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3000000002

第2章 爱是一种修行

爱是一种修行

她,上世纪70年代时,她还年轻,孩子也才一周岁。每天早晨,凝望着儿子酣睡的娇态,倾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她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欣喜。幸福,随着儿子的降临日趋浓郁。怀抱着“呀呀”学语的儿子,她觉得生活才刚刚开始。

谁都不曾料想,她居然身患胃癌。这个噩耗,如同霹雳,重创着她的身心,她感觉天旋地转。

望着儿子灿烂的笑容,她的病痛减轻了许多。一岁大的孩子,还不解人世间的伤痛,他不清楚厄运已降临到妈妈身上,也不知道一家人正被妈妈疾病的阴霾遮住了蓝天。妈妈抱起他,宛如捧着价值连城的珠宝,儿子是她全部的爱和希望。她不知道撒手后,这株稚嫩的幼苗,能否茁壮成长。

肿瘤被切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癌细胞并没有扩散。但这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仅仅只是判了死缓,她还得经过5年的考验。

在病床上,疼痛稍微减轻点,她就给儿子织毛衣。一套一套地织,3岁的,5岁的,7岁的,9岁的,11岁的,14岁的……每个年龄段,她都织了一套毛衣。入夜,孩子睡熟后,她就在灯下,一针一针地织。爱人心疼地对她说:“早点休息吧,别累坏了,你现在要多休息……”她笑了笑:“你先睡吧,我想再给儿子多织一件毛衣……”夜阑人静,她专心地编制着精致的图案,也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和期许,一针针织进毛衣,即便自己不能守侯在儿子身边,至少有这些温暖的毛衣,陪伴着孩子幸福得成长。她就这样孜孜不倦地编制着母爱,忘记了病痛,忘记了自我。

她给儿子织的毛衣,足足有一大箱时,她竟然神奇地逃脱了死神的魔掌,安全渡过5年的缓冲期。接下来,又顺利渡过一个又一个的缓冲期。如今,她已是两鬓花白的老人,那个襁褓中的孩子,也成家立业。

当年,与她同病房的另一位病友,也是身患胃癌。医生诊断后,宣布他还有半年的时间。结果,他只活了一个多月。医生说,他不是病死的,是被自己吓死的。原来,当他得知病情后,一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食不宁,寝不安,最终加剧了病情。他太在于自己了。

爱,其实是一种修行。有爱的付出,就会有爱的获赠。我们的爱,都是有内涵的。

8元钱的钻戒

出于职业习惯,林沂从不佩带任何首饰,尤其是戒指、手镯之类。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她必须随时应对突如其来的外科手术。事实上,那些首饰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额外的负担,做手术的时候,她得花时间与精力去考虑如何稳妥地存放它们。

离婚的时候,儿子才三岁,很多人劝林沂:“把孩子给男方吧,你还年轻,以后还可以找一个好人嫁了,孩子会成为你的拖累”。但她割舍不下,孩子是她在这世界上仅有的寄托,她需要他。尤其在这个时候,丈夫的背信弃义,让她时时感到锥心的疼痛。曾经的山盟海誓,不过是一句美丽的谎言。

就这样,母子俩相依为命,一晃就是十年的时间。她把儿子看成了唯一的依靠,寂寞凄寥的日子,他是她微笑的唯一理由。儿子继承了他父亲的天分,各方面都显示出优秀的资质,也成为她引以为自豪的焦点。

市里组织的征文比赛中,儿子以他特有的笔触,博得专家的一片喝彩,最终获得一等奖。也赢得参加暑期夏令营的机会。她为儿子准备行装的时候,悄悄地给儿子的小口袋里塞了200元。儿子把钱交还给她:“妈妈,这次是免费的,吃住都安排好的,我啥都不用买!”她微笑地看着儿子,把钱放在儿子的手心里:“带上吧,假如遇到你喜欢的东西,你可以买啊!”儿子懂事地点点头。

一个星期的时间对林沂而言是很漫长的,这是十年来,儿子第一次离开她这么久。她每天都在查看厦门的天气预报,她多么盼望那一周,天天都是艳阳高照,儿子难得一个外出的机会。天气晴朗,他会玩得更痛快些。

儿子终于回来了,厦门的海风把他的皮肤晒得黝黑,他把一卷攥得温热的钞票递给了林沂,还剩192元,她一点也不惊讶,她了解儿子,他从来没有乱花过一分钱,这次可以支配这8块钱,林沂已经十分欣慰了。

儿子让她闭上眼睛,等她睁开眼睛的时候,她的手指上多了一枚精巧的戒指,玲珑的戒指上的仿钻,毫不逊色于真的钻石。她很吃惊,儿子选择的型号,怎么恰好与她的手指吻合呢?儿子诡秘地笑了:“很多阿姨在挑选,我看到有位阿姨的手和你的手差不多大,我就选了与她一样大的型号了!妈妈,你可一定要带上啊,虽然只有8块钱,不过是我给你买的啊!”林沂抚摩了儿子的头,一股暖流从心底荡漾,一直涌到鼻尖,她赶紧转身去准备晚餐,尽管这是幸福的冲动,但她却不愿意让儿子看见她溢出的眼泪。

这是一枚精致的仿钻戒,她本以为戒指会很快褪去那纯白的保护色,但一个月过去了,戒指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模样,科室的同事居然没有看出破绽,都以为是一枚真的钻戒。她笑而不答,在她的心里,这就是一枚真心钻戒。

一次做手术后,她忘记带上那枚戒指了,吃饭的时候,细心的儿子居然发现了,急切地问林沂:“妈妈,你的戒指呢?戒指你一定要带上啊。你经常上晚班,回来时家里又没有人去接你,要是在路上遇到坏人,你就把戒指给他,说是真的钻戒,他就不会再伤害你了……”林沂听到这里,泪水再也抑制不住。离婚十年来,日子再辛酸,她都没有当着儿子的面落过一滴眼泪。而今,她却任意着这泪水放肆地流淌着,因为,这是她享受到的最大的幸福。

一个拥抱的距离

她叫豆豆,已经是初中生了,看起来却仍然像个小学生。纤瘦,胳膊细得让人不敢碰,担心一不小心就折断了。个头也不高,典型的营养不良。头发乱乱地系着,不知道是刚才打架弄乱的,还是早晨压根就没有梳理好。有一股倔强的野性,这是我第一眼见到她的感觉。

打架,对于这个女孩子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开学不到一个星期,她就给班级一位男生下马威。

把她叫到办公室,她的嘴巴像贴了封条似的,既不为自己申辩,也不肯承认错误。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的铜豌豆。无奈,只好从侧面了解情况。同村的学生告诉我,豆豆的父母很早就离婚,各自有了新家庭,又都在外地打工,豆豆跟着爷爷奶奶过。大家都知道,豆豆是个没人要的孩子。刚才就是因为那个男生笑“豆豆妈妈跟人跑了”,豆豆才咬了他一口。好在只是几个清晰的牙印,并没有咬破。

再次把豆豆“请”进办公室,她已经平静多了,不再像刚才那样“呼呼”地喘着粗气。一个女孩子跟男同学打架,自始至终都没有掉一地眼泪,这个豆豆真够泼辣的。

她看着我,眼神很渺远,像在看遥远的地方。其实,我与她只是一桌之隔。

“过来吧,我帮你梳梳小辫子!”她机械地移过来,并不说话。

头发稀疏发黄,发根还散发着浓烈的汗馊味。我小心地给她梳理着,怕把她弄疼。“给你梳两个小辫子吧?”我觉得她梳两条小辫肯定更机灵。她很果断地回绝了:“就梳一个,我想显得成熟点!”小姑娘很有主见。

隔三茬五,我都会借给她梳辫子,与她交流一下。她的话很少,准确地说,那些算不得说话,简洁的就剩下词了。尽管如此,我可以从她坚定的词语中,感受到她的坚强,又略带着些悲伤。

忍不住把她揽进怀里,她那么瘦小,抱在怀里,就像是拥着一段冰冷的树桩。她伏在我的肩头,安静得像一只小猫。我可以感觉到她离我很近,拥抱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

渐渐的,豆豆的话多了起来。一次,她见我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喜贴,竟然说:“你要带喜糖给我们吃哦!”她走后,同事批评她,“跟老师说话没大没小的”。我笑了笑,“她是没妈妈疼爱的”。似乎因为这,她所有的放纵都可以宽容。

有一点很肯定,豆豆闯祸的频率越来越低了,现在几乎没有人来告状,说豆豆又做了什么错事。因为这,我常常把她叫到办公室里,从抽屉里拿两个糖果奖励给她。

一次上体育课时,我在办公室改作业,有个学生急匆匆地跑进来,还没进门就喊:“老师,老师,豆豆爬树掉下来了……”

我跑过去,体育老师已经在那里了,他察看了豆豆疼痛的地方,说:“没事,只是脚踝崴了,这个丫头是个机灵鬼,摔不到她的!”广玉兰树干有两米多高,不知道这孩子怎么想起来要爬树摘花的?

我把豆豆扶进办公室,让她坐在椅子上,一边给她搓揉着脚踝,一边责问她:“为什么要爬树,校园的花不允许摘,你不知道吗?”她眨巴眨巴眼睛,竟然掉下一串眼泪,没见过她服过软,怕是脚疼的厉害吧?

“老师,我的脚不疼了。我看见树上的花开了,就想摘一朵送给你……”都怪我,那天跟她说广玉兰像莲花一样洁白美丽,还说我喜欢莲花。有一些自责,又有一些感动,情不自禁地把她拉到跟前,轻轻地拥入怀中。她伏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说了一句,我好想叫你妈妈!

做一条倾听的河

为了赶时间批改试卷,宁馨中午没有回家,放学后随便吃了点,就回到办公室工作了。一个瘦弱的身影,在办公室前踯躅半晌,因为急于完成任务,宁馨没有主动去招呼她。最后,门外的小女孩好象积蓄了所有的勇气,走到宁馨面前,怯生生地叫了一句:“老师……”抬头看看她,瘦削的身材,单薄的衣服,与今天的气温形成了比差,宁馨捏了捏她那件毛衣,问她:“为什么只穿这一点,外套呢?”她很不好意思地说:“外面的衣服小了,穿着很难看,我就脱掉了……”宁馨打趣她说:“要风度,也不能拒绝温度哦!”

见宁馨正在批改试卷,她很小心地试探着问道:“老师,我可以和你说会话吗?”她的情况比较特殊,父亲去世,母亲外出打工,一直与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日里宁馨对待留守儿童,都比较照顾,尤其对她,一个敏感的、上劲的小女孩,更是关爱有加。

宁馨放下手中的笔,笑着对她说:“好啊,这里正好没人陪我说话呢!”示意她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小女孩如释重负地说:“我以前在家,我一说到‘爱漂亮’之类的话,妈妈就说我:‘小姑娘,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别一天到晚想着那些!’所以,我和妈妈总没话可说!”她抬头看了看我,见宁馨依旧微笑地注视着她,又放心地半低着头,腼腆地笑了一下,露出嘴角的小虎牙,多了几分调皮。

停顿了一下,她又喃喃地说:“我家里人总是吵吵闹闹的,爸爸在我11岁的时候,因为奶奶和妈妈吵闹,他一生气,就吃老鼠药死了……后来,奶奶和妈妈的关系更加不好了,我夹在中间很累,平时伤心的时候,我就去小河边,在那里哭一场,有时候,就跟小河说说话,……”宁馨的心一向脆弱,听她诉说时,一股暖流从心脉中涌起,汇积在眼眶里,为了不让她发现我的泪,赶紧假装擦拭眼镜,趁她不留神,偷偷抹掉眼里的泪。

宁馨的心里,仿佛浮现一个稚嫩的身影,面对着潺潺的小河,诉说着她积年的幽怨。河水会因为她而起微澜么?或许,灵性的河水会至此聚合回环,形成一个旋涡,将这个小女孩的不快乐,带向遥远的地方。

她的声音很轻,很柔,宛如一颗寂静的心在与小河交流:“现在,那里的河水很脏了,我就不想对着它说了,就来和你说!”宁馨很荣幸,这孩子将她当成一湾没有被污染的河水,宁馨融化在她的世界里了。

整个中午,宁馨都扮演着那条静静的小河,倾听她心底最单纯、最最细腻的诉说:说她的童年往事,说她经历的苦难,还说到她多次自杀的想法。此时,她不再局促,目光空远地注视着远方,仿佛是平静地目送河水的流逝:“看见奶奶和妈妈吵架,我就想去死,不过,我又很胆小,我想上吊,又觉得那很难受;想去割破手腕,又很怕疼;想去跳河,又害怕太冷;想去吃药,可我平时就很害怕吃药,太苦了……”她低声细说,可字字句句都烙印在宁馨的耳鼓里,这段独白,本该只会出现在影视节目中的,可今天却是她心底的呐喊,或许对于她,一个14岁的孩子,经历太多地超越了年龄的承受力吧。

伸手触摸到她的手背,凉得刺骨,宁馨起身,给她倒了一杯热水,好让她暖暖手。她很满足得捧着茶杯,好象找到了她需要的一切,对宁馨说:“老师,前几天,我一点不想学习,我害怕极了,担心自己变坏了,所以,那天跑过来要你给我调整座位!”她毕竟还是个孩子,14岁,是躺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龄,不过,冷峻的现实,剥夺了她这个权利,她不曾与母亲交流的话,都放心地倾倒在宁馨这里了。宁馨询问了她的生理经期,告诉她,那几天不想学习是很正常的,不必太过紧张。她又诉说了对男女同学之间友情的看法,这些是宁馨不曾料想的,这个略带忧伤、倔强的小女孩,原来心底积蓄着如此丰富的情感因素。

时光似乎因她而短暂,上课铃声响了,她向宁馨道别,依旧笑着,一字一顿,慢条斯理地说:“老师,我好喜欢和你说话,和你说话没有代沟!”宁馨忍不住笑了:“因为我是一条小河啊!”她的目光中闪烁着一丝喜悦。

本想张开臂膀,给她一个母亲般的拥抱,但最终宁馨只是僵持在那里,微笑着看她离去,或许,女孩需要的,只是一条善于倾听的小河。

蒲扇,摇到天明

那是80年代初,他参加高考,父亲特意请假,送他去县城考试。县城很小,只有横竖两条长街,比较正规的旅社也就那么几家。父亲带着他,住进一家中档的旅社,档次高了,住不起的。为了让他休息得好,父亲特地要了一个单间,只有一张大床。比四五个人的混合间,稍微贵点,但安静多了。

其实,那时的家境不算好,父亲一个人的工资,需养活一家五口人,常常捉襟见肘。倘使遇到特殊情况,就难以应对,母亲怎么省都省不够这个月的开支,父亲不得不从同事那里一次又一次地周转。

考试前,他就闷着声跟父亲提出:“别送了,我跟学校一起去,节约点,反正今年考不上!”“你别管,把你的书读好就行,不管考上考不上,我们都当能考上去送!”父亲比他还固执。他知道扭不过父亲,也就不作声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个理古人说得没错。考试的时候,他就深切地感觉到了。面对长长的试卷,他突然有一种冲动,恨自己,恨自己没把这块地种好。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农民,把一块好生生的地给荒废了。

快毕业了,瞒着父亲,他逃过学,还借着上晚自习的名,偷着跑去看过电影。这些本该做出来的题目,在他的脑壳里打着盹,如同一层戳不破的膜。这样的自责他不止一次有过,看见父亲焦虑的眼神,和母亲愁苦的容颜,他也曾握着拳头跟自己说:“要改!”但他,始终没有做到。他被骨子里另一个玩野了心的他带坏了,拉不回头。

每场考试结束,父亲从不问他考得如何,怕给他增添了压力。但父亲从诸多细节中,敏感地觉察到他考得很糟。彼此都心知肚明,谁也没有开口挑破。

那一夜,他突然失眠了。父亲很小心地蜷缩在床沿边,留给他大半张床。他开始烦躁,起来冲了一把凉水澡,还是睡不着。父亲也坐了起来,对他说:“我们出去转转吧,顺便买个西瓜!”他点点头。这么多年来,他依赖父亲,却又无时无刻不与父亲较着一把劲。此时,他却温顺得宛如一只失意的羔羊。

街道,在昏黄的灯光下,幽深,鬼魅似的,深不可测。七月的暑气,在黑夜里继续酝酿,似乎要把这夜气熬成一锅粘稠的粥。

路边,隐隐有人说话,近看,不只一个。“快睡吧,明天还要考试。”一个瘦削的老头,摇着手里的蒲扇,催促着就着路灯温习书本的男孩子。一张凉席,旁边点着一盘蚊香,蚊子还是不顾一切地在他们身边焦急地打着转,俟机发动一场大的“谋杀”。父亲问他们:“怎么睡这里啊?”坐在凉席上的父亲“嘿嘿”一笑,爽声应答:“来迟了,旅社都满了!”

一张凉席,一把蒲扇,还有一盘蚊香,准备得很充分,这一切似乎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一场预谋。或许,他们果真如传说中所说,穷得只能睡在大街上了?

那一夜,一个画面始终晃动在他的头脑里:一个席地而卧的考生,一位摇着蒲扇驱赶蚊虫的父亲。黑夜里,摇着蒲扇的父亲,如同一尊雕像,守卫着他的儿子。一把蒲扇,一直摇到天明。

一年后,他,也考进一所名牌大学。

父亲的守望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会回家看望父母。父亲得了消息,总会早早地守侯在村头的老榆树下,驻足张望。

汽车转过山坡,远远地便可以看见村头的老树下,有个瘦削的身影。我的眼睛近视,不过,凭着直觉,我就知道那是父亲在守望。高大的树冠下,微驼的身形愈加瘦削。父亲痴迷地守望着我们归来的方向,老树与老人相伴,犹如一副黑白剪影,成为这座村庄最诱人的书签。

牵着父亲的手,那双满是老茧树枝一样、枯燥有力的大手,少了几分血性阳刚。记忆中,父亲的手是温暖的,背脊也是笔直的。牵着他的手,走到哪里,我都不会恐惧。他结实的后背,是儿时梦境的温床。

小时候,脑子里充满幻想,也可能是谍战片看多了。父亲在我的心目中,是无所不能的。有敏锐的洞察力,甚至还有些魔法,可以对我做过的每一件事情了如指掌,还能分辨出我仓皇的话语中有几成真,几成假。在父亲面前,我就是白纸上的黑字,任何掩饰都是徒劳。仿佛背后总有一双眼睛望着我,这种错觉一直陪伴在我的成长之路上。

母亲被转为商品粮户口,我们家最后一名成员跳出了农门。但这并没有给父母带来多少欢喜。二轮土地承包,收回了家中最后一份土地,就连那块像点样的两分田的菜地,也被觊觎已久的人指名要去了。父亲是位侍弄田地的好手,经他调教的土地,肥得流油,种什么,兴旺什么。

土地成了稀罕物,但父亲永远不愁没地种。他带着一把铁锹,山坡上,河埂边,平整几锹土,就是一块小菜地。几户在外打工的人家,争着把农田无偿留给父亲耕种。

父亲种的田地,从来不会荒芜。人勤地不懒,父亲在土地上精心绣着他的生活,把泥土绣成庄稼,又把庄稼绣成快乐。纵使冬闲,田里没有农活,一天不去田头看看,他的心就痒痒的,仿佛田里长的不是庄稼,是一手带出的千军万马。

偶尔,也会跟随父亲去视察他的“兵”。远远就可以看出他种的庄稼与众不同,不是花果多一筹,就是穗粒大一截。父亲指着隔着一条田垄,长满杂草的麦田,像是惋惜庄稼,又像是在责备耕者:田哪能这么种?

父亲的心里,土地是有情有义的汉子,你流多少汗水,它就馈赠你多少收获。他如同一位骁勇的将军,终日守卫着他的田地。父亲离不开土地,我能读懂他对土地的依恋。

我连大麦和小麦都分不清,也看不出土地厚薄,但我知道,无论多单薄贫瘠的土地,经过父亲的精心耕作,都能够长出不薄的庄稼。把庄稼种好,才对得起土地,这是父亲的原则。庄稼长势旺盛,父亲笑咪咪地瞅着它们,酒醉似的酣畅,似乎田里种的不是庄稼,而是他生养的孩子。

常常去看庄稼,久而久之,我被父亲同化了,觉得自己也是父亲田里的一棵庄稼。我若不能茁壮生长,也对不住麦田的守望者。

爱的寻觅

你可以从成百上千匆匆走过的人群中,找寻到你要找寻的人么?我的父亲可以。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来开序幕了。每到此时,我总会想到父亲。每次我带考时,考试结束,学生离校的刹那,总喜欢在我带领的学生中,任意选一个特定目标,然后在人的海洋中去寻找。但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我不能在散场那短暂的几分钟内,找到预设的目标。

与我同行的人很奇怪,为什么我有这样的爱好呢?

我向他讲述一段我经历过的高考。

那年七月,雨水格外肆虐。门前的田地都成了汪洋大河,白浪一片。内陆的水排不出去,天上的雨还忘乎所以得下着,并不惜情。灾情十分严重。

为了不给家里添更多的负担,我执意跟随学校组织团队去县城参加高考。去县城的路被洪水阻隔成一段一段的。本来去那里只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那天却在辗转中费了大半天的时间,下午2点多才到达目的地。

沿途我们不断地变换交通工具。汽车可以到底的地段真是太少了,遇到被洪水淹没的地方,就通过小船渡过。有的地方连汽车、三轮车都没有,就得步行。一路行程坎坷,老师鼓励我们:人生无坦程,这就像考大学一样,只有经历过苦难的磨砺,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我觉得他说的很对,坐在小船上,我仿佛看见彼岸之花,果真有一种被“渡”的感觉。

考完试回家,父亲早早等候在车站。一见父亲,忍不住大诉行程中的艰难和委屈,父亲只是笑了笑。

回到家中,母亲告诉我:你父亲去考场看过你!他不放心,还是悄悄去了趟县城。我笑父亲,县城那么大,你连我们住哪里都不知道,如何找到我呢?

但父亲果真去过。因为他听了传闻,说县城里的灾情更严重,随时有破圩的危险。父亲终究放心不下,第二天早早起程了。临行时,他与母亲商量,“要是水太大,就把丫头带回来,明年再考也不迟!”

进了城,虽然汛情的确不容乐观,但绝对没有传闻水淹县城的玄乎,父亲稍稍放了心。但既然来了,不亲眼看到我,就这样回去了,又很割舍不下。

于是,他到我考试的二中考点门口,一直守侯到考试完毕学生散场。为了试卷的安全,学校必须等到监考老师收好试卷无误后,才可以打开大门给学生放行。一道大铁门,里面是黑压压的学生,外面是焦急等待着的家长们。大门一打开,就像河水开了闸,学生、家长两股河流汇集到一处,成了汪洋的海。

父亲在大门前,选了一处高台阶,踮着脚张望。他居然从人山人海中寻到了我。看见我与另一位女同学说笑着走出来,他彻底安心了。为了不影响我考试,他竟没有与我打招呼,甚至连午饭都没有吃,就匆匆赶回家。那天晚上,他到家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了。父亲的脚上有厚厚的老茧,我总觉得有一层老茧是为我磨的。

我的心中一直有个结,为什么父亲可以在千军万马中寻找到我,而我不能?倒是同事一句话,帮我释了疑。“你父亲用心去寻找你的,而你,只是在做一种游戏,缺少了爱心,你找不到是必然的!”

时隔多年,我仍然怀念父亲那次爱的寻觅。

淡淡绿豆香

母亲是与众不同的。记忆中她的身上总散发着的一种特殊的香味,那种味道是别的母亲身上永远不会有的--炒熟的绿豆香味。

母亲因为乳腺肿瘤,切除了左乳房。年轻的她是个爱美的女人,她对美的追求高过对生命的怜惜。但为了这个家,为了这群没有成年的孩子,母亲毅然选择活下来,舍弃掉女性躯体完美的标志--乳房。

爱美的母亲最初是用一个小布袋缝一些米,替代被割去的乳房,来维持两边的对称。当时的生存状况异常艰巨,母亲从事的也是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了这一家人的生计,她从没把自己当作病人来看,从不宁惜自己的身体。别人可以做的劳动,她都会去做的。别的女人可以挑100斤的担子,母亲绝对不会挑少于99斤的担子。繁重的劳作,大量的流汗,很容易使米受潮霉变。不过,要是用绿豆作为填充物,效果就好的多了,不会那么快就潮湿霉变。

小时候,小芹经常看见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解下胸前那袋绿豆,长期经受汗水的浸泡,绿豆开始发芽了。母亲却从未发过牢骚,而是笑吟吟地对父亲说:“快来看,我们有绿豆芽吃了!”生活条件拮据,没有那么多的绿豆来替换。为了防止绿豆发芽,母亲就将绿豆炒熟。从此,母亲的身上就有了这淡淡的绿豆香。

小芹喜欢偎依在母亲的怀里,闻她身上淡淡的绿豆香。母亲则疼爱地抚摸着她,好象有许多的不舍。

如今,母亲老了,她已经不再避讳身体的残缺。小芹也闻不到她身上那绿豆的清香了。回想曾经,不觉潸然泪下。母亲一直是行走在生死的边缘线上,但她从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疾病而放弃过繁重的劳动;也没有因为她自身的病痛,将怨怒发泄到孩子的身上。孩子们的童年与别的孩子的童年是一样的幸福快乐的。

记忆中的母亲,白天经常浑身大汗淋漓,不仅是因为她身体虚弱,也是因为她从事的劳作的确繁重。夜里,一觉醒来,母亲还在灯下做鞋子。那时候,孩子们脚上穿的都是她亲手缝制的布鞋。小芹不只一次听到母亲与父亲的灯下对话。父亲催促母亲:“快点睡吧,白天做事情已经够累了,你身子也不好,……”母亲总是不急不忙地回答:“不慌,我得给这几个孩子多做点鞋,我这身体,说走就走的,多做点鞋子留着,假使我真的提前走了,这几个孩子也不会光着脚丫子!”

母亲的心里,放着很多人,有父亲,有几个儿女,惟独没有她自己。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好人一生平安。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放不下”,支撑着母亲残缺瘦弱的躯体,她竟奇迹般地摆脱了死神的纠缠。

如今,小芹已身为人母,突然很怀念母亲身上那淡淡的绿豆香味。好想再依偎在她的怀里,让她轻轻地拍着自己的背,哼一曲催眠的小调。

母亲的梦

2012年5月9日,英国“殿堂级”发型师维达尔·沙宣因白血病,在他加州洛杉矶的寓所安然辞世,终年84岁。

沙宣是享誉全球的顶级发型师,他还把“触角”伸向商业圈,借助开设发廊、美发学校并研发产品带动美发业变革,提高美发行业的社会地位。

1928年1月出生于英国伦敦,父母都是犹太人。3岁时,爸爸移情别恋,抛妻弃子。妈妈养不起一对孩子,迫不得已将他们送进孤儿院居住六年,直至再嫁之后,才接回他们一起生活。沙宣14岁已辍学,母亲苦于儿子缺乏独立创业的能力,为了给儿子寻求最好的出路,日思夜想的母亲,有一晚竟然梦见他在发廊里工作。一个平淡无奇的梦,却改变了沙宣的命运。醒来后,母亲眼前一亮,觉得送沙宣去学美发是再好不过的了。

经过商量,继父最终同意出资送他去学师。母亲与儿子的心灵是相通的,正是母亲这个梦,让他的才华得以发挥。“那是我妈妈的主意”,谈及入行美发业,他总这样跟朋友说起。其实,沙宣的话只说对了一半,母亲的梦是他进入美发行业良好的开端,而他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完全得益于他本人独特的视觉和与生俱来的天赋。

沙宣是执著的,1948年,他赴以色列集体农庄干活时,就暗暗确定了人生的方向--全力进军美发界。6年后,他在伦敦韦斯藤德的邦德街开设第一家发廊。沙宣一度暗下决心,如果从业10年无法改变发型潮流,他就转行当建筑师。不过,他的这个想法没有得以实现,因为他的设计风格迅速受到女性青睐,发廊很快门庭若市。

他热衷用精确的剪发技术为顾客呈现自然完美、层次分明、易打理的发型,只需甩甩头发,头发便垂顺。他推崇的美发三步曲“洗剪吹”令无数女性摆脱了每天耗费长时间打理头发的烦恼。就这样,沙宣很快就改变了人们对发型的概念。

对沙宣来说,最爱的不是钱财,而是头发。作为一位顶级发型师,他具有着莎士比亚一样的灵感,他爱头发,头发是激发他的灵感的源泉,但他从来不把目光局限于头发上,只拿头发做文章。作为一名高人一筹的发型师,他还需要更加深入地考虑到顾客的人体骨骼结构特点,结合几何学、建筑学来制定符合顾客自身因素的规则。美发对于沙宣来说,是一门顶在头上的艺术。

沙宣的灵感无处不在,他还喜欢从世界各地的建筑中找寻美发灵感。1963年推出“波波头”发型后,沙宣为美国女星米娅·法罗在1967年电影《罗斯玛丽的婴儿》中设计的发型另他声名鹊起,“沙宣”从此成为美国和欧洲的时尚热词,他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发型之父”。

人们照相的时候喜欢摆个剪刀手的姿势,但只有沙宣的POSE是最有权威性的,他不愧为拿着剪刀的莎士比亚。

真水无香

午休时,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问我什么时候有空回家。通常我都是每月回去一次,不知道这次母亲着急询问,是何原由?

再三追问,母亲都说“没事”,我工作忙,她是知道的。沉吟片刻,她又以商量的口吻问:“斌这几天要出差吗?让他顺便回来一趟吧?”我的答案依旧是否定,她似乎有点失落。沉默是明证。我不放心,又问一句:“家里有事吗?”母亲迟疑了一下,“也没什么事,就是想让你们回来带点蔬菜……”我可以听出她的失望。

或许最近接连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让老太太也不放心了。安慰了她几句,就挂了电话。

傍晚,母亲又打来电话,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我明天早晨去你那里!”听说外婆要来,儿子欢欣鼓舞。平时想接她进城小住几天,都被她以农活忙推辞了。是的,季节是不等人的,一年二十四时节,打了春分,就得亦步亦趋地紧跟时令,母亲永远是忙碌的。

听说母亲特意给我们送点蔬菜来,先生笑着说:“来回车费够买几篮子蔬菜了!”我也觉得母亲不会算帐。不过,既然她要来,就让她来吧,平日请都请不来的呢!或许送蔬菜只是个托词,她想来看望我们,尤其是儿子,自幼从她手心里长大的,过段时间不见,就彼此想得不行。

中午下班,厨房里已香味四溢了。母亲总是这样,走到哪里就忙到哪里。厨房里,堆放着各种蔬菜,足够我们吃半个月了。我笑她:“怎么不把菜园子搬来?”她也不生气:“不要紧,吃不了就送些邻居。”

纸盒里整齐地摆放着俊秀匀称的土鸡蛋,都是母亲逐个挑选的,还有两只清洗好的鸭子。鸭子是母亲的宝贝,乖巧伶俐。早晨,天一亮它们就“嘎嘎嘎”地催促母亲让它们下池塘。黄昏,还会回家围着母亲讨食,一点不烦心。春季是鸭子下蛋最佳时节,母亲怎么舍得杀掉它们?

“要春耕了,怕鸭子下别人家的秧田,就赶紧杀掉了。”母亲最怕给人惹麻烦。“那你们就留着自己吃呗,这么大老远的,就是送鸭子来的?”在母亲的眼里,我们还只是没有长大的孩子。

对于我的责备,母亲并不介意,倒是很高兴地说:“今天车上人特别多,我怕他们碰坏了鸡蛋,就把纸盒子抱在怀里。我刚才把鸡蛋鸭蛋都清点了一下,一个都没有破!”

母亲体质弱,有晕车的毛病。又带这么多东西,中途还需转车,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挪过来的?

想起海子的母亲,她从老家安庆带着一只装满50个鸡蛋的布包去北京看海子,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到北京居然一个鸡蛋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抱着那个装着鸡蛋的布包。她相信儿子吃了鸡蛋,苍白的脸上会多一丝红润。我不知道那位老妇的姓名,我只知道她有一个名字--母亲。

母亲只在我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匆忙离去,说是不放心父亲。又说,本来是应该叫你爸来的,这几天他脚上长了个疖子,走路一瘸一拐的,不方便。我塞给她一些钱,她拉破口袋都不愿意要,倔强地说:“你爸交代过了,绝对不能要你的钱!”

母亲回去了,我不再讨论她此行值与不值。真水无香,真爱无价,母爱到底有多重,金钱是不能度量。

石榴红了

又是金秋石榴红的季节。想起外婆家的门前,也有一棵石榴树,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开花结果了。小时候,尤其是九月,很喜欢去外婆家,因为石榴红了,熟透的石榴,会咧开嘴,露出一排排晶亮的石榴米儿,每一个果实就是一个诱惑。

听说这棵石榴树是舅舅从很远的深山里挖来的,刚栽种的时候,它还很瘦小。经过舅舅精心的培植,这棵树逐渐枝繁叶茂了。外婆很喜欢这棵树,倒不是因为那果实,而是因为五月的石榴花开,一树红花,一片火红。外婆把它看成是吉庆的祥云,说这肯定是一个好兆头。

花开过后,果实就蠢蠢欲动了。从一个指甲大的小球儿,逐渐长成拳头大小。果实还没有成熟,就陆陆续续被邻家孩子摘去了很多,外婆也不阻拦,只要来年的花,依旧开得那么鲜亮,外婆的脸上仍然会荡漾起会心的微笑。

石榴花开了几个春秋,随着枝干的粗大,花也越开越多,越开越艳了。

可惜,有一年春天,石榴树无端地死了半边,五月的石榴花也开得稀稀落落,经过一个漫长的雨季,只有很少的花蕾,成长为丰硕的果实,有的虽然已经长到拳头那么大,也会莫名地从枝头坠落,拣起来一看,原来是雨季的霉菌早已经将它侵蚀了。

那年深秋,舅舅便大病不起了。好似花是懂人语的,它感激于舅舅将她从贫瘠的深山里移栽到肥沃的土地上,并且这么多年来,始终如一对它的精心呵护,所以,当它“预知”到舅舅的疾病时,也惨淡零落至此了。我们一家人,更加器重这棵石榴树了,觉得她就是神使的化身。

舅舅去世的那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大雪淹没了为他送行人的脚印。他就这样一去不归了。

舅舅去世后,外婆对那株石榴树产生了情感的依赖,在她看来,那株树就是舅舅的化身,是舅舅特意种下这棵树,来陪伴她,安慰她的。自此,她对石榴树的照顾就更尽心了,春来灌溉,夏来消毒,秋来施肥,冬来整枝,催它入眠。一棵树,一片儿女心。

一年又逢一年,她总是精心地呵护着,培植着,让它在春天把花开得最艳,在秋天把果实结得丰硕。石榴树成了一根线,一头牵着地下的舅舅,一头连着记挂他的亲人。

去年清明,给舅舅上坟的时候,竟然发现他的坟头,又长出一棵细小的石榴树,或许他是在以此告慰思念着他的亲人吧。

又逢石榴红时,路旁几株自生的石榴树上,一个个干瘪瘦小的果实,铃铛似的挂在树杈上。大概是因为土地贫瘠,且缺少雨水的灌溉,石榴干涩瘦小,才无人问津的。看着这些石榴,似故人又在眼前了。

同类推荐
  • 爱已凉

    爱已凉

    《爱已凉》雪小禅这套十年典藏系列,是在不断推出雪小禅近期新写作的小说和散文外,还收录了雪小禅多年来的精华畅销之作,集合成一个精品书系。分别有小说集《爱一个人趁天黑》《病毒》《不过是场情色的游戏》《长恨歌》等。
  • 声音低低说生命

    声音低低说生命

    本丛书收入“写郑州”征文活动中的优秀作品,以体裁分类,分长篇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集、纪实文学、民间故事集等册。本册为长篇历史小说,记述了中国最伟大诗人杜甫的一生。
  •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冰心文选·佚文卷

    冰心文选·佚文卷

    本书分三辑收录了冰心的文章,包括《甲午战争》、《我所见到的蒋夫人》、《我眼中的宋美龄女士》、《日本的风景》、《纯白的婚礼》、《我自己走过的路》等。
  • 坐言起行录

    坐言起行录

    把严谨的学术、深刻的思想和灵动的表达熔为一炉,内容包括:对20世纪前半期诸多文人作品的体会;对语言、思想和社会的一般性思考;教学、科研和培养学生的心得;日常生活的感悟。经由这些内容,一个当代的哲学教授和思想者的形象脱颖而出:从细节中触碰历史,于细微处显现气韵。以人文的姿态驻足或行走,回望或前瞻,沉思或行动,都表现出信心、希望、执着和努力。
热门推荐
  • 祭逝

    祭逝

    被染上墨色的黑夜,我一人在祈祷着,让时光倒流到认识你的那一刻。可是我的呼唤总是找不到出口,看着你慢慢远离我,又潸然泪下。-沈菀清我带着疲倦选择用这种方式离开,我离开的身影伤到了你,可是或许我就是不适合有着牵绊。-怀晏
  • Another Study of Woman

    Another Study of Wo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武天命

    魔武天命

    晓峰,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却因命运的捉弄游走在两个世界之间。面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他开始迷惘,对与错该如何分辨,未来究竟是谁在掌控···
  • 狼牙会之再战天

    狼牙会之再战天

    古狼牙何失?千年已去,吾印已弱。子等不服,我要嗜天!
  • 等石头的人

    等石头的人

    古龙的文风,老舍的笔调,勾勒出小地方的人和事。中国最真实的老百姓生活。
  • 无极限遐想空间

    无极限遐想空间

    主角御。在很是宁静又安详的生活中苏醒了非人一等的技能——遐想召唤术。凭着一身不入流从等级1开始了刷级旅程。不断阻止着想要控制世界的异世界-食梦者.本是不愿意却因为自己喜欢的女生,而不得不。硬着头皮往前冲。“挡我者死——”
  • 海贼王之撒旦在世

    海贼王之撒旦在世

    一个高三狗在地震中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并附身在了一个在冬岛刚刚冻死的人身上,正巧那个人身上还携带着两件东西——恶魔果实和魔刀·焱,故事就此展开……
  • 惊天羽变

    惊天羽变

    这是一个仙侠的世界,这是一个修真的传说。御气(引气入体,运用元气操控物体),沃土(储存元气汇入丹田,凝实成真元),生莲(莲生于丹田),蒂丹(莲开结子),元婴(子化元婴,元神出鞘),淬体(肉体不死不灭),脱魂(元神不死不灭),道化(掌握道意,分割天地力量),登境(明晓道意规律,阐述人生一道),大劫(修真九九归一的终结,来去全凭修真者意愿)每个阶段包括:初期、中期、后期、圆满、大圆满。法宝分天地玄黄四级,每级分高中低三阶。称号:道人不是称为,真人(脱魂),道仙(道化),道尊(登境)
  • 那逝去的年华叫青春

    那逝去的年华叫青春

    ‘我不后悔现在的选择,但如果有如果。如果能回到那个时光。我想我不会做这样的决定’本书讲诉的是,男主角子翰因为自己的好哥们而放弃自己喜欢的女孩单白,把这份情愫深藏在自己心底。当发现自己始终放不下她时,她已是别人的她,而他已拥有他的她。当他觉得当时的自己是多么幼稚时,时光已经回不去。回不到能拥抱着她说爱她的年代。
  • 守护甜心之雪落魅恋

    守护甜心之雪落魅恋

    彼岸花开生死之别只为君倾永世不变她,将不会懦弱,不再失败再一次的背叛她看清了……也,看轻了强者归来,看她怎么颠覆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