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7100000006

第6章 中华传说之神(5)

(十三)雷公电母

雷神,又称“雷公”。人们对雷神的崇拜与古老的天象认识和后来的求雨活动有关。关于其来历,民间说法不一。记载雷神较早的典籍是《山海经》,关于其体貌,《海内东经》说:“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因为雷声来自天上,所以古人就将雷神与传说中天上的龙联系起来;又因为打雷要发出隆隆的响声,所以远古的人们就将雷神的肚子想象成一面大鼓,以为打雷就是雷神在击鼓作声,这种造神现象似乎就与“原始思维”有关。后来,雷神的形象屡有变化,如干宝《搜神记》说:“色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如猕猴。”这就是说,雷神长着一张大红脸,眼睛像面镜子,毛角很长,猴头畜貌。《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投荒杂录》谓其“豕首麟身”,这里又将其说成是猪头麒麟身了。到明清时期渐趋统一,即如清人黄斐默《集说诠真》所记载的:

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鹁,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持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谷五个,左足盘蹑一鼓,称日雷公江天君。

这就是说,雷神的形体已不再是动物式的,而是像一个健壮的大力士了。他通常光着胸脯和肚皮,背上插着两只翅膀,额头有三只眼睛,脸色还是红得像猴子,下巴尖,手脚像鹰爪那么锋利,左手拿着楔板,右手持槌,作出要击打的姿态,身旁放着多面大鼓,左足挟有一面大鼓。这副模样显然已经经过了充分的人化。当然,雷公相貌最突出的特点是猴脸和尖嘴,俗称“雷公脸”、“雷公嘴”。《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是较为典型的雷公形象。周文王姬昌经过燕山时,碰巧赶上雷雨,他说:“雷过生光,将星出现。”果然拣到一小儿,收为义子,起名雷震子,并将他送到终南山云中子处学艺。雷震子艺成,吃了两枚仙杏,两肋生出一对肉翅,每当飞腾之时,脚登天,头朝下,两翅招展,空中出现风雷之声。雷神主要是用来求雨的,但在人们的传说中,他又往往统辖于龙王,不过是一个执行命令的小神。

中国古人在造神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将诸神世俗化的特点。既然有了雷公,人们又创造出一个闪电娘娘与之配对,从而组成“雷公电母”家庭。关于雷公娶妻的事情,古书早有记载,宋人徐铉《稽神录》卷一记载了雷神娶村姑之事。南宋洪迈的《夷坚志》则较为完整地描绘了“电母”的形象:“发茁然,赤色,甚短,两足但三指,大略皆如人形。”这位电母长着一头茂密而甚短的红色头发,大体模样像人,只是两只脚只有三个脚趾头。她与雷公丑成一对,还算般配。后来,人们赋予电母以“两手持镜”的仪态,大约是因为闪电需要发光、可用镜子来反射的缘故。在今人看来,雷电是不分的。但由于雷声传送到人们的耳中慢、闪电耀人人们的眼帘快,古人就误认为二者是两码事,于是出现了雷公电母分工负责之说:电母先照一下该击的目标,雷公再实施准确无误的震击。电母找准击打的对象,然后雷公具体采取行动,二者的配合还是相当默契的。当然,这种造神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贤妇相夫”的世俗伦理观念。后来,电母也有了自己的名字,黄斐默《集说诠真》说她面貌端雅,名为“秀天君”;明代余象斗《北游记》卷四则把她说成叫“朱佩娘”。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人们最崇拜的天象是雷电。他那巨大的震响给人们带来了恐惧,从远古便引起了人们的畏敬。在古代记载的文献资料里,关于雷的崇拜比任何其他气象的崇拜都要多。雷崇拜首先因雷声的震动而起,人们把他看做是启动万物复苏、主宰万物生长的神。

(十四)风神

在诸多的天象中,风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关于“风伯雨师”之神,民间也自然早有不同的说法。

有些地方是把“风伯”想象成神鸟面貌的。这大概是由于古人看到鸟翅拍打可以生风的缘故。古老作为图腾崇拜的凤鸟,就是这种幻想的产物。殷代的“凤”字即当“风”字使用,人们把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与空气流动形成的“风”结合起来,不能不说有祈求风调雨顺的意味。后来,中国南北的风神信仰出现了差异。中原地区的人们以现代天文学上的人马座“簸箕星”为风神,而南方则以怪兽“飞廉”为风神。唐宋以后,风神逐渐人格化,虽然小说中出现了“封十八姨”、“封姨”之类的女性名字,但男性“风伯”的流行却更为广泛,并形成了现在人们心目中的“风伯”形象,也就是黄斐默《集说诠真》所说的那副样子:“白须老翁,左手持轮,右手执篷(sha扇子),若扇轮状。”可见,人们心目中的风神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用来刮风的武器是把扇子,这也是人们直感中扇子能生风的缘故。不过,这位风老头可不是个慈祥的长者,他经常兴风作浪,威胁人类生存。最初的风神就是恶的、凶的,因为狂风能导致房屋倒塌,庄稼毁坏。殷商时期人们通常杀狗祭风,这种民俗至今仍有遗存。后来,人们又赋予风神以善的形象,把他视为滋润万物的使者,《风俗通义·祀典》说:“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于人,王者祀以报功也。”在此,风神又变成一位于人类有贡献的神了。

(十五)雨神

在民间的传说中,“雨师”与“风伯”是平起平坐的天神。关于其形象,民间说法不一,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赤松子”说。赤松子是传说中的仙人,长得模样古怪,《历代神仙通鉴》卷一载有他的形貌:“上披草领,下系皮裙,蓬头跣足,指甲长如利爪,遍身黄毛覆盖,手执柳枝,狂歌跳舞。”这副姿态俨如一个疯子。据说他早在神农时代就从事了负责降雨的工作,能化为一条赤龙,随风雨上下,后被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封为“雨师”。后来,由赤松子化龙行雨演化成的龙王降雨,影响很大。不过,雨师的席位依然保存着,其神不赤松子,而是更了名,换了姓,叫做什么“陈天君”。据黄斐默《集说诠真》说,其神被想象成:“乌髯壮汉,左手执盂,内盛一龙,右手若洒水状。”这里的雨师已经是一个长有黑色胡须的彪形壮汉,他左手把持着一个里面盛有一龙的盂子,右手则做出洒水的姿态。的确,干什么有干什么的样子。

(十六)五岳神

根据古老的传说,分布在中国大地南北东西中五个方位的五座大山,即号称“五岳”的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分别有神灵主宰着,他们就是“五岳”神。

这种观念源于古时代的山神崇拜,最初主要是由山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古人以为除了天上有雨神外,高山因其常有云雾笼罩,故而也有降雨的神力。山的高峻雄伟,也令原始时代的人们感到神秘、恐惧。再加山上那千奇百怪的野兽又不时地出露伤人。于是,山就逐渐被神化起来。正如《礼记·祭法》说的:“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日神。”自从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自然属性的山神就慢慢被人格化、社会化。对此,《礼记·王制》又说:“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把名山大川与三公诸侯等社会官爵挂起钩来,列入国家级的祀典,由皇帝亲自主持祭祀仪式,大大地提高了“五岳”山神的社会功能。

到了唐代,统治者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给“五岳”封官晋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其发起者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她率先对嵩山神进行了封赐。《旧唐书·礼仪志三》记载:

则天证圣元年,将有事于嵩山,先遣使致祭以祈福助,下制,号嵩山为神岳,尊嵩山神为天中王,夫人为灵妃。嵩山旧有夏启及启母、少室阿姨神庙,咸令预祈祭。至天册万岁二年腊月甲申,亲行登封之礼。礼毕,便大赦,改元万岁登封……则天以封禅日为嵩岳神祗所佑,遂尊神岳天中王为神岳天中皇帝,灵妃为天中皇后,夏后启为齐圣皇帝;封启母神为玉京太后,少室阿姨神为金阙夫人;王子晋为升仙太子,别为立庙。

武则天之所以选择了嵩山进行封禅,是有其政治原因的。当时,她刚刚登基,雍州人唐同泰为投其所好,伪造瑞石于洛水,使武则天尝到了利用迷信巩固其统治的甜头。于是,武则天在加封洛水的同时,顺便选定了与洛水相近的嵩山加以封赐,让这座山最早地享受到了“王”、“帝”的荣耀。通过嵩山的封赐情况,我们还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其中散发出的“沾光”意味,嵩山在被封的同时,与其有关的大大小小诸神灵也得到了好处,唐玄宗李隆基登上皇位后,对“五岳”进行了全面的封赐。先封西岳华山神为“金天王”,然后陆续封东岳泰山神为“天齐王”、中岳嵩山神为“中天王”、南岳衡山神为“司天王”、北岳恒山神为“安天王”。至此,“五岳”之神的头上,都被戴上了“王冠”。

宋元的统治者对“五岳”神的官位更是进行了大封特封。据《事物纪原》卷二记载,宋真宗将“五岳”神由二字王改成四字王,尚嫌不足,随即又改“王”为“帝”,分别称中岳为“中天崇圣帝”、东岳为“天齐仁圣帝”、南岳为“司天昭圣帝”、西岳为“金天顺圣帝”、北岳为“安天元圣帝”,加大了提携的力度,为这一番封赐真是煞费了苦心。元世祖忽必烈对“五岳”封赐投入的热情更高。这位以马上得天下的蒙古族皇帝,经过长期的登基坐殿实践,深深地领悟到,要征服中原以及南方各民族的心,单靠武力是无济于事的,鬼神能达到刀枪所达不到的出人意料的目的。据《元史·祭祀志五》说,在临逝去的前三年,他对“五岳”神进行了新的分封:

东岳为天齐大生仁圣帝,

南岳为司天大化昭圣帝,

西岳为金天大利顺圣帝,

北岳为安天大贞玄圣帝,

中岳为中天大圣崇圣帝。

这种毫不吝啬的分封使得“五岳”享受到了“圣帝”的殊荣。与此同时,江、河、淮、济“四渎”和东、南、西、北“四海”也被封为王。至此,“五岳”的显赫时代来临。

“五岳”被封得无以复加之后,到了明代,朱元璋决定撤销这些封号,一概称某某之神,“五岳”神的分封从此告一段落。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朱元璋对神不感兴趣,只是他感到利用“五岳”的潜力已经不大,便把分封的精力投放到城隍神那里去了。

(十七)城隍

古代的城市,都有城墙和护城河。城墙简称“城”,护城河简称池,因而城市也被称作“城池”。城墙和护城河,就是城隍。

将产生于城墙和护城河的城市保护神称为“城隍”并立祠祭祀,则并不很早。唐代的城隍神,除捍卫城市这一最基本的职能外,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职能。因为,若是天下安宁,无攻城略地之事,水火之灾,也不会太多,所以,城隍所行使的职能,常常是主管生人亡灵、水旱疾疫、赏善罚恶等等,几乎是对城市和城市中的人实行全方位的保护和管理,俨然是该城市冥间的行政长官。

城隍神在中国民间信仰中由来已久。城隍之神的最早的定名见于《北齐书·慕容俨传》,慕容俨镇守郢城的时候,南梁大军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得城隍神显灵,用狂风激浪冲开水路,使北齐军转危为安。城隍本是上天之神,后来才变成由人鬼担当的。

据说,神仙史上的第一任城隍是唐初的庞玉,此人原是隋将,隋炀帝死后归唐,镇守越州甚有德政,死后百姓封他做了城隍的神。作为护城神,城隍的故事早在《广异记》中就可找到,此书说,唐开元年问,渭州刺史韦某在城楼上遇到一个小矮人,身长三尺,身穿紫衣,戴了一顶红帽子,自称是本地城隍,前来求见,说黄河神嫌渭州挡了他的路,想把河道横贯城池,他作为本地城隍,要在五天后与黄河神大战一场,请韦刺史派两千精兵前来助战。韦某答应了这一要求,等到战事发生,黄河神就被战败了,河水真的后退了五六里路。这时的城隍神还真是为老百姓着想的。唐宋时期,城隍神的信仰流行开来,他的权利也越来越大,不仅守护城池,保障地方治安,而且还负责当地的水旱吉凶、冥问事物。宋代已流行起祭祀城隍的风俗来了。

朱元璋,这位开国帝王一旦看准了城隍的利用价值,便对其进行了毫不吝啬的封赐。他抓住了这一民间心理,命令属下说:“城隍神历代所祀,宜新封爵。”于是,封京都城隍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开封城隍为“显圣王”、临濠城隍为“贞佑王”、太平城隍为“英烈王”、和州城隍为“灵护王”、滁州城隍为“灵佑王”,享受不同等级的俸禄。除了这六个王爵外,所有的府城隍皆封“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正二品;州城隍皆封“监察司民城隍灵佑侯”,正三品;县城隍皆封“监察司民城隍显佑伯”,正四品。所谓的“公”、“侯”、“伯”是爵号,是虚衔,而“监察司民,,却是大权在握的实职。至洪武三年,他整顿祀典,取消诸神的爵称,城隍也都按照当时的行政建制称某府某州某县城隍之神。同时,他又下令仿照各级官府衙门的规模建造城隍庙,严格供奉制度。他还号令各级官员走马上任时,都要向城隍宣誓就职,从而借助人们对当地城隍的信仰来强化各级地方官的地位及其权力。

同类推荐
  •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华茶道(第三册)

    中华茶道(第三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敦煌历史文化

    敦煌历史文化

    敦煌,有着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这一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 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特别 的自然生态面貌及其演变,奠定了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别具一格 的重要历史地位。
  •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本书试图从人文哲学角度对知识分子的本质提供一种阐释。本书又不属于教科书式的“知识分子学”原理研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潮录。
热门推荐
  • 四讳篇

    四讳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十三一绊情窦开,白环相赠许未来;四眉相思经别离,还是原来还是你。散尽一世繁与华,不抵岁月与造化;漂洋远去千万里,转山转水转佛塔。
  • 我在回忆里遇见你

    我在回忆里遇见你

    相信许多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似水年华,拥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热恋时光。在那段属于回忆的年华里,会悲伤,会快乐,也会离别,但这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你在这美好的回忆里得到了什么。小说的女主顾倾颜因为回忆难以忘怀自己的“哥哥”,安夜凉的出现让她有了情感的寄托,然而韩梓熙的苦苦痴恋却迟迟无果,“朋友”一词讽刺而悲伤,但,那又如何,这便是爱情,自私却又充满期许。也许你在你的世界声色犬马,而我在我的世界各安天涯。也许爱情对某些人便是一眼万年,爱了便是爱了,在似锦年华中能重新遇见自己所爱,是怎样的幸运啊。愿易逝的年华中,我们都能有一段刻骨的爱恋,不求长久相守,惟愿今生无悔。。。
  • 余生之梦,只需有你

    余生之梦,只需有你

    青春是一场无彩排的现场直播,没有谁对谁错,我们有过迷茫有过过错,或许回头之时有挫折有困难,但是若有缘必能在一起。对于余生:当初明明是你闯进来最后确是我舍不得你离开。对于莫之梦:我努力向你靠近你却极力将我推理。对于安谨:我宁愿放弃飞翔,只为做你唯一的依靠。对于程成:或许我们本不应该相遇,那样,我们至少不必哭泣。
  • 当雪纷飞之时

    当雪纷飞之时

    万雪是一个一直过着人上人的生活的女孩子,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江湖术士,然后就一病不起,在自己无法忍受病魔的折磨而选择死亡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她竟然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 武御无极之修神

    武御无极之修神

    荒古岁月,逆天赌局;天才尽出,道体皆现;弱者怨天,强者博命;谁为下棋?谁被摆弄?宿命之敌,决战九天;惊世之密,乱天姻缘;修为巅峰,堪破本源;超越六道,逆天修神,登顶苍穹,傲视乾坤。
  • 摸鱼犯案集

    摸鱼犯案集

    温柔乡“衔玉公子”李闲玉温润如玉,才情过人,屡破奇案,名扬天下;花衣巷“鬼娘子”邵药儿能通阴阳,会趋鬼神,明辨凶嫌,誉满江湖;栾光寺“小菩提”慧智年少早慧,过目不忘,五羊城“杨半仙”杨灿算尽锱铢,断绝纰漏。有他们这样的人存在才使得这个江湖不会风雨飘摇,这个江湖就是他们的江湖。但,摸鱼门犯案数十,在这个江湖里,却没有它的传说,只能隐隐约约的有些影子,言罢,言罢,毕竟这江湖其实是浑水摸鱼的江湖。
  • 璀璨娇妻,商少实力宠

    璀璨娇妻,商少实力宠

    ”哇,终于收到偶像的签名了。“庄涔高兴地捧着手里的签名海报。第二天,庄涔发现海报上已然不是偶像的海报了,而是商柝的放大版本的自拍照和签名!庄涔怒气值+20”哇,我竟然能收到薛公子的名片,三生有幸啊!“庄涔捧着手里的白金名片。结果,商柝一个”不小心“,撞了一下她,名片就顺势掉到了下水道缝隙里。庄涔怒气值+30某天,庄涔忍不住,吼道:”你,你就说想怎样把!“某男一脸坏笑:”做你!“庄涔怒气值+50终于,庄涔要爆发了。某男出其不意的说:”老婆,看你这么生气,来,老公帮你降降火!“庄涔..........
  • 爱因释坦

    爱因释坦

    她是大集团的私生孙女,尴尬的身份,让她从小立志低调做人。只求瘦身、立业、出国、吃天下,不知不觉把自己变成了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打得过小三斗得过流氓的女金刚。本以为可以醉情小青梅,从此两小无猜,却在这男人孩子都有了后才知道被甩包分手,当天晚上睡了幽灵总裁,又跑出来个女人来拆台。好吧,她有资本愿意从此人间蒸发,却发现已经身怀六甲?!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总裁?有什么了不起,三年留美,她摇身一变,成为美女总裁,偶遇当天被捕去了民政局?那场车祸居然是谋杀,命运的黑手,渐渐向她伸来……究竟是谁?是谁导演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