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3200000004

第4章 孔子最讨厌什么?

仔细阅读《论语》和司马迁笔下的《孔子世家》, 可以强烈地感觉到, 孔老夫子是位感情色彩浓烈、爱憎相当分明的人。对权贵及其附庸者的越轨行为, 他高声呐喊: “是可忍, 孰不可忍?” 号召弟子“鸣鼓而攻之”。对学生们的不规矩举动, 诸如子路的妄言妄行、宰予的偷懒睡觉、樊迟的不得要领的提问等等, 老先生无不直言, 或嘲或讽, 或斥或责, 不留半点情面。

那么, 孔夫子最讨厌的是什么呢?

《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都没有明说。但以在下之愚见, 老夫子最讨厌的应该是说大话、假话、空话。

何以见得?

且容在下细细道来。

《论语》开篇第一章“学而” 里, 就有孔夫子的一句果断的判言: “巧言令色, 鲜矣仁。” 这句话很容易翻译成白话: “善于花言巧语、伪装自己的人, 没有什么仁德。” 花言巧语也好, 令仪令色也好, 其实, 说白了就是“说大话、假话、空话”。孔老先生一方面告诫自己的弟子, 不要做“巧言令色” 之徒, 贻害他人;同时又提醒大家, 对这一类人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以免上当受骗。

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 一部《论语》中, 单单和“巧言令色” 四个字有关的论述, 竟然有四处之多。

第一章我们已经述说过, 不再多讲。《论语》第五章“公冶长” 里, 孔子又说: “巧言、令色、足恭,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 左丘明其人其事, 史书上介绍的不多, 我们只知道他写过一部《国语》。司马迁曾经称道过, “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但从孔夫子对左丘明谦恭的态度中, 我们完全可以猜测出, 左丘明在当时绝对是一位相当有影响的人物。所以, 孔子会以左丘明的判断作为自己思想的强大后盾, 用以加强自己理论的力度。在这里, 孔子的论述中又加了“足恭” 两个字, 意为“过分谦卑, 讨好他人”。在他老人家看来, 这三种毛病, 都是一路货色, 不是什么好东西!

第十五章“卫灵公” 中, 孔子说道: “巧言乱德。” 时隔两千多年之后, 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孔子这四个字的沉甸甸的分量。很明显, 孔夫子对“巧言令色”

的认识有所升华。前面说的是“鲜矣仁”, 没有多少仁德。现在讲的是“乱德”,“巧言” 已经远远地脱离开了仁德, 跑到了仁德的对立面, 和仁德真刀实枪地干起来了! “乱德” 两个字, 形象地描绘出了“巧言” 的恶劣和荒唐。

最后, 第四处, 在《论语》的第十七章“阳货”, 孔夫子又来了原汁原味的一句: “巧言令色, 鲜矣仁”。

看到这一段文字, 可以使人强烈地感觉到, 老人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自己的主张, 仿佛生怕弟子们没有将他的教导牢牢地记在心上, 不得不加重语气,再三再四地大声疾呼。

诲人不倦之心, 多么感人!

“白玉上有了斑点, 可以随时清除。但错话说出去, 犹如覆水难收, 常令人后悔莫及。” 这是古代的一首很有名的诗歌的大意。尽管时光已然越过了两千五百来年, 时至今日, 我们依然可以认定, 诗歌中所表述的内涵, 和孔子的主张简直是如出一辙!

孔夫子肯定是太喜欢这首诗歌了。所以, 当他老人家得知一个名叫南宫适的年轻人也对这首诗爱不释手, 竟然一连读了很多遍, 老先生不由得生起慈爱之心, 自作主张, 将自己的亲侄女嫁给了这个小伙子!

上面讲述的, 就是《论语》第十一章“先进” 里记载的“三复白圭” 的故事。

由此, 我们不难体会到孔子的一贯思想: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的思想认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对此, 《论语》第四章中有十分明确的解释。“子曰: 古者言之不出, 耻恭之不逮也。” 孔夫子认为, 自古以来, 中国人就有良好的传统, 将说到而做不到视为极大的耻辱。《论语》第十四章更明确指出: “子曰: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对照孔子的教诲, 我们会十分清楚地看到, 现今的人们, 在这方面同我们的先人有着多么大的差距!

而今, 我们一般不大会将“言过其行” 视为耻辱, 相反, 在大多数情况下,“言过其行” 往往会成为人们展示才干、取悦他人(自己的上级或者下级)、创造业绩的有效而常用的手段。

说大话、假话, 说自己肯定不可能做到的话, 已经成为目前社会上习以为常的潜规则。

据说, 在中国境内, 已经有几十个城市宣布, 将在不远的将来建设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还有说不清的多少城市, 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或者其他的什么中心。而动辄提出在几年内超越世界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准的口号, 更是随时可以在各种媒体上看到。

这些耀眼的目标能实现吗? 人们仿佛并不十分在意。因为, 在此之前, 已经有数不清的没有兑现的标语口号被大家遗忘掉了。没兑现就没兑现吧, 反正我们身上也没少掉什么, 而且, 还有那么多更加振奋人心的远景规划和口号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足以支撑大家不时跃动的精神世界。

那些制造或提出耀眼目标的人呢? 有的可能已经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有的可能已经成为更加引人注目的政治明星。他们根本不需要为自己的曾经“食言”

承担任何责任。这是因为, 社会大众并没有要求他们承担必要的责任。我们的社会, 也缺乏严格规定他们必须承担责任的相关措施。

稍有中国历史常识的人, 都应该知道“曹刿论战” 的故事。第一遍战鼓擂响, 战士们肯定会勇气倍增, 斗志昂扬, 摩拳擦掌, 积极准备出战。但若第一遍战鼓只是虚惊一场, 在第二遍战鼓响起的时候, 战士们的勇气和斗志必然会大打折扣。两遍鼓声响过, 还等不到上阵厮杀的机会, 这时候的勇士们常常会处于曹刿所说的“三鼓而竭” 的境地, 只有等着挨打的份儿了。

战场上的道理移到日常生活中来, 其所产生的效果, 常常会惊人的相似。说话不算数, 说了做不到, 本就很容易出问题, 如若一而再、再而三地循环往复,不断地重犯同样的错误, 那么, 往后的事情就不用明说了!

所以, 我们真应该将孔子所说的“古者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也” 中的“耻” 字放大几十倍, 放在眼前, 最好每天看一看, 牢牢地记在心上, 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不敢越雷池一步, 认真地落实在行动上。如此, 知耻近乎勇, 坚持下去, 对提升国家和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 一定大有益处!

正因为孔夫子本人十分讨厌说大话、假话、空话, 他老人家的言论总是十分谨慎、得体、准确。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是一句流传时间极久、流传范围极广的名言。孔夫子以松柏为譬喻的载体, 称颂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难、极力奋争的高贵品格。这一段文字, 不知曾激励过多少有志之士, 其被后人引用的次数,实在无法统计。

孔子在这里虽然赋予了松柏人格化的高贵品德, 但他老人家的描述极有分寸: “后凋”。就是说, 松树和柏树虽然耐得住严寒的考验, 但并不是“毫不为之所动”。和其他树种比起来, 松柏只是“后凋” 而已, 通俗一点来讲, 它们只不过是在严寒中坚持的时间更长久一些。

让孔夫子万万想不到的是, 后来的人们, 将称颂松柏的溢美之词逐渐演化、升级, 不知放大了多少倍。大家一定记得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一段唱词: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挺然屹立傲苍穹。

八千里风暴吹不倒,

九千个雷霆也难轰。

烈日喷炎晒不死,

严寒冰雪郁郁葱葱。

那青松,

逢灾受难,经磨历劫,

伤痕累累,瘢迹重重,

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

蓬勃旺盛,倔强峥嵘……

怎么样? 这里描绘的青松, 几乎可以抵挡原子弹的攻击了。“文化大革命”

结束之后三十余年, 再看这段唱词, 常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孔老先生如若再世, 也会被惊得目瞪口呆!

还有一些经常流转在口边的“名言”, 比如, 东林党人的那副对联: “国事家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我们不禁要问: “事事关心”, 做得到吗? “声声入耳”, 果真如此吗? 再如, 曾经被人称为至理名言的“无欲则刚”, 不能不使人感到疑惑。人能无欲吗? 彻底的无欲, 只有死人能够做到。对比《礼记》里的表述: “傲不可长, 欲不可纵, 志不可满, 乐不可极。” 不难看出“无欲则刚” 的片面性和简单化。

尽管, 我们都懂得“敏于事而慎于言” 的道理, 但可悲的是, 说大话、假话、空话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一种难以改变的习惯。尤其是在公众场合, 像开会的时候, 只要一开口, 成套成套的大话、假话、空话往往会源源不断地从口中“喷射” 出来。而且, 说的人可以面不改色, 从容自得; 听的人更是不嗔不怪,习以为常。

这绝对不是健康的社会现象。

此种风气不除, 四个现代化、小康社会, 能实现吗? 着实值得怀疑。

《论语》全书最后的一句话, 十分耐人寻味: “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

我想, 如果没有读懂孔子的这一行字, 很难说读懂了《论语》。

同类推荐
  •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本书分为纵横聊斋、文本探微、神鬼天地、旁论杂说,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引、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聊斋志异》的异想世界。换个阅读角度,本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迷。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蒲松龄也有过婚外情吗?卡夫瞳的创作是受到《聊斋志异》的启发吗?趣谈蒲松龄的养生术。66个谜底,带你重新认识《聊斋志异》。
  • 赵大年卷

    赵大年卷

    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本书收集了作者的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小,就是短小,每篇五六百字。一篇一页,每篇配一页插图,文图并茂,更好看。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 一个故事、一点醒悟、一篇文字、一幅图画,互相映衬,蕴涵了生活多彩的色调与悠长的滋味。
  • 思想杂碎

    思想杂碎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的一些事情所发表的一些感慨,例如《公仆与保姆》《救救家长》等,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 散生漫笔

    散生漫笔

    近几年我的视力突然衰退,医生诊断是老年性白内障,而且是“老双白”:两只眼都被“白”蒙上了,这一点儿不冤枉我。几十年来两只黑白分明的眼睛跟着我受够了罪,伤眼的事儿看得太多了。
  • 像时光一样柔软

    像时光一样柔软

    该书收录了作者在大学时期创作的部分优秀诗歌作品。他的诗歌,就像在他的家乡新化大山深处自然生长的植物,葱茏葳蕤,生机盎然,完全没有那种故作姿态的抒写,从题材到表达方式,都能恰到好处地结合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以一种赤子之心来歌吟故乡山水,感恩父老乡亲。
热门推荐
  • 痕幽梦恋之复仇天使

    痕幽梦恋之复仇天使

    当希望来临时,她们只是提步离开,她们只是希望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现实是残酷的,命运还可以为她们打开另一道窗户。他们是身负命运考验的校草,可是命运是不可捉摸的,当她们了解他们的时候,游戏才正式开始
  • 误入仙途——正修真

    误入仙途——正修真

    六个就快大一的高中毕业生,因为一次与登山队的昆仑旅行,某人的伸腿一脚,意外的踏入了一个强者为尊的修真界,也开启了他们不一样的人生挣扎之行......想如雇佣兵一样地组团旅行吗想获得更多的法宝、丹药、功法么?想知道自己站在人生的巅峰会有怎样的一种感觉么?就来闯闯这个丹药、法宝的修真大世界吧
  • 金刚钻儿和糖葫芦系列

    金刚钻儿和糖葫芦系列

    内容提要千年古币下落不明,古董铺掌柜神秘自杀。金刚钻儿博士带领学生糖葫芦夜探灵堂,大闹警察局,潜入鬼市,勇闯蝙蝠峡,顺藤摸瓜,终于抓住了真凶,侦破此案。本书以盛唐古钱“开元通宝”为线索,演绎了中华五千年的货币文明。故事扑朔迷离,悬念迭起。语言幽默诙谐,轻松风趣。既能学到货币学的金融知识,又能感受到案件侦破中的惊险刺激,值得孩子们课余一读。
  • TFBOYS女配逆袭记

    TFBOYS女配逆袭记

    冷幽自杀了,原因是,她发现自己的“好”男友,背着自己偷腥。然而,死后竟然没有同自己预料般的进入地府,而是进入了一个类似于空间的地方。有一个小光球看着自己,吐出来一句话“欢迎来到女配逆袭空间接待站......”
  • 道教义枢

    道教义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珠变

    妖珠变

    令林旭意想不到的是,玲珑妖珠竟然藏纳百尺大妖……令林旭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妖珠不知为何方神物,但凡妖珠一出,绝世神兵,旷古奇宝皆为瓦砾……
  • 七龙珠之魔法纪元

    七龙珠之魔法纪元

    属于地球的能力创造出七龙珠的魔法分解出瞬间移动的能力参透出不只是变化糖果的魔法领悟出合体和分离身体而爆发的战斗力地球人可以用智慧造出沙鲁完爆宇宙霸主弗利沙我可以用魔法化身世界战斗有时候真的不是看气的变化
  • 帅得不是很明显

    帅得不是很明显

    大学生活就这样过去了,女孩也走了,而另一个她又进入了他的世界……
  •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本书以物流运输作为研究对象,从物流管理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物流运输的基本原理和运作实务。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物流运输概述、现代物流的基本结构、现代物流运输决策、物流运输实务、集装箱运输管理、国际物流运输、物流运输信息管理、物流运输成本管理、物流运输纠纷及其解决、物流运输组织管理等内容。
  • 道术世界

    道术世界

    道术文明道术世界法术配合能力进化太极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