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扔东西”是在探索
宝宝出生后的第二年,观察能力迅猛发展,这使得他在每一次的尝试中都能获得重大的进步。比如,通过与成人无数次、不厌其烦地玩藏猫猫,他的瞬间记忆能力获得了提高;通过把物体放到容器里,又拿出来,这样不停地拿进倒出,他知道了客体永存。他更执著于把东西往地上扔,有时甚至一直重复这个动作,扔个10次、8次的,这时,他对“物体永存”的探索升级了,因为他开始体验到物体是往下落的,他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来感受到地心引力的力量。
当婴儿对这些事表现出极大兴趣和关注时,说明他的大脑额叶前部的皮质髓鞘活动日益频繁,额叶日趋完善,而额叶的功能就是处理高级信息和思维,这说明他的智力开始发展了,与此同时,他的瞬间记忆力也进入更迅速的发展期。他对这个现象感到疑惑:“这个刚刚还在我眼前的物品,被我一扔怎么就不见了呢?虽然它会消失一会,可它居然还存在呢。太有意思啦!再试试!”于是,他就有了一次次地往地上或者楼下扔东西的冲动。
家长不能打、不能骂,但可以生气
知道了这是宝宝在探索,是他的大脑在“捣乱”,跟孩子调皮无关,家长就要有正确的引导方式,既让宝宝有探索的机会,又要杜绝出现高空坠物砸伤别人的事件发生。
因此,当孩子出现这种探索冲动时,家长不能打、不能骂,但可以生气。当宝宝往楼下扔东西时,你只要对宝宝刚才的行为表示生气就行了:“啊!宝宝这样把玩具扔下去,妈妈很生气,因为会砸到别人……”
让宝宝体验高空坠物的危险
体验式学习是让记忆最深刻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当宝宝扔东西时,我们可以这样为他创造体验的机会。
一、在物体落下时,观察高度与力量的关系。做高空落物实验,准备一脸盆水、塑料玩具或石头,让宝宝从脸盆上把物体往下扔,高度越来越高,一起来观察水花溅起的大小,跟宝宝一起总结:物体从越高的地方落下去,力量越大;物体越重,落下的力量越大。这个游戏可以在洗澡的时候玩。
二、体验被砸,感受力量与高度的关系。准备一个方枕和一个塑料杯。让宝宝趴着,成人用方枕从低到高,往宝宝的屁股上落;每落一次让宝宝说出感觉:比上一次重还是轻,痛还是不痛,与塑料杯比哪个更痛。还可以让宝宝伸出双手,通过接住来感受物体的重量。
这样才能让宝宝感受到东西砸在人身上会很痛,玩具被扔下去了也会很伤心,因为它不知道宝宝是在学习,还以为宝宝不要它了呢!
如果在1~2岁“物体永存”探索关键期,宝宝的探索没得到满足,家长不予理解,不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禁止宝宝扔东西、甚至还打宝宝的手,这样一方面让宝宝失去了感受力学的教育契机;另一方面,更压制了其观察力和探究世界的欲望。
游戏31 快落下
小石头,快落下,
扑通扑通往下跳。
跳进水里唱支歌,
咚、咚、咚咚咚。
目标:
让孩子通过体验石头从手中落下的状态,观察高度与力量的关系。
黄老师教你做:
这个游戏是专为婴幼儿“物体永存”探索关键期而设计的。“小石头”还可以换成别的东西,如小皮球,从床上或沙发上往地下扔皮球,观察声音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