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3700000005

第5章 学生热爱学习教育理论指导(5)

(5)维护个性的发展

语文本身就是社会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大语文观。在阅读教学中,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总之,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把握住这一点,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让学生真正地热爱语文,让语文课真正成为他们学习的乐园。

8.指导学生热爱阅读的方法

常见的阅读教学模式是:文言文,老师讲解字词、翻译句子、归纳内容、分析写法;诗词,老师读读、讲讲、阐发、引申;现代文,老师根据文体特点加以分析、阐发、归纳;多媒体又为课文改造、引申、生发创造了另一个唯美的时空,老师的读、诵、演、导表现到极至,师生的单向对话交流时或精彩迭出……但这些基本上是老师预设的程序,体现的是老师的积累与经验技能技巧,且老师主导的多是定论定评,真正属于学生自读、自悟的空间很少,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被老师的“架空分析”所剥夺,读书的自主性、创造力或多或少地打了折扣。

但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到如此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实际教学结果却是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语文课“少慢差费”,几乎成了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解读文本、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将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必然选择。

自主阅读的主要内容

自主阅读最本质的特点,是一篇阅读文章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应该是作为个体的学生和作为群体的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解读、自主鉴赏、自主批判、自主感悟、自主创造的结果。

(1)自主读书

学生有真正直接感知文章原作的自主认读权。或一目十行、或通读浏览、或忘情诵读、或咀嚼品味,真正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亲密接触原作的原汁原味、产生自己的初步印象或想法,而不是对原作还不知就里,就被老师的种种堪称学养深厚的评介和堪称别具匠心的问题弄得云遮雾罩。

(2)自主解读

学生有凭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占有的材料来理解文章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建构文章意义的自主理解权。从篇章结构、表达技巧到一词一句、主旨意蕴,哪怕是荒诞不经、令人啼笑皆非的“误读”,也能为更深入地领悟他人精妙的解读铺垫“阅读期待”,才能吸收更精准、更独到的感悟;而不是思考的种子刚待发芽就被铺天盖地的真理般的结论压折,导致不敢思考、害怕解读,只会人云亦云。

(3)自主鉴赏

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获得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具体体验和感受,获得审美享受的自主赏析权。获得审美愉悦是人们进行阅读活动的动机之一,千筛万选的精品课文理所当然应该给乐于体验的学生审美享受,让学生获得是非美丑的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产生鉴赏冲动。在此基础上,教师以自己更加成熟、更加睿智的感悟平等地与学生与学生交流碰撞,学生自然会获得更高层次的情感高峰体验,很多东西就会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内化为精神的血肉,而不是相反,审美愉悦被“强行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莫名烦恼与压抑所剥夺。

(4)自主批判

前面都是“入书”,是敬重作品的“仰视式”阅读,要求读者深入作品,贴近作者,“见得亲切”;自主评判则是“出书”,是裁判作品的“俯视式”阅读。它要求学生跳出作品,与作者保持距离,对文本的是非、优劣、美丑作出客观、冷静、不杂情感、不带成见的理智判断和价值评估,以便“用得透脱”。只有学生独立地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评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批判。

(5)自主感悟

学生依自己的阅历见识,由课文内容联想、生发带有浓厚个性色彩的经验体会心得。有的可能终生受用。显然这也是阅读的目的所在,到这个时候,我们最好心的老师想包办也是不大可能了。

(6)自主创造

学生由阅读原作产生强烈的冲动,产生要表达、要行动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比如,主动找人交流,眉飞色舞;或当即写下感受,迅笔疾书;或开展打下原作印记的行动。这种由好书好文所产生的神奇的精神力量所变成的物质力量,这种积极的自主创造,当然是我们为师者梦寐以求的了。

这六个环节是按照阅读的自然进程,按由低到高的层次排列起来的。不管我们老师自己的积累有多厚、水平有多高、爱心有多强,请拿出办法挤出时间,尽最大可能让学生自主阅读,而不是光顾自己在那里宣泄,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才是真正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

实施自主阅读的方法

实施自主阅读,教师首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自控力,相信学生的智慧潜能才情,宁可高看学生一眼,不能低估学生一分。尤其是高中生,智力心理正处在人生的上升期关键期,有着蓬勃的朝气旺盛的生命力,差不多掌握了汉语的语法知识和语文阅读的知识、技法,欠缺的只是更广博一点的视野、更精深一点的专业技能。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去完成的,教师不应该是“主”,而应该是“助”,不要什么都替学生包办,而只做学生在具体时空条件下还难以做到的事,比如为学生“选料子、指路子、教点子”。

(1)选料子

学生一节课所完成的一篇文章,一个学期所学完的一册教材,需要读哪些书,老师要能鸟瞰,能开书目;时下有哪些精妙时文、新版图书,教师要有数,能及时推荐;学生之间、班级年级校际之间、周边生活环境,有些什么值得导入教学的文章、事件,教师要能洞察,能开讲。

(2)指路子

一个学期如何自主完成一本书的学习,如何自主预习、学习、讨论、交流、命题、训练,是摆在学生面前的大难题。老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高效完成任务的门径,帮助学生建立起组织系统———有主持人的学习小组,主持人选出大组长,大组长选出科代表。这个金字塔结构就保证了自主阅读的完成有人负责、有人落实,如手使臂,如臂使指。一个班就是一个组织,而不是一盘散沙,便于教师从站立姿势、讲话要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做人做事等等细微末节方面去训练、培养、雕刻学生。一些老师搞自主阅读之所以往往不了了之,总觉得学生不配合,费时低效,感到难度太大,不如自己讲省事,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这个让学生自主管理的结构。

(3)教点子

当学生遇到障碍、感到迷惑、茫然无措时,作为知识上的过来人、人生路上的先行者,老师的专业积累,“为师”的功夫,必要的“助学”作用就显示出来了。教给学生解决困难的点子、冲刺学习与人生更高峰的点子、克服心理障碍的点子……具体到语文课堂,老师还要多做一项非做不可的工作,那就是要透彻了解、充分预测各个小组。

9.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人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清代王筠说:“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难怪有人说:“兴趣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淡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赋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加人的勇气和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创造学习应用机会,培养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很可能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如果从多方面启发,并通过演算题目,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建设及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学生可以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技能,尽可能地创造实地应用的机会,那么学生就感到学习数学的必要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的出生年、月、日,或者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

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用结合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的课堂活动中,可以给每组的同学提供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和圆锥容器各一个。让他们动手量一量圆柱容器的水是圆锥容器的几倍。操作完成后,再让他们自己交流、归纳,说一说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像这种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又使他们享受到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获取知识的乐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深挖事物本质及其因果关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兴趣的主要源泉。”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数的乘除”这一单元中,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向学生介绍说:“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只看数的个位,那能被3整除的数也看个位,行吗?让学生验证发现:3的倍数的个位数各种情况都有,显然不能再用看“个位的方法”来判断,再告诉学生:“老师有一个判断的‘法宝’,随便哪位同学站起来说出一个任意数,我都能迅速判断出来,能否被3整除,可请同学们说出大一点的数,考考老师,看是否有效?”听我这么一说,他们争先恐后地出题考我,我立即报出答案,并请同学们加于检验,结果准确无误,这时我话锋一转,进入新课,他们马上会兴趣倍增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给学生设置一个个悬念,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这样不仅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习兴趣。

开展竞赛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

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之一。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可以让学生做一个竞赛游戏,看谁能先抢到51,规则是这样的:每人每次只能数1——2个数,看谁能最后数到51,抢到51的人为胜者。可以先请一个学生和老师比赛,为了公平,进行三局两胜制,看谁能先抢到51,先让学生选是先数还是后数。当比赛进行到第三局的时候,就有学生在下面说了,要先抢到48,抢到48就可以获胜,但怎样才能先抢到48呢?这时学生们就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对学习数学就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课外丰富多彩、兴趣盎然的数学活动中,既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扩大了知识面。

(1)自编数学小报

这项内容适合中高年级。小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的文章。一般两三个同学合作完成,他们共同设计,然后分工抄写、美化。在完成一张小报编制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又要考虑排版新颖、巧妙,整体效果别具一格,这一切处处渗透着创新。

(2)数学故事会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数学童话故事、数学家的故事不是件难事。再把收集来的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在讲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同学们增长了知识,训练了思维,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也锻炼了口才,不失是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同时,也可采用自编数学故事和续编数学故事。教师提供一些材料或一幅图画,让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编出一段小故事。不管是自编、续编还是新编,均要求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这无疑能解放孩子的大脑、嘴巴,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手段。

(3)课外制作活动

都说现在的孩子是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现在孩子们有了多余的时间,可结合课堂教学,让孩子动手制作七巧板,拼成美丽的图案。

(4)参观访问调查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不少学生却感受不到。让学生去参观访问一些企业,一些专业户,看看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解放孩子的空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带学生去访问养鱼专业户,参观他们的鱼塘,听他们介绍养鱼中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如饲料的配置,鱼塘面积和养鱼尾数的关系,利润计算等。同时让学生帮专业户出谋划策,怎样可减少成本,提高利润。或者让学生对自己或邻居家这几年年收入进行调查统计,再进行分析。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同类推荐
  • 365夜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365夜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盛开·90后新概念·初梦

    盛开·90后新概念·初梦

    作为盛开的新特色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他们用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 组织:当代理论与实践

    组织:当代理论与实践

    对于当今世界的组织来说,如果它们是企业,就必须为了竞争而适应和创新;如果它们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就必须为了满足社会不断增加的期望而适应和创新。有一点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了,那就是传统的组织形式并不能为达到这些要求而提供很好的帮助,于是人们便尝试起了一系列的其他形式。这些其他形式通常被称为“新组织形式”。
  •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谜语(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谜语(阅读中华国粹)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中华国粹》丛书囊括占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姜旭真和王秋菊编著的这本《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谜语》就是其中一册。
热门推荐
  • 傲剑龙途

    傲剑龙途

    一代神剑步入仙途,龙种为基,剑种为心,为志勇闯剑道巅峰,为爱斩遍天下
  • 天行八灵

    天行八灵

    当西方元素与东方世界混合时,会发生怎样奇特的故事?当西方魔法与东方修炼结合时,又会产生怎样特殊的系统?当西方兽人与东方少年相遇时,又会迸发出怎样激烈的火花?八位少年,八种不同的【奥义】;八件不同的【奥器】,代表着八种不同的人性!是生?是死!“呵呵,一定要从我的手中活下去啊,圣明……”这是一个由东方世界统帅的混合世界,欢迎…你的到来!【Onthewalkeightgodsinthesky】
  • 乱世英雄之霸尊计

    乱世英雄之霸尊计

    在封建这个兵荒马乱的时期,唯有强者才能在这个暴力的江湖生存下去,弱者将会死亡。这是一个杀人不偿命的江湖,这是一个没有民主、没有自由、没有王法的江湖。世间有一种人,叫做影太人,有一种怨恨叫做影太,当某个人埋下了深仇大恨,就会生出影太的种子,影太是因为有一些埋恨在心的人死后仍然死不瞑目,就会形成影太,出现影太的种子后表面没什么事,如果影太一旦发作被影太附体的人就会功力大增,成为任由影太摆布的傀儡,这种人叫做影太人,影太人的使命就是要完成前世死人没能完成的遗怨完成。有一个门派叫做圣元殿,神秘而又隐秘,江湖之事从之不管,他们的使命则是消灭影太人。
  • 秋风别恋

    秋风别恋

    他是富二代,别人说他玩世不恭,可他却为了一个普通女孩痴迷不已;这个秋天属于他一个人,属于他那段本该浪漫却演变失望的爱情。。。
  • 当代浙江概览

    当代浙江概览

    浙江地处祖国大陆之东南,濒临东海,地处亚热带中部,全省重峦叠嶂,丘陵起伏,盆地错落,平原宽广,江河流淌,湖泊荡漾,还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适合人类居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呈现给大家的这册《当代浙江概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浙江的地理、城乡、经济、文化、人物、风情、特产等,是大家了解浙江的一个载体,是大家在浙江创业、生活和学习的一个参考。
  • 从女仆开始的恋情

    从女仆开始的恋情

    当初只是单纯的想要培养一个女仆过过瘾,然而不知觉发生的一些事却让我渐渐陷入了爱情漩涡....
  • 魔法贵族

    魔法贵族

    小艾终于终于可以去人间了,原本想着快活过日子的她。因为一个烦人的幻都王子---子爵而变得沉闷起来……更糟的是小艾发现自己的心不知在什么时候给了他……
  • 我的大学从大学到社会蜕变

    我的大学从大学到社会蜕变

    写一些关于校园的故事,故事属于虚构,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 后五百岁的黎明

    后五百岁的黎明

    当下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的决定,可能是后世林林种种事件的关键。就象当年孙悟空西天取经这个决定一样,影响后世的事,何止周星驰的《大话西游》?
  • 闻道有先后

    闻道有先后

    21世纪一小公民意外身死返混沌的故事。且看一个蚊子是如何在洪荒逍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