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译文用虚假情况迷惑敌人,但又不完全是虚假情况,因为在虚假情况中又有真实的行动。在稍微隐蔽的军事行动中,隐藏着大的军事行动;大的隐蔽的军事行动,又常常在非常公开的、大的军事行动中进行。总之,是以假象来掩盖真实,最终把虚假态势发展到极端,巧妙地转化为真实,而非虚假到底。
解读“无中生有”之计,不是真实意义上的瞒骗,而是将某些假象示于对手,使对方相信它的真实性,然后把这些假象突然变为现实,让对方毫无心理准备,措手不及,从而击败对手。
此计谋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种含义:一是凭空捏造事实,处处散布谣言,把本来不存在的东西说成存在的,让对方思想混乱。其目的是乘机消灭敌人,获取利益。二是以假乱真,把假的东西装扮成真的,最后再将其巧妙地转换成真的。以此来迷惑敌人,使敌人掉以轻心,从而趁势将其打败。
在具体运用“无中生有”之计时,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它只是竞争上惯用的一种策略。运用在军事上,属于诱敌之计。而在经营管理上,只能使用它的引申意,用不真实或虚无的东西去迷惑竞争对手,让对方在不清楚你的真实意图情况下无以应对。绝非真的造假骗人,更不能长期以假示人。
第二,运用“无中生有”之计,要把握好可能瞬间而逝的绝佳时机。在对方觉察并改变行动策略之前,快速出击,将对手制服。
第三,“无中生有”,并非真正的以无做有,而是示“无”藏“有”,其关键在“有”而不在“无”。空虚是不可以战胜对手的,而被对手忽视和误解的实在,才是真正可以战胜对手的力量。因此,运用此计,核心在“有”。同时,“无中生有”所利用的“无”,也绝不是长久的虚无和欺瞒。要看准时机,及时地变假为真,转虚为实,露出真相,达到目的。
当然,如果别人使用此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来应对:首先不要轻信敌人。勤于观察、思考,必要时还要做深入的分析和判断,及时揭穿敌人的阴谋。其次要提高警惕。对于敌人反复做的事,尤其应该加以提防,特别谨防敌人被我们拆穿的假象再一次出现,阴谋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假象背后。最后,要积极抵制流言蜚语。敌人施用“无中生有”的一种常用形式就是散布谣言,面对流言,我们应该沉着冷静,分析源头,找出真相。这样敌人的阴谋就会不攻自破,我方的利益也才能得以保障。
智慧典例
德军贼喊捉贼
“谎言重复一千遍即是真理”,这句俗语可以说是对“无中生有”这一计谋的通俗解释。
1939年,为了给入侵波兰制造借口,希特勒指使纳粹分子编造了一个无中生有的“希姆莱计划”。
8月初,受希特勒指示,德国最高统帅部谍报局长卡纳里斯上将给希姆莱和保安处处长海德里希发放了150套波兰军服和波军小型武器。8月10日,海德里希派遣党卫队特务瑙约克斯及一班人马,身穿波兰军服,在波兰武器的掩护下前往靠近波兰边境的德国格莱维茨电台。根据指示,他们在电台的停留时间,要长到足以让一名会波兰话的德国人播完一篇演说稿,而这篇演说将涉及到波兰同德国的开战时间。
8月31日晚8时,身穿波兰制服的党卫队员假装开枪扫射格莱维茨电台,并把事先被麻醉的集中营囚徒放在地上,充当电台内部被打得奄奄一息的“伤员”。“占领”电台的德军随后开始用波兰语中最下流的语言辱骂德国,很快,德国所有民众都得知了“德电台遭到波兰突然袭击”的坏消息。希特勒的“无中生有”计划成功实施。
而在此之前,为了给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大造舆论,德国已经在宣传部长戈培尔的操纵之下,利用一切宣传工具,玩弄各种欺骗伎俩肆意蒙骗德国人民,为希特勒进攻波兰获取舆论及民众支持。
德国的报纸、电台、通讯社连篇累牍地宣传:“当心波兰!”“华沙扬言要轰炸但泽”,“极端疯狂的波兰人发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挑衅!”到8月26日,戈培尔在报纸上的宣传攻势达到了顶峰。这一天,《柏林时报》的报道标题为:“波兰完全陷入骚乱之中,日耳曼无数家庭在逃亡,波兰军队已推进到德国国境的边缘!”《十二点钟报》的标题为:“波兰的玩火行动太过分了,三架德国客机遭到波兰人的射击,走廊地带的许多日耳曼农舍成了一片火海!”8月31日晚9时,所有的德国电台都在播报希特勒对波兰的“和平建议”,希特勒夸夸其谈自己的建议如何诚恳、公道,并且切实可行,但却被波兰人“粗暴地拒绝了”。9月1日,希特勒又亲自对全国公众发表演讲,谎称“昨天夜间,波兰正规军已经向我领土发起第一次进攻。我们已于清晨5时49分起开始还击。从现在起,我们将以炸弹回敬炸弹”。就这样,希特勒在波兰境内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德军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150万军队越过边界分三路进逼华沙,2 000架飞机开始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中袭击,波兰21个机场遭到轰炸,30多个城镇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为了在德国民众面前给出兵波兰寻找一个正当而合理的理由,希特勒狡猾地运用“无中生有”一计,精心伪造了波兰对德国“不敬”的种种假象,利用谎言为自己赢得了广泛的舆论支持。等到声势浩大,时机成熟时,果断出兵,达到了利用波兰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的目的。
彼得大帝假信退敌
“无中生有”讲的是“无”中孕育着“有”,而“有”和“无”有时候并非实存,只是作用于敌人心理上的结果不同而有所区别罢了。
18世纪初,俄国与瑞典为争夺波罗的海的领海权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瑞典在进攻失利之后,不甘罢休,充分休整一番,便再一次纠集强大的海军和陆军,向俄国发动了第二次进攻。
瑞典军队来势凶猛,很快便在俄国沿海登陆。俄军当时在沿海地区部署的少量兵力,被瑞典人逼得一彼得大帝
再后退,俄国军民人心惶惶,国内一片混乱。事态紧急的情况下,俄国统治集团内部意见分歧也十分严重,有不少人建议俄军放弃沿海要地和正在修建的防御工程,退回到俄国腹地。
在国家面临危难,众人焦虑之时,彼得大帝却异常镇定。他十分了解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和军队将领们的做事风格,于是决定利用他们一向小心谨慎、优柔寡断、不够勇敢和坚定的弱点,帮助俄国转危为安。
很快,彼得大帝便派出一大批信使携带着他的亲笔旨令奔赴全国各地,传达他要求各地指挥官即刻派援军支援沿海地区的命令。当然,彼得大帝信中所提到的这些援军根本就不存在,即便有些军队情况属实,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负责传送命令的信使们故意稀里糊涂地在各地游走,粗心大意地暴露身份,最后如他们所愿地被瑞典人俘虏,身上的密信也被人搜出。瑞典将领对彼得大帝的密令十分重视,心想原来俄国人刻意隐瞒了自己的军事实力,他们之所以不加以顽抗,而退出沿海地区,估计是有着更深远的阴谋。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瑞典军队赶紧放弃了已占领的俄国沿海地区,迅速后撤回国。
在敌军勇猛强大、节节进逼的攻势下,俄军一再溃退,加上国内人心浮动,似乎只有败退这一条路了。但彼得大帝深知瑞典虽兵力旺盛,其领导层却多疑而优柔寡断,攻其指挥层远比硬碰精兵良将来得容易而有效,于是故意使出“无中生有”之计,用一纸假书信便吓退了凶猛的敌人,成功地左右了瑞典军队的行动,没有浪费一枪一弹便顺利解除了其对俄国沿海地区的围困,保住了新都彼得堡和战略设施工程,帮助俄国渡过了难关。
编撰来的生意
运用“无中生有”之计,不仅可以在战争中蒙蔽敌人、化解困境,还可以在商战中取得奇效、脱颖而出。美国加州兰丽公司生产的兰丽系列产品,之所以能够战胜多种同类产品,在市场上表现出超强的进攻优势,就在于他们编撰了一个个美丽的传奇故事,并配以极具人情味的产品广告,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了独特的商业形象,无形中收获了丰盈的利润。
1976年10月,美国加州兰丽公司的台湾代理商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画面上是用细线条画成的一只手和几只羊,旁边附有醒目的标题:“很久以前,由一双手引发了一个美丽的传奇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很多年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对美食极其讲究的国王。而皇家的御厨房中,同样有一位烹饪技艺高超的厨师,他所做的任何食物都备受国王的赞许。有一天,国王突然觉得餐点味道变了,把厨师叫来一问,才知道原来厨师的双手不知道为什么变得又红又肿。国王立即命令御医给厨师医治,可始终不见效果,厨师只好默默离开。
厨师流浪到森林中的一个小村落,帮助一位老人放羊。他常用手去抚摸羊身上的毛,渐渐地居然发觉手不痛了。后来,他又在帮老人剪羊毛的过程中,发现手上的红肿也慢慢消失了。开心之余,他离开了牧羊老人返回京城,正好赶上皇家公开征招厨师。于是,他化装前往应征。他所做的大餐小点,都极受国王的欣赏,最终如愿以偿地被皇家录用。当大家知道他就是过去那个鼎鼎有名的大厨师时,国王立即召见了他,询问他的手是如何治好的,他想了想说,大概是用手不断地整理羊毛时,无意中得到治疗了吧。
科学家们根据这一线索做了详细的研究,结果发现,羊毛中果然含有一种自然的油脂,将其提炼出来,便可以治疗皮肤病,国王欣喜地将其命名为“兰丽”。
这个故事,便是由兰丽公司自己编撰的。在以后的几个月中,兰丽公司的台湾代理商又接连借助几则极具人情味的广告,进一步加深了兰丽产品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这些美丽的故事和温暖的广告,不仅将兰丽产品的奇妙功效、体贴入微顺利地传达给消费者,使兰丽绵羊油逐步打进了台湾家庭,而且帮助其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而稳固的知名度。
“无中生有”之计中,“无”是迷惑对手的假象,“有”则是假象掩盖下的真实企图。此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常常被采用,兰丽公司编撰传奇故事便是其中极其巧妙而典型的一例。旨在让消费者对故事以假为真,出其不意地实现自己获利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