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建筑群,修建在一座九米多高的台基上。台的中央为大乘之阁,象征着佛的世界,这是中心。阁的两侧建有日殿和月殿,象征着太阳和月亮。阁的四面,建有四个基台,台上建有殿宇,象征着佛教宇宙观中的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还有8个白台,象征着八小部洲。阁的四角,分别建有红、黑、白、绿色四座喇嘛塔,象征着佛祖释迦牟尼的降生、得道、初转法轮和涅¤。在阁的东南和西南角,各有小殿一间,是乾隆皇帝来寺休息和听活佛讲经的地方。
大乘之阁是仿照西藏扎囊县桑耶寺乌策大殿的形式修建的。高36米多。阁的前面为6层,两侧为5层,后面为4层,俗称三样楼。阁顶由五个攒尖式屋顶组成,中间的一个较为高大,四角的四个较为矮小,构成了一个金刚宝座的形式。阁内有一尊重达120吨、高22.28米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木雕像。在菩萨像头冠前面和上面各有一尊佛像。这就是观音菩萨的老师无量寿佛。在观音菩萨的手上,分别拿着日、月、杵、乾坤带等法器。这尊菩萨像,是用榆、杉、柏、桧等十四根大木拼接雕刻而成的。它不但体量高大,而且各部比例匀称,堪称我国木雕艺术精品。
在观音菩萨像前,还有两尊各高14米的木雕神像。这就是观音的弟子善财和龙女。
(二)承德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正北山坡上,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外八庙修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13-1780),由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广安寺和罗汉堂等1l座寺庙组成,因这11座寺庙分八处受北京雍和宫管辖,故名“外八庙”。乾隆三十五年(1770)是乾隆60大寿之年,次年是皇太后钮钴禄氏80寿辰。西藏、青海、新疆、蒙古等地各族王公首领都要求赴承德贺寿。乾隆异常重视这两次盛大集会,特令内务府仿前藏政教领袖达赖驻地拉萨布达拉宫,在承德修建此庙。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月开工,原计划3年竣工,因施工后期失火,延至三十六年(1771)八月竣工,占地324亩。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意译,因此庙规模比西藏布达拉宫小,俗称“小布达拉宫”。
普陀宗乘之庙总体布局与西藏布达拉宫相似,无明显中轴线。气势虽逊于西藏布达拉宫,但其占地之广、体量之大却为内地寺庙所罕有。全寺平面布局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位于山坡,由山门、白台、碑亭等建筑组成;后部位于山巅,布置大红台和房堡。按特征分,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组成;第二部分是白台群,由若干大小白台组成;第三部分为大红台。白台群成“x”形,上拱大红台,下围山门、碑亭、五塔门和牌坊,这种建筑布局是中国寺庙建筑中所独有的。
第一部分,山门由藏式城台及汉式庑殿组成。城台为砖石结构,城台上起庑殿,前后设廊,廊内槛窗,两侧封实壁,面阔五楹,进深二间,单檐黄琉璃瓦顶,边沿施绿琉璃瓦边,中供护法神。山门北为碑亭,重檐黄琉璃瓦歇山顶,砖拱结构,土壁,四面开拱门,下承须弥台基。亭内立石碑三座:中为《普陀宗乘之庙碑记》,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汉文为乾隆亲笔。碑亭以北为五塔门。此门高10多米,中辟三拱门,拱门上方有三层藏式假窗。门顶上建有一排五座覆钵式琉璃塔。五座喇嘛塔形式同中有异:高低、大小相同;都是下部为重叠的覆体,上部为相轮和宝盖,各部分比例相同。不同的是覆钵的形状和塔的颜色。对五塔门的象征意义说法不一。一说五塔为佛教中的胜利塔,表示长寿,一说五塔分别代表金刚界五佛,又一说五塔分别象征佛教中的五个教派。塔门前的一对石象,是大乘派的标志。普陀宗乘之庙内还有五塔台,其意义与五塔门应为一致。五塔门北为琉璃牌坊,三间四柱七楼形制,中楼前额“普门应现”,意为观音显现普渡众生之门。后额“莲界庄严”,意为观音道场。
第二部分,大红台南及第一部分两侧散置30余座大小白台,成“x”形不规则布置。白台分殿台、楼台、敞台、实台,形状不一,体量不等,功能各异。层高一至四层,二、三层者居多,大都白灰抹面,青砖镶边红色盲窗,琉璃砌顶,上檐挑出淌水长瓦。白台为藏式平顶碉房形制,建筑用汉族砖混结构法式。有的两座白台组合成一处院落作僧房;有的白台砌成实心。只起障景增景及点缀作用。白台群总体效果表现了西藏布达拉宫前山脚下梵宇的特征。琉璃牌坊北为罡子殿,四面砌藏式碉房高墙,墙面设三层盲窗,东、南为僧房,借用围墙为后墙。西砌蹬道,北面僧房顶起庑殿,单檐琉璃瓦顶,内设大威德坛城一座,供吉祥天母、四面护法神、大梵天。
第三部分即大红台,位于普陀宗乘之庙最高处,面积l.03万平方米。因巧妙利用地形将几组建筑连成整体,视觉上予以夸张,更显威严庞大。正面基层是白台,实心,高17米,下部砌花岗岩条石,上部砌砖,壁设梯形盲窗,东西两面砌石阶磴道可达白台顶部。白台之上起红台,高25米,上宽58米,下宽59米,七层。大红台南面正中嵌饰垂直琉璃佛龛6个,黄绿相间,不仅起装饰作用,也是中轴线的标识。红台顶部砌女儿墙,墙下三面(东、西、南)装饰黄琉璃佛龛。红台内里五至七层为三层阁楼,每层44间,四面合围,亦称群楼。群楼顶部西北角建慈航普渡殿金铜瓦,檐六角亭形,二层匾额“普胜之界”,殿内匾额“示大自在”。内设讲经地坪,坪上供观音。东北角建殿,门额“权衡三界”,内有额“精严具足”,内供铜质鎏金造像吉祥天母,前后有两个兽头人身的小型造像,底盘为大海。整组造像用青铜598公斤,黄金57两,用工6425个。
万法归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隐于大红台群楼之中,殿顶高出群楼,金光闪烁。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色调阴暗,上下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森严肃穆的宗教气氛,是内地宗教建筑中的瑰宝。
普陀宗乘之庙,不仅以楼阁殿宇之宏伟壮观闻名于世,而且以寺庙与园林之浑然一体驰名远近。寺内松柏成荫,花草烂漫,为庄严的寺院平添了许多秀色。
1961年,普陀宗乘之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承德须弥福寿之庙
须弥福寿之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普陀宗乘之庙的东边。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70岁诞辰寿日,后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要来避暑山庄祝寿。为了隆重接待班禅,乾隆帝下令仿班禅所居的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形式,兴修了这座庙宇。“须弥”即须弥山,藏语名“扎什”,“福寿”藏语名“伦布”。须弥福寿的意思,是像吉祥的须弥山一样多福多寿。乾隆在《须弥福寿之庙碑记》中写道:“布达拉既建,伦布不可少。择向兴工作,亦以不日成。都纲及寝室,一如后藏式。”由于建庙是为了接待班禅,所以又俗称“班禅行宫”。
整个庙宇占地面积37900平方米,自南而北有山门、碑亭、琉璃牌坊、大红台、金贺堂、万德宗源殿、琉璃万寿塔等主要建筑,沿一条较明显的中轴线采取左右基本对称的排列布局。从总体上看,是典型的藏族寺庙.但某些建筑个体和细部装饰,又具汉族风格,形式十分独特。
庙周围以墙壁围绕,东西两端转角处,各建隅阁一座。山门前有五孔石桥,长约40米,宽6米余。山门悬挂着乾隆御书“须弥福寿”匾额,与普陀宗乘之庙山门略同,门前列石狮子一对。山门西北为碑亭,亭四面墙壁开有拱门,内有乾隆四十五年(1780)立的《须弥福寿之庙碑》。碑文用四体文字镌刻,全高8米余。碑头碑身为一块整石所造,周围和两侧都刻有云龙纹样;碑座为一巨石雕成的龟跌,下部基石刻有波涛纹样,四角还有鱼、虾、蟹、龟等动物装饰。在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全部立碑中,此碑的规格是最高的。
须弥福寿之庙的主体建筑物是大红台。大红台顶部为平面,平铺方砖,砖下为锡板防水。壁面上辟有三层中国式垂花窗户,盲窗与实窗相间。窗头上浮嵌琉璃制垂花门头,有着明显的汉民族建筑风格。大红台顶部平坦,四角各建有庑殿顶式小殿一座,琉璃瓦顶。脊上吻兽,南面两殿用孔雀,北面两殿用鹿。各殿皆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内供金刚佛像。
大红台内部四周是群楼,上下共三层。妙高庄严殿高耸在群楼中央,象征黄教始祖宗喀巴成佛的佛境,是六世班禅在此居住时讲经的地方。妙高殿平面方七间,高三层。大殿的屋顶,上覆铜制鎏金鱼鳞瓦,角脊下面做成龙头形,脊身波状,匍匐金龙两条,一只朝上,一只朝下,每条重量都在一吨以上。屋上八条金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金光闪烁,活龙活现,大有腾空欲跃之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金碧辉煌,庄严富丽。据说殿顶的金龙等饰物用了头等黄金11500两,这在国内是罕见的。
在大红台东,建有连续重层红台,名为“东红台”,又称“御座楼”。原为乾隆来此休息之所,外观与大红台基本相同。
在大红台北面中轴线上,是金贺堂和万法松缘殿,又合称“万花仲院”,原为六世班禅弟子的住室。该院平面呈凸字形,外观为一白台形式。庭院北面是万法松缘殿,阔九间,深三间。殿前为中庭,东西两侧有深一间的廊庑。南面正中三间,又向南突出二间之深,称“金贺堂”,前间单层,后面两层,都是平顶结构。
琉璃万寿塔巍踞于须弥福寿之庙中轴线最北山巅。建在方形基坛上,坛上再承以八角形须弥台基。塔身为八角形,共七层。底层具有广阔的木廊,廊上覆以黄琉璃瓦,上面又设有八角形平台,平台周围又有石栏杆。各层塔面用绿琉璃砖砌成,壁面上饰以精致的佛龛和佛像。塔身色调雅而不俗,轮廓清晰,结构美观,在两侧白台衬托下,显得十分秀丽。
据记载,为迎接六世班禅,年已70的乾隆帝,专门学习了一般常用的藏语,还研究了藏史。在引导班禅参观了整个寺庙后,乾隆还请班禅六世讲经。班禅将途中每一站祈祷、祝福乾隆万寿的记录送给乾隆,并献哈达等礼物40余件。乾隆欣喜万分,回赠班禅身穿袈裟的画像一幅及弓、箭、金币、金丝袈裟等,还颁发了金册、金印,并为他题写了“宝地祥轮”匾额。
须弥福寿之庙不仅富有高度的建筑艺术和特色,还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寺庙,它对于加强清王朝和西藏地方的联系,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
1961年,须弥福寿之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河北正定隆兴寺
在河北省正定县城东门内。寺内保存的宋代建筑、宋铸大铜佛像、明铸毗卢佛铜像、明塑五彩观音像,以及被誉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名闻海内外。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宋代扩建,更名为龙兴寺。清康熙时期(公元1662-1722年)更改为今名。
隆兴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五万多平方米。其重要建筑有:天王殿、大觉云师殿、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御碑亭、大悲阁、弥陀殿等。
摩尼殿是隆兴寺建筑群的精华,面积达一千四百平米。此殿建于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在底层方形平面的四面正中各出抱厦一间,构成了一个十字形。这种布局形式,在现存的宋代建筑中甚为少见。殿内共有五尊泥塑神像。其中的释迦牟尼佛像和阿难、迦叶像为宋代作品。殿内有明代壁画四百多平方米。后壁上有明代彩色泥塑须弥山,山中的观音塑像神形兼备,酷似一位美貌的少女,为明塑精品。
大悲阁外观3层,高33米。阁内供奉着一尊千手千眼观音的铜铸像。像高22米,端坐于须弥座上。观音的42只手臂,除胸前的两只仍为铜铸外,两侧的四十只已于清代换为木臂了。这座观音菩萨铜像和大悲阁,均造于宋代开宝四年(公元971年),1944年重建时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
弥陀殿,也称毗卢殿。殿内有一尊高达六米、状似塔形的明铸毗卢佛像。佛像分三层,每层各有一尊毗卢佛,分别面向四方。佛冠上有小佛像60尊。莲座的每一瓣莲花上均有一尊小佛,全莲座共有小佛一千余尊。这是一件制作精美的铜铸艺术品。据记载,毗卢阁建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1959年才从正定城内移入寺中。
《龙藏寺碑》是隆兴寺的一宝。此碑高2米,宽零点9米,刻立于隋代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十一月五日。碑文记述了当年的恒州刺史王孝仙,动员百姓修建龙藏寺的经过。碑文书写工整,是隋代书法中的精品,被称为“隋碑第一”;因其字体方正,虽还有隶书的余韵,但已经是正式的楷体字了,所以又被誉为“楷书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