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7400000032

第32章 “新军事战略”的误判(3)

“9.11”事件美国无暇以顾,在同时面对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遏制。但随着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相继结束撤军,美国又故态复萌,其“重返亚洲”的新军事战略转型开启了新一轮对华遏制序幕。五角大楼反复声称不把中国视为明显敌人。

2011年,美国副防长弗卢努瓦访华期间向中国军队高级将领表示,美国不把中国当作对手,没有试图遏制中国崛起。

2012年4月30日美日峰会举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与野田佳彦会晤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当被问到是否谈及中国在海上推进和军力增长时表示,美日之间的行动不以任何方式来遏制中国,而是确保这些行动是尊重规章和准则的更大范围国际社会的一部分。奥巴马重申,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美中已建立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与经济对话。

2012年5月1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强调,面对崛起中国,美国无意与之为敌,将会力避横亘在老牌强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战争陷阱”。谈及中美两军关系,他表示现在美国将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地区,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决意要遏制中国崛起。他用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来解释说,老牌强国与新兴大国之间常常横亘着“战争陷阱”,就像当年雅典崛起,却引发斯巴达的猜疑恐惧,最终双方爆发激战,陷入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所总结的“陷阱”之中。

“作为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及高层领导人顾问,我的工作职责就是帮助美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我们不希望因为恐惧中国崛起而最终与中国爆发战争。”邓普西说。

但在更多的另外一些场合,美军官员却越来越频繁地谈论准备应对太平洋地区冲突的话题,而且反复提及未来作战的可能对手。美国国务院和五角大楼在处理与中国关系问题上的手法上经常出现不同,这反映出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有明显自相矛盾之处。而正是这个原因,让人对美国的战略意图始终怀有深刻的疑虑和不信任感。美国一边要求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要求中国承担振兴世界经济的责任;一边却不顾中国感受,高调批评其人权状况,指责北京对待西藏政策,在中国沿海地区及其上空频繁地进行军事侦察,对中国布置起围堵的大网。美国对华经常作出一些自相矛盾的反应,甚至习惯性地暴露出了帝国心态。美国的这两个面孔和两种行为,严重削弱了对华政策的信誉。

美国的反复无常让中国疑虑重重,也倒逼了中国强军抗争的决心。中国强军决心也来自中国国内的民心。过去是绝对的精英主义,在对美战略上不管内部有多少分歧,最高层一旦定调,便相对稳定。但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的兴起,精英主义相对弱化,民粹主义强化,民意声音使中美协调难度上升。中国强军决心更来自近20年来中美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以及中国逐渐增长的抗争美国的底气。关于中美经济实力消长的分析我们已在本书第一、二章里有详述,在此不赘。

其实,中国强军思想最初起源于1991年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压倒优势的实力迅速取得军事胜利。当中国军人看见在对伊拉克实施的迅速和精确军事打击中,美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这令中国军人大为震惊。现代化真正的含义是什么,解放军在这方面的严重不足也许在那时才被真正体会到。这一理解在后来的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一次次地被进一步加深。

但中国空海军等现代兵种真正现代化强军时代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江泽民当政时期,促使变革的关键因素正是1996年的台湾海峡导弹危机。危机期间,美国派遣两支航母编队驶入该地区。这激励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强调要在技术上迎头赶上,而且决定从俄罗斯采购主要武器装备系统来着手改革武器装备(这些系统包括配备“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现代级”驱逐舰;150架进口的苏-27/30战斗机(根据许可在国内生产200架);S-300防空导弹;以及基洛级潜艇,等等,等等。)引进这些俄罗斯武器系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采购的这些武器系统再在国内每个领域开发出新系统进行研发(这些包括052级防空驱逐舰,歼-10战斗机以及宋级潜艇,等等)。通过拆装、模仿、消化、研发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最终形成当今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系统。

军内也从那时候起逐渐达成一种共识,即中国强军现代化道路注定要使解放军迎头赶上那个早已变化了的世界目标,强调军事变革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将注意力集中在更主要的方法上,就是采取跨越式办法,通过强调战场联网技术:信息战,诸如:计算机病毒;“点穴”,通过获得精确攻击能力攻击敌方的C4I系统(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和情报);以及与强大敌人作战的其它手段。

强军现代化进程也包括更新核战略威慑,保持有效的最低限度的以及纯报复性的打击能力,但主要目标是要达到一种“平衡的常规作战能力”。

也正在这一时期,航空母舰的构建进入了中国军队的视野。

最后,军内深感到思想创新和战场上的表现之间的长期滞后性,他们发现自己在研究和发展曲线上远远落后了,并且有一种要迎头赶上的紧迫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世纪90年代中美的系列对撞,倒逼了中国下决心开始真正的强军路线。2003年9月,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再次强调了“中国军队的历史性变革”。他说:“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关键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003年7月,官方的《解放军报》简要地描述了现代化建设采取的形式,该报称:“中国军队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抓紧各项改革以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趋势,并且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历史使命,从而实现军队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江泽民时代的强军思想的一系列成果直到近几年才形成,表明了中国政府多年的军事现代化努力的成果正在修成正果。以下我们分析一下中国近年来的武器装备的大发展:

反卫星武器。2007年1月11日,中国用导弹打下了自己的老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次试验表明,如有必要,中国有能力摧毁敌方的侦察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与通信卫星,切断其情报获取渠道。这种能力当然属于顶尖技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有意或无意攻击他国卫星都存在导致太空战的风险,严重时还可能诱发海、陆、空及网络空间的全面战争。公开展示这方面的能力,似乎暗示着中国不怕在太空打响未来战争,太空战可能先于其它战争形态爆发。

五代战机歼20。2011年1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罗伯特.盖茨(Robert Gates)访华时,中国空军进行了中国第四代战机歼20的首次试飞。这让很多西方包括美国人吃惊,因为五角大楼原本认为这将是多年后的事情。然而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中国五代战机歼20已进入了全球的视野。2012年5月16日下午14时49分,歼-20第二架原型机2002号从成飞研究院的飞机场呼啸升空,15时8分2002号机完美降落,标志着中国五代机研制进程翻开了新的一页。“02号”歼-20的首飞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因为与01号机相比,02号机明显在外形和局部细节上作了调整,这显示出歼-20经过一年多的试飞,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宝贵经验,研制步伐之快让外界刮目相看。在美国F-22问题不断、F-35一直未能成功部署的情况下,“中国却在大秀新型隐身战斗机”,美国《连线》杂志最新的文章说,歼-20“将是未来中国的一条‘巨龙’”。

五代机是当今航空武器装备的金字塔尖,是获得与争取制空权的王牌,其突出的特点是着名的4S,即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和信息优势。但这只是美国的标准,如果全球都以此为目标,无疑会成为美国标准的追随者,即意味着跟进就是落后。F-22的战斗力不仅体现在F-22战机的作战能力上,还体现在4S这个用金箍棒划出的魔圈之上。而后发的歼-20如果依然沿用4S,恐怕永远无法超越技术成熟、财大气粗的美国。因此我们相信,在歼-20身上一定有中国版的标准。一个常识就是,后发的四代机如果不把击落F-22作为首要指标,很可能会成为F-22的刀下鬼,因此歼-20一定会把对抗F-22作为首选标准。其次才是隐身、机动、信息能力的组合与取合,这些组合未必豪华奢侈,但一定实用而强劲。

歼-20作为中国第五代战机,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多方各种猜测。其中比较集中的,就是该型战机究竟仅仅类似之前的俄制S-37技术验证机,还是美制F-22的“准定型”战机。随着一套歼-20夜航照片的曝光,这些疑问开始得到了解答。在这套图片里,不仅证实目前中国已经至少拥有2架以上的歼-20,同时,新型歼-20采用了类似F-22的二元推力矢量喷口,同时,雷达罩与机身的差色处理也预示其已经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而以这两项改进为标志,中国不仅完全摆脱了俄制战机风格对其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其首次实现了对自身与西方技术的有效高端整合,由此真正产生了完全独立于美俄之外的第三种高端战机风格。

更引人瞩目的是,一些西方媒体和专家认为,与第一架原型机相比,“02号”歼-20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极有可能换装了国产发动机。2012年5月14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俄罗斯历来为这些中国战斗机提供高性能军用喷气发动机。然而,中国国防工业界正在努力开发国产军用喷气发动机,目的是结束对俄罗斯的依赖性,让中国拥有最大的战略灵活性。

较之第四代歼20,改进后的“02号”歼-20,处处显示平行线理念的机身、比F22还先进的机头设计(增加了DSI进气道)以及可以装配大功率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的雷达罩,这些改进都将预示着,新版歼-20的综合性能至少超过F-35,与F-22有得一拼。美国环球战略网的文章称,第二架歼-20原型机的首飞让美国如坐针毡,因为美国最新型的战斗机正由于预算超支、劳资争端、致命的设计瑕疵等原因而步履蹒跚,未来随着中国的新型五代战斗机的加快部署,解放军空军将改变中美空中军事力量对比。

航空母舰。2011年8月初,一艘由前苏联建造的航空母舰,在经历了10年翻新后,中国军方完成了首次海上试航。二战后美国共发展了福莱斯特级、小鹰级、企业级、尼米兹级、福特级等五级航母,总数量达到20艘,没有哪一级或者哪一艘引发如此惹人关注,最多只在船厂热闹一下而已。而中国在老旧的航母平台上改建试验苏制航空母舰却引发了全球目光。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在通向航母之路的每一点进展,西方都给予了过分关心,无论哪一次试航都在持续引发着各种各样包括“中国航母威胁”的猜测。但有一点则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在航母问题上与西方即将平起平坐,的确改变了西方的力量观。这艘航母试验平台带来的自豪不仅是高密度的出海试验,更重要的是恢复过程中显现的创新能力,因为恢复老旧航母难于建造一艘新航母。

美国詹姆斯基金会网站于2012年3月30日发表美海军军事学院研究员威尔逊-沃恩迪克的文章称,中国有可能打造出无人机航母,这对于航母舰载航空乃至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而言,都将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革命性事件。中国海军一直在积极地进行航母舰载机的试验和训练工作。前“瓦良格”号航母的海试,中国海军舰载机的试飞,以及中国无人机技术的进步,有可能发生融合的发展。如果把这些能力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中国就有可能打造出无人机航母。

战略核潜艇。“094”型战略核潜艇绝对是中国最新研制的新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绝作代表。美承认,中国094核潜艇有七大绝招:

1、目前主要进行海试,该潜艇大大改进了静音设计,估计水下噪声不到100分贝,美国军舰的声纳在近程导弹射程外很难发现。

2、该潜艇装载16枚(每枚有8-10枚分导弹头)新一代巨浪2型潜射远程洲际导弹,但今后生产的094核潜艇可能将装备改进型射程达14000公里的DF41改进型洲际导弹,该潜艇水下潜航时间可达到2个半月。

3、该潜艇使用了最新的高温气冷堆,替换原来的压水堆,热功率大大提高。反应堆直接驱动一台十多万千瓦的直流发电机。反应堆与发电机组合成一个整体,安装在一个“减震浮筏”上,与外部连接的所有管道,采用柔性减震连接。大大降低了动力系统的噪音,仅此项技术就降低了将近20分贝的噪音。

4、反应堆-发电机系统发出的电流直接驱动推进电机,并可向潜艇电池充电。潜艇被功率巨大的低速大扭矩直流电机,直接驱动一个大弯角螺旋桨,预计可把最大潜航速度一下子提高到35节以上。

同类推荐
  •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本书囊括户籍问题、婚姻登记、生育收养、子女教育、买房住房、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各类维权、司法仲裁、证照申领、税务缴纳、交通出行、退伍转业、出境入境、社会治安、电子商务等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您可以了解到中国各种政府部门的职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流程、方法和途径。中国入世,经济全球化,关注民生成为大势所趋,百姓与政府之间面对面的现实态势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往往“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使得老百姓在办事过程中充满了疑难与困惑。
  • 政道

    政道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3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仁政、德政、法政、善政、廉政、简政、宽政、信政、勤政、和政等10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为政之道,对领导干部确立“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借鉴古人的治政模式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 官德

    官德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
  •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军事力量为依托展开的首次面对面的较量。本书以第一柏林危机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围绕杜鲁门政府的危机决策展开研究,主要论述危机的缘起和肇始、危机全面爆发和美国的初期反应、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形成、政策的实践与危机的化解。最后通过对危机事件和美国对策的再认识,反思美国在战后诸危机中形成的危机决策机制的特点以及决策机制演化趋势。
  • 科学决策的边界

    科学决策的边界

    转型期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诸如社会调节阀失控、利益诉求多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舆论渠道增加、决策主体公信力下降,等等。这些挑战给科学决策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科学决策的边界》以有限理性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在转型期的新变化,阐述了制度和结构、目标和注意力、组织心理和文化、信息、时间压力、外部环境几大因素造成的决策边界。通过理论关怀决策实践,向转型期中国决策者建言。
热门推荐
  • 仙迹天藏

    仙迹天藏

    仙界屹立数万载,由四极大帝主宰。然仙界起始,亦有魔界诞生。魔界由魔王掌控秩序,其疯狂之念,自古留存,欲想踏出魔界,占领凡间,覆灭仙界,独霸万天。现如今,仙界恰逢万载轮回,正是青黄不接,诸物待兴之时。而魔界沉寂万载,亦是开始蠢蠢欲动。。。
  • 侠路仙从

    侠路仙从

    安世之初,诸天回休,天界不宁,仙神自顾。人间虽暂定,可乱战之后,万千百姓流离失所,宿于荒野。妖、魔、鬼魅等邪灵趁隙祸乱人间,致使‘人间祸域’。众修者为解救人间祸域,纷纷入世,共建‘界修之城’,庇万千生灵以得生息,其中‘天息云川天息府’、‘玉宇经纬佛玺门’为先。然而,历经千余载......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鹿狍子的勋衣草

    鹿狍子的勋衣草

    这部作品是鹿曦的处女座哦,不喜勿喷,康桑思密达。
  • 天下寒灵

    天下寒灵

    当国漫人物遇到日漫人物,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当众多你熟悉的角色聚集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少年尹寒惨遭家破人亡,命运迫使他不得不生死逃亡!所幸,有一批人愿意帮助他,且看尹寒如何攻略文臣武将,一路成神!(其实就是一部无节操的瞎掰小说,可能一开始有些无聊,不过往后越来越好。本书人物大都为动漫人物,但招式和地位和原著有所不同。)
  • 哈利波特之爱你在心

    哈利波特之爱你在心

    出生在哈利波特的世界,只为改变,你应有的命运t
  • 同爱诛灭季

    同爱诛灭季

    爱情,无关性别,无关年龄,只是刚好在她的世界里遇上了她,只是恰好在她的世界她成为了唯一。林悸永远是一袭黑色,用近乎病态的思维诠释着本该不属于她的生活,那些暴躁的岁月,那些令人心疼的行为,那种与世隔绝的狭隘心理,习惯被人背道的情感,习惯被人误解的感受。当现实来的太赤裸,双方确要不及余力的挥开对方握紧的手。云习珊笑着说: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就不可能。林悸说:我知道啊,你不爱我,可是,至少让我感受了那以为可能的知觉。当一切回到最初,数着脚丫,一步、两步、三步……我从没恨过谁,只是很厌烦既然决定让我爱上你,亲爱的,为什么不让我爱到最后?其实,我没你想的那么快乐,只是学会了演戏,把悲伤地戏份演绎成幸福,伪装的时刻,我甚至忘了自己那可悲的自尊。爱情就像飙车,都预想着越快越好,但是,当爱像刹车一样失灵,却只能车损人亡。
  • 超越职场:职场经理人的生存哲学

    超越职场:职场经理人的生存哲学

    本书在吸取卡耐基和拿破仑·希尔理论精华的基础上,从性格、言谈举止、口才和演讲、人际交往、用人、处世风格等方面,阐述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条件,以及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旨在帮助有经验的职场人士尽快成为一个优秀的、让下属信服的管理者。
  • 未来之超维世界

    未来之超维世界

    在那遥远无比的时代,宇宙之中最强大也是最早出现的智慧生命——巅峰人类,已经进化成了更高维度的存在,突然消失在了宇宙之中。失去了人类的压制,就在宇宙万族渐渐地从人类的阴影下摆脱出来之时,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上古人类又重新唤醒了他们灵魂深处的恐惧!
  • 福满天下②:极品皇后太抢手

    福满天下②:极品皇后太抢手

    (福满天下第二部)世间有传言,百年前一统天下的传国玉玺和凤佩重现民间。她一觉醒来,天下已是乱世,无意中得到的那块血玉,竟让她成了三国争夺的目标。她一夕之间成了抢手货,而那些男人,竟然都要立她为后!江山霸业,快意江湖,谁才是她的真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