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痕
周末,一整天都埋头整理文稿,未向窗外张望过,没有留意悄然袭来的雪意。
早上醒来,拉开窗帘,赫然出现在眼前的,竟是冰清玉洁的银色世界。厚厚的积雪,如蓬松酥软的蛋糕,满世界都是。山川,原野,城市,乡村,处处都被雪覆盖得严严实实,有韵又在无形中。雪还在不停地下,漫天都是,飞花,飘雪,乱成一片。我的心里也开始飘雪。
雪花漫天,三花两蕊,恰似长着翅膀的鸟儿,应和着风的节拍,自由地飞翔着。雪花落进手心,倏然而逝,化为一个个浅浅的小水晶,冰凉的。恰似俏皮的精灵,机灵地亲吻一下我的手心,转身就飞走了。若有却无,似在传递一个讯息:“我来过!”
喜欢冬,雪应该是唯一的理由。倘若没有雪,冬便无可牵挂了。无雪的冬天,宛如无酒助兴的盛宴,总让人有怅然若失的感觉。对于生活在皖中地区人来说,“无雪不成冬”,似已成为思维的定势。
自幼,就喜欢在素洁无暇、无人经行过的平整的雪地上,兀自前行。纯白如洗,厚厚实实的积雪,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惹人爱怜不及。走走又停停,蓦然回首,看看来时路,是雪地上留下的一串深深浅浅的足迹。雪若继续下,和着风,卷着雪花,分明的脚印,会逐渐模糊。时间久了,飞雪弥散,脚印将被彻底覆盖。雪地依旧崭新的一片,无人知我曾来过,我的足迹包容在雪的怀抱里了。
记不起是什么理由,让我痴情于在雪地漫步。站在雪地里,却不知寒。抓起一把雪,捏成团,掌心的余温,不足以化雪,反倒被雪吸尽了温热。身体却是温热的,在雪地行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漫步雪原,一个人,不觉得寂寞;一群人,也不感到喧嚣。雪野空旷,苍苍莽原,雪厚处,尽显雪色;草深处,又露草尖,斑驳芜杂,雪野不是一成不变的素净。
雪后初霁,太阳照到哪里,雪便化到哪里,雪来得迅疾,去得也匆忙。“春雪赛马跑”,雪化的速度,可想而知。但这一场冬雪化得却很慢,似有等待。听说这就是“候雪”--前一场雪等候着后一场雪。想来,这雪也是有情之物。
看到雪,想起朋友说的那段与雪有关的初恋,想起那个叫雪梅的女孩。二十年前,他大学三年级,第一次见到她时,刚刚下了一场大雪,他在雪地里拍照,看见她穿着红色羽绒服,坐在雪的光环里,笑声传得很远,这便是他们的相识与相恋。可惜,不久,那个女孩子突然死了,像雪花一样,化得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给他留下,除了他的思念,他的痛苦。
人虽逝,情永留。这便是有关雪梅的记忆,是我听说过的一段最凄美哀婉的初恋往事。雪一般的情节:夜阑人静时,随风潜入夜,悄然无息,不惊人梦。又像雪一样融化无痕,残存的只是生者对逝者永远的难以释怀。一场雪,一段梦,美好的是花开花落的瞬息,却给人无限的怀想与遐思。
吴守春老师曾说过:“别人给子女留下金钱,我们别无可留,权且留下一些文字吧!”借着他的东风,我开始整理自己的文稿,老师又问起文集的题目,我随口答道:“就叫《雪痕》吧!”
雪,终究会消融。或许升腾为天上的水汽,聚涌成云。来去无踪,摆脱的是羁绊,风的方向,便是云的影踪。也许,雪径直化为水,渗透进地壳,汇集成一泓清泉,便有了铮铮淙淙的泉流声。雪,原来如此简单自由。
我终于明白爱雪的缘由了,是眷念冰雪消融后终无痕迹。雪本无痕,留得下的,是心迹。
明天,阳光灿烂,但远山,依旧有一抹淡忘不掉的雪痕。
梯子不用时请将横放
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横幅“注意安全”,几年过去了,没有发生过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原因可能有两点,或许在这几年里,梯子从来没有倒过。也或许因为这条横幅的提醒,大家都刻意绕开梯子走,避免了危险。
一位慧眼的客户来洽谈事宜时,建议把条幅修改成“不用时请把梯子横着放”,看似只是小小的语气变更,却不知,这句温馨的提示,却是将实质性的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与其让所有的人都无时无刻都去提防着潜在的危险,还不如控制住危险的源头。这才不愧为良举。
把梯子横着放,其实只是一个细节,但细节中却晓见成败。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科学探究之旅”重返地面的过程中爆炸。人们在痛心之余,也在找寻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
经过专家调查论证,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上脱落的一块炮沫材料撞上了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热保护部件,并形成裂孔。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时,超高温气体从裂孔进入“哥伦比亚”号机体,造成航天飞机熔化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但专家同时也指出,航天飞机计划管理中的问题和击中航天飞机左翼的泡沫在这次事故中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因为早在分析报告中就记载多次泡沫材料脱落的事故,但宇航局管理人员忽视了这个细节,把泡沫材料脱落只当成一个维修问题,而非安全隐患。谁能料想,一块微不足道的泡沫会导致航天飞机的解体呢?
把梯子横着放,虽是细节之举,却也反应了社会公德和责任心。
一架梯子,不用后应该如何处理?只是在上面挂条警示标语--“注意安全”,就可以推脱责任?看似极有责任心的背后,恰恰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是积极地去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踢给社会,让更多的人承担责任。
为了安全,安监部门再三强调,要提醒学生不要乘坐无牌无照的黑头车。我想,如果监管部门可以从源头上彻底杜绝此类车辆,还需要我们频繁强调吗?很多社会问题,与其被动地维护,不如从源头抓起,既节省人力、物力,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梯子横着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也表现出一种智慧。
今年流行一句网络语“躺着也中枪”,言下之意,躺着,中枪的几率会更小。这里的“躺着”,包含低调、静水深流之意。庄子曰:快马先死,宝刀先钝,良木先伐。所以庄子才会因“宁可像一只乌龟拖着尾巴在泥浆中活着”,得以保全。反之,杨修之死,不可不说是锋芒毕露的后果。大到安帮定国,小到修身养性,韬光养晦,善于守拙,都不失为大智。
智慧的人生,梯子不用时就横着放吧,让子弹飞得再猛烈些,又何妨?
人间送小暖
再读《汪曾祺精选集》,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一个字--暖。读他的作品,宛如在倾听一位长者回味着故乡的奇闻旧事,故事中有你,也有我。汪曾祺的作品,正如他自己所归纳的:“我的绘画和创作,都是为人间送小暖!”真诚和美是他作品的核心。
他的小说多写童年、故乡,记忆中的人和事,淳朴自然,清淡委婉地表现和谐的意趣。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并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有人说“土性(民间性)是他全部的审美基调”,作为20世纪的“乡土作家”,汪曾祺的作品里无处不在的乡愁与市井人物,奠定了他作品的基本风格。《汪曾祺精选集》中,几乎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描摹了一群记忆中捻熟于心的众像相:五花八门的能工巧匠、倒了运的农民、各种各样的商人、邂逅的囚徒、见多识广的食客、淳朴的劳动妇女、亦僧亦俗的和尚、风流倜傥的名士,社会中各色人物,被他信手随笔,个性形象,跃然纸上。这也是他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开放性思维空间流露。
《汪曾祺精选集》选取汪曾祺45篇短篇小说。除了几篇根据民间传说改写的故事外,其余的都是以市井人物为蓝本的乡土故事。
《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描写小锡匠十一子同挑夫的女儿巧云的爱情故事,挺拔厮称的十一子和心灵手巧的巧云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了感情,作品同时以散文的笔调,细腻的描写了大淖的风光、世俗和人情。
《汪曾祺精选集》中,风土和人情是紧密相连的。《鉴赏家》中的叶三,可以从细节中准确地判定画家的画,虽然语言极少,但句句是金,甚至能挑出画家的不足,他是一个真正在鉴赏家。
汪曾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诗、文、字、画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的小说中,保留着众多绘画的技艺。他在写小说,也是在绘画,描绘一副副风土人情画,画中无处不在的乡愁。《异秉》、《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八千岁》……哪部作品没有留下他的故乡高邮的倩影?
风俗画小说体是朴素的,也是自然的。《汪曾祺精选集》是一组由文字勾勒而出的风俗画。《大淖记事》中巧云给十一子喂尿,让人想起民间流传的秘方,童子尿可以用来治疗内伤。《受戒》一开始,就写出了他的家乡出和尚,这里叫“出家”,当和尚俨然与弹棉花、箍桶、当画匠一样,成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在这种民俗心理支配下,海明与小英子产生感情,就不以之为怪了。汪曾祺确实很懂得用中国特有的民俗形式来表达感情,让读者从风土人情中得到共鸣,并产生一种冲动,试图在身边找寻与之雷同的奇人佚趣。
汪曾祺的作品,依依神韵中带来一种诗意和美的情调,“一庭春雨,满架秋风”,是一种触摸不透的浓淳;又有“篱下小葱小菜一样清新自然”。掩卷遐思,更是一种难以释怀的温暖。
书的温度
书是有重量的,但它的重量通常是在当作废纸处理时,才被反应在秤杆上的。书也是有温度的,它的温度,也是很难用温度计来测量的。事实上,书的分量并不是指它有多少千克,因为知识不是以多少钱一斤来交易的,书的分量是指它对心灵产生的震撼与穿透,它可以让孤独的人不再寂寞,让恐惧的人不再惊悸,愤怒的人不再激进,无助的人不再彷徨。同样,书的温度也不在于它可以点燃多少火焰,而在于给予人心灵多少的滋润、慰籍与安抚。
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折射出书的分量与温度,它让人内心感受到无尽的温暖、振奋与宁静。捧一卷书,宛如围炉夜话,倾听谆谆教导,润心无声,它给予读书人以信心、毅力乃至优雅的性格和美好的品质。
邓青青,这个可爱四川小姑娘,家境贫寒,平时她所做的就是努力读书。她的家距离学校很远,每天晚上放学回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她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一边往家赶,一边就着手电筒光亮看书。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小青青被埋在废墟底下,坍塌的教室,厚重是残垣断壁,阻断了五月的阳光。五月的太阳,应该是灿烂热烈的,困在倒塌的教学楼下的小青青,却触摸不到阳光的温暖,闻不到阳光的芬芳。饥渴、寒冷、黑暗乃至恐惧,重重包围着她,这个无助的小女孩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打开手电筒,就着微弱的光芒,在废墟下看书!等救援部队将她从废墟下解救出来的时候,她依然在看书,因为,她说:“只有看书,才可以忘记饥渴寒冷,才可以克服对黑暗的恐惧。”书,以它独特的温度,在危难时刻,陪伴了这个小女孩,温暖了这个孤独无助的小女孩。
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他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书是有高度的,它可以让你挺起胸膛;书是有气度的,它可以让你容纳百川;书也是有风度的,它可以让你气度非凡;书更是有温度的,它可以激起你心中的火焰,让你勇敢地直面孤独、恐惧甚至是死亡。书就是这样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书籍在你我的生活中,有如敦厚的圣母,以她温暖、恬静的怀抱,抚慰着你,宽慰着你。你的思想,你的气质,你的生活,你的快乐,乃至你的哀伤,都在它的光环之下。你会因为书籍的光芒而绚烂起来。
人是灵性的生物,她之所以超越其他动物,就在于她是有思想。人的思想就是一尾鲜活的鱼,需要水作为它起舞的支点。书籍就是水,越往深处越保持着它恒久的温度--4℃。一尾快乐的鱼,在温暖柔和的水中,自由自在地轻盈舞弄清影。
读书吧,在寒冷的冬夜,读书可以取暖;在孤独彷徨的时候,读书可以帮你寻找到人生的方向与目标;喧嚣的时候,读书可以让你平和;消极倦怠的时候,书籍会扬起你生活的风帆。
生活因为读书而精彩。拥书在怀,感受它的温度与芳香。
他们的爱情
我去凤凰古城,就是为了朝觐一个人--沈从文。报刊上一副凤凰古城的照片,标题就是《沈从文的凤凰》,在很多人的心里,凤凰古城就是沈从文的。
喜欢《边城》里那朵黑牡丹秀秀,还有她的原型张兆和。曾经以为张兆和与沈从文的爱情,是居高临下的--他爱她多一点,她爱他少一点。从边城归来,我发现沈张二人的爱情,太多人以偏概全了。
《张兆和晚年不识沈从文》一文中,说一位记者采访晚年张兆和,拿出沈从文的照片,当时沈从文去世不过三五年。张兆和却说:这个人认识,只是想不起来是谁了。于是就有人臆断,张兆和的心里从来没有过沈从文。推算一下,八九十岁的老人,患有健忘症是很正常的,这与爱情无关。文中还说,这种死打蛮缠的疯狂追求,让张兆和无法拒绝。是的,她是说过:我顽固地不爱他,那是爱情关系还没有确立之前,怎么可以颠倒前后,来概括这段半世婚姻呢?
沈张二人的爱情,有些人真的不懂!
在沈从文故居的展厅中,珍藏着他的作品,书的名字都是张兆和起的,并亲笔题名。张兆和还是沈从文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帮助他找出语法上的错误和错笔字,沈从文因此称她为“文法专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运动让沈从文陷入病态的迷狂状态,他不断念叨“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见此情景,张兆和泪眼婆娑。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沈从文才逐渐恢复健康。人生低谷,没有张兆和,沈从文走不过来。
沈从文逝世后,张兆和为他整理文稿。并给他们的婚姻下了结语:“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很多人断章取义,结果以讹传讹,认为张兆和说婚姻“不幸福”,也“完全不理解”沈从文。
张兆和的另一部作品《与二哥书》的封面有一行字:
“长沙的风是不是也会这么不怜悯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片冰?为这风,我很发愁。”
沈从文得意时称她“三三”,苦难时呼“三姐”;她唤他“二哥”,且不说这郎情妾意的爱称,就是那封面上的一行字,足以见证三三对二哥的牵挂和不舍。
如果说沈从文与张兆和在爱情路上遭遇的磕磕碰碰,那顶多是才女“不知柴米油盐的难处”。还有就是因为两人的出身不同,张兆和笑称他为“乡下人”,专心写作的沈从文,生活上的确一塌糊涂,书房里没有下脚之处。还一次洗衣服时,兆和发现了一张揉碎了的当票。原来沈从文把兆和的一只戒指当了,却忘了取回。
我想,张兆和与沈从文的这些矛盾,不过是家庭主妇与邋遢主男之间的琐碎小事,是任何正常家庭都会有的,但绝不会从本质上改写爱情的性质。
55年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婚姻。我敢说,沈从文的爱情,绝对不是一个人的爱情。
闲情文字
热爱文字,因为文字给予我的太多。
面对众人,我不能侃侃而谈。语拙的我,只能借助文字来表情达意,喜欢这种自在简单的形式,只有指尖轻触键盘的“啼啼嗒嗒”声。文字,是一种依托,也是支撑形骸的经脉。
朋友曾经问我:“写一篇文章需要多长时间?”其实,写文章的时间并不很多,因为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构思上了。对于家务,我已无排斥心理。只有做家务的时候,我的思维才处于真空状态。拖地、洗衣、做饭的时候,我的头脑中,都有可能在酝酿这篇文章,从材料的取舍到行文的切入,无不在这个过程中孕育衍生。万事万物,情理互为交融。可以编排文字的女人,应该有能力成为无师自通的大厨。在我看来,文章只不过是纸上精烧细煮出来的盛宴;饭桌上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其实,也是灵性的再现,和一篇言辞曼妙的文章别无差异。我喜欢这两个创作过程。
思想,是一间空房子。里面塞满了对文字的思索,杂念便很少滋生,如同庄稼长势旺盛的田地,杂草很难有生存的缝隙。头脑中有了这些牵连不断的文字,我几乎没有意识去留意什么是烦恼,什么是忧伤。平静如水的心田,是最适宜文字生长的土壤,我决定快乐地生活,幸福地为文。回头细读那些的文章,我被自己感动了,因为我说服了自己,选择了这种心平气和、安静坦然的生活思路,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因为写作,生活变得简单多了。思绪中有那么多美妙的词章,你还愿意顾念人世间的纷纷扰扰吗?文字让心境澄澈,躲进文字的小楼,身心真正成一统,可以做心无旁骛的赶路人。庐山的导游这样告戒游客:“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我想做埋头走路的人,不抬头,写清清白白的文字,这让我觉得自己也干净了,白纸黑字,昭昭彰彰。事实上,只要一路走下去,风景是不回辜负行路之人的。
写文章是件快乐的事。文字中散发着生活的气息,生活也因为文字而更精彩。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憧憬。我喜欢去上班,因为那里,可能会有稿费单或者是远方寄来的样刊和问候;我喜欢崭新的每一天,因为今天会有新的文章以纸质的形式再现,也可能会巧遇激发灵感的诱因。这些就像训兽师手里的糖果,成为我坚持写下去的诱惑。
文字中的我,自在而快意。我的心绪,会拧成一股绳,在绳子的尽头,总能牵扯出一丝半屡的灵感来。遐思中,偶得佳句,必然欣喜不已。于是,追着爱人问:“这句话好不好?”其实没指望得到他的赞美,只想这句话被认可而已。记得一次,我在构思《读秋》一文时,突然灵光一闪,得了一句:“谁能断言,秋是衰老的春天,还是孕育春天的种子?”常常因为一两句话,得意好几天。似乎一篇文章,只需要只言片字就可以定乾坤。回想起来,觉得自己肤浅得可爱。
总以为,文字是纯朴善良的。透过文字解读的人生,纯情优雅。文字也有足够的定力,让心情闲淡。有文字作伴,就像徜徉在文字搭建的庭院深处,随时可以找一处避风向阳的山墙,靠着晒太阳,舒适惬意。
敬畏文字
文学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对于文学,我满怀敬畏,文学之于心灵,恰似一剂良方妙药。“文学也是人学”,这一观念是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读文学作品就是读自己、读社会、读人生。作家,书写文学作品,也就是在写自己,写社会,写人生。而文学作为“人学”,必须建立在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品味和欣赏的基础上。
文如其人。细细琢磨每个人的作品,必定可以从语丝中,窥破作者思想的端倪和生活的轨迹。纵使刻意的掩饰、小心地编排侍弄文字,也难免在不经意中流露出字列行间的本我。文字,有时被人用来美饰谎言,但它本身却是清白的。
文学,是一种补偿。陀斯妥耶夫斯基曾是说过:“没有文学,我可能早就疯了,或者已经死去。”他是这样谈文学的,文学就是他的勇气、他的希望。还有索尔仁尼琴、艾赫马托娃,他们都是在压力下依靠写作活下来的人。与文字为伍,裨益无穷。
文学的魅力,在于它常使人茅塞顿开,让人有所启迪。品读丽章佳句,文字的芬芳丝丝缕缕,渗透进心底最温柔的地方,怡养心性,让你常怀与众不同的愉悦。喜欢写文学的人,是幸福的。写作不仅是高雅的情趣,也将自己对疼痛、甘甜的体悟,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冷暖自知。不因物质的厚薄,而因文字痛快为生的根源,是心与心的差距。游走在文字丛生的溪径边,你会真切地感受到文字对灵魂的洗涤,涓涓细流让你睿智为人、豁达为生。文学,是智慧的。
关于文字的留存,沈从文的观点是:“照我思索,能理解我”。文字可以给人留下一个完整的思索过程,若干年后,重拾记录心迹的文字,就像翻阅一本保存着足迹的像册。这便演化成又一个自我思索、重新认知的过程。文字,是生活的轨迹。
善于生活,又善于用文字提取生活的人,定然是高于生活的。生活是实际意义上的文学,忠于生活的人,才是忠于文学。有人说:“文学的大众化,就是文学的没落。文学,应该是少数人玩味的高雅艺术。倘使人人是作家,处处有文字,就是文学的沦丧。”果真如此吗?文学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在我看来,文学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建立在生活这块厚重的土地上的。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文学,文学滋养着生活,使其丰润;文学也离不开生活,失去了生活,文学扎不下根系。
文学有如一团火,靠近它,就会温暖你自己。不过,要想将自己投入地燃烧自己,还需要更大的热情。
一世书缘
书是我眼中的女人,遇见美人,自然挪不动步子,恨不得囊为袖中之物,只不过勇气不足,尚无窃书的行径。大概是当时还不明白“窃书者不为偷”的原故吧。
自幼家贫,也非书香门第,连一本字典都没有,更不必说是藏书了。除了教材,所看课外读本,皆是借阅。倘遇到精美文章,必然抄录下来,留待细细品味。记得一次,为了尽快将借来的《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抄录完毕,居然连父亲大人都动员起来了。也因此爆出诸多笑料。父亲对于生僻字,只是照着葫芦画个瓢,他的草字我也不认识,等我再去寻根问底时,他自己也忘记了原初的字型了。我曾经利用一个暑假,将成语词典也抄录下来,每每提及此事,必引之为得意之处。若干年后,研读《送东阳马生序》,与宋濂相比,自己不过只是个“小小巫”而已。悔当初吃苦不够,书抄得也不够多,所以并无建树。
当初所借之书,必定爱惜有加,并在约定的时间完璧归赵。我是忠实的读者,所以对书之爱,也是发自肺腑,为了避免将借来的书弄脏,一般都先书包上书皮,这样就不至于被污损了。正因为如此,别人有书,都是愿意借给我看的。这就印证了当下流行的一句话“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书非借不能读”,这句话一点不假。为了快速看完一本书,我常挑灯夜战。书归还以后,想再借阅,大抵再无这样的机会,所以看起书来,必定十分用心,遇到心动的语句,随手摘录,自然养成了很多的读书习惯。后来自己有了书本,更是肆无忌惮地信手涂鸦,条条框框地画得满书都是,还将自己拙劣的见解与心得,见缝插针地安插在字里行间。我阅读过的图书,别人是目不忍睹的。
感谢那个清贫的年代,感谢无钱买书的拮据,我可以奋力抄录大量的经典文章与优美句段,这或多或少,为我以后对文学的亲近,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吧。
上大学以后,我就可以从每月的零用钱中抽取若干,来作为我购买图书的资金了,但此刻,书籍只不过是我假扮淑女的道具而已,我已无当初苦读的决心与兴趣了。参加工作后,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便可以徜徉于长长的书架旁,自由选择喜爱的图书。但买回来的书,一半是开始翻看几页,便束之高阁,另一半则是打马观花式的跑读完毕。书籍只不过是装点我书橱的玩偶而已。再后来,有段时间心境浮躁,连读书的情趣都丧失了,所幸不久又找回了“书之爱”的感觉。
可以在喧嚣的都市里,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我觉得这是最优雅的姿势。入夜枕书而眠,书是一剂慰心的良药;孤独惆怅的时候,一本书在手,似乎再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难关;寒冷的冬夜,可以读书取暖,心外不再有旁骛。无论何时,书与我,是相看两不厌的亲密爱人,更是永不言离弃的贴身伴侣。
讲故事的人与看戏的人
倾听莫言今天在瑞典学院的演讲--《讲故事的人》。这个讲故事的人,通过他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他创作的灵感和小说中角色的来源,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
第一点,就是有关母亲的故事,从很大的角度上来说,母亲对莫言的做人,乃至作文,都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打坏了家里唯一的水瓶,母亲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母亲对曾经打过她的人的宽容,把自己的饺子倒进乞讨人的碗,还有,帮母亲卖菜时,自己有意无意多算了别人一毛钱,放学后竟然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所有这些,都足以成为莫言以后为人的标杆。
莫言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与他母亲不无关系。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在家庭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下,母亲对他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总是会满足的。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莫言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他。每逢集日她还不再给莫言排活,默许他去集上听书,母亲还是他最初的听众。
在演讲中,莫言对自己想像力如何培养出来作了介绍。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只有走进生活的人,才能写出最贴近生活的小说。
听了莫言的演讲,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发言稿最后三个故事的隐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我也成了莫氏的追星族,读他的小说,看一切与他有关的评论。
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真心喝彩,有人质疑,有人惊讶……某文学名家在大学演讲中,说出的一段酸味十足的话,质疑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得益于人脉关系,一个大江健三郎就能左右诺贝尔文学奖?我表示怀疑。他还婉约地引用德国人的话,质疑莫言井喷式的创作“我们德国人写作一年最多不超过20页,他40天就写400页,这样的作品能是好的吗?”在此,我只想借惠子的话回敬一句:你不是莫言,你怎么知道他40多天,就写不出好作品呢?
从莫言的演讲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母亲去世后,我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83天,我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的初稿”。
小说《蛙》中有这样一句“我一直准备以姑姑为素材写一部小说,为这本书我已经准备了二十年。”井喷式的写作,并非一时灵感,而是经年的积累。莫言以自己的方式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别人的故事。很多故事,或许在他放牛时,他躺在空旷的草地上,就开始了。
我把演讲最后的三个故事认真地听了几遍,得出我自己的看法:莫言是坦然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当众人批评议论他时,起初他的气愤的,但后来,他感觉很多人议论批评的这个人,与他本人没有什么关系,而是那些人用想像力塑造成的另一个莫言。所以他能跳出圈外,以看戏者的身份去看唱戏人的表演。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及莫言得奖后的“烦恼”和“喜悦”。对此,莫言吟诗一句作为回应:“心如巨石,风吹不动”。《讲故事的人》结尾,他用第一个故事表达自己的心迹: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很显然,他很坦然地面对别人的关注、议论和批评,“允许人不哭”,这就是他的态度。
第二个故事,是在告诫他人,你没看见的,并不代表他不存在。正如故事中的老长官看着莫言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哦,没有人?”你没有看见到莫言,并不代表莫言不存在。你不欣赏莫言的作品,不代表莫言的成就不存在。
第三个故事,也是表达他对自己的阅纳和对生活的谦卑。我想,他把自己比作那个被抛出寺庙的人,而他,恰恰成为我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认为,中国还有很多作家可以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并不认为自己的成就高于别人,只把自己当成被抛出去的那个人,这让人对他更加敬佩。
我欣赏莫言,他的作品是魔幻的,而他却是现实的:“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不要怀疑别人的能力,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读懂莫言晦莫能深的故事,跟得上莫言想像的节奏,你的心中就不再有质疑了。
勇者无畏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记者节,让我想到身边很多熟识的记者朋友。
记得2008年冬天,那年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纷纷落下的雪花,没有阻挡住巢湖网站组织的文友去附近敬老院奉献爱心的步伐,随行的还有几名记者。
其中一名新华社的女摄影记者,身材娇小,衣着朴素,背着一个硕大的摄影包,与她的身形比起来,十分不称。不知道她长时间端着那么大的长镜头相机,是不是很辛苦?总想去帮帮她,不料,她身边另一位记者笑着说,“你别看她个子小,她干起活来,却是有一股猛劲,男记者未必比得过她呢!”
采访了敬老院的爱心捐助活动,已经快中午十二点钟了。这时候,那位女记者开始收拾器材,我很好奇:“吃饭了,你要去哪里啊?”“大雪把中垾菜农的蔬菜大棚压倒了,我要赶到那里做一个摄影报道。”当时,已经大雪封道了,去那里需徒步行走。我劝她:“还是吃了午饭再去吧,你走到那里,恐怕要到下午一两点钟了!”她把摄影包一背,潇洒地摆摆手,“不用了,我赶时间。”我一直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茫茫的白雪中。
再一次遇到她,是在一次作家采风的过程中。那天我们参观了很多地方,天气炎热,旅途十分劳顿,到达一处正在建造的博物馆前面,有的人累得连车都懒得下了。那位女记者,却走进工地,爬上正在修建的建筑上,从那里居高临下,有很好的视觉角度去拍摄。大家准备离开时,才发现,她还在杂乱的建筑中拍摄着。上车后,我问她累不累,她笑着向我展示她拍摄的硕果--一副副红红火火的工地沸腾的劳动场景。
记者,曾经是我最向往的职业,但现在看来,这个职业并不是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光鲜体面,每天都出入在厅堂暖室里。事实上,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记者的身影。
前段时间,我的一位朋友因为房产纠纷,打了很多年的官司,都不见分晓。走投无路的她,找到的报社。值班主任听了她的诉说后,立即派一名记者做跟踪采访报道。通过记者的报道,很多部门对此事也不再推托拖拉了。
站在社会的前沿,记者的另一个职责就是社会监督。很多不能解决,或者是迟迟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记者面前,都能够迎刃而解。记者成了消防队、救火兵。在群众的内心,有这样一个信念:有事找记者!
在我看来,他们就是社会奔走疾呼的先锋,也是人民大众值得信赖的依靠,他们能够无畏权势,帮助贫病弱势人群;他们也无畏于社会的黑暗势力,记者这个职业,无形中就成了高危职业。
在很多人眼里,战地记者这个职业是神圣的,但他们也是离死亡最近的人。《环球时报》记者邱永峥在他的新书《跟着美国上战场》一书中,就向读者介绍了战地采访的艰辛、战争的残酷,还有距离仅“4米”、“10分钟”的死亡。正是他们,用生命获取一个个镜头和一篇篇血淋淋的新闻报道,并以此来控诉战争,呼吁和平。
勇者无畏,勇者无敌。在战火纷飞的动乱国家,需要这样的勇士;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需要这样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