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8100000003

第3章 母亲的胃口

在他的印象当中,母亲的胃口一直不好,吃什么都没有食欲。

父亲下世得早,是母亲屎一把尿一把地把他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拉扯大的。农闲时节,母亲除了给人裁缝衣服补贴家用外,还喂了几只母鸡来维持日常开销。平时家里很少吃鸡蛋,只有在哪个生日的时候,母亲才会煮上五个鸡蛋,他们兄妹五人一人一个。当然,没有母亲的份儿,母亲说她不爱吃鸡蛋。母亲只给他和弟弟妹妹过生日,自己从不过生日。嘴馋的弟弟没少打听母亲的生日,可母亲说她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后来不知道怎么想起来了,她说她的生日是大年初一。弟弟就一脸失望,说过年我吃肉,不吃鸡蛋。

其实,在过年的时候,母亲也只是象征性地割上二斤肉。他们几个看到肉,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差不多,一个个两眼放光,把鼻子凑到肉块前去闻,尽管一股血腥味,还是一个个满嘴生津,不停地往肚里咽口水。幸亏是块生肉,若是块熟肉,只怕当下就给撕吃了。母亲就拿手轻轻拍打在他们的头上,嗔骂他们是饿死鬼托生的。母亲把肉洗干净后,也不炒也不煮,然后再洗上几个大萝卜,搅和在一起剁成了一大盆饺子馅。这饺子馅从初一能吃到十五。用母亲的话说,咱们家是天天过年。弟弟把嘴一撇,不满地说,我连一点肉都吃不到,过的啥年?母亲也不恼,笑了笑说,我在剁饺子馅的时候,你们不都在看着?肉都在馅里,也没跑啊。他知道,之所以吃不到肉味,是因为萝卜太多了。尽管这样的饺子馅,母亲也不吃,每次给他们几个包饺子后,母亲就擀了点面条,然后放进一点酸白菜,做成“糊涂面条”自己喝。母亲解释说,她不爱吃肉。他还发现,母亲也不吃水果,自然家里也就很少买水果……

等到后来他和弟弟妹妹一个个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他才意识到,母亲不是没胃口,她是舍不得吃啊。家里穷,有点好吃好喝的,母亲都让给他和弟弟妹妹了。

可是,现在他每次回家给母亲买东西,除了水果母亲偶尔吃点外,不管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只要是肉,母亲从来不吃,当然也包括鸡蛋。母亲还责怪他们不该乱花钱。他生气地说,娘,我们现在条件好了,跟从前不一样了,想吃什么都不难。母亲说,我真的不想吃,没有胃口。他就猜测,母亲也许是习惯成自然了,真的没有胃口。

半年前,他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去了多家医院治疗都没有好转的迹象。母亲着急了,最后打听到了一个专治疑难杂症的老中医。他不忍违了母亲的心意,就随母亲去找了那位老中医。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一番后,为难地说,这个病也不是什么难治的病,只是观测着要难一些。母亲问老中医有多难,老中医说需要每天品尝病人的粪便。他不解地问,为何需要尝粪便?老中医解释说,病情的轻重缓急要根据病人粪便的甘苦程度来分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老中医的话音一落,母亲就说没问题,我来尝。

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因为这太出乎意料了。他急了,说这怎么可以?

母亲笑了笑,就用一种很轻松很随便的口气说,你的屎我不是没吃过?你小的时候,我一边急着做饭一边照顾你屙屎尿尿,有时忙得手都顾不上洗就和面擀面条了。

就这样,在母亲的一再坚持下,他不得不同意了老人家的决定。

在医院,母亲不顾年迈体衰,白天黑夜地侍候他。只要他拉屎了,母亲就尝上一点点,然后把味道告诉老中医。老中医再结合母亲的感受来开药方。有时,他自己都嫌恶心。可是,母亲却丝毫没有怨言,反而把这当作了一项很愉快的工作。

三个月后,他痊愈出院了。

事后他问母亲,说娘,你品尝我的粪便的时候,就能忍受得了?

母亲朗朗地说,没事的,我的胃口好,什么东西都能吃。

同类推荐
  • 绿眼

    绿眼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想象丰富。作家以真挚深沉的感情,刨作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孩子的心灵概貌,使读者阅读起来倍感亲切,从而引导他们感悟生活,得到人生的启迪。这些蕴含着爱与美的作品,展现了当代儿童文学的风貌,是献给读者最好的礼物。相信,“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的出版,也是对冰心老人最好的纪念!繁星永照,春水长流。愿本书能够带给读者美的享受,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爱,陪伴他们走过纯真美好的童年时光。
  •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论语·宪问》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 三百千千:百家姓

    三百千千:百家姓

    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读物,最普及的当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部书在民间简称“三百千千”,是旧时儿童上学必读之书。
  • 青蛙鱼

    青蛙鱼

    我理想中的鱼,非常怪异,上身是鱼,下身是蛤蟆。既能在水中漫游,又能在陆地生存的两栖动物,是蝗虫的克星。然而,青蛙鱼在蛤蟆湖遭到非议,甚至是追杀,以黄头顶为首的鱼家族,竟然不承认他们是鱼。一旦庄稼遭到了蝗虫袭击,他们忍辱负重,欲血奋战,打退以黄霸天为首的蝗虫进攻,保护了湖畔庄稼,立下赫赫战功。千年不遇的干旱,湖水趋于干涸,青蛙鱼舍小家顾大家,把老祖宗留下的食物,分给湖中的鱼儿。
  • 天外飞楼

    天外飞楼

    希望这些故事,能带给青少年朋友一些有益的思考: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真正幸福。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怀念儿时的美好时光,怀念和白胡子老爷爷一起放牛时的传奇故事,怀念冬天柴火旁大人们讲的种种传说……我想回过头,捡拾跌落一路的美好:虔诚、感恩、尊重和爱,寻找我们丢失的信仰……
热门推荐
  • 淏夜召唤

    淏夜召唤

    在未来漫长的淏夜时代里,他和他的伙伴们依然是永恒的传奇。看着前方的哈斯族舰队,他知道今天必将是他最辉煌的一战,因为今天过后他就再也没有一战的机会了。长刀向天,虽千万人吾往矣!!!
  • 青春幽梦散文诗集

    青春幽梦散文诗集

    一本关于爱情,亲情,人生感悟的现代散文,诗集。无论是相思,还是单恋,都是一种感情成长。我们得到的并不一定是最初想要的,只要自己记得初衷就好。
  •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巴金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养成专注的习惯、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50个的优等生秘诀在等待着你!
  • 帝落年代

    帝落年代

    天星异变,浩劫至,引发魔道之战。少年携天地奇宝‘时间血玉’现世,从此,无论妖魔域、恶鬼域,亦或是七十二洞天、三十二福地,都将迎来大变革。道,在乎一心,心若正,正亦正,邪亦正。他的口号:世人待我滴水之恩,我报世人三江之情,世人给我一剑之恨,我还世人千刀之深。
  • 逆行百斩

    逆行百斩

    传闻世间有一把被人们称作“七人行”的绝世神刀,此刀有摄人心魄,狂斩天下之威力,但人可控刀,刀亦可控人,若人无此心智,当会落入无底深渊,终身被此刀奴役,而能控制此刀者,则被他人称为——御刀仙
  • 挂珠钗

    挂珠钗

    白头偕老,对别人来说仅仅是四个字,可对于南顾却是一辈子中最想完成的事。香已调好,茶以烹好,只待君归,与妾同饮。我才不要你这个傻丫头救我,我要你活下去。我没有跟你说过很多情话,但是你还看不出来吗?我喜欢你。她是全国最尊贵的女人—皇后娘娘,但他又是什么?一介亡国将领罢了。突如其来的转变,七立六废,她的人生就像连绵起伏的山脉,直到他的出现—
  • 打工的舰娘

    打工的舰娘

    “提督,没有弹药了。”昆明抬头看着站在窗口的提督道。“昆明啊,昨天不是刚给你补给么?”提督看着正在吃铝的昆明道。那些啊,上午打演习的时候全部发射了。“昆明笑嘻嘻的伸出手道,”提督,你忍心自己的舰娘饿肚子么?“然后,提督就从窗口跳下……
  • 轻狂中成长的青春

    轻狂中成长的青春

    生活是变幻不停的像是一场戏剧,能不能在这场演绎中做主角,只有成功后才会辉煌。路途中的艰辛却难以被知晓。所以在一次次的经历中,高伟东在校园中体验到了人心的险恶,让这个来自农村的他从稚嫩走向成功。
  • 二人的契约

    二人的契约

    这个世界远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在圣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永远存在着黑暗。故事发生在科技发达的未来,崇尚科技改变一切的人类视一切宗教和传说为异类,邪恶失去了压制而滋生出了一种以人类灵魂为食的怪物——潜伏者。主人公孤儿韦恩从收养自己的神父兰彻手里继承了一条寄宿着魔主灵魂的封印项链,在一个万圣节的夜里,受到潜伏者袭击的韦恩灵魂被项链上的宝石所接纳。鲜血溶解了封印的力量,不甘心就此死去的韦恩和魔主亚丁立下了契约,两人的灵魂融合在了一起,为了实现彼此的愿望而重获新生的故事。
  • 以你为名的曾经

    以你为名的曾经

    现实很骨感,有些时候在感情里参杂理性也是很明智的事情。由于未知,原本看似可以在一起,却最终也没能在一起。既然如此,何不将那段还未开始的感情,就永远留在那段以他或者她为名的曾经。这样,或许我们还会有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