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北冰洋航线:东亚—太平洋—白令海峡—北冰洋—北欧—大西洋—西欧。”拉·布尔格尼“号的船长捷朗克在法蓬航运界里是个受人尊敬的人物。他有40多年丰富的海上航行经验,得到过荣誉勋章,有惊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可不知为什么,这次他却这样疏忽。7月4日拂晓,牛奶似的浓雾笼罩着塞布尔岛周围的海域,30米以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每隔两分钟,”拉·布尔格尼“号的汽笛就在浓雾弥漫的大西洋上空回荡一次。5时左右,瞭望哨听到了别船发出的雾笛声,便立即向值班领航员杰林日报告。但接着迅速发生的一切却使任何人都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悲剧终于发生了!两船不幸相撞,”克洛曼基希尔“号的第二斜桅仿佛是一支巨大的标枪,击毁了”拉·布尔格尼“号的舰桥,插进一艘小艇之中。其余的斜桅也把另外两艘小艇击成碎片。”克洛曼基希尔“号重达4吨的铁锚划破了”拉·布尔格尼“号的外壳,掀掉了吃水线附近的铁皮,击破了下甲板处20余扇水密玻璃洞。锚链崩断后,铁锚就留在吃水线下破裂的船体中了。”克洛曼基希尔“号尖尖的艏柱还击穿了对方的水下船舷,深入船体达5米,窟窿的面积足有船舶上的瞭望哨1平方米那么大。”拉·布尔格尼“号的航海长、舰桥侧翼的瞭望哨和舵手当场就被撞死了,海水呼啸着从裂开处涌进舱内,一个司炉工立即奔到上甲板向船长报告,可当他回到满是海水的机舱时,蒸汽管道已经破裂,不断喷出的蒸汽烫伤了其余的司炉工。
接着又发生了第二次猛烈撞击。猛烈的撞击使得”克洛曼基希尔“号甲板上的第二节前桅及第二、三节中桅、横桁,索具随着桅杆一起倒下,海水透过隙缝灌满了首舱。
两艘船都无法继续航行。什么是索具索具包括各桅杆、桅桁(桅横杆)、帆桁(帆脚杆)、斜桁和所有索、链以及用来操作这些的用具的总称,它主要有金属索具和合成纤维索具两大类。金属索具主要有:钢丝绳吊索类、链条吊索类、卸扣类、吊钩类、吊(夹)钳类、磁性吊具类等。合成纤维索具主要有:以锦纶、丙纶、涤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为材料生产的绳类和带类索具。”拉·布尔格尼“号上的机器所有的军官都到已经砸坏的舰桥上集合。海员们从舱里拿出救生衣,分发给乘客。人们蜂拥而上,为了抢到一件救生衣,乘客们打得你死我活。他们根本不听海员们讲解怎样穿救生衣,而是拿过来就胡乱地穿上。不少人把救生胸甲束在腰部,因而跳到水中后失去了平衡,双脚朝天的在海上漂流。当轮船即将最后沉入海底时,捷朗克船长、助理领航员裘本及舵手杰瓦尔都登上了支离破碎的舰桥。海水在他们脚下翻滚着。捷朗克最林立的船桅后一次拉响了汽笛,尖利刺耳的汽笛声在海难船只上空吼叫着,犹如剧烈地晃动了一下,传来了很响的折裂声,船向右舷歪去,滚滚海浪很快吞没了”拉·布尔格尼“号,在浓雾重重的海面上传来了人们痛苦异常的惊叫声。6时左右,浓雾渐散,”克洛曼基希尔“号救起了两艘救生艇。抢救工作在紧张地进行着,甲板上受伤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接待这些遇难者,亨吉松船长把30吨货物抛入大海。下午1时,从英国驶往纽约的”格莱舍安“号靠近了无法航行的”克洛曼基希尔“号,把它拖走了。海难发生以后,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几乎所有的报刊都在喋喋不休地描述和评论这幕催人泪下的海上悲剧。”爱尔兰皇后“号的厄运”爱尔兰皇后“号是加拿大太平洋轮船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艘大型客轮。这艘客轮主要运行于英国利物浦和加拿大之间的航线上。1914年5月28日,修饰一新的”爱尔兰皇后“号徐徐离开加拿大魁北克,沿圣劳伦斯河而下驶往利物浦。入夜以后,船上灯火通明。
舞厅、餐厅及酒吧间里挤满了旅客。技术娴熟且待人宽厚的H.G.肯德尔船长和引水员一起站在驾驶台里,密切注视着前方。”爱尔兰皇后“号现在已过了沿海的小城里穆斯基,离入海口不远了。肯德尔船长几年来,在这儿出出进进几百次,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熟悉。这里虽是宽达几十公里的水域,但浅滩密布,水流湍急,来往船舶又较多,是个不可掉以轻心的地方。好在引水员还在船上,他也放心了不少。29日凌晨2点,引水员离开了”爱尔兰皇后“号,乘着小艇回去了。不久,圣劳伦斯河上泛起一层薄薄的雾。驾驶台里黑沉沉的,只有罗盘里的灯光在隐隐闪烁。肯德尔船长那高大的身躯站立在舵手身旁,两只浅灰色的眼睛凝视着前方,目光冷酷沉静,鹰钩鼻下一张线条明快的嘴微微翕动着。”注意,船长,前方8海里处发现有灯光,像是一条船开过来了。“瞭望水手报告说。肯德尔船长拿起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来船的方位及航向。对方显然是沿着一条安全水道溯水而上,两船绿灯对绿灯。船长稍稍松了口气。他一面嘱咐瞭望水手加强警戒,一面下了减速前进的命令。”爱尔兰皇后“号沿着原来的航道缓缓地前进。这时,雾越来越浓了,站在驾驶台上连前甲板的起货吊杆也看不清了,对方来船的灯光也隐没在这浓浓的雾海中。按说这时两船的位置已相当接近了,可怎么也辨不出对方的踪影。肯德尔船长命令增加鸣笛的次数,再派水手加强瞭望。但就在这时,一个巨大的黑色物体像幽灵似的向”爱尔兰皇后“号的右舷凶猛地扑了过来。”左满舵!“肯德尔船长大叫一声,随即又补了一句:“全速后退!”但是,一切都为时已晚了,一艘运煤船已向“爱尔兰皇后”号的拦腰处缓慢地、却又是恶狠狠地撞了上去。佛格森像根弹簧似的从床上跳了下来,穿着睡衣向电报房跑去。他一进电报房,就从舷窗里看到另一艘紧靠着“爱尔兰皇后”号的大船上的灯光在向船尾方向缓缓移动。佛格森意识到可能撞船了,他马上命令正在值班的班福德去驾驶台问明情况。班福德走后,佛格森再从舷窗朝外仔细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一艘运煤船的船头深深嵌进了“爱尔兰皇后”号右舷的腹部,而现在,它正可怕地从切口处慢慢地退了出去。这是一艘挪威船,船首侧面白色的船名,正对着电报房的舷窗,醒目地映入佛格森的眼帘:“斯多斯达德”号。水正以惊人的速度从那巨大的站在船舷旁的乘客窟窿中疯狂地涌进船内。“爱尔兰皇后”号剧烈地左右摇晃了几次,开始向右倾斜了。佛格森决定不等班福德从船长那儿带来消息和命令了,他果断地开始与离他们不远的法瑟角联系。那儿一位低级报务员拉塞尔正在值班。佛格森请他把高级报务员W.J.怀特赛德找来,当怀特赛德来到收发报机旁时,佛格森向他报告了“爱尔兰皇后”号的处境,并请他随时准备接收遇难信号。什么是航海国际信号航海国际信号是指各国船舶间为了沟通联络,按照国际协议统一使用的信号。国际信号规则是各国船舶通讯联络必须遵守的基本文件。其内容包括各种通信方式程序、遇难求救信号、国际信号简谱等。不一会儿,班福德和大副急匆匆赶来,他们带来了船长的命令:马上发呼救信号,并加上一句:“我们正在下沉。”佛格森立即向法瑟角及附近各船发出“SOS”遇难信号。可是,他只收到法瑟角怀特塞德的回答,并询问“爱尔兰皇后”号的准确位置。佛格森告诉他,船现在里穆斯基下游大约20海里处。对方要他再重复一遍,就在佛格森准备再报船位时,突然停电了,船上一片漆黑,乱成一团,恐怖笼罩着“爱尔兰皇后”号,一场厄运的到来已是迫在眉睫了。“爱尔兰皇后”号被撞仅仅8分钟后,河水已经淹没了整个机舱,锅炉和发电机都停止了工作。但,在电报房里还有一台磁性探测接收机,它可以不用船上的电来工作。佛格森马上想起了它,便摸黑干了起来。他终于收到了法瑟角的回话,说引水船“尤蕾卡”号和“伊夫林女士”号已分别从法瑟角和里穆斯基出发来营救他们了,预计1小时后可以到达此地。佛格森一面告诉班福德立即将收发报机接上应急备用蓄电池,一面已冲出门外,向船长报告以上的消息去了。收发报机的应急电源已经接通,可以正常工作了。佛格森又派班福德去报告船长,自己坐到了收发报机前,准备继续和法瑟角联系。他加拿大的里穆斯基城市的手指搭上了键钮。就在这时,船又突然猛烈地向右侧一斜,沉重的蓄电池“砰”的一声摔到地板上,发报机又不能工作了。佛格森沮丧地望着这破烂不堪的电报房,难过地擦了擦泪水,随后向驾驶台爬去。佛格森艰难地沿着梯子和甲板向前爬去,他还抓住一把椅子,以备摔到河里也有一根救命稻草。十几秒钟后,“爱尔兰皇后”号终于像人在临死前做最后一次挣扎似的,剧烈地抖动了几下,然后向右猛地一斜,便沉入河中。佛格森像一块石头一样被狠狠地抛入河水中。佛格森最后被救起来了,他遇上了一条救生艇,后又被送到那艘撞上“爱尔兰皇后”号的挪威运煤船“斯多斯达德”号上。肯德尔船长也被救了出来,这可怜的老头在“爱尔兰皇后”号沉没前几秒钟还不愿离开,最后硬是被别人拖了出来。两条船相撞以后,“斯多斯达德”号船长命令将船开到岸边搁浅,后来他发现船没有受到致命的损伤,于是又将船开回出事地点。把能找到的幸存者都救上了运煤船。这样一去一回耽误了不少时间。而“伊夫林女士”号和“尤蕾卡”号赶到时,“爱尔兰皇后”号早已静静地躺在圣劳伦斯河27米深的水底下了。被救起来的共有465人,他们只是全船1477名旅客和船员中极可怜的一小部分,而其余的1012人,或淹死在他们的床铺上,或淹死在机舱和过道里;许多在最后一瞬间还在那几乎垂直了的甲板上竭力挣扎,似乎在寻求一条生路的人,随“爱尔兰皇后”号一起沉入了河底;即使跳入水中的人也有不少被寒冷夺去了生命。岸边搁浅的船“皇后”号命殒大海英国当时最豪华的“皇后”号客轮的船长肯达尔健步登上船桥,迎面吹来的清凉的海风使他不禁哆嗦了一下。这是1914年5月29日凌晨1点15分。“皇后”号长167米,宽20米,排水量2万吨,蒸汽机功率为1.85万马力,有5层甲板,可容纳2000人,常速高达20节。船上有舒适的卧舱,宽敞的客厅,还有供娱乐用的板球场、沙坑等。“皇后”号以18节的速度在圣劳伦斯湾里航行,甲板上可以听到蒸汽机的轰鸣声及海浪的拍击声。船长看到一切正常就回到舱里休息去了。
凌晨2点左右,从魁北克方向飘来了阵阵淡雾,能见度逐渐变差,船速不得不减至15节。当轮船驶近距法吉尔角7海里的诺克·波因特角时,能见度更差了,就连浅滩区的灯标都难以分辨。总领航员爱德华急忙派人去找船长。肯达尔一走进领航舱,从前桅就传来了阵阵钟声,船首瞭望员约翰·凯洛尔高声喊叫起来:“船艏右侧罗经1.5°处发现轮船桅杆灯!”船长拿起夜间望远镜,看到两船间的距离为6海里,便命令轮船航向向左侧偏26°。他以为,这样迎面驶来的轮船就会在他左侧罗经威风的豪华客轮3°~4°处驶过。
船越驶越近,雾也越来越浓了。当两船相距不到2海里时,原来还勉强可辨的海面已变成了白茫茫一片。为了避免发生意外,肯达尔下令全速后退,并拉响了汽笛,三声短促的汽笛在海面上空回荡。几秒钟后,从雾海中也传来了一阵长长的汽笛声,那是对面那艘货轮发出的回音。海上汽笛的含义一声短,请从东船左舷会船;二声短,请从东船右舷会船;三声短,本船正式倒车或有倒退的倾向;四声短,不同意对方要求,请对方采取避让行动;六声短,轮船遭险呼救;一声长,本船离开码头或泊位;二声长,要求通过船闸或靠泊;三声长,有人落水,需要抢救;一长一短声,本船正在向右转弯或掉头;一长两短声,本船正在向左转弯或掉头;一长一短又一长声,本船希望与来船联系;两长声一短声,追越船要从前船右舷通过;两长声两短声,追越船要从前船左舷通过;一长一短又一长一短声,同意对方要求;一长两短一长声,要求来船等候本船通过;三短一长声,本船需要援助。
舒适的船舱这时肯达尔船长已命令停止后退,并拉响了长长的一声汽笛,以此告诉对方他的船已转向右舵。
两分钟后,肯达尔吃惊地发现,一艘有红色及绿色灯火的巨轮从浓雾中向他扑来,两船之间的距离不到100米,他急忙把船舵转向左舷,并命令提高船速。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挪威货船的艏柱以35°倾向插入“皇后”号的右舷,只见撞击处迸发出一道道耀眼的火花,接着又传来一声声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站立在船舷旁的几名水手顷刻之间便被活活挤死,鲜血立即染红了甲板。这一击,使“皇后”号的煤舱及二等舱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两艘巨轮相撞后,肯达尔船长立即奔上船桥。他抓起话筒,朝“斯多尔恩塔德”号高声喊叫:“不要后退,继续向前行驶!”他知道,这致命的一击在“皇后”号上已留下了巨大的创伤,挪威船一旦把船艏从中抽出,海水就会汹涌而来,一下子把“皇后”号灌满。但是,安德松船长的回答却是令人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