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4200000004

第4章 江南小武当——齐云山(1)

齐云山,古称白岳。它坐落于安徽省休宁县城西,有黄山白岳甲江南的美誉,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和四川鹤鸣山并称为四大道教圣地。

齐云山以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间以幽洞、曲涧、碧池和青泉汇成胜境,因它的最高峰廊崖有一石插天,与云并齐的景观而得名齐云山。

齐云山全山地质赤如朱砂、灿若红霞,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清代乾隆皇帝称它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

开启齐云山道教的玄帝像传说

齐云山古称白岳,坐落于安徽省休宁县城西边。其境内峰峦四起、峭壁耸立、四时变幻、绮丽多姿,以三十六奇峰和七十二怪岩着称,岩岩皆景,洞、涧、池和泉遍布其间。

齐云山全山有宫、殿、院、坛和阁等108处,道观27处,道房12家,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还有四川鹤鸣山并称为四大道教圣地。山中的道教绘画、摩崖石刻和碑刻数以千计,几乎峰峰有题词、洞洞有刻铭。因此后来被清代乾隆皇帝赞誉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齐云山的道教文化历史十分悠久,道教活动开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道教香火传播到了华东及东南亚各国,影响十分深远。

齐云山的道教属于张道陵所创建的正一道,至于齐云山的开山鼻祖是谁,一直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说唐代天谷子道人的门徒余氏六三娘来到齐云山传道,并且在齐云山生养了文生、耀生、志生和立生4个儿子。后来这4个儿子都进入了道教,从而形成了齐云山最早的四大房,开启了齐云山的道教文化。

还有另一种说法,说齐云山道教的开山鼻祖是道士龚栖霞。在唐代,有一个道士叫龚栖霞云游至此,隐居在山中的石门岩,在此处苦行修炼50载终成正果,在83岁时羽化成仙。后人把他修炼所住的石门岩洞,取名为栖真岩。

这两种说法谁真谁假已经无从考证,但关于齐云山的开山鼻祖有文字依据可查的是在南宋,是宋代的一个道士名叫余道元第一个在齐云山建筑了道观,从而开启了齐云山的道教文化。

在1225年至1227年的南宋,道士余道元进入齐云山修炼,并于齐云岩创建佑圣真武祠,也就是后来的太素宫,其内供奉着真武大帝,又名玄帝。

这个时间有文字依据可查,有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所作的《游白岳山日记》为证。在徐霞客的日记中有太素宫玄帝像的描述:

二十七日起视满山冰花玉树,迷漫一色。坐楼中,适浔阳并奴至,乃登太素宫。宫北向,玄帝像乃百鸟衔泥所成,色黧黑。像成于宋,殿新于嘉靖三十七年,庭中碑文,世庙御制也。

太素宫,原名佑圣真武祠,后来明世宗赐额为玄天太素宫。它坐落在齐云山的齐云岩,是齐云山的主要的道教宫观。

太素宫坐南朝北,里主要供奉的是真武大帝。它的原主要建筑有玄天金阙石坊、宫门、前殿、正殿、后殿、客堂、斋堂、道舍及左右配房等,但是后来都因天灾人祸被毁了,里面供奉的真武大帝神像也不例外,都是后来重建的。

传说,原太虚宫中所供奉的真武大帝神像是由百鸟衔泥塑立的。

真武大帝,又称玄帝,传说他原来是净乐国的王子,姓李,名乞小。他长得眉清目秀,在15岁的时候,抛弃了江山去武当山出家做了道士。他在武当山朝夕讲经说法,潜心修炼,道成的时候,已经2500岁。

后来紫虚元君教授了他无极大道,称他为北方真武大帝,让他镇定北方,掌管阴间一切善恶,普济众生。

有一天,真武大帝出山。一来是想察访世间善恶。二来想找个好山头登基坐殿,享受一下人间烟火。

于是,真武大帝云游四海,遍访名山,驾云到齐云山。他俯瞰全山,只见群峰峻秀,怪岩纷呈,山泉飞洒,云烟缭绕,横江两岸古木苍郁,茅屋村舍点缀其中。

他不禁叹道:呵,好一座人间仙境!

喜出望外的真武大帝便降临于齐云山巅,他遨游洞天福地,越过桃花涧,来到了真仙洞府。但却看到天门掩蔽,无路可通。真武大帝游山急切,于是运足神力,一脚蹬开了天门。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石穿洞开,豁然开朗。见到了另一番景色:巨岩如围,岩洞藏幽,山泉飞洒,点点滴滴,发出击玉般的声响,串串山泉构成珍珠帘屏。

真武大帝穿门而入,沿路美景尽收眼底,喜不自胜。

过了天门,真武大帝不知不觉地来到月华街。这里的山势更加优美。齐云岩酷似一把金交椅耸立在街中心,背后是玉屏峰,左右钟鼓两峰护列。

前面试卓立挺拔的香炉峰,五股山泉飞注于齐云岩下,左有青狮盘踞,右有白虎蹲立,前有黄山三十六峰环绕其外,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宝座。

真武大帝见到这番美景喜不胜收,留恋难舍。他心想:我真武大帝在武当山苦修2000余年,而今修道已成,何必再孤守武当?不妨就此建座行宫,占它香火,我在武当修行,夜回齐云显灵,来去自如,有何不可?但我这无形的灵神,若在此山定鼎还须有个偶像寄托,才好招来八方香火。

真武大帝正在冥想,忽见一朵祥云飘来,到真武大帝面前化作了一名仙子,供揖参拜真武大帝道:仙长驾临此山,乃草木有幸,妙乐天尊揣知仙长心事,使我前来劝君。真武大帝谢恩又将方才所思所想告诉了仙女。

仙女应命告别了真武大帝,回去之后立即传召全山百鸟,即日兴工。霎时间百鸟云集,羽翼蔽日。众鸟众志成城,不几日,就塑起了一尊真武大帝神像,威严夺目。

光阴迅速,到了南宋宝庆年间。云游的道士余道元自黟北来齐云山,夜里梦见一个道长披发跣足,对他说:吾居齐云岩,已候你多时。

余道元梦醒以后就去齐云岩寻找,果然寻见一尊泥像,与梦中的一模一样,他又惊又喜。于是号召居住在山里的居士募捐装饰这尊泥像,还建造了佑圣真武祠,烧起香火,日夜供奉。

第二年,余道元请内相程铋题云岩两字刻于石上,这两字为齐云山最早的摩崖石刻。

后来四围乡村的百姓遇到有蝗灾、旱涝,或者想要祈福、求嗣都会来真武大帝神像这里,人群络绎不绝,并且传说有求必应、神威江南。

道士们后来也纷纷驻守山上,在岩洞内和道房供上真武大帝像,真武大帝的香火越来越旺盛。与此同时,朝廷也开始下令在齐云山建筑道教宫观。

据不完全统计,在宋代期间,兴建的宫、观、道院、祠、殿及神仙洞府达到百余处,宫阙十分壮丽。

【旁注】

圣地是指有重大作用和历史意义的地方,一般用于宗教方面,指对宗教有重大影响或与宗教创始人有极大关系的地方。齐云山是我国道教四大圣地之一。

洞天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洞天就是地上的仙山,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历代道士多往其间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了很多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

求嗣指古人向神明求儿子。求嗣在我国民俗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古代人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在道教活动中,求子也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

【图注】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和佑圣真君玄天上帝,是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在全国影响极大,近代民间信仰尤为普遍。

紫虚元君又称南岳夫人和魏夫人,也称南真。姓魏,名华存,字贤安,道教尊其为上清派第一代宗师。着有《元始大洞玉经》、《元始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大洞玉经坛仪》和《总论》。

【阅读链接】

传说和真武大帝一同来到齐云山的还有佛教的地藏王菩萨。这两个人是好朋友,他俩一起访遍名山都想找个能登极坐殿的地方。

这一日,他们一起来到齐云山,只见秀峰林立如仙境一般,地藏着急上山,真武却直喊肚子饿,要求去吃碗面。地藏只好就近化了两碗素面,真武又提出要比赛谁吃得快,规则就是面要每根都从头吃到尾。

地藏只好同意,一根一根寻头慢慢吃,真武人小但很机灵,用暗劲一夹就夹到很多头,呼噜一下就全吃光了,然后推脱说出去转转。地藏非常执着,一根一根地吃了很久等他发觉上当了的时候,真武已经占了齐云山。

明世宗上山求子使道教兴盛

自从宋代朝廷下令在齐云山正式建筑道院,齐云山道教逐步有了的发展。直至明代,明宣宗在1429年下令建造三清殿于拱日峰下,从此齐云山道教兴盛起来。

至1522年,明世宗登基后,非常的崇信道教,并且诏宣天下有名的道士出入宫禁,齐云山道教进入了鼎盛时期。

明世宗非常醉心于道教,日夜斋醮,重用道士,热衷青词,追求长生,并经常服食丹药。他所制订的崇道国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系列修仙活动,影响了整个明代嘉靖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甚至决定着众多朝臣的荣辱沉浮。

正因为明世宗崇信道教,凡事皆要举行斋蘸法事,也形成了举国上下皆奉道,从而使道教更加深入民间。

后来,在1532这一年,明世宗因无子嗣而十分忧愁。这时,明世宗得到了祖籍是齐云山本地的近臣汪铉的进言,说汪铉家乡的佑圣真武祠内供奉的真武大帝非常灵验,可以让道士去那里举行斋醮法事求子。

于是,明世宗下召让龙虎山正一道第四十八代嗣汉天师张彦率众往齐云山为皇帝求子。在齐云山,张天师求签得到顺签,后来明世宗果然得到一个儿子。

明世宗大喜,下旨扩建佑圣真武祠,并赐名为玄天太素宫,还亲自撰写了《御碑记》,内容为:

朕于壬辰年,因正一嗣教真人张彦,奏令道众诣齐云山建醮祈嗣,果然灵应,自时设官焚修,赐建玄天太素宫于齐云岩。

据传说,齐云山的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明世宗为了求子亲自来到这里,看到它高峰耸立,如一石插天,与云并齐,因此赐名为齐云山,并且明世宗还为齐云山亲题了齐云山匾额。

明世宗求子得到应验以后,求子就被视为齐云山最灵的祈福主题了。百姓们求子的首选的就是明世宗求子所去的玄天太素宫,还有一部分香客则会去圆通岩的侧卧观音。

后来,第四十九代天师张永绪和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又先后授命再上齐云山,建醮祈祀,宣扬秘典。

从此齐云山更加声名大振,成为江南正一道的着名道场,以致原来在齐云山的全真派也依附于了正一道,并逐渐形成了齐云山道教文化谱系。

【旁注】

青词又称绿章,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一般为骈俪体,用红色颜料写在青藤纸上。要求形式工整和文字华丽。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用朱笔书写在青藤纸上,故又称绿素。

求签属于我国民间习俗,是占卜的其中一种形式。现今的道观、寺庙和民间的庙宇,大多摆上签筒供人抽取签条问卜。

【图注】

碑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结构一般分为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早期的树碑风气始于周代,当时碑石上不镌刻文字,称无字碑,东汉开始大量出现镌刻文字的碑石,用以歌功、立传、纪事。

【阅读链接】

来齐云山求子的香客们为了预测生男生女,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做法,即在齐云山的罗汉洞内燃放炮仗。

炮仗燃尽之后,他们会趁着天黑的时候再次回到罗汉洞,在洞里摸炮仗壳。

传说如果他们摸到了红色的炮仗壳,就表示会得到儿子,如果他们摸到绿色的炮仗壳,则表示会得到女儿。这种做法后来被作为一种风俗流传了下来。

同类推荐
  • 初级会计电算化(第二版)

    初级会计电算化(第二版)

    本丛书共分六册,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和《会计基础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初级会计电算化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全书内容新颖,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能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唐诗(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唐诗(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营销圣经

    营销圣经

    为什么大众化销售如此之火?为什么最佳的销售策略仍是那句老话——顾客就是上帝。为什么你已经具备了成功的条件却还没有成功?为什么说培训经费越多,在营销上花的力量就越少?在市场经济时代,那些持续增长的公司无不以盈利客户为增长基础,这些公司都能识别出他们最有价值的客户,创造出强劲的客户忠诚,并锻造出坚实的客户关系。营销学是每个营销人员创造佳绩必须遵循的推销法则,更是所有人营销自我,走向成功的金科玉律,拥有它,你将在商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本书中的故事内容虽然简短,却趣味横生;作为向自己的脑力挑战的媒介,毫不逊色于一般的侦探故事。本书包括了“古坟里的谋杀”、“印花上的毒药”、“风流作曲家之死”等等精彩的奇案。
  • 欧·亨利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欧·亨利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我和我的鬼姐姐

    我和我的鬼姐姐

    有些人天生体残、孤寡、饱受世人冷漠。有些人锦衣玉食、瞩目、倍受众人追捧。写这本书,是追忆,是回忆,也是身补。不写生死,不写轮回,只写小人物的点点滴滴,如果你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一个姐姐,会怎样?我跟她是在五岁时搬新家认识的,我请她吃鸡蛋糕,她跟我说她只吃肉。她总会夜里陪我玩,我去过她家,她家里好黑。
  • 悠悠唐朝梦

    悠悠唐朝梦

    男友的背叛,深深打击如菊,重病的她穿越到盛唐。从小失去亲人的如菊,在千年前的陌生时空,感受到亲情。看如菊在唐朝收获亲情,爱情.....
  • 异界之修神

    异界之修神

    炫彩的魔法,神奇的斗气,异界的武修成就少年的至高王座;万年的轮回,命运的等待,一切的一切都将从这里开始,也将从这里结束。
  • 深海鱼遇见闪耀的星

    深海鱼遇见闪耀的星

    我为了你甘愿被全世界指指点点,只希望你累的时候能够想起我
  • 玄兵再临

    玄兵再临

    一位出身名门的年轻特种兵因为执行任务而重返校园,认识了一群同样来历不凡的同学,从此,冒险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主题。吸血鬼出没的欧洲古堡、遗忘千年的楼兰地下城、镇压十方恶灵的古老村落、埋葬无数宝藏的所罗门陵墓……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在亲情与友情的交织中,在玄术与科技的交融中,在文明与黑暗的斗争中,这些年轻的勇士们,从未放弃前进的步伐!
  • 玄幻降临

    玄幻降临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如果有,那你过来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地球也会被拆迁!!巨变过后人类走上了一条武者与科技相互结合的道路!强大的武者一刀江河断流!一拳崩山开岳!一剑落星辰!这里是强大武者的乐园!蝼蚁的坟墓!欢迎来到我的世界!杀戮开始了!
  • 灵异如梦

    灵异如梦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高中学生,“神鬼论”我是一直不信的,但是高中毕业的暑假让我改变了之前所有的看法!
  • 傲世男儿

    傲世男儿

    泣往昔岁月如歌,一世繁华落尽,沧海一变江山枯;看人世飘零,江湖风云变幻,命运不由己;但世界的主角属于强者,万山翻越,斗破魔障,变苍天之意,征途虽风雨迭迭,仍要踏出一路繁星,映衬岁月无悔。
  • 纠结的中国人

    纠结的中国人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我们一直是老大哥,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我们享受周边小国的贡奉,给他们提供保护,那时的我们很骄傲,把自己当成是世界的中心,称呼周围向来都是用“蛮、夷、狄、戎”的。但慢慢地,我们落后了,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落后让我们由自负一下子变成了自卑,于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外国的月亮开始比中国圆了。在这自负和自卑的转换中,我们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而这深深的焦虑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度的迷失。在这复杂的情感中,我们变成了一个矛盾的群体,一边鼓吹着自己的五千年文明,一边又对别人的高速发展充满了艳羡。
  • RHETORIC

    RHETORI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