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2800000006

第6章 “深深地怀念咸宁和向阳湖”

——访萧乾、文洁若夫妇上篇

正当京城集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日子,我来到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萧乾先生的家,幸会了85岁高龄的萧老及夫人、著名翻译家文洁若。老伉俪最近社会活动较为频繁,4月在上海参加了“旷古天书”《尤利西斯》全译本的签名售书活动,并出席了该书的研讨会;萧老还在北京文采阁接受亚华文艺基金会颁发的敬慰牌,及韩素音女士发起的“彩虹翻译奖”荣誉奖。在我的心目中,二人是应被授予当代文坛“特等劳模”称号的。

作者和萧乾、文洁若饱经风霜的萧老,是位慈祥可敬的长者。他圆眼、圆鼻、圆脸,显得一团和气,一下子化解了我事先担心被“逐”的顾虑。因为门上两张长形字条深映在我的脑海,分别是“本人工作及健康情况均不宜聊大天”,“年迈多病,仍赶任务,题词作序,一概谢绝”。在这位名噪华夏的“大腕”级文化人面前,我只有一个念头:时间一分一秒都是那么宝贵。于是单刀直入,马上触及主题:“萧老,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当年在湖北咸宁向阳湖干校的生活,并请您谈谈自己的深切感受……”

我很幸运,由于他对那段岁月怀有特殊的情感,很快地,雅致的小客厅里出现了令人惊喜的一幕:作为二战期间活跃在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随军记者,萧老此时转换了角色,愉快地接受起我这来自鄂南山区“土记者”的采访。

老人背靠一张长沙发,熟练地招呼我打开录音机,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然后用一口纯正的普通话讲述道:“我是1969年9月随文化部系统下放到向阳湖的,被分配在十四连。当时我们属人民文学出版社,十六连属商务印书馆,还有五连,属中国作协。总之,文化部下属的十几个单位都被‘一锅端’,下到了咸宁。我们一家就有四个,我和文洁若,及一儿一女……”

我边录音边做笔记,同时眼睛也难得空闲,对不到15平方米的客厅略作“扫描”。只见迎门正面墙上,挂着一幅20寸左右的彩照,下署“我们热爱的作家萧乾与冰心”,分外耀眼,提醒我已置身一流文房;地上摆着几盆草木,红绿相间,让人顿生一种“满庭芳”之感。

往事如烟。萧老继续细说道:“回北京以后,我们对咸宁一直很想念。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人好,具有中国农民朴实、勤劳的传统美德。对我们这些不会种田的所谓‘臭知识分子’,老乡们都非常热情,并没有歧视、欺生。我们住在那里,下地劳动,门窗一般都是敞开着的,却几乎没有发生盗窃之类的事。而且向阳湖一带也没有血吸虫病,相比之下,中办系统下放到江西的人倒霉,吃了更多的苦……”

我早就拜读过萧老的译作《好兵帅克》、《汤姆·琼斯》和《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知道这位饱览洋山洋水,熟谙洋人洋文的翻译家,同时又是一位胸怀宽阔、乐观幽默的作家。虽然在向阳湖生活了三年又半载,因“双抢”劳累过度发过冠心病,因饮水不卫生沾上了结石,他都避而不谈,一笑了之,关注的却是当地群众的疾苦。萧老谈到,初到干校时,那里是一片大湖,有鱼有虾,还产莲藕,是农民搞副业的好地方,而学员们在极“左”路线的干预下,围湖造田,把群众仅有的“财路”给断了。他感慨地说:“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抱歉。当时农民生活很困难,一年到头辛苦耕作,秋收后工分算下来,除开口粮,到手不了几个现钱。而我们把湖都填了,在一般情况下,是会碰到反抗的,可你们咸宁的老百姓十分老实,并没有这么做……”

谈到这里,萧老朝里屋书房喊了一声:“文洁若,咸宁来客了。”紧接着,一派学者风度的文先生快步走了出来。她虽然年近古稀,看上去却十分精神,一见面便兴奋地对我说:“难怪我在里面听见向阳、向阳的,这么耳熟,真有意思。”又关切地问:“那里现在怎么样了?”

我介绍说,向阳湖现在改成了奶牛良种场,由于大批文化人曾在那里劳动过、生活过,群众时常提起,尤其是不少有心人还热衷收集关于干校生活的作品。如诗人张光年先生1988年写过《重访向阳湖》的文章,在《长江文艺》上发表后,许多人都找来读了。文先生听罢,热情地说:“萧乾,那我们送城外同志几本书吧!我们有的集子专章写了干校生活。”不一会,她就进里屋把书找出来了。萧老见状,谦虚地对我说:“我们算不了什么。那阵子很多大作家、大画家、大演员、大音乐家都去了向阳湖,各路人才都有,许多人比我有成就,你可以再找一下这些人。”我如实禀告,这一计划正在进行之中。我有个想法,由于这段历史弥足珍贵,很有必要把这些文化人写咸宁和向阳湖的文章收集起来,编一部册子,以昭示后人。

说着,我翻了翻二老赠送的几本大作,书中有幅黑白照片立刻引起我的注意。那是1971年元月,老大到向阳湖探亲,恰逢老二萧荔16岁生日,他们全家赶到离咸宁10公里的小镇温泉合的影。夫妇俩和二儿一女,胸前清一色佩戴毛主席像章,穿着都土得掉渣,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之家。我还发现,萧老的长篇回忆录《未带地图的旅人》和文先生写的《我与萧乾》不约而同地以“五七道路”为题作了其中章节,而且都在扉页上选登了这幅家史中“珍贵的瞬间”,足见对温泉的“高度重视”。我便借题发挥道:“咸宁地区行署正在温泉,那里有温泉水,有太乙洞,还有潜山森林公园。现在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今后如果视野再放宽放远一点,重视向阳湖人文景观的开发,一定会大大提高咸宁在全国的知名度。”

信奉“把人生当作一次采访”的萧老点点头,他肯定做这项工作非常有价值,有意义,但要抓紧一点,时间拖得越晚,难度将会越大,因为自己这辈人都七老八十了。他叹了一口气,痛惜有些当年的“向阳湖人”现在已经不在世了,像大作家沈从文、大剧作家陈白尘,还有大诗人郭小川,等等。

萧乾、文洁若全家像我接过萧老的话,提起他的一篇文章。里面谈及一场浩劫之后,发现许多人的生命都被剥夺了,而自己摸摸脑袋居然还在,也就很自然地用“身外之物”四个字把一切损失一股脑儿交代。有感于此,我越发觉得,有关部门应亡羊补牢,尽快组织“抢救”工作,朝向阳湖这片神奇的土地投入深情的一瞥。萧老鼓励我说:“你先跑一跑呀!”

他又介绍道,那时下放的文化人中,有年已七十的,如冰心老大姐;甚至有一条腿的,如现任《英语世界》主编陈羽纶。萧老特地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了陈先生的地址,并注明他是“单腿下咸宁”。我不由得暗暗吃惊:当时“圣旨”一下,连老弱病残概莫能外。文先生补充说:“一大帮子人啊!还有一个大力士牛汀,他在那里干最重的体力活,所以体会也深,而且写过关于向阳湖的文章。”说着,她稍加回忆,便写下了几个有关人的地址,并亲自打电话帮我联系。先后找了当年在向阳湖放过鸭子的陈早春,在炊事班里帮过厨的严文井等人。我坐在一边“旁听”,她认真地对当年的“五七”战友说:“我觉得那段日子是很值得怀念的,现在想起来还值得怀念……”

见她说到动情处,好似心已飞到了向阳湖。劳她如此“诚恳,耐心,热情,周到”,我感激之余又增添了十分敬意。文氏人如其名,温文尔雅,玉洁冰清,似若一株高山上的雪莲,那么高贵、纯净,使我对她年轻时毅然嫁给萧老的“壮举”有了更多的理解,难怪她被丈夫视为“心目中的超人”!

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我又打开从咸宁带来的向阳湖地图和有关资料照片,文先生一眼认出:“这是王六嘴,那是个村子胡家湾……”萧老也顺便问起那里变化如何,群众生活水平怎样?我回答说,向阳湖如今已是拥有数百头奶牛,几千亩鱼池,上万亩粮田的鱼米之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0多元,和20多年前相比,大翻身了!

夫妇俩听了很感欣慰。我便转移话题,谈起今年读书界的“热点”乔伊斯,文先生十分感兴趣,再次转身进屋找出《尤利西斯》,慷慨相赠。盼望已久的名著,竟得来全不费工夫,真让人大喜过望,忍不住打开一嗅清香!序文开头一段话赫然入目:“一个国家的国力不仅仅表现在大炮军舰的数目上,也不光看它的国民产值多少,像世界公认的这样经典名著的迻译情况,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萧老的真知灼见,令人震撼。于是话题又从中国走向世界,我说:“您以前发表在《世界文学》上的文章,我都读过了。您谈到过搞翻译的人要有献身精神,要像傅雷翻译巴尔扎克,汝龙翻译契诃夫一样,我想您和文先生便是这样做的,为青年人干事业也树立了榜样。”我又递上自己已收藏十多年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请老翻译家签了名。这本发黄的旧书曾迷倒过我和不少朋友,今日终于让它享受了“最惠国待遇”。

萧老近日正忙于写一组详述二战见闻的文章,我因自己过多占用了他的时间而深感内疚。为使我这个温泉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宽厚的老人找出一张信笺,破例在上面题写了一句“深深地怀念咸宁和向阳湖”。此时此刻,我在猜想,他也许记起当年和桐儿步行十里到咸宁,再挤上公共汽车去温泉医院照心电图的日子;也许记起和冯雪峰一道抬石筑桥,并在丘陵地带拉车的岁月?

萧乾题词之一夫唱妻随,琴瑟和鸣。在向阳湖劳动期间指甲统统变形过的文先生,也欣然挥毫,为我题写了“事在人为”几个字。这是萧老中年时期常常用以自勉的格言,对热心挖掘向阳湖文化资源的我,无疑是莫大的鞭策!随后,文先生还为我和萧老照了两张合影。我也不揣冒昧,认真地为广大读者景仰的“文曲星”摄下一张“老伴图”,无意中为萧老书房里的一幅同题国画作了注释。

萧老白发映夕阳,夫人墨迹慰晚生。我激动地说:“有你们这样的大文人和向阳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是我们咸宁的骄傲!”我还想说,萧老曾对郭小川同志表示过深切的怀念,很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向阳湖为他耸立一座诗碑,相信那一天不会太遥远吧?

真巧,时逢“五一”节,恰是萧老和文先生的结婚纪念日。他们没有想到,经过41年的携手同行,从鄂南飘来了“贺卡”,这便是缕缕刻骨铭心的“向阳情结”!

下篇

采写萧乾、文洁若夫妇的专访发表后,我便附上“向阳湖文化人采风”的其他文章,一并寄给二老过目,不久收到热情洋溢的回信。萧老出于对晚辈的爱护和鼓励,在大札中不无褒奖:“很欣赏你的几篇写五七战士的文章。其实,当时文学、绘画、音乐、出版各界人都有,而且大都还在世,可惜我一向不大与人往来。你可找找作协及文联的人了解……”

萧乾给作者的信一封短笺不满百字,却给我带来三分愉悦,七分鞭策。为进一步“扩大战果”,1995年9月中旬的一天,我趁进京出差的闲暇,再次走进了位于木樨地“部长楼”的萧家。

刚刚坐下,热心快肠的文先生马上叫来正在里屋写作的萧老,连声道:“城外,‘远来的和尚好念经’,萧乾近日正在赶稿,特忙,还是抽空见一下你。不过,时间不宜太长。”我自然点点头,她又补充一句:“你上次写我们的那篇专访,前几天《文艺报》发了。”

我当时只知道自己投了稿,没料想这家权威的“老字号”报纸很快就刊登出来,于是由衷感谢萧老上次为咸宁题了词。他仍是那样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和蔼而平静地说:“起了点作用就好。至少6000文化人曾栖身向阳湖,足够你挖掘的。那是一段有意义的历史。你们那里搞文化资源开发,对发展旅游业也会很有帮助。”

萧老说话一板一眼,实实在在。我插话道:鄂南的地方报纸最近新辟《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栏目,以萧老《在向阳湖的难忘日子》和文先生的《咸宁漫忆》为“先声”,在读者中引起浓厚兴趣和强烈反响。二老“文革”中干校生活的经历,不失为人生教科书中的精彩章节。回京后萧老卓有远见,最早提出希望在向阳湖为郭小川建一块诗碑。咸宁地委、行署对此十分重视,已作出兴建碑林的规划。

听了我的介绍,二老感到十分欣慰。接着,我简要谈了下一步的采访计划,除先行拜望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大文化人以外,还准备找找郭小川的夫人杜惠,李季的夫人李小为等。萧老表示赞许,并建议我还应去看一看沈从文的老伴张兆和。因为书写咸宁干校史,宣传向阳湖的名流,沈先生无疑是需要重点着墨的文坛大家。

萧乾和文洁若萧老边说边找来一本自编按音序排列的通讯录,翻出沈家地址让我抄下,然后深情回忆道:“在咸宁的3年中,老百姓对我们真好。林彪、‘四人帮’不要知识分子,预备叫我们终身在干校呆着,咸宁的群众对此十分反感,提意见说,不能对文化人这么狠,并用行动表示愤慨,给了我们很大的安慰。因此,在特定的条件下,向阳湖是‘文革’时期我们的避难所!”

萧乾题词之二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馆馆长,萧老出语惊人,不同凡响。毋庸讳言,当年的向阳湖,曾经是一片“流放地”。然而,正如老托尔斯泰所云:“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在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众多文化人的命运都在劫难逃,感受却有时因人而异。

让我们打开萧老的“家史”,且不说反右时他所受到的巨大冲击,单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先是夫妻分别被戴上“牛鬼蛇神”和“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被揪斗,被抄家。以后萧老被关进“牛棚”,与家人隔离;妻子被骂作“臭妖婆”,勒令“不许为大右派、大洋奴政客萧乾辩护”;岳母万佩兰被逼自缢。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他感到“死确实比活着美丽多了”。“哀莫大于心死”,1966年9月4日,萧老终于写下遗书:“洁若:新社会固然美好,只是我挤不进去,我先走一步,孩子们只好都托你了。”尽管这次“畏罪自杀”被侥幸救活,他依然是度日如年,挨一天算一天,一直到3年后下放到向阳湖。

在咸宁干校,虽然前途未卜,但比较之下,能和家人团聚,毕竟多了一份亲情和温暖,而且不至于经常挨斗了。文先生生动地补充说:“到了向阳湖,大家一个样,大都是响当当的革命群众。我们精神上的压力相对减少了许多。咸宁群众是穷了点,但很善良,我从地里挑担回家,路上经常有老乡帮我。我从北京把孩子接到咸宁后,儿子萧桐住干校中转站共产主义学校,读小学六年级,女儿萧荔被人利用,在连里当了‘活雷锋’。我总是这么想,儿女在父母身边,再苦也有所依靠,假如萧荔当知青到边疆插队,命运一定会更倒霉的……”

萧乾题词之三夹叙夹议,文先生感慨不已。为表寸心,她认真地写下一行字:“我们和一对子女在向阳湖度过了几年难忘的岁月。”趁萧老在上面补充签名的机会,我恳请他再赐墨宝,得到首肯。健旺的老人不仅题写“向阳湖是文革时期我们的避难所”,还信笔写了一幅“尽量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赠与我“共勉”。我喜出望外,辞行前又回头瞥了一眼客厅墙上悬挂的新凤霞女士赠给二老的国画《老伴图》,上面吴祖光先生的题诗令人过目不忘:“苦乐本相通,生涯似梦中,秋光无限好,瓜是老来红。”欣赏着淑媛名士的雅作,我更期待着有一天,画中的南瓜会变成蟠桃的。

同类推荐
  •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本书重点阐释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如何弘扬,如何重新生长,融入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中,按主题分章,每章讨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及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作用。
  •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脉络中,对理想社会模式的追求各有不同。无论是我国所致力建构的和谐社会,还是西方孜孜以求的公民社会,健康的大众媒介都是重要的基石。
  • 科学发展观研究

    科学发展观研究

    本书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研究成果,全书共分12章,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指导意义、历史地位、理论精髓、目标追求、总体战略等。
  •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上)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上)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邓小平外交

    邓小平外交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热门推荐
  • 守望世界

    守望世界

    穿越无数个世界,只是为了完成心中那一点点的不完美,一点点的不舍。守护了八年的阿拉德说炸就炸了,我今天没做龙骑士感觉自己萌萌哒,这个上窜下跳的少女,就是朕的女儿,大叔,不去找你的人外娘老婆吗,无数个世界,说到底还是自己的世界好啊!
  • 清扬的小幸运

    清扬的小幸运

    许清扬欲哭无泪,怎么每次在博文面前总是丢尽了脸!第一次被他看了菊花,第二次被他看了所有,第三次不小心喝醉亲了他。这就算了,不就亲了一下吗!怎么就要她负责了!她还是个孩子!求放过!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都市最强雇佣兵

    都市最强雇佣兵

    三年前,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佣兵之王死神镰刀,三年后,他回归都市,依然霸气凌天。这个世界太危险,既然选择要做强者,他必须要保持自己的狼性。而事实上,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是一匹吃肉的狼,他无所不能,所向披靡。
  • 末世骄阳:转世魔妃

    末世骄阳:转世魔妃

    千年前她说:“为何要救我呢,他们都说我是魔就该死就该献祭啊。”他说:“你的心脏是我给你的,没我的允许你不能死。”她说:“你是佛”千年后他说:“佛,早就不是了,曾经我心怀天下,悲鸣世人,救得了苍生,却救不了她。如今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千年的殊途,三世修佛一朝空,堕佛成魔又如何,哪里还分得清神还是魔。前生她是古武颜家唯一的嫡系大小姐,却被家族养女无脑情杀。二度穿越重生却成了家族弃女,却被恶毒母女,鸠占鹊巢,百里追杀。生死间某宫主趁火打劫亮出一纸卖身血契“签了它,救你一命”说好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呢?吐血中颜梦惜却不知此契非彼契。
  • 苹果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苹果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作者长期在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有关果树病虫害方面的彩色照片和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介绍了各种果树常见重大病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重点介绍了田间症状及治理技术,使读者能够参照生动形象的病理图谱,对病虫害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提高病虫防治的技术水平,避免错、乱、盲目用药,生产优质水果。
  • 虹色旋律

    虹色旋律

    怀着对过去的迷惘和前进的决心,少年回到了一切的起点,准备再一次出发。于是,在这个悠然的城市,在这个寻常的夏天,一场错不开的相逢,一曲忘不掉的旋律,人与人之间交错的命运齿轮,缓慢却不可阻挡地开始运转。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EXO之我的狼族公主

    EXO之我的狼族公主

    【挽歌文学社】他们,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任务的目标是一样的,为了拯救狼族。可是在他们与她相处的时间里,他们渐渐发现,这个丫头的喜怒哀乐,一颦一笑,已经在他们的心里烙下了一块属于她的记号。可是这一切注定不是平静的,因为一场误会,让他们的关系变得僵硬起来,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又会发展成什么样呢?拭目以待吧~~(有事加作者QQ:1151030227【加作者QQ的密码是我爱蛋塔!】)
  • 青虚传

    青虚传

    仙路苍苍,魔道茫茫。世间本无仙,只因心中有道。世间本无魔,只因心中存怨。仙亦好,魔也罢,邪将起,万道灭。一介平凡少年当如何走上修行之路?面对乱世,他又将如何守住自己心中的道?
  • 驴在江湖

    驴在江湖

    在被问及业余时间做什么取乐之前,一个人意识不到自己究竟有多无聊!如果有一个平台专门组织各种现实生活中的聚会和活动,帮你用尽可能少的成本邂逅无数帅哥美女;并一步步指引,教你如何在聚会和活动中玩的开心,玩的尽兴,你会不会注册会员?君陌和三个朋友一起创办的“驴在江湖”就是这样一个电商平台!草根创业,没资金没后台,公司成立了一年半就撑不下去了。两个合伙人离开后,君陌决定自己首先要在全国范围内玩遍‘驴在江湖’平台上的所有活动和聚会主题,以此掌握各种活动和聚会的举办精髓,从而来找到事业破局的方法!撩妹高手胖子陈适逢其时的加入了进来,于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两人开启了一段我带上你,你带上钱的说走就走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