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4800000002

第2章 中国民族饮食概述(1)

一、饮食溯源

法国社会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有一个著名的公式:生/熟地=自然/文化。如果按这个标准,食俗的历史便应从原始的烹饪开始,其标志有二:一是火的使用,“炮生为熟,燔而食之”;二是炊器的发明和使用。以此标准计算,我国的食俗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人类最初的觅食、进食方式,同一般动物相差无几。

大约在100多万年至1万年前,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古人类与一般动物一样;四出寻觅食物;食物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动物,一种是植物。动物中,既有凶猛残暴的豺狼虎豹,也有温顺柔弱的小动物,那些江河湖泊中的鱼鳖虾蚌,更难逃原始猎人和渔人的搜捕。在寻觅动物食物时;人类要与各种动物搏斗,有时反而要成为凶猛动物的腹中之物。

与动物类食物相比较,古人类更多更可靠的食物来源是植物。长在枝头的野果、结在藤蔓上的瓜类、埋在土中的根块,植物的茎杆花叶,都是人类的食物。但是,并非一切植物都能食用。人类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尝试,付出了不少生命的代价,才筛选出许许多多可供食用的植物及其果实。

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我们称之为“自然饮食状态”。

火的使用,是食俗产生的先决条件。

人类最早使用的是天然火,如火山熔岩火,闪电雷击所燃之火。古代人栖息的森林常因遭受雷电所击而引起火灾。当火灾过后,人们偶然吃到被火烧死的野兽和被火烤熟的坚果,觉得别有一番滋味。经过多次的实践,人们逐渐懂得食物是可以用火烧熟了吃的,而且味道更好,于是便有意保留火种。后来,人们又在劳动中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法。

火的发明者是谁呢?传说是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尸子》云:“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为火。”但火神,按一般的说法是祝融。《淮南子·时则》注:“祝融吴会,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身于灶。”这是我国自古以来信仰火神和祭灶习俗的本源。

火的发明与使用,使人类进化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从此,将告别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进入人类社会的新时期。《周礼·含文嘉》云:“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火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

人类成了火的主人,也就拉开了食俗的帷幕。

掌握了火的使用方法之后,人类的熟食比重便逐渐增加;用火熟食的方式也由简单到复杂,甚至穿越漫长的时间隧道,沿习成俗,保留至今。

人类最初的熟食方式,以烧、烤为主。那时既无炉灶,也没有锅碗。人们只知道把食物直接放在火上去烧烤。

后来,人们进一步发明了“炮”法:用粘泥包住食物后隔火烤熟,这样可以避免食物被烧焦。“炮”法虽然简单,但那一团团粘泥,却成为后世炊具的肇始。

人们由粘泥联想到石块;石板,并把石块、石板作为烹饪器材。他们或者把食物放在石板上烧烤,或者用烧热的石块烫熟食物。对人类这种早期烹法,古籍有记载。如《礼记·礼运》注说:“中古未有釜甑,释米捋肉,加于烧石之上而食之耳。”《古史考》说:“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之上食之。”

这一时期的熟食方式,还有以兽皮为锅烹煮食物,或将食物放在竹筒中煮熟。类似烹法,延续了许多世纪。人类进入了自觉饮食阶段。

上述原始的熟食方式,历经千万年的传承沿习,逐渐演变为食俗:新疆的烤羊肉串、北京的烤鸭、遍及城乡的烤(煨)红薯、云南傣族的竹筒饭以及诱人的“石板烧”、“铁板牛肉”、“叫化子鸡”等等,追根溯源,其实都是远古遗风。

陶器的发明,使烹饪法前进了一大步,电标志着中国食俗的正式产生。

中国陶器大约创始于距今1万年前。陶器是以粘土为原料,塑型后经高温焙烧而成。古人为何突发奇想,变泥土为陶器,从而实现炊具和饮食器具的一次革命呢?

从食俗角度看,陶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烹饪需要而发明的。在漫长的烧烤食物的过程中,继“炮”法、石块石板的利用、兽皮、竹筒的利用,聪明的祖先们终于发现用泥土和水揉成一定的形状,经火烧烤后,这些泥土变得神奇起来:不漏水,而且坚固耐用。由此,陶器产生了。

最初的陶器是陶釜即陶罐,为敞口圆底的样式。以后又出现了陶甑、陶鼎、陶鬲、陶盒、陶钵等等。

陶釜的发明在烹饪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后来的炊具(现代微波炉之类除外)不论材料和造型怎样变化,它们的煮食原理都没有改变。

新石器时代的炊具,还有炉与灶。炉也是陶器,又称陶炉,是一种活动的灶。火灶则是固定的建筑物。原始灶的形态,是在地上挖的坑。今西安半坡遗址发掘出的灶,为双连地灶。西安半坡至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先民使用灶的历史至少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了。

烹饪方式的进步,与烹饪器具的发展密切相关。有了陶器,陶烹的时代也就开始了。陶器时代的烹饪法主要有两种:烹煮和蒸制。《通鉴前编·外记》载:“黄帝作釜灶,而民始粥。”又说:黄帝作甑,而民始饭。这表明,中国先民普遍使用陶器为炊具,至迟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

由于当时尚无主食副食之分,炊具食具的分工也不明确。如陶釜,既可用来煮饭煮肉,也可用来盛饭盛肉。而陶盆、陶钵之类的陶器,既是盛饭菜的用具,也是进食的食具。

食具的重大变化,始于商周时期的奴隶制时代。那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谷物逐渐成为人们的主食。而肉类来源渐少,渐渐成为人们的副食。新兴的园艺栽培技术得到发展,又使蔬菜增添了副食的种类。由于主、副食的划分,食具也相应的出现了分工。如豆器专指肉食用具,后来多用于祭祀。盛放整羊的是俎,盛汤浆之类的是盂。进食之具为箸,舀汤浆之器为勺,后来又出现了匙。饮器则出现了杯、盅、盏等等。

此外,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也是食具发生变化、从而分工明确的重要原因。商周两代是中国铜制炊具的鼎盛时期,金属制作的食具也开始出现。从此,陶器不再--统天下。《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左传·宣公三年》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食俗又进入了一个阶段:油烹。当时的鼎是贵族豪华的炊器和食器。

商周时期,还出现了玉石、牙骨、竹木等各种材料做成的食具。春秋战国时期,漆食具、食盒开始出现;秦汉以后,漆器食具的使用就更多了。

瓷器是我国的伟大发明,它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用瓷土烧制出精美的硬陶;商代,又发明了玻璃釉,制成了原始青瓷,到汉代瓷器便逐渐进入成熟阶段。明清两代,江西景德镇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至今,瓷器依然是人们的主要食具。

中国铁器最早出现在春秋时代,到西汉时,铁器得到了广泛应用。铁釜、铁刀等炊具,在秦汉时期已普遍使用。铁锅的出现,使烹饪术中的爆、炒之法应运而生。因铁制炊具导热性能适中,造价低廉,而且铁分子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用铁制炊具烹调,有益无害,所以时到今日,铁制炊具仍在烹饪中扮主角。

竹器、木器,也是重要的炊具和食具。筷子,古代称箸。这名称的转变据说是发生在明代(一说在宋代)。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一》中说,吴中民间风俗,行舟讳言“住”,因“住”与“箸”同音,所以改称箸为“快儿”快子后来加上了竹字头,其原因是因为筷子多用竹材制成。

无论是炊具,还是食具,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以食具为例,在桌椅板凳问世之前,人们生活习惯是席地而坐,食具也都摆放在地上使用。这时期的食具底足相应要高一些,像盛放食物的豆,就带有一个细长的“脚”,使上面的圆盘位置增高,这样才便于人们食用。

当战国时期出现可起桌子作用的食案以后,各种食具均陈放于案上。豆的“脚”也就由高而矮,最后演变成平底的盆,连名称也改变了。

同类推荐
  • 中华典故(第九卷)

    中华典故(第九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 烟台婚礼指南

    烟台婚礼指南

    该书由烟台婚礼大纲、烟台婚礼风俗“99个为什么”、烟台婚庆行业服务谈、烟台婚礼趣谈、烟台婚礼服务指南等几大部分构成,是其经历5年时间,在潜心研究烟台婚庆文化的基础上写成。该书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引导读者们从物质社会的层面上剖析了婚庆行业的发展变化,同时,在精神文明的层面上解读了胶东半岛婚礼中民俗民风,以及其中蕴含的内在文化。
  • 悦读甘州:故事

    悦读甘州:故事

    甘州是一块古老、厚重、深沉、美丽而又不乏神秘的热土,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甘州人,我对家乡始终充满着依恋、热爱之情。通过《悦读甘州》,对家乡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诸如民国外邑诗人罗家伦的“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当前,各地都在利用地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拉动其他产业综合发展,然而,我们的旅游文化,也面临着一个继续向前发展的课题。要进一步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不能仅仅依靠挖掘古代人文景观,而需古今并重,唯有如此,方能与时俱进,不负时代之所望。
热门推荐
  • 复仇中的唯一光亮

    复仇中的唯一光亮

    在一场漫天大火中,亲人被人杀害,亲眼看着这一幕的她,会做何感想?看这本书的你,一定会想到的是,一个小女孩心中的复仇种子正在缓缓长大··············
  • 歌尽花落

    歌尽花落

    从1516年明朝起,共有八大党派,他们都有武功和法术,他们经常发生党派之战。直到现在,只剩下了暗月派和黑手党,他们依然传承了各派的武功和法术。暗月派与黑手党的党派之战影响了非党派人们的生活,直至越来越复杂……
  • 荒莽传说

    荒莽传说

    诸圣争霸,万族并立,妖魔纵横,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荒古末期,被冰封无尽岁月的禁忌少年自九玄山脉而出。在生死存亡之际得绝世佳人相救,接引入道,后因体质特殊,无法感应天地灵气,被误为废柴,在洞悉自身奥秘之后,他开始以最强姿态逆天而行,于混乱大世中强势崛起!从此,踏上了这条死亡与奇遇并存、辉煌与悲歌共同演绎、欲望永无止境的修仙之路!
  • 染指婚姻:总裁的头号萌妻

    染指婚姻:总裁的头号萌妻

    多年感情也抵不过第三者的插足,男友氤氲着厌烦的眸子,抓着她的肩膀要分手。三年后,他结婚,要她去参加,并说:“小安,等我,我会离婚的。”沐芷安从最开始愚蠢听话的等,到后来也明白了行为的脑残,当再一次见面,她摇晃着脑袋,笑得很甜:“沈易南,我要结婚了,结婚时希望你能来,我很想听你叫我一声……大嫂。”他是左煜城,L集团雷历风行的总裁,众星揍月,光芒万丈,没有得不到的只有不想的。她是他公司一个不起眼的小职员,爹娘不疼姐妹不爱,真正属于她的东西没几样。他专情专一不搞绯闻不沾桃花,他光鲜亮丽的让沐芷安不敢与她对视,可却数次救她于是狼狈当中,最后却要娶她,结婚约法有两章:喂饱他的肚子和喂饱他的狗的肚子。
  • 未来战士之黑暗风云(上)

    未来战士之黑暗风云(上)

    一位具有极高魔法造诣的少年初涉尘世,便爱上一位偶然相遇的美丽女孩,也因此陷入了是非的漩涡之中。各方人马斗智斗勇、各展奇谋,剑与魔法的撞击、爱情和仇恨的较量、理想与现实的交织,组成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奇异画卷。究竟谁是真正的未来战士?在患难与共中碰撞出的爱情火花能否燎原?真挚的友谊是否禁得起生与死的考验?一切,都等待着你来寻找答案……
  • 热血兵魂

    热血兵魂

    兵王叶开意外身亡,支撑他灵魂不灭的原因是:那颗射向自己的子弹,究竟来自最亲密的朋友?还是最狡猾的敌人?废柴少年杨承宣意外地成为这个倔强灵魂的宿主。他能学会兵王的知识和技能吗?他能找到兵王之死的真正原因,并使幕后黑手得到应有的惩罚吗?少年仰天长啸:莫欺少年穷,少年终变强!谁打我的脸,我把他打回去!谁要将我踩在脚下,我就让他烂在泥里!这是一篇由弱变强的热血升级文,这是一篇由知识和技能改变命运的都市正向文。
  • 创世修仙战记

    创世修仙战记

    玄武国西北一个不起眼的凡人小镇,一夜之间被一名邪修毁灭殆尽。押镖在外的少公子萧然免遭于难。萧然发誓要报血海深仇,从此踏入修仙界。机缘巧合下竟然开启【隐雷灵脉】,获得了一件御雷法宝。而二者在一起竟然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妙用,让萧然修为突飞猛进,神通大涨。萧然既身负血海深仇苦修不辍,又要担心来自他人对【隐雷灵脉】的觊觎。在这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修仙界里萧然被阴谋算计,几经生死。他要如何克服磨难,浴火重生?他又如何披荆斩棘,开天辟地?……
  • 天本亦仙

    天本亦仙

    极入细微,一切皆道。一念道生,主宰无极。超乎道外,乾坤为何?天亦本是仙,毅者可掌天。乾坤掌中浮,万古一念间。
  • 将军别来无恙

    将军别来无恙

    前世作为杀手的她,因背叛,意外穿越到架空时代,成为孩儿他娘,接受这个现实,她发家致富,意外结实江湖侠客,建立了杀手协会,半路杀出孩儿他爹“娘子,你别不认我啊,我已经是你的人了”某将军不害臊的说道…………
  • 游戏王之疾风逆境

    游戏王之疾风逆境

    表达对游戏王系列的敬意,原创文。与游戏王各部作品(DM/GX/5D‘s/十周年/ZEXAL)均有互动联结。主角是原创设定。一切遵照规则及文中序言说明。不定期修改。同时会发布剧场版。一个多事错乱的迷惘少年,一个剧变幸存的残酷女孩,一群身世迷离的决斗者。为自己,为他人,为羁绊,为感情,在背叛中坚强,在事变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