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7100000021

第21章 佛教诸神(7)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朝廷命包拯任职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嘉祐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

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朝廷赠官吏部尚书,有“奏议”十五卷传于世。

包公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清官。有关他的断案故事流行极广,长篇小说《包公案》集包公断案故事大成。元明时的包公戏也有不少,直到今天,戏剧《秦香莲》、《陈州放粮》、《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等仍深受人们欢迎。

包拯为阎罗的说法,在宋时就已经流行,当时有句俗语:“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著名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中,包公审理“狸猫换太子”一案时,就有巧设森罗殿,装成阎罗,审出郭槐口供的情节;又有所谓“游仙枕”可去阴曹地府。故民间流传着包拯“日断人间,夜断阴间”的说法。在传统戏剧《铡判官》中,就有包公下阴曹,探阴山,铡了徇私的判官等情节。四川丰都民间,还流传着包公死后做了阴曹大臣,铁面无私,兴利除弊,废除受礼受贿之“阴律”的故事。

阎王

阎王,是中国佛教主宰地狱之神。有时被称为阎君,来自印度,原称阎摩罗社、阎摩罗天或阎摩罗,简称阎罗。

在人们苦心修建的大大小小的庙宇中,阎王常常拥有一席之地。民间俗称的“阎王爷”,他是阴曹地府最有实权的行政长官,主要行使判官的职责,所以人们也通常呼之为“阎罗判官”。人们祈敬阎罗,并非仅希望死后到地狱少受点刑罚,而相信阎罗判官比人间的官吏更加公正无私,从而为他们主持正义。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才利用他的威力来警戒那些作恶多端、贪图便宜的人不要得意忘形、为所欲为,免得死后到阎王爷那里受苦。

说起阎王爷的来历,还得寻根到古印度去。他本为古印度神话中管理阴间之王,在印度古诗集《梨俱吠陀》中已经出现。佛教汲取这种说法,称其为阴间地狱之主。关于其来历,佛经中载有二说:或谓兄妹二人,或谓古印度毗沙国王。

隋唐以后,阎罗王被立于中国民间固有的诸神体系中,如《宣室志》就曾称上帝令司命册立阎罗王,以“五岳”兵将拱卫天帝使。可见,人们已将阎罗王列为中国传统信仰中的天帝下属了。

到了唐代末年,关于地府十王的说法流行开来,后来发展成“阎罗十殿”说。这处说法声称冥界有十殿,分别有一个王主持着,每一个王负责处理一个方面的事情。

还有的传说,阎摩下属有十八判官,分管18层地狱,决断善恶。这18层地狱均有具体的名目。如第2层是刀山地狱,第10层是寒冰地狱,第11层是剥皮地狱,第12层是畜生地狱……阴森恐怖,令人不寒而栗。

民间有四大阎罗王的说法,由于佛神的民间化,老百姓对宗教阎王进行了大胆的丰富和改造。大约从隋唐始,阎罗王被塑造成为民伸冤、铁面无私的清官在冥府的再现。此后,常常将那些清官请至冥府登上宝座。这些阎王,同佛教最初的阎摩罗相比,完全是正常人的形象;同十三冥王或十殿阎王相比,更贴近民间。最不同者,他们不但是特定历史的产物,而且不同时登场,而是按照历史的秩序先后出现。这些阎王的前身,全是实有的历史人物,他们在民间的作用与其生前的影响恰成正比。有的阎王前身,因声望不够高,逐渐被遗忘,唯有四大阎罗影响较久,尤以阎王包拯名声最响亮。

第一位,韩擒虎(公元538-592年)

《隋书》记:“韩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新安东)人也,后家新安,拜凉州总管。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愿礼殊厚,无何,其邻母见擒虎门下仪卫甚盛,有同王者,母异而问之,其中人曰:’我来迎王。‘忽然不见。又有人疾笃,忽惊走至擒虎家曰:’我欲谒王。‘左右问曰:’何王也?‘答曰:’阎罗王。‘擒虎子弟欲挞之,擒虎止之曰:’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韩擒虎传》)这则人鬼相通的传说,居然能进入正史,究其原因与隋朝大兴佛教有关。据说隋文帝便出生于冯翊(今陕西大荔县)般若尼寺,由智仙尼抚养成人,他尚佛并大力扶持佛教,不难理解。所以隋朝时创立了第一个中国化的天台宗。

天台宗的创始人智颉,其父在梁朝当益阳侯,梁文帝亡国。他自是梁朝遗民中的贵裔,只好厌家狱(佛徒称世俗家庭)出家。陈朝时,投名僧慧思门下,并成为继承人,陈宣帝赏他一个县的租税为给养。陈朝灭,陈宣帝下诏问侯。在智颛的主持下,造寺36所,遍布栖霞、灵岩、天台、玉泉四地,造大藏15处,各种质料的佛神造像80万尊,僧徒14000余人,亲自著书30余卷,另由弟子记录的经卷百余。他的宗旨,便是适应隋朝帝王的需要,将各派调和。由于智颉精通大乘,因而着手于佛教全面的中国化,印度阎摩被改造成中国的阎王,只不过是其中一项小工程。加以中国有将历史人物神化的传统,凡对新兴统治者的有功人物,便很有当候补神的资格。韩擒虎为隋的开国颇有军功,隋文帝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委他以灭陈重任。他亲率五百精兵人建康(今江苏南京),俘陈后主,因功进位上柱国。死后便顺理成章地当了阎王。

第二位,寇准(公元961--1023年)。

字平仲,北宋大臣、名相、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人,为人刚正,敢直言,被宋太宗信重,犹如唐太宗和魏征。当契丹南侵时,群臣惊骇,寇准力排众议,力主抗辽,请帝亲征。真宗采纳了他的建议,进驻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与辽订立了“澶渊之盟”。一度受排挤被罢相,晚年复被起用,复相位;再度被排挤,封莱国公。后甚至被贬于雷州(今广东海康),死在那里。这样一位贤臣,自是封建社会的清官,很得民心。死后,民间封他当阎王,表达了老百姓的意愿。有这样一则传说:寇南行时,他的妾逝前说:“妾前世师事仙人为侠。”又说:“吾所不言,恐泄阴理,今欲去,言无害。公当为天下主者,阎浮提王也。”不久,寇准亦故。有一和尚,名王克勤,在曹州境界见寇准骑驴北去。王问他何往,他说:“阎浮提王交政也。”(见《集说诠真》引《琅邪代醉编》)第三位,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

字希文,吴县(今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主张改革官制,重视农桑,整顿武备,减轻徭役,体察百姓疾苦,敢直言。他有一句名言流传至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改革未成功,他自己生前又因直言多次被贬。平日生活俭朴,乐善好施,博爱众人,名垂青史,人们因他的去世而嗟叹哭泣。有关他当阎王的传说,见于宋.龚明之的《中吴纪闻》,大意是:有一人逝世前,要求家人给他穿上新衣裳,说是国为要去见范文正(范仲淹)公。家人不理解,便问他:“为何范公尚在冥间。”此人说:“范公本是天人,现在在冥界司生杀之权。那是因为他聪明正直,才能当此官啊!”佛书说,人死五七则见阎王。

第四位,包拯(公元999-1062年)。

字希仁,庐州合肥县人,北宋时著名清官。对父母十分孝训,因双亲年迈,辞官不就职,直至双亲相继亡故,服丧期满后才赴京师等候调选。他不主张对契丹用财帛议和,认为国家花去许多岁币银两和丝织品,并非御敌良策。最好的办法应该加强边戎,训练士兵,选择良将。他常弹劾贪官污吏,对己亦甚严,不虚伪,不附和,不说讨人喜欢的话,饮食、衣着、用具皆与平民相近。他治家甚严,对家族说:“后代子孙作官,谁若犯了贪赃之罪,放逐后即不能再返家,死后也不能葬于族中的墓地。如果不按我说的去做,便不是我的子孙。”

在民间,包拯最著名的是断案公正、正确,真正能做到为民伸正义。他判案的故事有的进入正史。他任天长县知县不久,有人割了邻家牛的舌,牛的主人告到县堂,一时查不出来。包拯说:“回去先把牛宰了,把肉卖了。”不久小偷来诬告牛的主人私自杀牛。因为牛是耕田的,不允许随便杀。包拯便知道一定是这个人割的牛舌,便把此人的诡计揭穿了。此人不得不服。

民间不但传说包拯死为阎王,而且还有包公“日断阳,夜断阴”的传说。由于民间本来存在直者、廉洁者、孝道者可当阎王的观念,包拯是阎王的信仰,较之其他阎王信仰,便更加流行。

同类推荐
  •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本书试图从人文哲学角度对知识分子的本质提供一种阐释。本书又不属于教科书式的“知识分子学”原理研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潮录。
  •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

    中国医学之发展,两千年来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医药学家,其中最为杰出、贡献卓著者不过百余名。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则是最为杰出者之代表,卓越贡献者中之引领人物。如果将他们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大小予以排名的话,孙氏堪为前三甲之一。本书是画说汉唐文明丛书之一,是孙思邈研究所研究员张世英教授近30年来研究的成果,介绍了药王孙思邈生平、药王巨大贡献、药王文化追踪、孙思邈养生长寿秘要以及药王山等,内容丰富,突出特色,反映历史,涉猎广泛,文图并茂,一目了然,既适宜研究者的需要,又方便于一般读者的需求。
  •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间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这一切构成了人间仙境般的庐山。
  • 读懂日本:菊与刀

    读懂日本: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书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并且深入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人双重性格产生的根源。全书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为何读经典?中学生怎样读经典?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精彩呈现!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执笔,教你通读、系统地读《论语》,读出新意,感悟成长,与经典携手相伴相行。
热门推荐
  • 凯蒂说眼泪是蜕变

    凯蒂说眼泪是蜕变

    青春是颗糖,酸酸甜甜。——大雪纷飞,无尽的雪花飘落,你是否听见了我心碎的声音...本文讲述一位花季少女的恋爱史,她家境平平,身材肥胖,性格安静,从小就遭到排挤。在樱花飘落的日子里,他们相遇了,爱的轰轰烈烈,伤的彻彻底底...——人的长相就那么重要吗?
  • 荆天

    荆天

    斗气、斗灵。气与心的结合。一部全新的东方玄幻小说。荆天带你一起纵横蚩尤大陆。
  •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 古诗300首

    古诗300首

    本书精选了古诗中的著名作品300首,按照作品内容绘制精美典雅的插图,加以精当的释义,从而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的内涵,并通过诵读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
  • 插班生的秘密

    插班生的秘密

    夏陌因为一场比赛而被妈妈带到了日本,真巧,龙马也来到了日本,两个从小就和龙雅玩儿的很开心,双越喜欢夏陌的舞蹈和钢琴演奏,夏陌喜欢双越的兄弟情义和玩儿弄中的网球,根据XF的原著所改编,我这个脑洞特别大的作者会让他们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先声明我可能会把一些角色性格写偏,所以对不起哈!!
  • 躯干按摩法

    躯干按摩法

    《家庭按摩保健丛书》分为《头足按摩法》、《手部按摩法》、《躯千按摩法》三本,除了系统地介绍了实用穴位按摩的原理、作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及各条经脉主治规律、如何找穴、按摩手法和经络循行的病症表现外,还从头足部、手部、躯干部三个方面介绍了自诊、白疗(穴位按摩)常用的有效防病、治病、保健、美容的方法,在您早晚工作之余或茶余饭后之际,抽出5—10分钟时间,对自己的不适之处进行适当的穴位按摩治疗,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而使您在当今陕节奏、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能有更充沛的精力、活力,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去,以取得更大成功。
  • 星海幻灵录

    星海幻灵录

    没有阅历?没有背景?没有天赋?请看一个刚出学校的愣小子如何在这神魔遍地走的星海一步步披荆斩棘,斩神灭魔,成就亘古未见的传奇。
  • 渡魂官

    渡魂官

    听别人说我叫韩清颜,代号月灵。我并不关心这些,因为我不了解我的过去,也不想了解。我在冥界任——“渡魂官”一职,就是每日在往生门旁监管者轮回的亡灵们。
  • 东方龙啸二

    东方龙啸二

    一个老实人,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挽救了一艘外星飞船,他一心要报效祖国。利用外太空奇异的石头,携外星电脑暗中相助国家,于是,展开了他的传奇一生。在夹缝中,中国冲破重重围堵破茧重生,突然强大……在遏制中,中国击败强敌,一雪八国联军侵华之耻辱……
  • 武道封灵

    武道封灵

    灵气大陆,一个传承百万年,只尊崇实力的世界。一个从小被视为天才,却又无法修炼的少年。面对族中的压力,学院的退学令,他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