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三年后,外乡人再次路过七家,想起前情就想故地重游,看看乡亲们生活得怎么样了。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进村遇到的人一个个还是逢头垢面,满脸病容。又吃惊又意外的外乡人上前询问,乡亲告诉他,神泉已被恶霸丁财主强行霸占了,村民洗澡都得向他交钱,现在谁也洗不起澡了,看病又得求神拜佛或者硬捱着。
一听又是这姓丁的欺压百姓,外乡人很是愤怒,他就决定好好惩罚一下那个恶霸。
西山下有人发现了一眼泉,泉里流出的不是水,而是银水--这消息就像长了腿,一下子在七家传了个遍。听到消息后,丁财主马上带着家奴赶到西山,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丁财主没想到那眼泉里滚出的真是白花花的银水,银水翻着花流到前边一个池子里,很快就结成了一个个银元宝,直把个丁财主看得眼睛都花了,脚下的哈拉子快淌成河了。
回到家丁财主就着了魔般在屋里乱转起来,他恨不得一下就把那个流银水的泉子给霸占过来。老爷眼睛都红了,家奴打手们当然明白主子的心,他们纷纷说银水不流外人田,去把那个外乡人赶走银水泉就姓丁了。丁财主却有些犹豫,他觉得外乡人敢在这里开出银水泉子,而且独自一个人连个伴儿也没有,无依无靠的谁敢这么胆大?心有顾忌的丁财主没敢贸然动手,而是派人四处打听那个外乡人的来历。
不几天派出的人纷纷回来报告,说那个外乡人跟富家不沾亲跟豪门不带故,就是个普通的穷书生。丁财主立刻来了精神,马上派出家奴去赶走那个外乡人霸占宝泉。
想着那流银水的泉子马上就要姓丁了,丁财主高兴得哭了起来--有了那些银子,他丁家用不了多久就富可敌国了,到那时他更可以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说不定可以买个皇帝坐坐呢……
丁财主正做白日美梦呢,家奴们很快回来了,不过不是回来报功的,而是一个个头青脸肿告状诉冤的--他们说那个外乡人看起来是个文弱书生,可一身功夫太厉害了,七八个人全被他打趴下了。
这还了得,强龙还压不过地头蛇呢,在七家这地方敢跟丁家做对,不是寿星佬上吊嫌命长了么?丁财主原本已说把外乡人赶走也就算了,可现在他改变了主意,打算直接打发那人回老家。于是丁财主亲自带领丁家家奴几十人来到西山下,老远就放话往死了打,打死那个外乡人赏十个银元宝!家丁家奴们一听,个个如狼似虎扑了过去。只说好虎不敌群狼,谁知眨眼之间,打手家奴全都摞在了地上,而那个外乡人仍在不慌不忙往带子里收银子。
丁财主一见来硬的不行,就去跟外乡人谈判,要买那个银水泉,外乡人说:“我这流不尽的银子,得多少钱能买走?”西财主威胁说:“舍财免灾啊,你不卖给我,你消停不了,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说不定哪天连命也搭进去呢--你说是命值钱还是银子值钱?!”
外乡人看来怕了,想了想说:“卖我是不卖,不过可以换……”
丁财主一听有门儿,忙说行行行,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外乡人说别的都不稀罕,只把那个神泉给他就可以。丁财主一听一口八个应允,外乡人不放心,一定要丁财主立个字据,写明热水泉永归七家百姓所有才行。
字据立成,热水神泉又回到了百姓手中。而丁财主把银水泉霸占到手后,银水只流了三天就干了,饶是这样,银元宝还是装满了三间屋,够老丁家吃上多少辈子了。可是乐极生悲,那天突然来了一帮官差,不由分说就把丁财主锁走了。到了官司府丁财主才知他家的银元宝都是国库丢失的官银。
丁财主一听吓傻了,忙说了自家那些银子的来历。可是从他家搜出的银子下边都有官银印迹,而且丁财主说的那个银水泉子根本找不到,那外乡人更是不见踪影。于是丁财主被当作官银大盗处了斩刑。
贪婪的恶霸被除掉了,神泉热水则一直流到今热到今。当地百姓们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着他,因为热水神泉不光可以为人除垢治病,而且在寒冷的日子里,它给每个人都送上平等的温暖和关怀,所以百姓们和这眼泉水的感情很深很深。
至于那个外乡人据说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因为他用来点化神泉的那壶酒是从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顺手牵羊顺来的,所以七家神泉至今还散发着酒香,而它让许多远方的游客们陶醉和留恋也就不足为奇了。
玉露仙汤福寿泉
话说当年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醉酒后误入太上老君的兜率宫,不仅偷吃了仙丹,还碰洒了半锅仙汤。
那锅汤可不是平常之物,它名叫“玉露仙汤”,是老君接九天玉露,取日月精华,历经七七四十九天方才熬煮而成,是专供玉帝、王母沐浴而用。用这“玉露仙汤”淋浴,可使人百邪不侵,青春永驻,益寿延年,连玉帝和王母每年也只能淋浴一次“玉露仙汤”,可以说要多珍贵有多珍贵。可这无比珍贵的一锅汤,却让醉酒的猴头儿一撅腚给碰洒了半锅。
单说那半锅玉露仙汤不偏不斜恰好落到了隆化县唐三营镇北大坝村附近的一条小山沟内,那条小沟立刻生出一眼热泉,泉水冒泡翻花,热得烫手,万一不小心掉下去,肯定会肉烂骨酥当场没命。当地人不知热泉的来历,便直接唤为汤泉,那条小山沟也就成了汤沟。怕孩子掉进汤泉,附近人家都严禁孩子进汤沟玩耍。
汤沟外的小村有个小伙子叫唐大壮。唐大壮成亲好几年没有孩子,而且整天病殃子似的,什么也干不了,家里外头全靠媳妇一个人操劳。这年冬天,快过年了,唐大壮病情加重,他觉得日子这样过下去也没啥指望,倒不如一死了之,也好让媳妇趁早再找个好人家。唐大壮不想死在家里,房子虽破他也想好好的留给媳妇,可他又没力气走得很远,想来想去,他想到了那眼热汤泉。主意拿定,唐大壮就拄根棍子,挣扎着进了汤沟,好在沟不远,走了一二里地也就到了那眼热泉旁。唐大壮回头叨念着跟媳妇告别后,便一咬牙一闭眼,扑通一声跳了下去。
却说大壮媳妇从娘家借粮回来不见了大壮,出来一打听有人看见大壮去了汤沟,媳妇心里说声不好,急慌慌就往汤沟跑。不料刚到沟门,就见沟里大步流星走出个人来,媳妇一见心里一块石头落地--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丈夫唐大壮!可是定睛再看,媳妇又有些不敢认了,因为此时唐大壮走路稳稳当当不摇不晃,原来蜡黄的脸上绽着红光,一双眼睛也透出了精神。
见着打愣的媳妇,唐大壮激动地上前几步,孩子般欢叫着:“我的病好了,我的病好了!”
原来唐大壮跳进热汤泉后,既没有烫死也没有淹死,因为他跳进去之后,正好坐在了那里,泉水刚好淹到他的脖子,水温也没有平时摸到的那样高,正好是热而不烫。那一瞬间唐大壮感到从未有过的轻爽舒适,他心中杂念顿消,情不自禁闭上眼睛在热泉里享受起来,他感觉汤泉热水就像一双双神奇的手,在他周身上下轻柔地按摩起来……不知过了多久,唐大壮只觉病痛消失,全身舒畅,也有了力气,他高兴地跳出汤泉,躺在泉边大石头上晒干了身子和衣服,就赶忙出沟向媳妇报告。
唐大壮在热汤泉洗了个澡,不但百病全消,而且第二年就抱了个大胖小子--这消息像长了腿一样传开,十里八乡甚至附近州县都有人赶来洗热汤泉消灾去病。
转眼到了大清朝,康熙爷去围场行围打猎,途中遇雨受了些凉,有些身体欠安,到了唐三营时,就病倒了。大队人马便在唐三营安营扎寨。随行御医们看过治过,药也吃过,万岁爷病情不见好转,反觉愈加严重。此时当地有位小官告诉随行官员,说唐三营有座娘娘庙,一向十分灵验,官员赶忙禀报万岁,康熙立刻叫人搀扶着来到娘娘庙。
那娘娘庙是座释道合一的庙宇,前殿供奉着“三肖女”等九位女神,后殿则为佛祖释加牟尼。康熙虔诚礼拜之后,庙内住持老僧又让他抽了一签,康熙爷抽了签,却认不得签上的字,便请老僧指点。老和尚接过后看了一阵,只说了八个字:
龙体安康
玉露神汤
康熙再问这八个字什么意思时,那老和尚却合掌闭目入定般不再开口,随行官员要上前喝斥,却被康熙拦住。
回到营地,康熙要大家解释这八个字,官员们都以为这玉露神汤是入口的东西,就传令寻觅。还是那位当地的小官员熟悉情况,马上报告说当地有一眼神奇的热泉被称为汤泉。
康熙闻言大喜,随行人员马上赶到汤沟,在汤泉上搭起了大帐,请万岁淋浴。康熙爷洗过之后,立时神清气爽,精神焕发,什么病都没了。康熙一高兴,就在唐三营多住了几天,只为多洗洗那热汤泉。后来康熙爷感念娘娘庙和热汤泉,便于康熙42年下旨由国库出资对唐三营“娘娘庙”进行修善扩建,并御笔亲提“万寿寺”三个字,制成金匾从京城运到唐三营,从此“娘娘庙”改称“万寿寺”。因为原本就灵验,此时又受到皇封,所以“万寿寺”一直香火鼎盛。成为清朝以来管辖古北口外唯一一座规制最高,规模最大的汉传佛教主持寺庙。
至于热汤泉,也被康熙亲封“福寿泉”,原来也要起建行宫的,可康熙爷体恤民情,怕建起行宫百姓们就不能再去汤泉洗浴去病了,便命不得在“福寿泉”修建行宫,百姓们可以像以前一样去洗浴热泉,不过每次去围场来回路过,万岁爷还是要专用几次“万寿泉”。
时光如箭日月如梭,转眼又到了民国后期日寇侵华,有个日本大官叫山本一郎的生了病,百药莫医,不知哪个汉奸向他推荐了“福寿泉”,山本一郎强打精神,坐飞机从东北赶来,留着一口气,被日本兵抬进汤沟,放入了“福寿泉”。万不料山本一郎刚一进泉,那热乎乎的泉水立时就变得冰凉无比,山本一郎立时成了僵尸。
从此之后,玉露神汤“福寿泉”变成了一泉凉水。当时百姓们少了这眼神泉,不但求神的多了吃药的多了,死的人更多了。百姓们去“福寿寺”求神佛保佑,让神泉重热,为百姓造福,住持和尚也叫大家抽了一签,然后也报出了八个字:
太平盛世
玉泉神汤
于是人们就盼着太平盛世快快到来。盼啊盼,盼到了解放,有人发现“福寿泉”变温了,到了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发现“福寿泉”更热了,可以给当地百姓消灾去病了。“福寿泉”紧邻承围旅游公路,去坝上的游人归来途中都常常会在此住上一晚,洗洗神奇热泉,去除旅途劳顿。
泡在那眼神奇的“福寿泉”中,游人们一边无比舒适地感受着热泉的抚慰,一边望着眼前清新如画的山野美景,谁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一句:
真是好山好水世外桃源啊!谁要投资在这修个疗养院,那就真可以赛过神仙了!
悲情张公祠
清朝那会儿县衙在丰宁,郭家屯当地设了个巡检司。巡检司衙原本设在二道营下边的二尺地老营房,张巡检上任后,为方便百姓,申请县衙拨款,把司衙迁到了郭家屯街里,就在粥房子附近,大堂二堂两进院,大堂问案,二堂起居。
都说郭家屯不发本地人,官儿都是外来的,张巡检也不例外。据说他是口里人,具体什么地方就不大清楚了。虽然只是个末流的从九品,官儿比芝麻粒儿还小,不过张巡检挺敬业,人也正直,审起案来十分认真,还经常下去体察民情,向上给老百姓说好话,要求减免租税什么的,老百姓都说他是郭建屯最好的一个官。这天两个店铺互相拆台告到巡检司,张巡检一番道理讲得两个人撤诉言和,双双而去。张巡检刚松了一口气,刚想回后堂歇息一下,忽然执事衙役进来报告,说门外有个老头喊冤,张巡检忙叫把老头带进来。
老头被带进来后,张巡检一打量,见老头戴个毡帽头儿,穿个白茬儿老羊皮袄,偻腰驼背,一副老实胆小没见过世面的模样。没等张巡检开口,那老头就扑通一声跪下了,磕头如捣蒜,连声哀求青天大老爷给草民做主。张巡检忙叫他起来,有什么冤屈慢慢道来。老头不肯起来,只声泪俱下地诉说起来。
老头叫韩旺财,家住碱房东五排,有个闺女叫秀莲,年方一十六岁,还没许配人家,没成想却被同村闲汉李五子勾引,韩家多次好言相劝甚至苦求,那李五子不但不知收敛,反倒变本加厉,前几天竟然要把秀莲拐走,幸好韩家发现及时才救下了闺女,还情愿送些钱财给李家,可李五子仍然每日到家中骚扰……
听完了韩旺财的哭诉,张巡检很是气愤,但这毕竟是韩旺财的一面之词。他叫韩旺财带着传票回去,三天内李家张家人一起到巡检司当堂对质。
第三天韩家和李家人一起聚到巡检司大堂对质,韩旺财说的还是那天那一套,可是李家的说法却跟他完全不同。李家人说李五子跟秀莲打小一起长大,长大了两个人也都有情有意的,虽然韩家有房有地过得好,可是为了两个孩子,李家人还是硬着头皮去提亲。韩旺财果然嫌李家贫穷,一口回绝了,并且要把秀莲许配一户财主家。秀莲到这时也跟家里顶上了,她说除了李五子,就是玉皇大帝的亲外甥她也不嫁!韩家人当然不能由着她的性,于是秀莲就自己跑到了李家,韩家派人把秀莲抢回去看管起来,还把李家给砸吧了,然后又来个恶人先告状。
虽然不管怎么说,那女子私定终身不合理法,闺女家自己跑到别人家去更是有伤风化,不过如果真如李家人所说,那李五子也没有太大过错。问题是现在韩李两家各执一词,谁都说自己没一句瞎话。张巡检觉得此案草率不得,他想了想宣布,要两家人先回去,他要择日去当地亲自走访查询之后再行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