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600000081

第81章 亲征天下 (1)

第二十八章 亲征天下 (1)

纪空手的眼睛陡然一亮:“此计甚妙,若能烧掉敌人的粮草,对其士气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而我们趁机进攻,必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但问题在于,垓下城中戒备森严,要想潜入进去,必然会冒极大的风险。而且,既然我们能够想到这一点,想必项羽也能想到,在他的身边还有忠于他的流云斋卫队,势必会增加我们放火的难度。”张良眉头皱了一皱,话语中似有一股隐忧。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

他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他实在想不出一个上佳的办法潜入城中,烧毁敌人的粮草,惟有寄希望于纪空手。

说到用兵之道,也许无赖出身的纪空手并不内行,他能走到今天的这一步,第一是仰仗张良为他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第二则是他知人善任,身边有着一大批人才,有了这些人的襄助,纪空手才能在楚汉之争中最终掌握主动。

但是若论智计,放眼天下,敢与纪空手一较高低者实在不多,就连张良也不得不甘拜下风,自叹不如。正是藉于这一长处,使纪空手踏足江湖以来,仅凭一个无权无势的无赖之身,竟然成为了叱咤风云的人物,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亘古未有的奇迹。

然而当张良的目光望向纪空手时,此时的纪空手脸色沉凝,一时之间也难以想到更好的办法。

“此事还须从长计议,容我细细琢磨才行。”纪空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道。

而与此同时,在垓下的城楼之上,项羽正带领着他身边的一干将领,在流云斋卫队的簇拥下,登高俯瞰着眼前这八十万大军。

连绵百里的营寨,如一道山梁横亘于垓下城前,一望无边的旗海,在劲风中呼呼而动,犹如无数条各色不一的苍龙,显得极为壮观。

一队一队的大汉军队,扼守着每一条通道,将整个垓下围在其中,形成了有若铁桶般牢固的阵线,就连许多身经百战的西楚将领见到这种惊天动地的架式,也不由得霍然色变,无不将目光盯注在项羽的身上。

项羽冷峻的脸上不动丝毫声色,极目四顾,眼芒穿越虚空,一点一点地望将过去,似乎不敢对敌情有半点的遗漏。

他与刘邦的大汉军队已经不是第一次交手了,而且以往也有过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可是这一次,他却发现战情并非如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他所面对的大汉军队远比以往所见的更有士气,更有活力,虽然相距尚有数里之距,但他已经闻到了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息,更看到了那涌动于军营之上那如云团般的杀气。

他不由得暗自心惊。

如果他知道统领这八十万大军的统帅不是刘邦,而是纪空手的话,他也许就不会有这种惊诧之感了。因为自楚汉交战以来,经历了大小数十战役,汉军居然无一胜迹,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在这不可思议的背后,其实只是纪空手所用的舍弃之道。

这舍弃之道的目的,就是牺牲局部的战役换取整个战争的胜利。面对强大的西楚军,假如纪空手一开始就采取与之硬抗的策略,绝非明智之举,所以他用一败再败的战术,先让西楚军对汉军心生小视之心,使之成为骄兵,再以敲打战术,一点一点地消耗掉西楚军的元气,最终逼得项羽在垓下与之决战。

项羽脸上的肌肉抽动不已,在蓦然之间,似乎明白了对方的用心。然而,他却凛然不惧,因为,他坚信自己的实力,既然自己带兵以来从未败过,相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他转过头来,森冷的寒芒缓缓地向身后的每一个人望去,这一干将领谋臣大多是追随了他多年的属下,其忠心是勿庸置疑的,这足以令项羽感到欣慰,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所以项羽才能够保证自己的战意始终不灭。

龙且、项庄、臧荼、尹纵、萧公角……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都代表着一个个辉煌的过去,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骁勇善战,才最终谱写了项羽从来不败的神话,然而当项羽的目光从他们的脸上一一划过之时,他的神情依然有几分失落。

因为在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了亚父范增,这是项羽心中最大的痛,当日由于纪空手与张良用计离间,使得项羽开始怀疑范增与汉王有着私下的联系,一怒之下,将之驱出军营,等到项羽心生后悔之时,范增却被人击杀于枫叶店中。

若非如此,项羽也不会落到今日垓下被围之局。随着范增的死去,西楚军虽然在连年征战中连连告捷,攻城掠地,战功彪炳,但在每一场胜利的背后,都见证着大批将士的死亡,以至于项羽当初伐齐所带来的六十万大军,到了今日的垓下,惟有十万而已。

倒是大汉军屡败屡战,却未伤根本,未动元气,反而日趋壮大,这令项羽大感不解,隐隐觉得自己仿佛正一步步地步入对方为自己设下的一个陷阱之中,沉沦而难以自拔。

但是项羽毕竟是项羽,纵然是面对这场实力悬殊的战局,也依然不失王者之霸气。

当他的眼芒再一次望向敌营之时,紧皱的眉头为之一松,冷峻的脸上不自禁地流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大王莫非看到了汉军的软肋,有了克敌的必胜之道?”萧公角是西楚军中最善于谋略的将领,心思转动极快。他捕捉到项羽脸上那种如释重负的表情,赶忙趋前一步问道。

项羽的视线依然停留在正前方那片广阔的空间,并未因为萧公角的询问而转过头,沉声道:“的确如此,难道你们都没有看到?”

萧公角等人无不一怔,道:“属下愚昧,还请大王示下!”

项羽的脸上微有得色,道:“从表面上看,今日我军以十万之数遭受刘邦八十万大军围困于垓下一城之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似乎都处在绝对的下风,但是为将之道,在于冷静,越是置身逆境之中,就越要冷静分析敌情。惟有如此,我们才可以在复杂的、看似毫无胜机的情况下找到一线生机。”

项庄皱了皱眉道:“但今日之垓下,敌我实力悬殊,只怕难有胜机可言,不如属下等人拼着一死,保护大王突围而去,回师西楚,等到日后再报这垓下被围之辱!”

项羽摇了摇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本王就真的死定了。此时汉军士气正旺,又占据着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倘若我欲与之交战,岂不正中刘邦下怀?”

项庄闻言脸色一变,想来项羽所言也有道理,若是真的照自己的意思而行,不过是逞一时之勇罢了,不仅未必能突围而去,若是一旦被人截住后路,反而会失垓下这块立足之地。

项庄喏喏连声,退后一步。

项羽的眼芒缓缓地从他们的脸上一一划过,然后轻叹一声道:“平心而论,你们几位都是真正的大将之才,不仅有胆有识,而且天生神勇,能被本王收归己有,实乃我西楚之大幸。可惜的是,这数年来你们一直追随于我,难有独当一面的机会,是以在战略目光上没有卓越的成就,就拿今日这垓下之战来说,虽然我们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你们却都没有看到我们的优势所在,这的确是一件让人感到遗憾的事情。”

他身后的一干将领无不噤若寒蝉,无人敢于辩驳,反而脸上尽现羞愧之色。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从表面上看,刘邦携八十万大军与我决战,看上去的确是声势浩大,然而从他们的旗帜番号来看,这八十万大军却是由刘邦的大汉军、韩信的江淮军为主,辅之于各路诸侯的军队,人数虽然众多,但未必就能齐心协力。而我军虽然兵力仅有十万,却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其忠心更不待言,只要我们坚守垓下半年时间,这胜机就自然会出现在我们这一边。”项羽的整个人显得精神了许多,很是自信,仿佛在他的眼中,已然看到了胜利的结局。

这绝非是项羽的狂妄之言,也并非是他安抚军心的一种方式,而是他的确把握了可能出现的胜机!之所以能够如此自信,在于他对韩信此人的了解。

当年鸿门之时,刘邦举荐韩信,项羽其实已然洞察了其用心。然而迫于当时的形势,在刘邦没有公然造反的情况下,项羽为了取信于诸侯,只能放刘邦一马。

项羽明知此举乃是纵虎归山,却不得已而为之,实属无奈之举。但是他在听取了范增的建议之后,还是积极地采取了一些弥补措施,首先就是将刘邦从关中调往巴、蜀、汉中三郡,企图借险要的地势阻止刘邦称霸天下的决心。而另一个措施,就是扶植韩信。

这的确是一个十分冒险的举动,在明知韩信是刘邦心腹的情况下,项羽敢如此为之,显示出他身为霸王的魄力。

表面上看,扶植韩信的势力,无异是壮大了刘邦的声势,但项羽却明白,韩信并不是一个甘居于人下的忠义之人,而是一个极富野心的能人。当此人的势力发展到一定规模之时,没有人可以对他形成遏制,造反只是迟早的事情。到了那时,他无疑便成了自己手中一颗牵制刘邦的棋子。

这是项羽当年在鸿门之时埋下的一个伏笔,极富远见,到了今日,他不得不有点佩服起自己的胆识来,因为他已算定,当韩信眼见西楚军面临绝境之时,必然会有所动作,而这就是他项羽希望看到的一种局势。

萧公角听完项羽对大势的分析之后,信心十足道:“固守垓下并非难事,一来垓下地势险峻,城墙坚固,只要精心布置,即成易守难攻的城池;二来垓下一向是我西楚的粮仓,城中粮草足以维持我十万大军半年时间。守城成败看粮草,只要粮草有了保证,要坚守半年并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项羽点了点头道:“本王之所以定下半年之期,预见敌军不战而乱,也正是从粮草的角度审视全局。兵多有兵多的好处,能够以泰山压顶之势,追求速战速决,然而当战局处于僵持状态时,兵多的一方未必就能占到便宜。别的不说,单是这八十万大军每天所需的粮草,就足以让刘邦头痛了,更何况以刘邦之聪明,不可能没有洞察到韩信的野心,必然会为韩信而分心。”

萧公角由衷赞道:“大王的目光的确不是末将等人可比,所看到的尽是刘邦之要害,我们只要对症下药,这垓下之围必将不战而解。”

项羽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得意,然而,他的头脑并不因此而发热,失去清醒,反而更加冷静起来。

“本王此刻所想的问题是,既然我们能够看到粮草乃决定垓下一战的关键,以刘邦之见识,他难道没有看到这一点吗?”项羽此言一出,众将无不心惊,因为他们十分清楚地知道,一旦城中的粮草遭人破坏,必将影响到守城将士的军心,军心一乱,这垓下便难以坚守下去,势必逼得西楚军选择突围一途。

“属下这就加派人手,加强戒备。”龙且正是守护粮草的将军,当下上前一步道。

项羽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你的部队一共有多少人马?”

龙且禀道:“属下所辖共有一万一千五百人,每一个士兵都有数十场大战的经验!”

同类推荐
  • 天芒未亡

    天芒未亡

    阳城小厮马浊,自小混迹于市井之中。逢难变故,辗转列国,放浪形骸于江湖。命运使然,抑或不甘平凡,卑微的小人物也会撑起自己的一片天。
  • 儒道佛劫之仙武鏖锋

    儒道佛劫之仙武鏖锋

    祸世邪教在武林搅动风云,名宿檀手先生号召下,一席人欲斩尽祸源。怎料牵动烽火,引来武林大乱。僧皇遗泽再度尘寰。创造魂胎转生之术的九世贤人乐可也应运而出,只是他行事为何如此奇葩,处处透露诡异,其目的真的如世人所说公正、单纯?欢迎加入儒道佛劫之仙武鏖锋群,群号码:308058674
  • 薄暮三点星

    薄暮三点星

    十年前,他,毛头小儿,浪迹江湖。十年后,他,一手遮天,武林盟主。十年前,他,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十年后,他,星光神子,纵横江湖。十年前,他,家破人亡,四处逃窜。十年后,他,执棒天下,谁人敢当。封魔峰上,魔主重现。彩虹宫中,修罗刀现。星光绝顶,七星宝剑。荒山古庙,天廻神棍。少林寺中,坐禅神僧,地底墓穴,神剑鬼王。种种奇遇,让他们人生峰回路转,绝处逢生,在乱世中成为三颗闪亮的明星。敬请关注小说【薄暮三点星】看三个少年如何在困难中成长,最终成为一代大侠。
  • 全真武者在都市

    全真武者在都市

    路人甲:“什么,你说的得到“先天功”?小子你金庸大师的小说看多了吧?”主角:“不信,看我金雁功。”就见主角在天空之中,连走三十七步。路人甲:“啊!道长收我为徒吧。”就见主角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快步离开。心道:“叫你不相信我,失去了成为高手的机会了吧。哈哈……”一个全真遇仙派的小道士,怎么得到全真教传承。怎么在都市生活闯荡。本书书友群:543656230
  • 傲视军武行

    傲视军武行

    唐朝安史之乱,士兵唐天儿侥幸逃过一劫,学得绝世武功,成为武林一代天骄,并成长为唐朝国卫大将军,称霸武林,铲除奸贼,赢得美人芳心,成为一代传奇,爆笑的情节,让人捧腹的个性,夸张地演技,天呐,受不了啦。
热门推荐
  • 尘斗路

    尘斗路

    走在斗路修途上,兴许越走越强,或许走着走着什么都丢了。至于路的终点是林立世界的最高点还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也只有到达过的人才知晓。
  • 不朽武仙

    不朽武仙

    浩瀚寰宇,位面亿万,强者如林,一个低级位面大陆边缘而来的少年,为了心中的梦想,毅然的踏上了逆天的修行之路,这是一个弱肉强食,勾心斗角的世界,一场机缘,少年偶得混沌炼世鼎,熔炼世间万物为己用,且看他败群雄,脚踏天才,震寰宇,留下不朽的传说。
  • 易天剑道

    易天剑道

    无情剑道恩怨终,本是纨绔意情浓。人生若有轮回在,看我笑傲破长空!他背负着一身的仇恨与遗憾,死亡没有让他长眠。重新回到那仇恨的起点,他能否笑傲于这片天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 开心小三国

    开心小三国

    一个从三国穿越而来的小说。小小三国,开心学院会发生什么事情敬请期待。。。。。
  • 杨云夏

    杨云夏

    讲述了五代时期公主杨云夏的成长过程和复仇故事。
  • 莫难生北歌

    莫难生北歌

    初次相见的时候,她穿着破破烂烂的朱砂裙站在他面前,因为带着被灭国的恐惧入住他的桃园“我叫南笙歌....竹生的笙”她轻柔的道出自己的名字,从此三个字刻入他的脑海十几年后~“我喜欢你,北墨”她义无反顾的交出自己的心,为他做什么都可以直的有一天,她满身伤痕的站在他面前,凄惨的开口“在你眼里我真的这么不堪吗?”他与别人的新婚夜,他来到她的房间和她发生了关系她带着满身伤痕离开。几年后~一个嫩嫩的小女娃站在他面前,撒娇的开口“爹爹,....我们去将母亲带回来”“好...将你母亲带回来后.....一辈子锁在身边”
  • 谋江山:丞相之女倾天下

    谋江山:丞相之女倾天下

    失忆的她清冷孤傲,倔强得如同那满树红梅;救她的他一袭黑衣,冷漠得拒人于千里之外。可却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悄悄地走进了互相的心房。当往昔忆起,亲人遇害,她乘着风雨归来,他会和她并肩作战,还是决然离开?他一袭白衣,温润如玉;他玄色黑衣,冷傲出奇。黑与白,本就是世界的两个极端,却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苦苦挣扎在黑与白的漩涡中,又将何去何从?爱与恨,争与弃,笑与泪从来就不由她选择。当她凤临天下,谁还记得珠帘之后女子初嫁时的模样?都说蝶飞不过沧海,蝉鸣不过初雪,红颜不过刹那。一场盛世繁花谢尽后,终是谁执她之手,共她一世风霜?
  • 彪悍王妃:我家夫君是重生的

    彪悍王妃:我家夫君是重生的

    谢亭玉嫁人了,嫁给了晋王李彧,婚后发现人前高冷的晋王李彧原是忠犬相公一枚,事事以她为先,很多事情还没说出口,忠犬相公便已张罗好了全部。一开始,谢亭玉以为是自己与忠犬相公心有灵犀,渐渐的,谢亭玉发现忠犬相公居然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这可不得了,好奇宝宝谢亭玉整日缠着忠犬相公问明天会发生什么。忠犬相公招架不住,只得乖乖招认。谢亭玉恍然大悟,原来不是什么未卜先知,而是因为我家夫君是重生的。
  • 魅王宠妻:嫡女倾城

    魅王宠妻:嫡女倾城

    她,传言废柴草包丑女,无才无德,却不知她的倾国倾城。他,一双紫眸,民间传他凶残嗜血,冷酷无情,一张面具半掩隔绝世人,一袭紫衣道不尽的高贵,妖魅。当她初遇他,见他一双紫眸惊叹“好漂亮的眼睛”。再遇他,他带着面具浑身寒意,却不知他便是他。她说:“直到你愿意为止,我不会摘你面具”。皇帝赐婚,她不愿嫁,却不知要嫁之人便是他。当他初救她,听见那句让他感到温暖的话。多次相救于她,是出于义务还是出自深情。他自卑,他隐瞒身份,却总抵不过对她的感情,当听说她的来历,只是紧紧地抱住她,深怕她会离开。也许缘分一开始便是注定好的,终究要相遇的便是命运。相识,相知,相恋,相惜。彼此愿意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对方,倾尽一生。
  • Bird Neighbors

    Bird Neighbo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