陈熟美可以是个好人、好官、好丈夫、好父亲,为其后代所敬仰;舞台上的“陈世美”也可以作为一个坏男人、反面典型而独立存在下去,训教世人,净化社会。他们已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使女·爱妾·知己——苏轼与朝云

“玉骨哪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是宋朝大文豪苏轼在晚年为怀念其爱妾王朝云而作的一首词作《西江月》。

苏轼(1037—1101年),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苏辙兄,人称“苏长公”、“苏东坡”、“苏大胡子”、“苏大学士”。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1061年任凤翔府签判。宋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熙宁四年因反对王安石及其新法贬任杭州通判。后知密州(1074年)、徐州(1076年)、湖州(1079年)。元丰二年因作诗“谤讪朝廷”下御史狱。1080年贬谪黄州任团练副使。1084年知常州。1085年知登州。不久入京都任中书舍人。宋哲宗时1086年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后反对司马光、程颐等旧党,1089年出知杭州。1091年任吏部尚书、知颍州。1092年知扬州。后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1093年知定州。1094年前后新党再度执政,被贬谪到更偏远的惠州、琼州(1097年)、儋州。最后于宋徽宗初年遇赦北还,病死于常州,追谥文忠。

苏轼学识渊博,能勉励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思想比较复杂,儒佛老等派在其世界观诸方面既矛盾又统一。为人正直,性情旷达,忧国忧民,为世称道。对新党的偏激、旧党的保守均不认同。在广东、海南时多方鼓励培养当地后一辈学者文人,和少数民族也能和睦相处;虽生活艰苦,仍未改变人生的乐观态度和旺盛的创作力。

苏轼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全才和十大文豪之一,两宋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全才与文豪;并继承发扬欧阳修等人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成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散文上与唐朝韩愈齐名,并称“韩苏”;在整个两宋与欧阳修齐名,并称“欧苏”;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且与其父、弟并称“三苏”,皆入八家之列。在词作上,堪称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是豪放派创始人与代表人物;又与南宋辛弃疾齐名,并称“苏辛”。在诗作上,是中国历史上十大诗人之一,两宋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又与出自其门下、“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齐名,并称“苏黄”。在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在绘画上,亦为宋代大画家。其在文化诸领域均有非凡才学、甚高造诣、卓越贡献、一流佳作,放眼整个世界历史也罕有能比,可谓璀璨辉煌、高山仰止、名垂千古。

苏轼其文数百篇,汪洋恣肆,如行云流水、泉源涌地,明白畅达、结构谨严,并有创新;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为传诵名篇;前承庄子、韩愈,后开龚自珍、梁启超。苏轼填词三百多首,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等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有所突破,开豪放一派,气势雄浑,豪迈不羁,摆脱了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等绮艳柔靡的风尚,促进了词的发展,对后来很有影响;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江城子》等。苏轼作诗两千七百多首,各体皆工,尤善七言;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风格清新自然,题材广阔,手法豪健,善用丰富、新鲜、贴切的比喻和夸张,独具风格;主要作品有《惠崇〈春江晚景〉》、《惠州绝句》等。

在这位成功的文化巨人背后,有着一位怀着深沉的爱的美丽女性执著的支撑,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谱写了一曲千古绝唱。她就是王朝云,先后成为苏轼的使女、小妾,也是苏轼的红颜知己、精神挚友。大文豪一生女人多位,然王朝云无人可以替代。情痴情种王朝云,天涯海角终为伴。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而就千秋论,不可无此人!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为歌舞妓,却独具一种清新、高雅的气质。1071年苏轼在杭州通判期间,于一次偶然的宴饮机会,看到了轻盈曼舞、极具灵性的朝云(那时朝云还不过是二六少女),为其打动,于是买下,先纳她为使女、丫鬟,妻亡后即扶正为妾,备加宠爱。

苏轼有一首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诗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据说这首诗明写西湖的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苏大学士初遇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

王朝云天资聪明,在大师的训导下,渐渐更富才艺。这是苏东坡着意培养出来的一朵奇葩、仙卉、鲜花。等花儿绽放之时,自然需要有人去采摘,于是成了有心“园丁”自己的“如夫人”。苏东坡大王朝云二十六岁,秦观曾称她“美如春园,目似晨曦”。王朝云也许文化有限、端庄不足,但她以自己的聪慧和贤淑,以及少女特有的清新、细致,让苏轼在不惑之年找回了久违的快乐和自信。但她也不光有乖巧和聪明,而是尽心奉献、全力照料,一直义无返顾地跟随着老相公,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在他最得意时,也在他最倒霉时。

苏轼因反对新党而谪居杭州四年,之后又官迁密、徐、湖州等,又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常、登州等,再反对旧党被贬到杭、颍、扬、定州等,南来北往,风来雨去。这期间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陪伴在他身旁,和他一起过着辗转颠沛、风雨飘摇的生活,成为他艰难困苦中最大的精神安慰和情感慰藉。

东坡居士性情豪爽、了无城府,常常在诗词中畅论政见,数度得罪当朝权贵。在其妻妾中,王朝云最解他心意。有一次,他指着自己腹部问周围多名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个马上答道:“文章。”另一个答道:“见识。”苏轼频频摇头,不以为然。此时王朝云笑答:“您满肚子都是不合时宜。”苏轼闻言捧腹大笑,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1083年王朝云为东坡生了个儿子,取名遁儿。在生子三天时,苏大诗人写了首《洗儿诗》用以自嘲:“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可惜此婴仅活了十个月,便不幸在南京夭折,也就无法实现其父的愿望。苏东坡哀痛不已:“羁旅失幼子”,“老泪如泻水”。遁儿死后,王朝云再没生第二个孩子。

1094年王朝云随苏轼贬到惠州时,才三十余岁,而当时苏轼已年近花甲。眼看主人再无东山再起的希望,苏大学士身边的侍儿姬妾都陆续离去,只有王朝云始终如一,追随着他长途跋涉、翻山越岭来到岭南,还会苦中作乐演唱他作的诗词。苏轼十分感动,刚到惠州不久就为她赋诗一首:“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在该诗中,苏轼称王朝云为“天女维摩”,即一尘不染之意。该诗还有这样一段前序:“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当初白居易年老体衰时,深受其宠的美妾樊素却溜走了,他因而有诗“春随樊子一时归”。王朝云与樊素同为歌舞妓出身,然性情迥异,她的坚贞相随让老年苏轼备觉欢欣。晚年苏东坡为王朝云写了不少佳作,感激她、赞美她,因为只有王朝云了解他、理解他。

但没想到造化弄人,像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年轻女子,并未陪伴老迈的苏轼走完其人生之路,反而先于他离开了喧嚣尘世。才到岭南的翌年,王朝云突然得了一种烈性瘟疫,不治身亡,年仅三十四岁。她是虔诚的佛教徒,咽气之前握着苏轼的手,念着《金刚经》上的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如泡影,如露,如电,应做如是观。”意思是说,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像梦幻泡影,转眼之间就永远消逝了,没必要过于在意。这番话不只是王朝云对禅道的彻悟,其中也隐含着她临终时对老居士的无尽牵挂。

有古书记载道:“子瞻在惠州,朝云侍坐。维时青女初降,落木萧萧,凄然有宋玉之悲。因命朝云捧觞,唱花褪残红词以遣愁。朝云珠喉将转,粉泪满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大笑曰:‘我正悲秋,汝又伤春矣。’遂罢。未几,朝云殁,子瞻为之终身不复闻此词。”

同类推荐
  • 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推背图》和《烧饼歌》,想要表达的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预测,但能否一语中的,决定权其实在解读者的手中。《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超值金版)》为你一一解释。
  • 魏晋南北朝州制度研究

    魏晋南北朝州制度研究

    中华上下五千年可见其政治管理机制的强大和有效,本书将为你揭示魏晋南北朝的州制度。
  • 杀意来袭之易水寒

    杀意来袭之易水寒

    二十年前,名震天下的南风军全军覆灭,如日中天的萧家一夜之间全族下罪,幼小的萧凡承载着整个家族的希望死里逃生!二十年后,一切都归于沉寂,萧凡再入京城,家仇军魂!此时烽烟四起,江湖大乱!天罗地网,杀人无形!魅惑众生的玄妙妖女,豪气云天的幽燕郡主,才满天下的文曲星首,杀机重重的楚都风云,热血沸腾的烽烟烈火,神秘复杂的隐世势力,号令武林的盘龙青霜!热血战争中的万丈柔情,阴谋诡计中的江湖情义,复仇路上的致命背叛,与萧凡一起来体验这段复仇之旅!一念而情起,一剑而情灭!君子有仇怨,十年磨一剑!凛冬将至,杀意来袭!
  • 倾城雪骑

    倾城雪骑

    天生残疾的废物,大家族的次子,喜欢后妈的宅男,看破红尘却放不下美食的笨蛋。几种身份集于一身,面对乱世将何去何从。
  • 圣枪纪

    圣枪纪

    这是一片名叫泛大陆的地方,在这个辽阔的大陆上,各个种族彼此倾轧,混乱,杀戮,灭亡,绝望和那无尽的欲望,自己给予自己的惩罚终于到来,七宗罪的莅临——那是什么?绝望中的一丝微渺的希望?圣枪与圣徒,拯救,堕落,荣誉,利益,种族与帝国,没有主角,这是一片大陆的真实纪元。
热门推荐
  • 雨落少年薄衣衫

    雨落少年薄衣衫

    一身绝技的沉默大神少年江熠杰与学霸钢琴美好天才少女夏简溪逗比大神少年的手足兄弟江熠洋与富二代少女才女之闺蜜程简蕴两对爱恋看你更倾恋于谁家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星系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星系

    本书首先为你解读星系的定义,然后逐步地阐述了星系的演化、类别,以及它与星云和星团之间的区别。
  • 调笑洪荒

    调笑洪荒

    很多人不知道人死后会怎样,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会灵魂穿越到洪荒!-------------------------------------------------混沌世界,刚刚穿越,我以为友谊就是一切;洪荒世界,我以为爱情如雪;走过封神和西游,……
  • 我的老公之灰姑娘变身记

    我的老公之灰姑娘变身记

    她与他在樱花道下相遇,她是冷漠加凄清。他确实温柔加富贵。他两本就不是门当户对,却在高等院校相遇了。从山里走出灰姑娘,变成了火凤凰。
  • 鬼影迷踪

    鬼影迷踪

    阴差阳错参加了一场阴婚,没想到被卷入了一系列的灵异事件,再经历了无数鬼影迷踪的事件后,终于解开了一个惊天的大阴谋。
  • 妃不能惹,王爷很着急

    妃不能惹,王爷很着急

    他洗澡时,她掉落在他的洗澡水里,有洁癖的他却出奇的不嫌弃,甚至还有心情开玩笑。她洗澡时,他却在她的房梁上偷看,还看的津津有味。他们究竟会擦出生么样的火花呢?
  • 陌上花开,你一直在

    陌上花开,你一直在

    初见时,他低沉的嗓音,骨节分明的手,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却都深深的印在脑海。第一次见面,她干净地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素颜,竟出奇地让自己的心里泛起了涟漪。谁能料到,只是一眼,就注定,此生,彼此会是对方的唯一。
  • 死神,你认输吧

    死神,你认输吧

    认输?做梦!宿敌?哼哼...女主:即使恩怨了结...我...
  • 血晶之痕

    血晶之痕

    一个血气滚滚的大陆,一名率性敢为的少年,一段离奇重生的因果,一块动乱古今的血晶,一道千古弥留的痕迹……以及一句绝望不甘的怒吼:“绝境重生,天地难葬!”
  • 寒王萌宠无盐丑妃

    寒王萌宠无盐丑妃

    她是苏府有名的丑女连城,偏偏与太子指腹为婚。风光的外表之下,爹不疼,娘不爱,又惨遭奸人妒忌。看她如何惩小人,斗姨娘,化不利为有利。然而自从遇见某王,苏连城就开始倒霉。太子见了她就要退婚,渣爹也要将她划出苏府祖籍。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那个腹黑狡诈的某王会来提娶?还道破她装丑的事实?几经周折,大婚之日,某王却在她耳边说:“此生不管娘子是丑是美,是贵女还是乞丐,本王都与你荣辱与共,不离不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