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仁镇,傅少迟也算是个有个性的人。
他家是里仁望族。据说在他祖父那辈,有良田千顷,牛马成群,家丁数百。可惜他父亲好吃懒做,还喜欢逛窑子。这么一折腾,到了傅少迟手上,就只剩个空架子了。傅少迟苦心经营,无奈兵荒马乱,战事不断,所以并无多大起色。
但人活一口气,这大家的架子仍要撑下去。
以前,傅少迟是每天吃两顿酒。现在傅少迟每天仍要吃两顿酒。午一顿,晚一顿。
这下酒的菜就简单多了。一般只有两个:一碟花生米,一碟豆腐丁,或是一盘盐水豆,一盘萝卜干。说是一碟一盘,其实是很少的下酒菜凸在碟心。
傅少迟吃得很斯文。抿——口酒,吃一筷菜。这一筷也就是一粒花生米一块小丁豆腐之类的。一粒花生米要在嘴里嚼上半天,萝卜干么,一条要分几口吃。
尽管下酒菜很少,往往吃到最后还剩一两块豆腐丁几粒花生米。说是剩,其实是留下的,也就是说是傅少迟从牙缝省下的。穷人吃饭喜欢狼吞虎咽,一扫而光。傅少迟留下这点菜却毫不犹豫地倒进泔水桶,是颇有些意味的。
他家屋后有一片竹林。有时。傅少迟会去林子里砍下一棵竹子断开,选一两节好的放在瓦楞上晒。闲下的时候,他就把竹节劈成细细的一小条一小条。做什么?做牙签,生在那个富贵的家庭,傅少迟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剔牙——那些大鱼大肉爱往牙缝钻哩。久而成习了,现在虽然很少吃肉,就是吃几粒花生米,几根青菜,傅少迟照样捏一根牙签于右手,左手掩着嘴,斯斯文文地剔牙。就像有人饭后必须喝茶抽烟一样。
有回他买了半斤豆腐,切成小块,撒上蒜汁、倒点酱油拌拌就喝起酒来。喝好了,从陶瓷杯里抽出根自制的牙签,剔牙。串门的袁六见了揶揄道:“傅大少爷,豆腐也塞牙吗?”傅少迟一语双关地说:“嗯,这人不走时呀,喝凉水也塞牙呢!”
“文化大革命”时,傅少迟和几个“地富反坏右”被群众揪到会场上批斗。中午关在大队部。看守的民兵吃饱喝足之后,只给他们提来一锅照见人脸上汗毛的玉米面子粥,规定每人只能吃两碗。其他几个人都很快大口大口喝完了。喝完了之后还伸出舌头舔,将碗底舔得干干净净,碗沿舔得油光发亮。傅少迟在心里骂他们:“穷相!”自己慢条斯理一小口一小口喝,最后还留下了两口。他饱了吗?没有。吃饭总要留点,傅少迟习惯了。
但这次他没想到两口稀粥会给他添了麻烦。民兵收碗时问有剩粥那碗是谁的,傅少迟说是我的。民兵一把揪住他的头发把他的脸按到碗口:“给我舔干净了!”
下午批斗的时候,傅少迟又多了一条罪状:浪费粮食,不珍惜人民群众劳动成果,被重点批斗到天黑。
唯成份论撤销后,傅少迟被安排到镇小学教书。傅少迟干得很认真,吃住在学校,每天仍是两顿酒。
饭后,照例是手捏一根自制的牙签,斯斯文文地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