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神秘的自然界,除了鸟类之外,还有许多会飞的动物。它们虽然没有鸟类那样令人羡慕的翅膀,但“飞行”起来也毫不逊色,堪称一大自然奇观。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中,便有许多这样引人注目的“飞行家”。
海洋中生长着一种奇特的鱼,此鱼长相就很特别,它的胸鳍特别发达,像鸟类的翅膀一样。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整个身体像极了织布的“长梭”。如果在我国南海和东海上航行,就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深蓝色的海面上,突然跃出了成群的“小飞机”,它们犹如鸟类一般掠过海空,时高时低,自由翱翔,景象十分壮观。有时候,它们在飞行时也会落到汽艇或轮船的甲板上面,使船员“坐收渔利”。这种像鸟儿一样会飞的鱼,就是海洋上著名的飞鱼。这是一种中小型鱼类,因为它会“飞”,所以人们称它飞鱼。它展现着自己流线型的优美体型,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运动。它能够跃出水面十几米,空中停留的最长时间为40多秒,飞行的最远距离甚至有400多米。飞鱼的背部颜色和海水颜色相接近,它经常在海水表面活动。破浪前进的情景很是壮观,这也成为我国南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海上飞鱼其实是银汉鱼目飞鱼科约40种海洋鱼类的统称,广布于全世界的温暖水域,以能飞而著名。飞鱼体型都很小,最大约长45厘米(18寸),有翼状硬鳍和不对称的叉状尾部。有些种类具双翼而仅胸鳍较大,如分布广泛的翱翔飞鱼;有些则有四翼,胸、腹鳍都很大,如加州燕鳐。
在2008年5月,日本NHK电视台的职员在屋久岛海岸附近就拍摄到一段飞鱼飞行的视频片段,时间长达45秒钟,这也成为目前最长的飞鱼飞行视频记录,之前的世界纪录为42秒。
飞鱼如何能飞行多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用摄影机揭示了飞鱼“飞行”的秘密,结果发现,飞鱼实际上是利用它的“飞行器”尾巴猛拨海水起飞的,而不是像过去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靠振动它那长而宽大的胸鳍来飞行。飞鱼在出水之前,先在水面下调整角度快速游动,快接近海面时,将胸鳍和腹鳍紧贴在身体的两侧,此时很像一艘潜水艇,然后用强有力的尾鳍左右急剧摆动,划出一条锯齿形的曲折水痕,促使它产生一股强大的冲力,促使鱼体像箭一样突然破水而出,起飞速度竟超过18米/秒。飞鱼的“翅膀”其实并不用扇动,而只是靠尾部的推动力在空中作短暂的“飞行”。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将飞鱼的尾鳍剪去,再放回海里,由于它没有像鸟类那样发达的胸肌,又不能扇动“翅膀”,所以断尾鳍的飞鱼便再也不能腾空而起了。
位于加勒比海东端的珊瑚岛国巴巴多斯,因盛产飞鱼而闻名于世。游客们在此不仅能观赏到“海上飞鱼”的奇观,还可以获得一枚制作精致的飞鱼纪念章,巴巴多斯因而获得了“飞鱼岛国”的雅号。
飞鱼为什么要“飞行”?经研究海洋生物学家认为,飞鱼的飞翔,大多是为了逃避金枪鱼、剑鱼等大型鱼类的追逐,或是由于船只靠近受惊而飞。海洋鱼类的大家庭并不总是平静的,飞鱼在海洋中属于小型鱼类,极易成为鲨鱼、鲜花鳅、金枪鱼、剑鱼等凶猛鱼类争相捕食的对象。飞鱼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一种十分巧妙的逃避敌害的技能,当跃水飞翔时,可以暂时离开危险的海域。因此,飞鱼并不轻易跃出水面,只有遭到敌害攻击时,或受到轮船引擎震荡声的刺激时,才会被迫展现它独特的本领。但有时候,飞鱼由于兴奋或生殖等原因也会跃出水面,有时候飞鱼也会无缘无故地起飞。但是,飞鱼这种特殊的“自卫”方法也不是滴水不漏、万无一失的。在海上飞行的飞鱼尽管逃脱了海中之敌的袭击,但也常常成为海面上守株待兔的猎物,如“军舰鸟”的“口中食”。飞鱼就是这样一会儿跃出水面,一会儿钻入海中,用这种办法来逃避海里或空中的敌害。飞鱼还具有趋光性,夜晚若在船甲板上挂一盏灯,成群的飞鱼就会寻光而来,自投罗网撞到甲板上。
蓝色的海面上,飞鱼时隐实现,站在海滩上放眼眺望,一条条梭子形的飞鱼时而破浪而出,在海面上穿梭交织,迎着雪白的浪花腾空飞翔,形成了繁花似锦的“抛物线”,仿若美丽的喷泉令人目不暇接,瞬息万变的图景美丽壮观,令人流连忘返。这样美丽的景象为我们带来了快乐与美的享受,是人类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