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R机载雷达
SSR雷达是我国和英国马可尼公司合作研制的数字式超小型机载火控雷达,是装备歼-7M的SR雷达的改进型。该雷达具有对空搜索、边搜索边测距、空地测距、自动检测等功能。特点是具有下视,全天候作战能力;具有离轴。主要性能:探测上视26千米,下视20千米;空地测距10千米;探测范围为仰俯25°。
SR-71黑鸟式侦察机
洛克希德SR-71黑鸟式侦察机是美国空军先进的长程战略侦察机,以洛克希德A-12牛车式为基础,同系列的另一款机型是YF-12拦截机。在SR-71上使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不但是第一架拥有形状匿踪功能的飞机,更能以3马赫的高速躲避敌机与防空飞弹。
“撒手锏”导弹
“撒手锏”导弹装在一枚二级固体燃料推进火箭上,火箭挂在战斗机的机身下部,弹头的直径大约有30厘米,弹头的长度大约有35厘米左右,弹体内装有控制装置和战斗部。战斗机携带导弹飞上一定的高度,飞行员调整好角度,按下发射按钮,导弹在助推火箭的推动下,飞进太空,向预定的攻击目标冲去。弹头内的控制装置,可以调整导弹的飞行方向,以便准确地击中目标。
战斗机挂带的导弹将成为卫星的一个“职业杀手”。战斗机挂带导弹攻击卫星,要比用其他办法来攻击卫星经济得多,这种技术也不难掌握。有些军事专家预测:战斗机携带导弹攻击卫星,很可能成为卫星的主要威胁,卫星要警惕的主要“杀手”将是这种导弹。
机载攻击卫星的导弹,我们不妨把它叫做“空天导弹”,它是战斗机的一把最隐秘的“剑”。尽管这种导弹目前还没有装备部队,但是,它已经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出现了,它将会使本来就不平静的太空,变得更加喧闹。
闪击战
闪击战也译为闪电战,是集中大量飞机、坦克和机械化等快速机动部队,发动闪电般突然袭击的作战样式。目的是企图一举摧垮对方的抵抗能力,短期内赢得战争胜利。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先使用。闪击战的理论根源,有德国军事家施利芬的关于采取迂回包围、实施速决歼敌的观点;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的关于集中空军力量,打击对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而取胜的观点;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的关于组织几路强大的快速坦克纵队,在航空兵强有力的掩护下,深入敌方纵深,直捣敌军司令部,使敌陷于瘫痪的观点。希特勒在吸收这些理论观点后,制定了闪击战计划,主张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集中陆军和空军,像漆黑的夜里突然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并于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利用闪击战占领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导弹、核武器的发展,闪击战仍为超级大国所重视。
速决战
在较短时间内决定胜负的作战,称为速决战,与持久战相对。包括战略速决战、战役速决战和战斗速决战。速决战历来为兵家所倡导。速决战的主要条件是:选择弱敌,抓住战机,周密计划,准备充分,依托良好的地形和人民群众的支援,发扬勇猛顽强的战争作风,集中优势兵力,运用穿插迂回、分割包围战术,速战速决,突然打击敌人。战斗结束,及时撤离,切忌恋战和拖延。现代条件下,速决战更要突然发起攻击,迅速歼灭敌人。
三军联合战术通信系统
三军联合战术通信系统主要是供军以上单位使用,用于美陆、海、空各军种之间及盟国之间协合通信。它由交换、运输、通信中心、传真、终端与接口、保密等通信设备组成栅格状通信网络。
扫雷坦克
扫雷坦克是一种装有扫雷装置实施扫雷作战的坦克。它是地雷阵中的开路先锋,它可以迅速而安全地扫除布雷区的地雷,为其他坦克和步兵开辟前进的通路。扫雷坦克扫雷时,通常在坦克分队的战斗队形内行动。
扫雷坦克上的扫雷装置有机械扫雷器和火箭爆破扫雷器,可根据需要将其中一种或两种在战斗前临时安装在坦克的身上。机械扫雷器按工作原理分为挖掘式、滚压式和打击式3种。
射击断续器
射击断续器是安装在老式螺旋桨战斗机上的一种设备,目的是使战斗机的机枪可以在螺旋桨后方向前射击而不会打到自己的桨叶。基本原理是每当桨叶转到机枪前面时,断续器系统便暂时中止机枪射击。在此之前,战斗机上的武器只能安装在机翼上或者在螺旋桨根部安装钢制的楔形偏导器以挡开子弹,这样子弹打在桨叶上时,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这种外力作用在发动机上会产生非对称应变,容易引起发动机故障。
在射击断续器研究初期,主要遇到的技术困难是子弹点火迟缓问题。主要由子弹规格的不统一造成,有些子弹的发火时间稍稍慢于标准。后来断续器的工作原理大体是:在机械联动装置的末端有一个凸轮,当桨叶即将转到枪口前面时,凸轮受到螺旋桨突出部的撞击,凸轮的运动通过联动装置与机枪的工作相联通,使机枪暂停击发;当桨叶通过枪口时,凸轮回到原来位置,机枪继续射击。
射后不理
射后不理泛指武器在发射之后,就不再接受任何外界指挥、管制或者是射控系统的资料,更新自己的坐标或者是目标的讯息。发射武器的载具能够进行其他的作业,包括搜索标定下一个目标,或者是离开发射地点。
失能性毒剂
失能性毒剂是造成思维功能和躯体功能障碍,使人员暂时丧失战斗力的毒剂,简称失能剂。一般不引起死亡或造成永久性伤害。中毒后主要症状是口干、瞳孔散大、眩晕、反应迟钝、步态蹒跚、产生幻觉、瘫软、暂时失明、血压降低等。主要成员为毕兹(BZ),是精神失能剂,白色或黄色结晶,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能溶于稀酸和有机溶剂。国外正研究躯体失能剂。
神经毒气
神经性毒剂属有机磷或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这类毒剂特别对脑、膈肌和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致使乙酰胆碱在体内过量蓄积,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紊乱。因其毒性强、作用快,能通过皮肤、黏膜、胃肠道及肺等途径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加之性质稳定、生产容易、使用性能良好,因此成为外军装备的主要化学战剂。最具代表性的4个神经性毒剂是塔崩、沙林、梭曼和维埃克斯。美军将含有P-CN健和P-F健的前三者称为G类毒剂。代号分别为GA、GB和GD,将含有P-SCH2CH2N(R)2键的化合物称为V类毒剂,如VX、VE、VG、VS及VR等。美军装备的V类毒剂是VX。
1995年3月20日,奥姆真理教制造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其中采用的沙林,学名为“甲氟磷酸异丙酯”,就是神经毒气的一种,也是毒性最大的有机磷酸酯之一。
神经性毒剂是以神经系统受伤害为特点的毒剂,可通过呼吸道、皮肤、眼睛等途径使人员中毒,破坏神经冲动传导。中毒症状主要有:瞳孔收缩、流口水、恶心、呕吐、肌颤、痉挛和呼吸麻痹,很低的剂量或浓度即能致死。
神经性毒剂均含磷元素,属有机膦酸酯类化合物。此类毒剂为速杀性毒剂,可作为暂时性或持久性毒剂使用,造成空气、水源、地面或物体表面染毒,杀伤人畜,封锁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
神经网络技术
神经网络技术对完成对微弱信号的检验和对各传感器信息实时处理,具有自适应自学习功能,能自动掌握环境特征,实现自动目标识别及容错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神经网络技术特别适用于密集信号环境的信息处理、数据收集目标识别、图像处理、无源探测与定位以及人机接口等方面,因而在作战指挥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胜利”号舰
胜利号舰始建于1759年,是一级风帆战列舰。“胜利”号舰长57米,排水量2162吨。在3层甲板上的两舷排列着102门加农炮,可发射5.4~14.4千克的炮弹。这种炮炮身长、射程远,14.4千克的弹丸在最远射程上可击穿5厘米厚的橡木板。另外,船上还有2门巨型“粉碎者”短炮,专门用于抵近敌舰时射击,威力巨大。“胜利”号舰载巨炮仅一次单舷齐射,便可发射出半吨重的炮弹,是当时的一级战列舰。
手枪
手枪的历史至今已近1000年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枪曾在人类战争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枪是最主要的武器之一。最古老的枪是竹筒火枪。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各式各样的手枪便出现了。
手枪是枪族中最小的枪,尽管手枪在战争中作用并不很大,但它确是军队不可缺少的装备之一。最早的手枪是火门手枪,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枝火门手枪是意大利人在14世纪中叶发明的,当时被称为“希欧皮”,即手枪的意思。它是用铸铜或熟铁制成的,枪管尾部有一个火门,发射时先将火药装入,然后在火门处将引火药点燃。这种枪发射时,需一手持枪,一手持可燃物。尽管这种手枪与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代手枪不能相比,但它的产生标志着人们研制单手射击武器的发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火门手枪问世以后,迅速被一些国家运用到军事作战中。德国曾用火门手枪打得法国士兵措手不及。
火绳手枪虽然被欧洲大陆广泛使用,但它有诸多的不足之处:遇到风雨天,火绳不易点燃;夜间火绳容易暴露目标。因此,人们又研制出抗风雨的点火方式,即转轮发火。转轮发火就像现在打火机用一个带锯齿的旋转钢轮与燧石摩擦产生火花引燃火药。
自动手枪是在18世纪末由德籍美国人雨果·博查特发明的。从1908年起到1938年德军一直把它当成自卫武器使用了30年。
水下手枪
水下手枪是近年来由美国、前苏联率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枪械,供在水下执行任务的潜水员、蛙人使用。其中代表枪型是P119式水下手枪,主要装备俄罗斯或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蛙人部队。它的性能优良,是目前最先进的水下近距离射击武器之一。
水下手枪的设计难度要比普通枪械大得多。首先是密封问题,由于枪械的射击要靠火药气体来推动,一旦密封不好,火药就会被水浸入,导致燃烧效率低下而无法发射;其次是要克服水的阻力,水下手枪要想获得较大的初速和射程则必须加大膛压,这样会带来供弹困难、机构动作难以协调等一系列问题。
水陆坦克
水陆坦克是一种既能在陆地上行驶、作战,又能在水中行驶、作战的坦克,主要用于水网地带作战、强渡江河和登陆作战。外形上它与其他坦克的最大特征是水陆坦克的车体较普通坦克要长一些、大一些,并制成船形,以增加浮力,在水中浮起。坦克的车体用较薄的(10~15毫米)钢板焊接而成,有的车体前部上倾斜装甲板厚仅10毫米。整个坦克密封得严严实实,以防漏水。
水陆坦克之所以能在水中前进,是因为它装有特殊的水上推进装置,有的是利用特制履带划水前进,有的像船一样用螺旋桨推进,有的装有喷水式推进器喷水前进。为了减轻重量,以便在水上行驶,水陆坦克的装甲薄,火炮口径小,战斗力相对来讲弱一些。但它水上机动性能很好,在水上行驶每小时可超过10千米,能抗3~4级风浪。
1963年中国设计研制了63式水陆坦克。该坦克机动性能好,火力和装甲防护能力强,既可在水上行驶,又能参加海岸登陆和横渡江河的战斗,也可在多河流、湖泊、沼泽、稻田等水网地带执行战斗和侦察任务。该坦克战斗全重约18.4吨,乘员4人,车长8.43米,宽为3.2米,高2.52米。车上装1门85毫米坦克炮,射速每分钟8发,采用人工装填,光学瞄准,另有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1挺7.62毫米坦克机枪。陆上最大行驶时速64千米,最大行程370千米;水上最大时速11~12千米,最大行程120千米。车体体积较大,装甲较薄,车首较高,装有防浪板,水上抗风浪能力为3级风、13米浪高。
水翼艇
水翼艇是一种利用艇下水翼在水中行进时产生的升力将艇体跃出水面,使阻力减少、艇速加快的船只。水翼艇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在静水中,与同吨位的排水型艇、滑行艇相比,航速最高,可达60余节。全浸式自控双水翼艇还具有优越的适航性,能比同吨位的其他艇型提高两级海情左右。此外,水翼艇航行时形成的尾声浪和航迹较小,传入水下的噪音也较小,对附近其他船舶的影响也较小。水翼艇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大型化方向发展较困难;因受水翼空泡的限制,航速超过70节以后,再提高航速困难较大;结构复杂、吃水深、宽度大的水翼艇较难操纵等。因此,尽管这种船型开发较早,但至今许多国家只能将水翼艇作为导弹、鱼雷、反潜等快艇的船型。20世纪80年代以后,水翼艇正在朝大型化、高速化、水翼自动控制化、燃气轮机化、喷水推进化等方向发展。据介绍,美国正在大刀阔斧地对传统水翼装置进行改进,试图研制出航速超过80节、1000吨级的远洋水翼船。
散兵线
散兵线是指进攻或防守时,每个士兵之间拉开较大间隔,战斗时,士兵散开成线式队形,散兵间隔5~6步,散兵线中的士兵可以稍许靠前或靠后。进攻时,先行炮火袭击,士兵以跃进方式运动,在运动中以火力消灭对方;防御时,在有利地形上构筑工事,对进攻之敌先实施火力拦阻射击,继以步兵或骑兵反冲锋等手段击退敌方。其主要特点是:能较好地把火力、运动和突击结合起来,在短时间内可疏开或集中部(分)队,使行军队形与战斗队形迅速互换,攻防战斗。
上将军衔
上将为许多国家将级军官中最高级别的军衔称号。上将在英语中与“将军”为同一个词,但在法、德等语中则是在将军之后加一个名词或形容词构成,法语为“集团军将军”,德语为“最高的将军”。
最早的俄军上将军衔由彼得一世设立,根据1716年陆军条令规定,俄军上将担任总司令官,级别相当于元帅,有权领导将军“军事会议”。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和国家军事体制的发展,有的国家将上将区分为几个等级。最早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授予潘兴以五星上将称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大战结束后,授予马歇尔等8人以五星上将称号,其中陆军4名,空军1名,海军3名。
中国国民政府时期,于1935年将上将区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3等。特级上将又称五星上将,只授予蒋介石1人;一级上将又称四星上将,授予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陈绍宽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