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6100000031

第31章 发展的多重危机(2)

三、终将消逝的“人口红利”

中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也是以极快的速度增长,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也酝酿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施,直到70年代才真正开展了计划生育,使中国总和生育率很快从1970年的5.8降到1980年2.24,接近更替水平。然而由于年轻人口比例过大,使人口惯性增长不可避免,为了更快地降低人口增长速度,政府在1980年开始实施了更为激进的独生子女政策。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的2.1以下。各种调查和普查数据表明,中国总和生育率从90年代初开始就低于2.1的更替水平,到1995年以后更是低于1.5,并一直在1.5以下运行,2000年更是到了1.22。

通常,在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转变过程中,由于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下降有一个时滞,形成年龄结构变化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具有高少儿抚养比、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高老年抚养比的特征。其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提高的这个阶段,通过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人口红利”。

国际经验表明,在1970年-1995年期间,在东亚超出常规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这一有利人口因素的贡献比率高达1/3到1/2。而西方经济史表明,新大陆的人均GDP增长率比旧大陆高出的部分,大约90%-100%可以归结为新大陆在人口结构方面的优势。

中国实行了近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果,与其说是控制了人口总量,有助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如说是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大大减轻了人口抚养负担,通过较早赢得年龄结构优势,提高了人口结构的生产性,并进而通过保持高储蓄率和劳动力的充足供给,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源泉。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提高并不明显的情况下,少儿抚养比(14岁以下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大幅度降低。

如果用被抚养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即总人口抚养比,来代表这种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人口结构特征,计量分析表明,在中国,总抚养比下降一个单位,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提高0.115个百分点。1982年-2000年中国总抚养比下降了20.1%,带来经济增长速度2.3%,同期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在8.6%左右,相当于人口转变对人均GDP增长贡献在26.8%,即1/4强。

根据预测,随着中国总人口在2033年达到14.29亿之前继续增加,抚养比首先将进一步下降,从2000年的42.6%下降到2015年的39.4%,下降3.2个百分点,带来经济增长率上升0.4%。这个阶段大约持续到2015年前后。这是因为,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按照老龄化评判标准,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人口学家预测,2010年中国人口总数将为13.39亿,2040年达到顶峰14.91亿后开始下降。与此同时,65岁以上老年人口2010年为1.12亿、2040年达到3.12亿后仍将继续上升。随着中国人口老年化速度上升,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由“人口红利”阶段转为“人口负债”阶段,人口老龄化加速将给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2015年前后是中国“人口红利”阶段的转折点。(注解:蔡昉:“中国‘人口红’只剩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8月19日)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

所有的先行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或多或少地得益于“人口红利”。但是,“人口红利”从来不是永久性的增长源泉。随着人口转变的完成,这种特殊的增长源泉终究要消失殆尽。换句话说,中国在到2020年之前的这个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将会面临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居高不下的储蓄率开始式微,以及社会养老负担日益加重的各种挑战。因此,充分挖掘人口转变的潜在贡献,不仅是中国获得经济崛起的重要手段,也是迎接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当务之急。这就意味着未来10多年左右的时间,是中国利用和开发“人口红利”的最后机会,也是挖掘替代经济增长源泉的战略机遇期。如果中国在这个关键的阶段上错失良机,经济增长就有可能失去可持续性。

此外,正在扑面而来的中国人口老龄化也将对中国社会保证体系等提出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1)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覆盖面提出了挑战。中国20世纪80年代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本应遵循广覆盖原则,可是,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做到应保尽保,覆盖面非常有限。2004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6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2.57%,2005年为1.7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3.38%。虽然覆盖面有所上升,但是远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20%最低线。事实上,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全排斥了8亿农村人口,基本排斥了1亿农民工群体,广大农民及农民工仍然依靠自我保障。

(2)人口老龄化对现行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中国现行的养老方式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家庭养老方式。但是,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四、二、一”家庭模式和抚养系数比上升将使得现行的家庭养老模式发生困难。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普遍产生了“四位老人、一对年轻夫妇以及一个未成年小孩”这样一种家庭结构模式,另一方面,它也导致老年抚养比从1964年的6.3%逐渐上升到2000年的10.1%以及2050年的33%。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这两种情况必然导致家庭物质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安慰等方面严重缺乏,依靠现有的居家养老方式难以实现养老目标。

(3)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支付能力提出了挑战。为了解决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存在的矛盾与困难,中国实行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但是,这种“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措施”的养老金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然产生“空账”问题,2000年中国养老金“空账”还仅仅为360多亿元,到了2005年底,“空账”已经达到8000亿元。

(4)人口老龄化必然对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战。老年人是一个容易患病的特殊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他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将会急剧增加。2000年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为924万人,2001年为1815万人,2004年增加到3359万人,当年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到862亿元,比2003年上涨31.6%。由于中国目前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实行国家与单位共同负担,因此,在离退休人员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对整个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四、资源约束时代

罗马俱乐部出版的著名的《增长的极限》从1972年公开发表以来已过去1/4个世纪了。当年引发这份报告洛阳纸贵的原因,不仅因为它是名满全球的一块丰碑,更是因为报告对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问题等)提出了迄今为止最为惊世骇俗的警告。今天,当看到中国的GDP不断刷新,而且在未来一二十年还将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两番,笔者由衷高兴之余,不禁想到了“极限”这个词。中国是否存在增长的极限呢?回答是:如果中国政府不及早作出制度性安排,遏制类似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里提出的一揽子问题,中国增长极限问题影响的不仅是当代,还将是千秋万代。

无论是赶超理想还是崛起目标,只要包含有经济发展这一项,就离不开资源消耗。而中国地大,可相对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巨大需要来说却并不物博。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资源大国之一,但是主要农业资源占世界总量比重大大低于人口比重,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占世界总量比重十分低下,只有水电和煤炭资源比重较高,具有一定的优势。未来,中国人口仍持续增长,人均主要资源占有量进一步下降。中国人均收入从低水平向中等水平迈进,各类人均资源消费量不可遏制地迅速扩张,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工业化和城市化将明显加速进行,经历资源密集化、能源密集化过程。而目前资源利用又不够合理,浪费和破坏现象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保护的力度不够,直接加剧了资源的供需矛盾。

水问题将成为未来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的资源瓶颈,突出表现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洪涝灾害三大问题。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北方地区和城市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目前全国年总缺水量为36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但是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农业综合用水效率仅为0.3-0.4。水环境恶化,水体污染严重,地下水超采严重并引发地面下沉和海水入侵。水环境的不断破坏严重威胁了人民生命健康,水体水质的恶化也加剧了缺水危机。旱涝灾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1998年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7亿元,占当年GDP的3.8%。

耕地面积继续减少,粮食生产压力将加大。2000年,人均耕地降至1.5亩,2005年人均耕地将降为1.45亩,如果不考虑进口,按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计算,则需要生产粮食5400亿公斤,比“九五”期间的最高产量还高出400亿公斤。

煤炭等低质能源生产大量过剩,许多煤矿城市已进入衰退期,但是那时开发成本高,包括外部不经济成本,如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油、气、热力等洁净、高效、优质能源严重不足,且需求量将大幅度增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指出,中国原油、煤等能源矿产,铁等黑色金属矿产保有的查明资源储量不同程度下降。大庆油田在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后,首次降至4840万吨。公报说,2003年初,全国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共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其他水气矿产3种。另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数据,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能保证2010年需求的只有24种,能保证2020年需求的只有6种。(注解:国土资源部:《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04年4月9日。)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报告称,未来20~30年内外中国现有资源的供应将不可持续。(注解:“中国经济的真相”,《中华网论坛》,2006年10月1日)今后20年,中国实现工业化石油、天然气、铜、铝矿产资源累计需求总量则至少是目前储量的2~5倍。据统计,中国现有煤炭的探明储量为818亿吨,石油为25亿吨,天然气为5.4亿吨。以2000年为起始点,到2020年,中国年需煤炭16亿~18亿吨,20年累计需247亿~268亿吨;石油年需5.5亿~6.4亿吨,10年累计需85亿~92亿吨;天然气年需0.6亿~0.7亿吨,10年累计需9.2亿~10亿吨。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10年消费,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30年消费;到2020年,中国石油的进口量将超过5亿吨,天然气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70%和50%。未来20年中国石油需求缺口超过60亿吨,天然气超过2万亿立方米。

不仅是能源问题如此。在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上,中国一样面临用什么来持续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认为,2012~2014年,中国将迎来年2.4亿~2.6亿吨铁的消费高峰,未来20年缺口将达30亿吨;2019~2023年,将迎来年530万~680万吨铜的消费高峰,未来20年缺口将达5000万~6000万吨;2022~2028年,将迎来年1

300万吨铝的消费峰值,未来20年缺口将达1亿吨。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本书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第一次比较系统、完整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在分析制度起源问题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在经济活动与制度因素的关系中,提出了价值运动的两个制度条件;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制度问题上,重点分析了产权制度、企业制度、生产总过程运行制度;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对财产公有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比较研究的新观点。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制度变革的角度揭示制度因素与经济活动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 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经济常识

    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经济常识

    本书为农民编辑整理出适用于经济生活的365个经济常识,为他们在知识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本书以通俗、简明而生动的文字向农民介绍储蓄、消费、投资等日常经济学知识,让他们学习致富之道和理财诀窍,以宏观的经济头脑和实用的理财方法对个人、家庭经济进行有效规划。
  • 创业板上市操作指南

    创业板上市操作指南

    本书专门为我国中小企业而作,回答了中小企业家普遍关心的国内外创业板上市的一系列实务问题,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操作难题以及解决方案。
  • 三维信用论

    三维信用论

    信用问题多面且复杂,存在很多认知的盲区。三维信用论是吴氏信用理论的核心。吴氏信用理论把道德精神与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不同层面的信用紧密结合,创新定义了信用、剖析与量化了信用、探索分析了信用与经济增长及社会管理的关系,初步搭建了独树一帜、较为完整系统的现代信用理论体系。其框架包括信用资本论、三维信用构成论、信用资本定价论、信用规模与结构及效率论、经济信用化论、信用供求论信用产业链理论、社会信用体系认识论、政府信用监管论、三大征信中心论与多维信用评级论。
  • 地根经济:一个研究范式及其对土地宏观调控的初步应用

    地根经济:一个研究范式及其对土地宏观调控的初步应用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和居民收入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从109655亿元增长到183085亿元,增长了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860元增加到10493元,增加了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366元增加到3255元,增加了37.6%。此外,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也十分明显,2005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001年的15.2%下降到12.6%,农村人口的比例从2001年的62.3%下降到57%。
热门推荐
  • 雨后那一弯彩虹

    雨后那一弯彩虹

    从公主到灰姑娘,杨紫辰的生活是天堂与地狱的交汇。没有哀怨而是选择承受,努力为自己和弟弟撑出一片天空。性格温良的王文翰,默默守护在杨紫辰身边的王文翰能否赢得所爱女孩的心。陈昊天,从小生活优越的富家公子在遇到坚强女孩杨紫辰后是否会改变。敬请关注《雨后那一弯彩虹》
  • 二老堂杂志

    二老堂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华联邦之虚空龙王

    中华联邦之虚空龙王

    故事发生在几千年以后的中国。未来的中国统一了整个银河系,不过因为没有通往下一星系的方式,人类只能呆在银河系内。最终,人类发明了一种可以通往下一个星系的大门,可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大门以外的连接到了一个神秘的异世界······
  • 命运之谋爱一生

    命运之谋爱一生

    从相遇那刻起,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复仇开始的那一刻或许就注定了两人的结局,一次误会造成的荒唐复仇,最终他能否原谅她,她又能否重新赢回爱人…………
  • 我要做叛君

    我要做叛君

    “不是我不忠诚,而是我从来都没有对谁忠诚过。”
  • 潜龙飞升

    潜龙飞升

    一代双侠不幸郧落,在临死之前把唯一的儿子天龙扔下了万丈深渊,天龙侥幸被高人所救,在修行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他杀伐决断、疾恶如仇,以一己之力劈天灭地、斩妖除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武动乾坤、逆行阴阳,不断走上修炼的巅峰,坎坎坷坷、扑塑迷离、奇遇连连,带领众强者一步步抵达武界的巅峰。
  • 玉面公子楚琉璃

    玉面公子楚琉璃

    夜:“本王哪里及得上玉面公子你,虽然声音变得铿锵有力,但比三年前稍微娘一点,不过听起来还是蛮顺耳的,自从三年前本王给公子指点以后,玉面公子的功夫是否越加的进步呢?但是让我想不到的是公子竟然做起了梁上君子。呵呵,真不愧如传言中说的那样不按常理出牌!”“你去!通知其他人,见到此人格杀勿论!再给本王传句话,提此人的头来见者,赏银一万两,活捉此人者赏金一万两!”轩辕夜玩味的笑道“逃?呵呵,本王看你今后还怎么逃?然后吩咐了下人把房间整理干净就出去了。只留下还冒着热气的茶壶罐子。楚:”既然本公子做起了梁上君子,那么自有来的目的!“”本王倒是很希望听听公子的来意,我这里倒是有何东西值得玉面公子三年来一直念念不忘?“”有!“来人说到”所谓何事,何物?“”你的命!“辰:”顾某一为看望轩辕兄而来,二为喝酒而来,更是为他而来!说完,从自己的袖子里拿出一张纸,在轩辕夜的前面轻轻摊开。轩辕夜看着那幅画,只是笑笑,仿佛顾惜晨的来意自己早已经看透一般。只是做了个里面请的手势,两人便一同往屋里的茶桌走去。“恭迎圣主!”(死人山)只见从天而降的来人一身鬼魅的黑色袍子,袍子外面还装饰着一些让人见了都觉得毛骨悚然的图案……江:“看这阵势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顾曦辰顾公子?今儿个怎么有闲情逛逛这”花鸟市场“?”不知道坐在楚琉璃旁边的轩辕夜和顾惜晨反应是怎样的,但是楚琉璃绝对是让自己正常不起来。那男子一坐下,也不管他们三人怎样,看了一下楚琉璃之后,便对他挤眉弄眼。那样子真的是有多可爱就多可爱。刚刚拿着茶馆老板娘上的茶抿上一口,便喷了出来。因为她见到他那样子,自己真的是有点招架不住。见过可爱的,但是没有见过男子也有这么可爱的……
  • 半夏是殇夜未央

    半夏是殇夜未央

    谁的年少不轻狂,到头来尽是殇。在花开的那一夏,留下了许多故事。本文是短篇小说集,主要以虐心文为主。喜欢虐心小说的亲们可以进来看看。
  • 傲弑

    傲弑

    成神?成魔?一个小小的逆字,便足以颠覆整个乾坤……新人新书,望各位大大多多照顾,多多提携!只求一张推荐票,一个收藏点。投张票又不会怀孕是吧!《傲弑》讨论群:289124635
  • 废柴少爷闯六界

    废柴少爷闯六界

    漆黑的山洞里一道身穿红色长袍的人影依稀可见,他身边一头灰白色的灵兽静静的趴着......且看废材少爷李麟强势归来,勇闯六界,傲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