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远赴大洋彼岸到美国立足打拼,家属、老人随之而来探亲。据统计,中国每年到美国的探亲者总数在十万人以上,我就是其中之一。
赴美国探亲,一住少则三个月半年,办好延期甚至可住一年以上。进入异国他乡转换成“当地居民”角色,生活体验当会比较深入。以几十年国内阅历作背景,记述另一个全新国度的所见所闻,先从吃、住、行谈起,看看在那里怎样过日子。
住在“大纽约”地区新泽西州的我,与绝大多数外来者一样,不可能遍走全美国各地。但在“大纽约”所领略的民风习俗不仅对美东地区,就是对全美国,也有一定代表性。吃、住、行是生活基本内容,美国各地情况大致接近,要说不同,因美国是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地区的各类民族,原本都带来了本民族原有的生活习俗,久而久之异同互变,形成特有的美国生活方式。
相对于亚洲各国,美国土地广阔、人口密度不高;经济发达,社会管理规范成熟。从人多拥挤的中国来到美国,开初对各方面颇感新奇,只有经历一段时间后才会慢慢习惯,既使最基本的吃、住、行也是这样。
(一)简单生活,从“吃”开始
中国人与中国家庭,“吃”是件大事。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似乎再没比“天”更大的了。人们见面的口头禅往往总要问一句“吃过了吗”?
如果到美国还这样,别说对“老美”,就算对习惯了美国生活的华人,听起来都感到别扭。崇尚自由、务实的美国人,在“吃”上强调的是健康、便倢、简单化。除非特别场合。
白领上班族,他们的早餐(breakfast)多是吃快餐。果汁、麦片、烤面包加咖啡或牛奶泡麦片。也有煎饼、玉蜀黍片、香肠、火腿和各种做法的鸡蛋等,都是商场买回的成品,为了赶着上班,大多从冰箱取出稍稍加工吃完就走。很少如中国人那样又煎又煮,正规地全家聚一起吃一个早餐。
商界、政界人士有时会安排所谓“工作早餐”,那是另外一回事。为募捐、联系业务或商讨要事等,早餐在特定场合安排,当然会很丰盛。
美国人午餐(lunch)更简单。他们大多没有午睡习惯,往往抓紧时间吃完稍事休息就上班。有的人从家里带点食品,或者吃些蔬菜和三明治,汉堡包;或者意大利馅饼(Pizza),“热狗”之类,再加一杯饮料就打发了。
晚餐(supper)是比较重要的一顿,相对午餐来说一般应当有比较丰盛的食物。常吃的主菜有牛排、猪排、烤牛腩、炸鸡、炸虾、火腿及烤羊排等;随主菜吃的有蔬菜、面包、黄油、米饭、面条等。一般人回到家里吃晚餐主要取决于家里谁来做,做晚餐的人自己喜爱吃些什么。
周末或假日,有的家庭只吃两顿饭,他们将早餐和午餐合并为一顿,称为早午餐,一般比较丰富,视作正餐;有宗教活动的星期日会去教会集体吃“圣餐”。有的家庭周末不做饭,全家出去餐馆吃便餐;季节与天气合适的周末或节假日,许多家庭常和朋友一道举行野餐和户外烧烤(barbecue)。野餐是将做好的熟食带到野外去吃;烧烤则是在自家庭院或郊外点起炭火(或液化气),把生食烤熟再吃;多数公园都有专门为游人提供烤肉用的烧烤灶具、炊具。碳块多是从商店买的袋装成品。
想上餐馆很容易。美国市场里各类餐馆非常多,大体可分为三类:自助餐馆、正式餐馆和快餐馆。与国内不同的是:正式餐馆就餐要给小费,数额约为就餐费的15%;多数餐馆没有“包厢”,在大、小不同的厅堂摆设餐桌,用餐的人都很文明,不会大声喧闹影响邻席;许多餐馆没有售酒权,也不允许自带酒类。新泽西州法律规定,未满二十一岁的青少年禁止饮酒。对这点,人家执行得比较到位。
在美国餐厅宾馆,豪饮酗酒的人极其少见。由于许多场合都有严格的法律限制,加上美国人多爱饮红酒、“鸡尾酒”等低度酒类,可以肯定,较之我们中国,他们对酒类消费的热度要低得多。
美国许多城市有酒吧,营业时间各地不统一。三明治和便餐酒吧称为“鸡尾酒廊”。酒吧中可播放唱片或有乐队伴奏,可以跳舞;在大城市及大学城里的单身男女常常光顾酒吧,美国酒吧是正常的社交场所。也有高雅粗俗之分,去前最好先打听清楚。
美国餐馆上午开业时间都比较晚,一般要到九点之后。有的实行昼夜服务,也有些在夜间和星期天不营业。
在吃的问题上,美国人多趋于简单。讲营养比重多,讲口味比重少;买成品多,买原料自做的少。许多美式熟食加工有统一的工艺流程,成型的烹饪加工设备。从配料到加工,所有工序都是设定好了的,操作者按章办事。所以全世界的比萨饼、麦当劳、汉堡包、油炸薯条等都是一个口味。
美国是一个“移民大融炉”。全世界各类族裔、各色人种都有。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特色之一,遍布全国的各类地方、民族特色的餐馆小吃很多。就中餐而言,美东地区华人较多,餐馆还分有上海、四川、湖南等不同省份口味馆。
美国社会对于吃,多侧重实效而不太重视排场。在美国讲究所谓“饮食文化”、“餐桌社交”没中国那样盛行。吃在美国是一种个人生活选择,不是主要交际手段。
既使住在了美国,也不能说对那样大的一个国家各类族裔的饮食习惯都了解透彻。与印度、韩国、犹太人一样,多数来美国的华人,饮食还是保留着华人习惯,“做饭”是华人家庭一项主要家务。饭、菜分开,做菜一般是家庭主妇的手艺,须从采购“原料”开始。所以华人聚居的社区会有华人超市,与国内超级市场没太大区别,除新鲜瓜菜,许多调料都是从大陆或港台进口的。蔬菜肉食买回来要经拣选洗涤、蒸、炒、煮、焖加工。不同于老美经营的那类大型超市,就连生菜,买回的清洁蔬菜浇上沙拉就能生吃。
华人做一餐饭菜颇费工夫。凡有条件的华人家庭,来到美国依然如国内那样要在厨房周折。探亲老人到了美国,往往是家庭做饭食的主手,因为老人本身就不习惯吃美国那类成品食物。除非偶尔尝尝。
节日期间,有条件的华人朋友常常相互聚餐。我们常受邀到Mr.Hu家。他是美国博士,妻是国内的学士,来美国快二十年了。丰盛的席间与餐后,谈论的多是他们在美国的生活,从如何“吃”到怎样拼命地干。
美国超市的食品一般是加工好的,烹饪设备多种多样、“技术含量”较高。除了熟食,即使生食原料例如卖出的鱼,要么是鲜鱼片、鱼肉、鱼丸等加工品,不再带有鱼刺;新鲜蔬菜经过清洗消毒、配菜包装;数不清的各类酱汁添加料五颜六色,厨房设备,从切片、榨汁、烤煮、搅拌等等小巧餐、橱用具非常精致。美国人家庭既使自己做一顿饭菜,也不会如中国那样从拣菜、洗菜到又蒸又炒。许多加工都是电器化或近乎自动化,不再像中国家庭在“做吃”上需费很多“体力劳动”。
不能不承认,文化观念和科技进步逐渐向饮食文化渗透,饮食也随社会进步而“与时俱进”,不论哪个民族都一样。带着本国饮食习俗来到美国后的各族裔人群,不知不觉会“入乡随俗”。虽不能完全趋同,但逐渐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你走进那些大型“自助餐厅”,就会感到各种风格口味的食品都有,很难辨别雅俗、中西。
(二)食物采购与食品安全
在美国买食品和食品原料首选去超市。大型超市例如Wal-Mart、Costco等很有名气,我们去得最多的是Costco。
超级市场是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的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又称自选商场,现在国内各地都有。这种商品营销形式,20世纪30年代初最先出现在美国东部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60年代,超级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快的发展。在超级市场中最初经营的主要是各种食品,以后经营范围日益广泛,逐渐扩展到销售服装、家庭日用杂品、家用电器、玩具、家具以及医药用品等。中国的消费者对它已经非常熟悉,超市正在逐渐取代中国传统的日用品营销模式。
有趣的是,美国超市的食品销售大厅,每个周末两天上午安排许多试吃的推销柜台。穿戴整洁的服务员将新到的食品或饮料用小盆小杯小袋装好,有的还放进一次性叉、勺,任由顾客取食“试尝”。由此带出过一段笑话:
儿子初来美国时,一位朋友要请他去家里帮忙干活,说好到他家吃中饭。帮忙做事之前先一同去到Costco购物。进去之后朋友对我儿子说,这里试尝的食品尽你吃、随便拿。
刚到美国,对新型美式食品饶有兴趣,加上朋友不断地取来送到手上,他便吃个不停。等到得他家时,再也没有胃口吃中饭了,朋友的所谓中餐招待就此“完成”。后来我儿子每谈及此,说那是刚来美国,朋友的第一次“公款请客”!
食品商场每周有折价卷寄到家庭邮箱、或登在报上。只要细心查对,购买食品带好折扣劵能省不少钱。
美国的商业中心叫“贸”(Mall),是众多商家集中之地。有多层楼面,透光避雨屋顶和长走廊,走廊上有座位。几十甚至上百家商场聚合在一个场所。那里除了卖衣物、器材外,也有专门的食品店出售各类食物。
美国超市与大型购物商场给我印象最深之一是进门一侧所设的退货柜台。除真空食品包装已撤坏,消费者任何已购之物送去退货,柜台专司退货的营业员不查问原因当即退款,不会给消费者任何尴尬。这是美国商场“放心购物”特征之一。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以市场物价、特别是食品价格为标志的“通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美国食品价格也有上涨,只是对此美国社会反响不如中国强烈。这有多方面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食品消费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即所谓“恩格尔系数”(Engel'sCoefficient)在美国不高。2009年10月,美国农业部统计的美国人均每周在吃上的花费中位支出是43.75美元。美国社会的平均恩格尔系数才12.5左右(这个数值随着时间而变动)。
由于美国的劳务成本高,和国内相反,这里往往蔬菜比价较肉食类高。能够工业化生产的鸡和蛋,价格较中国低很多。美国超市六块多美元可买九十个鸡蛋。蛋类食品包装非常好,不出售零星鸡蛋。鸡肉、猪肉、牛肉都较便宜。四川榨菜、贵州“老干妈”、镇江陈醋、淡水鲫鱼、各种中国糕点包括上海月饼等都可以在中国超市买到。所以只要是在家里办伙食,除了青菜价格贵一些,吃食上不会感到与在国内有什么太大不同。
从一盒鸡蛋的包装可以看出,售出食品的所有指标在包装盒内外都清楚标明。消费者买的东西特别是食品、药品(非处方药在超市也有买),有完全的知情权。特别是关乎产品要害的一些指标,标记非常清楚。例如产出日期和有效期,一定会明确标出。在国内曾见到某些产品包装,生产日期写成“见封口处”;有效日期写成“见盒底处”,结果你翻来覆去找不着。这类情况在这里就不能上市,即便进到市场也难免承当法律责任!
虽然美国推崇“健康饮食”,但美国西餐仍是“健康食品不健康”!有资料说,美国三分之二的人超重,一半的人属肥胖。吃是令美国人发胖的主要因素,个别的人胖到难以想象(见图)。
西餐食品追求高蛋白、高热量。“匹萨”、“汉堡”、“牛排”等看上去“油水”不多,但很能令人发胖。不爱吃西餐的华人,贬称那些为“垃圾食品”!
近年这边也有媒体登出“麦当劳、肯德基食品不符健康要求”的报道。但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不是短时间改得了的。尽管到处可见超肥过胖的美国人,各族裔依旧还是按本民族习惯吃食自己偏爱的食品。
“健康饮食”与“食品安全”虽有关联,但不是一个法律范畴。美国也有食品安全问题。例如2006年“毒菠菜事件”、08年的“沙门氏菌事件”和其后的“花生酱事件”。2010年因鸡蛋中沙门氏菌的危险,曾造成5亿多枚“问题鸡蛋”被召回,酿成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鸡蛋召回事件。
中国媒体对美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很及时具体。2010年国内网络就有“美国饮食十大丑闻”的追踪报道。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成立一个新的食品安全工作组,负责审查和改进食品安全法律和加强执法力度。
实地生活了解,总体看来,美国食品安全状况是好的。市场上无论是购入食品原料抑或在餐饮店吃食,放心食品是绝大多数。至于含热量高低,是否适应你的身体,多食会不会增肥长胖,那不是“安全”问题。“垃圾食品”令人增肥一般不在法律管辖之内。出门在外,我们也时不时买麦当劳和肯德基等食品吃。
之所以讲美国食品安全性比较好,主要是他们针对食品的法律管制非常严格。除了社会观念的自律因素,作为市场商品的食物与原料,更多是卖方出于自身商业利益他不能也不敢掺杂使假。
基于美国严格的“人权法”,大凡造成了他人身体或精神创伤的责任方,受害者提出的索赔要求往往高的吓人。美国的食品安全是和药品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制定第一部法律至今,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它们大多得到严格、认真的执行。
2005年,被暴出药物临床实验中造假的默克制药(Merck&CoInc.),除导致停销其名为“万络”的止痛药外,最终默克制药被迫同意赔偿45亿美元的天价,以弥补其造假行为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
美国曾有过一宗实例,一位美国老太太被麦当劳的一杯热咖啡烫伤告状索赔300万美金,官司轰动全国。几经折腾,后来还是实赔了她六十多万美元。
严格的法律与严厉的执法,令所有制、销假冒伪劣商品的任何商家要付出高昂的“违法成本”。这才是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
大凡出售有毒有害食品引发消费者身心创伤的商家企业,它将承受巨额的损失。这种官司的被害人不用着急,只要证据确凿,自会有律师免费给你打官司直到拿到赔偿金,一般而言商家败诉是肯定的。所以有人笑称:真要买到了假冒伪劣食品,还能发笔“横财”!
法律管制到位、从严执法保卫消费者权益;不安全食品首先将造成出售者的不安全;商品的制作、销售方为着自身商业利益、不敢出售假冒伪劣商品,这才是确保食品安全最重要、也是唯一之途。法不到位、执法不严,尽管有再多的所谓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也是枉然。
(三)住家在美国
美国家庭住房一是买,二是租。不论那种,就家庭消费比重而言,在美国住比吃的花费要高得多。
美国的住宅有好多种。有中国城市那类“公寓房”,十几、几十层叠上去的“高楼大厦”,如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中心地带。离开大城市中心区,就连一般中、小城市,居民住房多是小型“别墅”,这是美国家庭住宅的主要房型。
中国地少人多,除农村有低层房屋外,城市住房多是“高楼大厦”。美国住房不论按人均面积或人均占地量,都比中国高得多。
美国居民住房分好几种。有singlehouse,是指那种独门独院的别墅,前后都有草坪;还有townhouse,是多户连在一起的别墅;还有共管式公寓(condo)、合作公寓(co-op)、活动房屋(mobilehome)等等。新泽西州各地社区、住宅区住房多数是singlehouse--“新格号司”式独立住房。如图,我们对面那家。
看得出,这类房子左边是两个车库,门前有不大的草坪。右边门口放有座椅。两边与邻居有草地隔开,后面还有一个较大的草坪,那里一般会有游泳池或儿童游乐器具。这种房屋一般地面两层,地面以下还有一个很大的地下室(basement)。
政府规定在建房时,建筑物只能占地20%,前后左右都留出草地。所以一套房子要占一块很大的地盘,买房同时买下了这块地。
singlehouse(即独立别墅)房屋,两家之间都留出一片草地。作为界线,有的建有木、铁质或塑料隔网。有的则两家草坪相连没有间隔,只在房证上有明确划分,两家相互都清楚。这不但关系土地产权,而且还关系草坪管理的责任区。
房屋周边土地虽属房主所有,但不能随心所欲在地基上再搭盖房屋。即使有充分理由想再施工,当地政府批准之前得先召开周围邻里参加的听证会,听证会通不过政府不批。所以,除了因房屋破损到不得不推倒重建,没见有哪家在自己建成的房屋周围再搭建什么其它建筑物的(放一个不超过100平方英尺的工具房除外)。
美国房产的地税(propertytax)是购房后的一大开支。一个四室加两厅、外加两个卫生间和地下室的房子如果现价四十万美金,在新泽西州,每年得交“地税”六千到八千美元(按房屋类型和建筑评估价等参照因素)。美国各州、各市地税税率不一样。近年地税看涨,差不多全美国都如此。
地税是当地政府维持政府开支,包括政府雇员、警员工资、当地中小学教育的主要资金来源。金融危机中反映出,美国不少市、州政府负债累累。增加住房地税收取率,是许多州、市“解困”的重要举措,实际上是在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拥有住房后,除了房子内外维修,还有春、夏季剪草养花和草坪维护、对所属范围内的树木修剪等,这是住户一笔常年性开支。探亲来美国后,儿子家春秋季剪草全部由我“承包”。汽油马达的剪草机一旦开动,从前坪到后院剪一次草也就一个多小时工作量。但要承包给“剪草公司”每周干一次,每次得三、四十块美金。没有老人的家庭,只好外包。一个家庭前后草地管理,每年得花一千多美元。
邻居后院有一棵很大的树,树根把他家房子的一个侧屋地基拱起来使房子发生了倾斜。美国建房多用木料,抗震性能较好,房子斜了虽不至很快就垮塌,但树再长高,对房子还是不好。锯树公司来人估价要三千美元。因为锯树得来一套专用设备,先把树干绑稳,然后将其锯成一节一节装进大斗车拉走,还得用一个大“地钻”把树蔸钻碎,再把土耙平,所以费用不低。
此外,中国买房所买的地是一栋高楼几十上百户人家共用的土地,而且规定有效期70年;多数美国别墅类房屋,买房一并买下了房产和周边的那块地,没有年限规定。
除了像纽约、芝加哥这类大城市中心的办公大楼、作为社会福利的“老人公寓”大楼之外,多数美国人住的是独栋或“联体”两、三层楼小别墅。稍微讲究一点的住宅,楼下有多个厅房(餐厅、客厅、电视或叫多媒体厅等)。楼上多间卧室。美国家庭不主张“三代同堂”。楼上的卧室一般只考虑两代人同住。楼下如有卧室,从设计上一般是作为“佣人住房”、“杂物间”配置的。
别墅房多数都有两个或多个卫生间。有地下室(Basement)的,空调、洗衣机会放在那里,有的地下室还装修成了家庭活动室或辅助卧室。
除房前屋后草地外,路边和各个公共的空旷场地都是草坪。公共草地由社区管理,不允许“杂草丛生”。春、夏、秋季,每天上午或傍晚,街上拖着大车箱的剪草车来来往往,高分贝的剪草机在各家门前屋后轰鸣,这是美国住家小区的一种景观。
草地是美国社会环境的一大特色。著名的“白宫南草坪”,是美国总统对外演讲的地方,经常见诸世界各报。上自总统府,下至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是绿草坪。
美国人少地多虽是客观条件,环境保护意识、社会风尚与文明的生活习惯是思想基础。外观可以清楚看出,各公共场地,修剪草坪的劳务花费是从不删减的一项预算,任何时候公众场所的草地,总是有剪草公司定期修剪。所以很少见杂草丛生的那种“乱草坪”。
无处不见的草坪绿地,却很少见到有围栏。也没见哪里插有“禁止踩踏、踩踏罚款”、“小草也有生命、敬请加以保护”等等之类的警告牌。如果哪个特殊地段不容走人,充其量会用黄带子围一下,大家也就知道了。
住房的后院是家庭重要场所。许多人家后院设有儿童游乐设施、游泳池等。后院草地除种植花草树木,有的还划出一块种植少量蔬菜。这是亚裔家庭,特别是有老人家庭的最爱。
白人“老美”家庭,除了修整庭院草地,适当种些花草外,在后院种菜者不多。奥巴马当总统后,美国媒体宣传“第一夫人”在白宫带领儿童参加种菜劳动(上图),社会对此给予积极评价。但真这样做,还是亚裔家庭占多数。
因为有后院草坪,我在美国得了个“老农”称号。后院草地边角,我划出了一块菜土,用铁网围了起来,每年四月下种,六月开始收获青菜,到了八、九月份,各种瓜豆采摘回家,全家人共享“丰收”喜悦,老伴叫我“老农”,孙子称我是“中国来的农业专家”。
(四)家居“小事”
家庭是社会基本单元。住在社区的家庭必须按要求严格管好自己,除了严格守法还得尊重社会文明,涉及方方面面。单讲一件重要的居家“小事”。事虽不大,但对比咱们中国,这边似乎做得好很多,那就是“家庭废物”处理。
所谓“废物”,涉及在国人看来并不完全是废物的许多东西。除生活垃圾外,只要是用不着、家中放不下又转让不出去的大小物品,都在“废物回收处理”之列。
美国没有“废旧物资有价回收”之说。当然,如果你家里用不着的好东西太多,有时也可趁天气好的星期六或星期日,在家庭车库门前摆两个小台,将那些估计有人需要的小件物品标价放上,看看路过的人是不是愿意选买,价格当然要非常便宜。但这决不等如可以办成“家庭商店”,几个小时就得收场。也别指望靠这个来处理你的家庭“库存积压”,那不过是一种少见的特殊方式。
除了家里的“集中空调”、大型洗衣机可“投保”,出了毛病由保险公司派员维修外,美国没有家具和家用电器修理这个行当,因为人工特贵,一般而言修旧不如买新。所以用不着、卖不掉、家里又没处存放的所有好、坏家具、家电,器具器皿只能通通当作“废物”,在规定时间从家里拉出来,分不同类别放置在门前路边,由社区专车拉走。
此事看来事小,其实是社会管理、家庭生活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而言之是社会“循环经济”的一部分,也是环境保护重要一环。小而言之是家庭卫生清洁整理、舒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处理得好,能使物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处理不好,将污染环境,遗患无穷!
一是生活垃圾:住家所在社区,有专门的生活垃圾回收车定期到门前收走生活垃圾。社区为每家制备有专用的垃圾桶,在规定日期、每周约定有两天回收生活垃圾。平时居民将专用垃圾桶放在后院,生活垃圾要用塑料袋扎好丢进桶里。规定回收那天的前夜,将桶拖到门前马路边。次日专门收垃圾的车辆会将桶里垃圾倒出,留着空桶在那里进入下一个循环。
收垃圾由社区收费,每户每月会有十多块钱账单寄达。垃圾车就一个司机,倒桶用“机械手”操作。如上图:
按社区规定,回收生活垃圾不能包括塑料之类的“回收垃圾”,更不能包括废弃的家具等大型物品。那是在另外日期回收的东西。
二是“再生垃圾”的回收。每隔两星期有一次“再生垃圾”的回收日,与生活垃圾回收日错开。规定日期前一天,将所有用过的塑料瓶桶、玻璃瓶罐、废旧书报纸张、包装盒等分门别类,放在社区分发不同箱、桶里移至家门前路边。第二天会有专人专车拉走(如上图)。
随着现代生活多样化,塑料的制成品、包装材料越来越多。管理不好,废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将是严重的环境污染之一。由于塑料很难降解,对土壤、水源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破坏。
美国制止“白色污染”的主要措施是强化回收。整个社会有一张无所不在的回收网,从家庭到城市餐厅、街道、公园野外,到处设有回收箱。不间断地有人、车执行回收任务。没见哪里的垃圾箱堆满溢地,也没见城区外围或地沟到处丢弃有“白色污染”的现象。
公众自觉虽然重要,基层政府、社区认真履行其服务管理职能是最重要的。一庄垃圾回收的“小事”,反映着社会管理诸多内含,保护环境必需从日常生活做起。
三是废旧家具及家用电器回收。所在社区每半年有一、两次规定日期,专门回收家庭不用的大型丢弃物品。包括床铺衣柜、桌椅板凳、金属构件和电视机、电脑等。
许多家庭因购新换旧,多出的家具、家电类物品只能由社区回收。更大一些的家电如冰箱等的更换,旧品由厂家送新货时带走。
不论由社区回收还是厂家送新品带走旧品,废旧品回收都不计价;除了这种回收途径,没有其它回收途径处理。这是美国市场管理严格规范和高度统一的环节。
美国人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对自己不用的家用物品,尽管是无赏当废料由社区回收,只要有人还用得着,在社区回收之前允许别人拣选拿走。所有不用了的家具、电器,丢弃者会完好无损地提前放在路边,不破坏它。也会有人开着车提前沿路察看拣选,用得着的就拿走。许多初来的华人、留学生家里一些用物,包括桌椅板凳、沙发床铺、衣柜橱窗,乃至老型电视、电脑等就是这样“拣来”的。没人选要的丢弃物,到第二天规定回收日,社区会来车分门别类拉走。
有一位老人在入住“老人公寓”之前,叫他女婿开着车,整整收集齐备了他新分到的两间住所需要的桌椅板凳和旧电脑等物件。还有一位告诉我,他找到的一台旧电视机,原住户把说明书还好好保留在包箱里,因为估计会有人用得着。
拣选别人准备丢弃的物品,原主不会认为是“恩赐”,拣者也不会认为是“有求于人”。我们既丢弃过家具家电,也拣回过几件“旧物品”。在捡拾别人丢弃物、考虑搬走时,原物主有时还会出来详细讲解这个物件好坏和使用需要注意的地方,虽然任你拿走,但他(她)们会尽力给你说明。中国人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境界”,在美国,这很自然、普通和正常。
儿子家一张铁质摊开可当床、折叠可当沙发的两用铺架,搬了几次家都没舍得丢弃,他说那是初来美国从路边“拣”来的第一件家具,不但至今还用得着,而且是一件美国奋斗生活的“纪念品”。
(五)社区管理
美国各地的居住区依一定条件划分为社区(Community)。社区至少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居民生活在同一区域;二是居民具备较强的社会联系;三是居民通过某些共同点来认同(如选举社区组织)。社区一般都具有明确的地理界限。纽约市对社区规定:(1)位于一个自治区镇的辖区内;(2)社区之间建成服务互联网络,特别在服务、警务和卫生方面;(3)每个社区人口不超过25万。
社区主体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1)社区管理组织。主要是社区委员会和社区顾问团等。(2)社区服务组织。主要是非政府的非营利组织,如社区发展合作组织、各类慈善组织、各类基金会、各种志愿组织等等。社区资金来源于政府资助、基金会捐助、私人捐款以及收取服务费等。
美国的社区委员会是半官方组织。一般情况下,每个社区委员会都有50名不领工资、由区长任命的委员,任期为两年。社区主任由社区委员会聘用。这种民选义工,是社区委员会民主自治的重要基础。在大社区中有时还有小的社区单元存在,例如某社区的老人公寓里住有几百户老人住户,那里又成立有公寓的“居民会”,其形式也类同社区。
社区参与发展项目、犯罪防御、禁止涂鸦及乱张贴、社区品质保护等各项工作。社区居民志愿参与社会服务,构建社区精神与文化建设。如公共图书馆、文化广场、体育设施、慈善事业等等。
毫无疑问,美国社区管理是一种成功的社会管理模式。它是在美国政权建设特定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的。是建立在市、州政府分治、政体采用“议行合一”或“议行分设”的地方自治制度基础上的一种产物。
对于社区业已成型的地方,居民对社区的存在往往并不深刻。最重要的是社区没有“官员”影子,只有“服务”的存在。我们住地十来年,居民平时并不是经常要参社区的多少活动,更没有任何社区人士来你家“打搅”。但社区构建的实体,如图书馆、体育场、活动中心等社区场所设施摆在那儿正常运营、环境管理各个环节正常运转。大家忙于上班似乎感觉不多,但社区的无形存在是确定的,一旦有事,社区的干预就会出现。这体现了自治组织的特色,不干预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邻近宾州一个朋友家做客时了解到,他们社区每年向每户收取五美元社区管理费,每年招集一次住户参加的社区管委会选举。收五块美元主要是对公共草地进行管理。而社区管委会成员是不取分文的义务责任。所见到的他们那里环境管理比我们住地要好很多。
从社区管理体验到的是一种朴实的社会理念,即“民比官大”。社区中居民选出的社区委员虽然不拿工资,但大小也算一级“官员”,按国人观念“官管民”是“有权”的人物。可这类基层“有权”的人物从没见到来社区指手画脚检查过,更没见有哪位基层官员“陪同领导”前来“视察”过哪里。在这里,老百姓选出来的人,是叫你服务的。你该做什么做什么,做好了应该,做不好会有媒体揭发,然后没人再选你。这就是从社区基层体现的“官民关系”。
中国媒体报道的美国社区如纽约城、唐人街那些地方,也是人多拥挤,车水马龙。其实多数美国的住宅社区,是安静平和的。街上人很少,只见汽车来往穿梭。各家各户都在自己的地盘活动,不影响他人、不妨碍社会。与人声鼎沸的“中国城”反差很大。
(六)“驾照”与开车
美国出门就得开车。国内在职几十年坐惯了单位专职司机开车的我,要不要在美国办驾驶执照学开车,是个两难决定。
早几年在国内住女儿那里时,拿她的车学开了好几回,现代汽车驾驭条件很好,开车其实不难,几次练习下来也免强能上路。美国路况比国内好很多:路上步行人很少,双向车道分明;大家文明驾驭,绝少抢道现象;拿执照不难,先通过规则考试(进修驾照driver'spermit)。英文不好的也可考中文。考及格之后找驾照公司领着上路,路考(driver'slicense)合格就能拿到实习驾照,再经一段就能拿正式的独立驾照开车上路。
青少年起始领照开车年龄各地规定不同。新泽西十六岁就能领实习驾照,十七岁只能领有条件的练习驾照,开车时得有成人陪在旁边,夜里十一点之后不能上路。满十八岁才能颁发正式的汽车驾驶执照。
美国没有身份证,出国才领护照。日常住旅馆、加入俱乐部、进入机关大楼要查审证件时,拿出驾照就行了。汽车驾照在美国相当于半个身份证,包含着个人的基本信息。
儿子几次鼓励我学开车、领驾照。说先由他来教,学会后把旧车给我开,再去买辆新的。美国买车比中国价格便宜且手续简便,到车行选定车型交完款,汽车牌照、保险、乃至银行贷款手续等都一次搞定。
我尝试了几回,由熟人带我在人少的公园开车兜圈子(其实没有实习驾照这样做是不允许的)。就我的身体条件,感到学会开车不是难事。但几经考虑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理由只有一个:身在异国他乡,语言障碍是主要原因。万一开车出去违规、迷路,碰上警察讲不清听不懂就尴尬了。更何况,儿子、儿媳,连小孙子都能开车,短住在这儿用不着非自己开车不可。周围有的老人开车所出的麻烦更令我坚定放弃。快七十岁了的老人来美国想自己开车,觉得犯不着。因此,我一直没有去参加这类考试。好心人送给我的考照参考书,一直压在书桌抽屉里没去看。
坐车而不自驾的成人,在美国社会是极少的另类,因为开车对美国人实在再普通不过了。美国家庭拥有汽车与财富不挂钩,那只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放眼看去,如网的公路与川流不息的汽车,是美国社会基本外在形象。
美国是世界上高速公路发展最迅速、路网最发达、设施最完善的国家之一。1916年,美国国会制定了联邦资助公路法案,全美开始发展公路建设。1937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建成了第一条长11.2公里的高速公路。1944年美国国会又出台了联邦资助道路法案,确立了以联邦和州立法形式保障高速公路建设。目前,全美公路总长度达到630多万公里,是铁路运营里程的65倍,其中高速公路总长度已达88500多公里。
美国人不但短程出行用汽车,就是几百上千迈(Mile是英里,1英里=1.609344公里)也会尽可能开车前往。我们住在新泽西,一家人曾开车南行到近两千迈的佛罗里达游迪斯尼。那里有美国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多座主题乐园和水上公园。暑假中许多人带着孩子远游,大多都是开汽车去。
从新泽西南行,高速路车速一般限制在55或65迈,南部乔治亚等州限速可达80迈。路况和路上跑的车况都很好,虽有大集装箱拖车,都在允许范畴之列,没有擅自加长加重的车辆,也不会有敞棚货车。
路边小旅店(Inn)住宿价格便宜,可事先网络预订也可随到随订。可以在店里餐饮也有些带厨房的房间(suite),可自带微波炉甚至炉灶自己做饭。
美国公路路政管理非常规范。除个别高速公路外,没有“临时收费站”。即算有的收费路段,收费水平也不高。95号公路在新泽西州内是收费公路,收费在10美元以内。经过的桥梁收费在5美元以下,总共单程路桥费在30美元以下。过了新泽西再往南,上千迈的高速路没有收费站。
过路收费站有人工收费和“快易通”。快易通(E-ZPass)是装在车上的一个小装置,每月预缴25美金,收一元的服务费。装有快易通的车辆,可以走快速通道。快速通道只要减速过站,闸口的显示器上显示可以通过,车辆不需停下来就过站。这种装置节省了人工,也加速了交通。现在中国许多高速路上也都采用了。
所知收费高的路段只有进纽约过海底隧道,每次要收七、八美元(最近涨到了十二美元)。所有公共场所的停车场,如学校、医院、超市等都免费。但到了纽约、华盛顿D.C那里免费的停车位就很少了,只有收费停车场或路边投币停车。到那些地方,因为很难停车,一般最好不开车去。
资料统计,美国是世界按人口平均拥有汽车最多的国家。每千人拥有汽车765辆,列世界第一位。汽车多,石油消费就多。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本世纪初期统计,美国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25.1%。近年随着中国能源消费增涨,美国占全球石油消费降到22%左右,仍然是世界最高的国家。
数字只是一方面。美国几乎见不到没有汽车的家庭。拥有三、四辆汽车的家庭在这里多的是:两口子上班,一人得有一辆车。儿女到了十七、八岁(各州规定不同),到年龄拿到驾照后,也得有自己的车;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买辆奔驰豪华车或再加辆跑车之类的经常见到。
车多得有停车处。独立或连栋别墅都有自己的屋内车库。再小点的房子在两家之间也会留有室外的停车空间。公寓房外一定会有划格的停车坪。车站或城市中心建有地下车库,有的建有停车楼。所有公共停车点,一定会划出明显标志的残疾人停车位。即使停车位再紧张,非残疾人士也不能占用。
美国家庭用车,新车价格一般是一万到两万多美元左右。二手车几千到几百的都有。更重要的是买车手续简单,所以有的华人到了美国形容这边买汽车就像在中国买自行车一样。
还有一种“以租代买”的方式,选好汽车后月付租金。一般两万以下的新车,每月交百多块,用过两三年后原车交还,省了一次付一笔大数。当然,买整车也可以申请银行信贷,向银行分期付款。
开车一旦违章就要被警察开罚单。一是超速:美国马路各段都设有限速牌。超速被警察盯上,立马叫停交给你一张罚单;二是碰撞或违章停放。开车上路若违章被警察逮着,只能乖乖地接受盘问和接收罚单,不能更多申辩更不能逃逸,也不得如国内那样给警察递烟送糖妄图拉关系,那是明显“行贿”,将被视为犯罪。接受罚单后有给你申辩的机会。警察给你罚单同时,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对你的处罚开庭审理。那时你可以拿出证据申辩。如果认为“冤屈”,还可请律师,法庭审定之后处罚才正式生效。
城市之间也有公交车(巴士)和出租车。但数量和分布很有限。不熟悉线路的,搞不清在哪里上车、能搭乘到那里去。外地人如果要去机场,可以查报上登出的“机场送客”小广告,通过电话预约接送车辆。
除了汽车,在主要城市间有“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这个词用得很好。因为主要城市间和市内的地铁,其实不一定完全在地下(中国上海也有)。从新泽西开往曼哈顿的“轨道交通”,这头是地面火车式样,进到曼哈顿那头,穿过海底隧道就成了城里的地铁。而真正的火车,主要是远距离货运。美国远距离客运火车,多数人没有坐过。
远距离交通在美国主要是航空。美国是航空大国,拥有的飞机总量世界第一。纽约有三大机场,跑道上的飞机排着队一架接一架起降,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周而复始总有那么多人从空中往来世界各地。购房、买车和航空是整个国家经济消费拉动的重要渠道。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