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会变色的狐狸,毛色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夏天,狐狸的背部为黄灰色,脸部和腹部则为灰白色;冬天的时候,则全身都会变为纯白色。这种变色的特性便于狐狸进行伪装,以保护自己,这就是狐狸善于利用拟色来保护自己的生存之道。对人而言,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也需要利用拟色与各种不同性格之人相处。一方面,这样可以对症下药,达成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千年古训在如今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依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这是老子曾说过的一句话,其意思是说,商人总是深藏其宝物,从不轻易外露;品德高尚的君子虽有才德,但外表上却显得很愚笨。这就是大智若愚者,而必要的藏锋收芒、锐气内敛同是大智若愚者的共同特征。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善于藏匿自己的锋芒,这是保身求发展的大智慧。对于一个处在险要位置的人来说,当那些支持你的人为你喝彩的时候,你的敌人或在明处或在暗处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你。所以,为了打消别人对你的注意力,聪明之人往往会将自己的锋芒暂时收起来,让敌人对自己看不破、猜不透。
秦氏企业是某地最有名的家庭垄断企业,秦老爷子自己是该企业中的大家长。但是逐渐衰老的身体让他经常感到力不从心,直至有一天,他因心脏病发而倒在了手术台上,再也没有下来。去世的时候,他把公司大权交给了一直以来颇受自己喜欢的儿子秦聪。
但是这一决定受到了秦聪母亲的反对。因为一直以来,秦聪的弟弟秦慧在商业上表现特别出色,而秦聪却一直是业绩平平。但老爷子的命令没有人敢违抗,况且秦聪的地位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在随后的经营中,秦聪的母亲总是偏袒看自己的小儿子,而秦慧也凭借自己的小聪明,以及多年来积累的人脉笼络了不少人的心。而且在公司的经营中,他自恃能力颇高,所以经常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涉及公司的高层管理。
很明显,秦慧有意想要占据哥哥的地位,取而代之。对于这一切,很多明眼之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端倪,秦聪也不例外。对于弟弟的行为,以及母亲的心意,他不是不清楚,但一个是自己的亲弟弟,一个是自己的母亲,他无法作出抉择。
虽然明知这些事情的发生于己不利,但他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明白想要破除弟弟的阴谋,必须欲檎故纵,有真真实实的把柄握在自己的手中。正所谓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随着秦慧势力的不断扩大,秦聪的秘书兼好友庆然对他说:“秦慧在暗地里招兵买马、扩大势力,迟早会给你和公司带来不利,公司的发展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秦慧的计划成功,那么到时候社会上就会传出我们公司内部进行争夺的舆论,这样势必会阻碍公司的发展。”而秦聪却说:“这件事你就不用担心了,先做好你手中的事,你就等着吧。”
秦聪的视若无睹让秦慧的行为更加肆无忌惮。看到这种情况,秘书又劝秦聪说:“一山难容二虎,同样,一个公司也不可能有两个领导人,如是你要把董事长的位子拱手相让于你弟弟,那我无话可说;如果不想交权给他,就必须赶快改变这种状况,以稳定公司里的人心。”
其实,秦聪虽然表面看起来无动于衷,实际上却将秘书的劝告完全记在了心里,他对秘书说:“这事你不要管。”秦聪对当时的局势很清楚,他知道对于很多不知情的人来说,如果过早动手,肯定会遭到非议,认为他迫害亲弟弟,不仁不义,更何况其母也站在弟弟那边。所以,他故意放纵秦慧,让他的阴谋公开于天下,直到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真面目,秦聪才果断决定,按原预定的计划进行还击。而此时,他表现出来的果断、冷静以及谋略不仅成功摧毁了弟弟的阴谋,更让公司所有的人都深深地折服。
而看到秦聪表现出来的领导气势,失败的秦慧此后再也没有想过取代哥哥的位置。
《韩非子·二柄》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如果君主将自己的真实性情、所好所恶肆无忌惮地表现在众臣子面前,臣子们就会想方设法寻找投机的机会,在君主面前表现出好的一面;如果君主不将喜怒溢于言表,臣子们就会显出本色。这样,君主就不会受到欺骗。毫无疑问,秦聪正属于后者。如果他在秦慧开始招兵买马的时候就加以制止,那么必定会打草惊蛇,引起秦慧的忌讳,同时也暴露出自己的实力。这样,他就无法彻底消灭秦慧谋权篡位的野心。相反,他正是采用了大智若愚的处世方法,让别人以为自己很愚笨,但是在关键时刻,却能显露出自己的锋芒。
所以为人处世,切不可让自己的锋芒过于外露,要懂得藏于其内。然而现实生活。大智若愚型的人虽然很让人敬佩,但并不是很常见。许多人为了表现自己,常常将自己的聪明之处展示在众人面前,殊不知,这样能够让对手更清楚地看到你的特点,并利用这一特点来作攻击你的武器。
因此,为了减少敌人对你的进攻,聪明的人还是做一个大智若愚者比较好,只要在关键时刻展露自己的智慧即可。
通常情况下,大智若愚者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是作为一个成功者,都是令人敬仰的。他们总让人感到慈眉善目、平易近人、善解人意,极具亲和力,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拥有相对完善的个人道德修养。如前微软总裁比尔·盖茨、香港首富李嘉诚等就是大智若愚者的典型人物,他们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始终面带和善的微笑;基本形体语言:端坐、平视;常用口头禅有“行、看着办、好”等等。
然而,就是这看起来极为普通的语言和行为中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大智慧。
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是个很穷困但很精明的孩子。由于贫穷,所以,镇上的人常常喜欢捉弄他,经常把一枚5分和1角的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而哈里逊每次总是捡那枚5分的,对于1角的他从来不看一眼。一传十,十传百,哈里逊是个傻子的消息不胫而走。于是,每天都有一些好奇的人来逗他,他们每次都会同时扔一个5分的和一个1角的硬币,而哈里逊也每次同样只捡5分的。这样,人们便确信哈里逊真的是个傻子。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做实验。
直到有一天,一个妇女问他:“为什么你不捡 1 角的?难道你不知道哪个更值钱一些吗?”
“我当然知道。”哈里逊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拿了那枚1角的,恐怕他们以后就再没兴趣扔钱给我了。”
听了哈里逊的回答,也许每个人都会为小哈里逊的聪明而高兴。每次只捡5分钱的行为虽然让自己背上了一个傻子的名声,但正因如此,却有更多的人愿意扔下5分钱来探测他。而这样,哈里逊就能够得到更多的5分的硬币。相反,如果他一开始就捡1角的,那么谁都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傻子,也没有人再愿意来测试他,那么到时候,他连5分都得不到。看似傻,但其实哈里逊却是大智若愚之人。
大智若愚,换一个角度来说,也可理解为小事愚,大事明。所谓愚,是指有意糊涂,表现的是灵活性。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一定要糊涂。而“明”表现的是原则性,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灵活性与原则性高度结合,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
1955年,包玉刚成立了环球航运公司,花3万美元买了一艘已经使用了27年的旧货船,开始了他经营船队的生涯。当时世界航运界通行按照船只航行里程计算租金的单程包租办法,在世界经济处于兴旺时期,单程运费收入高,一条油轮跑一趟中东可赚100多万美元。
但包玉刚却不为这种暂时的高利润所动,坚持他一开始就采取的租金低、合同期长的稳定经营方针,避免投机性业务。这在经济兴旺时期不免被认为是“愚蠢之举”。许多同行都劝包玉刚不要“犯傻”,改跑单程,包玉刚却大智若愚,因为他明白,再投资必须依靠银行的低息长期贷款,而要取得这种贷款,必须使银行确信你的事业有前途,有长期可靠的利润。于是他把买到的第一条船以很低的租金长期租给一家信誉良好、财务可靠的租船户,然后凭着这个长期租船合同向银行申请长期低息贷款。
正是靠这种稳定经营方针,包玉刚只用20年时间,就把环球航运公司发展成为世界有名的远洋运输船队。
有句俗语:“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是小事装糊涂,不要小聪明,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的人。而包玉刚正是这种大智若愚型的代表。他不为眼前的利润所动,坚持按自己的方针经营船队,着眼于船队的长远发展。正是凭着这种在关键时刻把握自己的精神,他最终在远洋运输业站稳了脚跟。
所以,一个人的智慧并不是他的外表所展示出来的聪明,真正的智慧是深藏于内的,在生活中,他们遇到任何事绝不自作聪明,大发议论。相反,他们总是做出一副什么都不知道、不清楚的样子。其实这样的人往往心知肚明。
总而言之,大智若愚的人表面上看好像很愚笨,而实际上,这是他们的一种韬晦之计,暂时隐藏自己的锋芒或才能,不表现出来。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常常以装疯卖傻、装聋作哑来蒙混对方,这种假作不知,假作不为,假作不是的做法,会给人一种与世无争、弱而无能的印象,这样就避免引起对方的注意,不使人把自己当做主要的竞争财手,是用假装糊涂来绕过难点的最聪明的办法。但足在关键时刻,生死存亡之际,他们却能够表现出大智大勇来,令人刮目相看。
虽然人们都认为我很聪明,但是我却懂得低调做狐的道理,我会巧妙地绕开焦点话题,转聪明为糊涂,但是在关键时刻,我会由糊涂转聪明。正所谓,该糊涂时方糊涂,该聪明时要聪明。这样处世,可让我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
[识破厚黑点睛]
1.收起锋茫,打消别人对你的嫉恨。
2.将欲废亡,必故兴亡;将欲取之,必故与亡。
3.大智者愚,换一个角度来说,即要做到小事愚,大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