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9000000001

第1章 民俗风情篇(1)

◆春节--最隆重的节日

有句俗话说:小孩盼过年。其实不光是小孩盼过年,大人也盼望过年。因为一年的辛勤劳作后,人们终于可以好好休息,同时期盼来年更大的收获。

“过年”即我们所说的春节,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年”本是谷物成熟的意思,过年则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为庆祝丰收和迎接新的一年,人们就在农历正月初一欢聚在一起“过年”。

春节一般从祭灶揭开序幕。从前,几乎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便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家人。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的善行或恶行的日子。这时就要举行“送灶”的祭灶仪式。在大年三十晚上,又会举行“接灶”的仪式,来迎接灶王爷回到人间。

举行祭灶后,人们便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大年三十家家张锣贴春联。春联是我国对联文化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写春联也是一门大学问。春联的内容一般都是表现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和继往开来的奋发精神。不同时代的春联有着不同的风格。解放初期,很多人家都贴上“翻身莫忘本,饮水当思源”来表达对共产党的感激之心。改革开放时期则贴上“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来鼓舞人心。不仅写春联的学问博大精深,贴对联也有讲究,但较为简单。凡上联贴在门的右边,下联贴在门的左边。而区分上下联的办法是:末字是仄声的是上联,是平声的则是下联。

除了贴春联,人们还常贴门神和“福”字。这主要是为了驱灾压邪,祈求平安。贴福字的时候,人们还特意将这个“福”字倒着贴,小孩子就会很惊讶地呼喊“福倒(到)了,福倒(到)了……”,刚好取了其中的谐音。“福到了”这句吉祥话也使春节的气氛更加喜庆热闹。

吃年夜饭是春节时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年夜饭代表着家人的团聚,出门在外工作的人不管离家多远都要赶回家来吃上这顿饭。因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是所有中国人的心愿。年夜饭上有很多美味佳肴,但有一样东西却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鱼。“鱼”是“余”的谐音,“年年有鱼”喻示着“年年有余”。

吃完年夜饭就是除夕之夜了。这晚人们要到午夜后才上床休息,谓之守岁。以前守岁时人们一般会话家常、品点心。有了春节晚会后,人们就开始一家人围坐一起欣赏晚会,共同分享这份团圆快乐。这种习俗反映了人们对即将逝去的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来年生活的憧憬。

大年初一,人们开始起街串巷拜年。拜年是我国民间流行很广很久的春节习俗。它不仅使人们更好地联络感情、增强团结,也是我国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的体现。大家走街串户,“恭喜发财”、“拜年”之声不绝于耳,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更加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拜年时,长辈通常会拿红包给晚辈。红包里是压岁钱,表示好运和祝愿。

虽然人们常常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但春节总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这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的功能:一是辞旧迎新,盼望来年万事顺意;二是祭祀,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之物,祈盼人生幸福;三是宗亲礼仪往来,家人团聚,联络世代亲情;四是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体味生活之乐。

◆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同胞传统的盛大节日,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15天。因为藏族全民信仰佛教,因此藏族的新年也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

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巴,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两寸长的青苗。“切玛”的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临近节日,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妇女则精心制作“卡赛”--一种酥油的面食,有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涂以颜料,裹以砂糖,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卡赛”的品种花色是女主人勤劳、智慧和热情的象征,在节日里分外引人注目。

十二月二十九日进入除夕。这天,窗户门楣会换上新布帘,房顶会插上簇新的经幡,门前、房染和厨房则会用****画上吉祥图案。入夜,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类似汉族新年的团圆饭。“古突”是生面疙瘩里包进石头、羊毛、辣椒、木炭、硬币等物品制成的。谁吃到这些东西必须当众吐出来,这预兆此人的命运和心地。石头代表心狠,羊毛代表心软,木炭代表心黑,辣椒代表嘴巴不饶人,硬币预示财运亨通。于是大家相互议论,哈哈大笑一场,掀起欢乐的高潮。接着,全家用糌巴捏制一个魔女和两个碗,把吃剩的“古突”和残渣倒入糌巴捏成的碗里,由一个妇女捧着魔女和残羹剩饭跑步扔到室外,一个男人点燃一团干草紧紧相随,口里念着:“魔鬼出来,魔鬼出来!”让干草、魔女和残羹剩饭一起烧为灰烬。同时,孩子们放起鞭炮,算是驱走恶魔,迎来了吉祥的新年。

大年初一,妇女们起得最早。她们在5点钟左右就要煮一锅叫“羌桔”的青稞酒,给全家每人送上一碗。家人没有起床的,就在被窝里喝完“羌桔”,然后继续蒙头大睡。妇女们就坐在窗前,等太阳一出来,便背上水桶,到河边或水井汲取新年的第一桶“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然后,每户人家将染色的青稞、麦穗插在用酥油和青稞制成的糕点上面,来预祝新的一年是个丰收年。

新年伊始,那些往年只梳着两条辫子的藏族小姑娘,到了十三四岁开始就要梳3条辫子;到了十五六岁就要梳5条辫子;年满17岁就开始“上头”了。到“上头”的时候,父母就要为姑娘准备好美丽的服装和装饰品,请一位妇女替她梳编几十条辫子。因为这是女子成年的标志。

初一这天,藏民们一般都闭门谢客,大街上也是冷冷清清的。人们都在家里举行庆祝和佛事活动。到了大年初二,亲朋好友们才开始互相串门拜年。人们相见时都热情地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和“洛萨尔桑”(新年好),更亲近的还要互献哈达,祝贺对方新年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元宵花灯高高照

过十五,挑花灯,小朋友们喜盈盈。

跑旱船,放花炮,欢欢喜喜真热闹。

晚上还要吃元宵,全家围坐乐陶陶。

知道这首童谣是庆祝哪个节日的吗?这就是与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元宵节。春节刚过,人们玩兴仍然很高,所以在新一年的第一月圆之夜举行庆祝活动,尽情欢乐。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和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家家户户在门前挂红灯,孩子们提着花灯戏耍,街头、公园、广场搭起灯棚,人们扶老携幼去赏灯。因此,人们又把元宵节叫做“灯节”,也因此元宵节成为一个浪漫的节日。因为传统社会时期女子不允许外出,只有过节时可结伴出游。于是元宵灯为青年男女的相识提供了机会,也是情人们相会的好时机。

元宵节为什么要挂花灯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只神鹅飞到人间,却被猎人不小心射伤,玉皇大帝大怒,下令天兵在正月十五那天火烧人间。这个消息,被一位善良的仙女知道了,她立即把灾讯透露给人间。人们凑在一块儿商量,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对付玉皇大帝。人们在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在门前挂上红灯,燃放烟花、火炮。正准备下凡放火的天兵发现人间处处都是火花,便以为火已经烧起来,于是径直向玉帝交了差。因为元宵节挂彩灯、放火炮避免了天灾,于是人们年年元宵节都挂花灯,放烟火、鞭炮,庆祝斗争的胜利,也感谢那位善良的仙女。

过灯节是中国各地人民的共同风俗,但各地的灯节因灯的制作、用料和式样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在陕北农村,老乡劈开高粱杆扎灯架,糊上红纸,做出南瓜灯、棉花灯和羊灯。北京则到处都大张宫灯,华贵高雅。而在冰城哈尔滨,人们用冰凝结成一座座冰灯,晶莹剔透、蔚为壮观。现在科技发达,让灯不仅有灯光、人物、声音,还能演孙悟空和唐僧西天取经的戏呢!

灯节还要举行猜灯谜的活动。谜语有写在灯面上的,也有写成纸条挂在灯上的,吸引着众多的猜灯谜爱好者。下面我们也来猜猜这些有趣的灯谜吧。

◆清明节

每年4月5日左右就是清明节了。这一天,许多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郊外祭扫烈士墓,踏青郊游。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用来表示四季的寒暑变化)之一,那天万物清明洁净、气清天爽,所以叫“清明”。清明节时,我国南北地区气温都普遍回升,平均温度一般在10℃以上。人们历来有在清明节扫墓、踏青、植树、换装的风俗。现在广大农村仍有祭祀祖坟的风俗习惯,而在城市,多改为青少年祭扫革命先烈之墓的新风俗了。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阳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是人们开展各项活动的好时候。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还为人们,特别是儿童的喜爱。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又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树苗种植成活率高。因此,我国自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绿化祖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着的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同时也送走自己的坏运气。

清明节的别称为寒食节。所谓“寒食”就是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这缘于一个传说。相传在我国的春秋时期,有一名叫介子推的臣子在危难之中帮助了君主晋文公重耳。他忠心耿耿,有一次晋文公饿晕了,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给晋文公吃。后来晋文公回国执政,就对那些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封赏。他亲自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却拒不出来。后来晋文公听从他人主意,放火烧山逼他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后,人们却只看到介子推和他母亲抱在一起的尸体。旁边还有一首规劝晋文公的血诗,文公非常感动同时也很难过,于是下令在山上建立祠堂纪念他,并将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并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

端午节始于战国时代。关于它的起源,民间流传最广、最具影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自沉于汩罗江。据说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避免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把粽子、鸡蛋投入江里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药晕蛟龙。不一会儿,水面上果真浮起一条昏厥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恶龙拉上岸,剥皮抽筋,然后将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以防毒蛇、害虫伤害。从此,民间在端午节便形成了赛龙舟、吃粽子、戴艾蒿、挂菖蒲、带香包、驱五毒、饮雄黄酒、缠五色丝等习俗。

同类推荐
  •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内容丰富,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全世界的孩子都在用不同的文字,阅读着书里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
  • 军震撼心灵的爱情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军震撼心灵的爱情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本书精选了最优美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让青少年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梦想与憧憬,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绝望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让青少年在面对一切感到木然时,心中涌起无限的亮色;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
  • 好习惯从小培养

    好习惯从小培养

    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撒播一种思想,就能收获一种行为:撒播一种行为,就能收获一种习惯;撒播一种习惯,就能收获一种人格:撒播一种人格,就能收获一段光辉的人生旅程。《好习惯从小培养》通过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告诉孩子如何养成独立自主、乐观自信、自我约束、合作友善、诚实守信等好习惯。当然,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也同样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好习惯从小培养》里也为家长们提供了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有效方法和建议。
  • 想变老虎的兔子

    想变老虎的兔子

    一只小兔子想变成老虎,是什么促使它有这样的想法呢?想让自己变的更强大,不光是外表的变化,内心也需要更强大。
  •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本书可以让孩子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从这些简短的故事中获取人生的智慧: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迎刃而解;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对待同学和朋友要真诚友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关心。一本好的故事书,使孩子们懂得无数受益终生的道理。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另一个的爱恋

    tfboys之另一个的爱恋

    大家好,其实我是慕容千可,我用我另一个QQ写后面的节章,我那个QQ登录不进去了,所以只有这样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龙魂魔帝

    龙魂魔帝

    九幽魔帝,百世轮回,万年谋划,一朝觉醒,踏九霄凌圣域,这一世只挣魔,不作仙。(境界划分,凝气,筑基,灵境四层,灵丹,灵婴,灵尊,灵劫。神境三分,天神,神王,神帝)
  • 少年心理师II

    少年心理师II

    平静的晨曦之晨,先是被笃信末日将至的嗜睡男孩打破,接着闯进诊所的武警更直接将心理师莫晓乙定罪为军火贩子。来不及等待救援的莫晓乙,被秘密关押到号称“只进不出”的第六监狱,可是接下来的发展却出乎意料——他的狱友不只是“特殊人才”,还都患有怪癖之症。因为好友莫晓乙被诬入狱而火冒三丈、追随而来的周大警监周觉,却将催化这场“疾病”。他们在狱中连续遭遇挑衅和暗杀,事态的发展完全脱离了控制……
  • 都市杀神榜

    都市杀神榜

    杀神榜,一个超越杀榜的存在!昔日王者重生,一路有情相伴。地下世界到黑暗世界,光明世界再到圣元世纪。打造一个超越你想像的宏观新型都市小说。【每晚10点更新2章,6000字,偶尔爆发加倍!】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无边境域

    无边境域

    一颗混沌之源给凯德大陆上生存着的人类带来了灭顶的灾难,幸存者埃尔科斯手握混沌之源,穿越到境域之中,以顽强的意志迈入了众神的殿堂。然而,此时他才发现,这只不过是一切的开端。。。。。。
  • 末世之冰纪元

    末世之冰纪元

    当星纪实验室女超人穿越至末世实验室副手白冰莹身上,白冰表示很无赖。末世来了,没有吃穿的怎么办?白冰:不怕,咱有实验室!末世来了,丧尸来了伦家好怕怕!白冰:不怕,咱有实验室!末世来了,空虚寂寞冷没有美男温暖怎么办?白冰:不怕,咱有实…….验某男:送你一个眼神自己体会白冰:大人饶~~~~~~~~~~~~命~!末世来了,白冰只想护她想护的人,爱她想爱的人,顺便再发点小财,谋点小特权,虐虐渣男渣女娱乐娱乐,然后逍遥安逸地过她的小日子,可不曾想…..
  • 仙路渺渺不可言

    仙路渺渺不可言

    大道三千,我愿做仙。仙道之路,渺渺不可言。一把瑶琴,一个苍凉的背影,扶着琴弦的手因心情的起伏而微微颤抖。他时而仰望苍穹,时而闭目低吟。转过头来,竟露出的是一张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的容貌。而他的理想很伟大。我要重回男风,重振我华夏好男儿的雄风!只因为,老子不想被那个啊!更加不想当百合啊!老子我命苦啊!于是,文涛为了这一伟大理想,斩妖魔,斗恶龙,开始了他漫长里程碑上的男人之路。
  • 魅女狐说

    魅女狐说

    她一出生就遇见漫天乌鸦喋血,被和尚说是祸水命,后来又遭囚禁,遭遇重重变故,被卖去青楼做了头牌,遭遇重重变故,最终尸横遍野,白骨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