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2100000004

第4章 节庆习俗的形成(4)

魏晋时,炼丹家发现硝石、硫磺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从而发明了火药,火药装在竹简里,响声更火,这样就出现了新的爆竹,也叫爆仗。唐五代时人们用纸造筒子代替竹子,并用麻绳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其爆时清脆如鞭响,故又称鞭炮,更为节日的欢乐增添了奇光异彩。宋代之中,鞭炮之名已定,同时又称爆竹、炮仗。另外,各种彩色的花炮(烟花)也出现了。人们在炮药中掺入不同的染色剂,使烟花呈现出美妙的色彩,明代张岱《陶庵梦忆》记当时于元宵期间放烟花,景象奇妙极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很好地概括了爆竹的迎新年、供娱乐的作用,爆竹与烟花,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新年的讯息,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如今,它们已流传到欧美等地,成为世界性的活动。

(2)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中国人很重视春节,每到春节时,不管离家千里万里,人们都要尽一切努力往家里赶。而很多人如此急切地要回家过春节的原因,往往是害怕错过了这年夜饭。因为吃年夜饭是一家人团聚之时,一年的辛苦都会因这顿年夜饭而得到补偿,一年的企盼都会因这顿年夜饭而得以实现。团团圆圆、热热闹闹正是中国人的一大心愿。年夜饭上,人们尽情品尝各种美味佳肴,各种好吃的东西都留在这一天享用。在年夜饭餐桌上,有一样东西是不能少的,那就是“鱼”。“鱼”是“余”的谐音,“年年有鱼”喻示着“年年有余”,“喜庆有余”。

我国北方年夜饭必吃饺子。古人过春节时所以吃饺子,是既要饱口福,又想讨个吉祥如意,特别是大年三十晚上这顿饺子,讲究可就多了。

旧时,按天干地支计时,半夜一过亥时就交子时。除夕子时是新的一年的最初时刻,据说这时吃了饺子,和表示“开张大吉,万事如意”的意思一样,一年到头会有口福。因为这个时辰正交子时,所以就称为吃“饺子”(和“交子”谐音)。还有说法是,饺子形似古时的银元宝,一年开始的时刻肚里就装满“元宝”,取个一年之中财源茂盛之意。

人们春节期间吃饺子,还有许多意在安慰自己、图个吉祥的做法。如把一些象征吉利的东西放在馅里包上,如铜钱、花生、栗子、桂圆、糖块等皆是。吃到有铜钱的饺子的人,预示新的一年要发财;吃到有花生的饺子的人,预示长寿(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栗子饺子的人,预示多子多孙(栗子与“立子”谐音);吃到桂圆的人,预示富贵团圆;吃到糖块的人,预示日子过得甜蜜。大年除夕一家人团圆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不管谁吃到代表什么吉祥的东西,大家都快乐地祝贺一番。一顿饺子,把春节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难怪这一习俗久传不衰。

春节期间吃饺子,在北方最为普遍,这可能有个很实在的原因,就是北方气候较寒,事先把饺子包上很多,可以放在阴凉处冻起来,就是不冻也坏不了;饺子可随煮随吃,方便省事,使人们便于拿出更多的时间去走亲访友,游玩取乐。

有的地方流行吃长面,喻示长寿;有的地方流行吃馄饨,因“馄饨”与“混沌”同音,象征一个好的开端。

(3)守岁

在除夕之夜,人们还有守岁的习惯。

守岁之俗,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早在西晋的《冈土记》中就有“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的记载。

《清嘉录·守岁》载:“家人围炉团坐,小儿嬉戏,通夕不眠,谓之守岁。”

代守岁或长者相邀对酌,或阖家围炉,均一面饮酒,一面叙旧话新,共话家常,畅谈来年美好祝愿,寄希望于新的一年,互相鼓励,通宵达旦。

民间称守岁为“熬百岁”,因这一天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老百性说熬的时间越长活得时间越久,小孩也最聪明,因此才有所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的场面。旧时除夕守岁之夜,堂屋要设一供桌,前系桌裙,地铺拜毡,桌上摆供品:

高馍、干鲜果品、各式点心,另有锡香炉、香筒、银蜡台等。每家都要在堂屋桌上点两支红蜡烛,俗称守岁烛。《清嘉录·守岁烛》载:“燃双椽烛于寝室中,宵永烬长,生花报喜,红荣四照,直接晨光。

谓之守岁烛。”守岁烛上讲究生花报喜,即燃烧中烛头呈虎刺梅状,叫“元宝”。红烛生“元宝”则表示来年全家吉利。四十年代,许多家庭改用食油灯,食油灯灯芯用棉花捻子作燃,也讲究生花报喜。五十年代以后,改用煤油灯,很少有此现象了。近年随着改革开放搞活,农村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许多家庭又于除夕恢复了点蜡烛的习俗,自然生花报喜之俗义重新在人们中传开了,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盼望幸福的心愿。

(4)压岁钱

除夕另一习俗是“压岁钱”。《燕京岁时记》载,压岁钱有两种:一是“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二是“尊长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清嘉录·守岁盘》也有类似记载。此外还提到“置橘荔诸果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元旦,睡觉时食之”,以取吉利。当时流传这样一首诗:

百十钱穿彩钱长,

分来角枕自收藏。

商量爆竹锈箫价,

添得娇儿一夜忙。

彩绳穿钱,民间已不见流传,而赐小儿钱与压岁果子则一直流传到现在。一般父母在除夕之夜都要给未成年的子女准备压岁钱和果子等好吃的东两。这一方面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一方面也图个吉利。随着经济的好转,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提高,这些年“压岁钱”之风极盛,“压岁钱”不仅仅限于父母给未成年子女,还要对家族中和朋友、同事、邻居未成年小辈赐以“压岁钱。”

3.欢度新年

(1)迎财神

从正月初一零点开始,正式进入春节。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第一件重大活动就是凌晨点旺火接神。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等诸神都上天后,初一五更要回来和人们共度春节。因此,民间有一种讲究,初一五更时要接神。

迎财神、民间也叫送穷。财神在民间传说有好几个,既有“正财神”赵公元帅(赵玄坛),又有“偏财神”五路财神(路头神);既有“文武神”财帛星君,又有“武财神”关云长(广东一带也奉岳悄为武财神)。迎财神要一齐迎这几位。

接神时,男性家长率几个子孙端上事先摆好的供盘(晋南讲究一盘放20个油饼一吊肉)、香表等到院中点燃火塔,众男子磕头叩首接神。一时火光冲天,火苗高达两丈,燃着的柏枝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等火烧到最旺时,神就骑马乘火自天而降。将神接至堂屋,在堂屋里点上长明灯。焚香表以次逐个敬献,表示将神接送至神位处。

旧时接神,肃穆庄严,妇女儿童不得言语。接神完毕至天亮前,晋南富裕人家此时常有人送水,称为进财添财,主人家也要有所表示。民国时给添财的水桶里放些麻花、油饼等,送水的多是些穷苦的人,于是后来改给钱,以表谢意。

各地迎财神的礼仪各不相同,日期也有差别。如在四川南部,大年初一这天有“扫财神”俗。“扫财神”由人装扮,戴上假面具,穿上戏袍子,手拿新扫帚,旁边一人拿小锣,走到居民家门口,象征性扫几下,念几句吉利话,祝愿发财之意,主人家便赏喜钱。

大年初二,北方大部分地区要迎财神。在北京,人们要往广宁门外五显庙焚香、供牲醴,祈求发财并要争烧第一柱香,并要在庙会摊上买几串“纸元宝”,称为“借元宝”。认为这是财神爷借给的钱财,拿回家要供在灶中,饰以彩纸胜.以取一年之吉兆。《旧都文物略·杂事略》记载了这些活动(所谓五显,即五路财神)。至于北京以外的人们,初二这天也要杀公鸡祭财神,吃形似元金的馄饨,称“元金汤”,讨个吉利。

在广西南宁、宾阳一带,也是于初二日杀鸡公、热粽子祭财神,并要早早祭拜、迎接。

在南方一些地区.则于初五日接财神。如上海人至今仍于初五日放鞭炮、迎财神爷。在苏杭一带亦然,杭州人喜往城外吴山上的财神庙烧香。苏州人则要争先恐后地开门、放鞭炮、陈设牲醴,称为“接路头”,各商店也于此日开市。《清嘉录》中有一首清人蔡云的竹枝词,即写此俗:“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与求财有关的习俗,还有许多,如藏扫帚即是一例。

至今在不少地区.新年里不爱扫地,不管多少垃圾都任凭铺在地上.有的则把扫帚藏起来,说是怕扫走自家的财气。这个习俗来源已久,五代《录异记》载有《如愿》的故事,说是一个叫欧明的人得到了一位神女如愿,家境富足;后来在正月初一日,欧明打了如愿一顿,如愿便逃入扫帚中.从此,欧家便败落了。所以,人们为了求财纳祥,在礼拜祖先、神灵的日子里便不许扫地、动扫帚,怕把家中财气失掉。

(2)祭祖

子时至天明,要举行一系列祭祖、拜神的仪式,以祈求地神灵与祖先们在新年里赐福。各地的时间不一,礼仪也有差别,但其内核都是一样的。

除夕,家家户户要祭祀和迎接祖神,以示不忘祖宗先德.缅怀先辈之意。富家大户,各家老幼,皆需沐浴净身,然后齐集祠堂,迎接列祖列宗。庶民百姓有的在室内设有祖宗神龛,有的设有神主牌位。有的还有祖先图卷,填写先祖名姓。摆上供品,焚香致祭,把住在坟茔中的祖先灵魂迎回家,与后辈儿孙共度春节。正像对联中写道:“水源木本承先泽,春露秋霜启后思。”横披:“慎终追远”。

迎回祖神,家家户户,欢天喜地吃饺子,同时还要放晌爆竹。《燕京岁时记》载:“每届初一,无论贫穷富贵,皆以白面做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河北肃宁县志记载:“正月初一盛馔同享各种扁食,名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初一饺子与往常不同,讲究除夕晚上包好。包饺子时习惯上家里有几口人,就在饺子里包几个硬币,谁能吃上,表明谁有福气。许多贫困家庭的主妇,在捞饺子时都把包有钱的饺子故意给丈夫或孩子,使他们都得到心灵的安慰。从这一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也可以看出人们看似迷信,实则寄托美好的心愿,反映家庭妇女的善良品格。

煮饺子时要放鞭炮,烧柴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要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饺子要多煮些,主张吃得剩下,意为今年有余。饺子煮破了不能说破了,要说挣了,有的地方专门让破几个,主妇向家人报说挣了。盛饺子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碗,意在希望家中添子。初一饼子讲究要吃剩下,意为年年有余。

(3)拜年

拜年是春节活动的高潮。拜年可分家拜、近拜、远拜以及团拜等形式。家拜是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磕头.小辈们于新年凌晨在祭完神与祖先后,便向家中的长辈拜年。过去是小辈向老辈跪下叩拜,说几句祝福的话,老辈也高兴地回赠勉励、祝福的话语,然后给压岁钱。如今一般不须跪拜了,代以作揖、鞠躬。近拜是给本村未出五服的长辈拜年,进院拜神宗,然后给长辈磕头。远拜是本村亲友间的互相拜年,只拜人不拜祖。一般说,五服之内需面拜,亲友则可让子女代贺。同族则在正月初一早上。走亲访友不一定都在初一早上。也有晚上去的,谓之拜夜年。初十以后拜的,谓之拜灯节,故有”有心拜节,寒食未迟“之说。宋代拜年,除家族亲族外,一些素不相识但知其名者,又相居较近或同层次而知名度较高者,年下也互相拜于门。那时各家门上皆粘一红纸袋,上面书写姓名,称为”门簿“,以接收名贴。《清嘉录·拜年》引《艮斋杂记》云:“拜年,无论识与不识,望门投帖,宾主不相见,登簿而已。”拜者投贴于门簿,即谓之拜年。士宦之家常以接贴多为荣。

明代后,投名帖贺年之风大盛。许多人家只好“粘红纸袋于门以接帖,署曰’接福‘,或日’代僮‘。不过是虚应故事一番罢了。明代文学家文征明的《拜年》诗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清代,又兴起在新年举行团拜之风,省去了同僚间奔走之劳。清人芝兰生在《侧帽余谭》中写:“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敦乡情,诚善举也。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这种方法很好,所以如今各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都采用了。

在北方,拜年往来,多要送“八大件”点心,外边帖上类似商标的剪纸、版画等图案。南方的年礼,多是年糕、米花、水果等类。在广东,家家都喜备大柑,互相赠送,因为柑果被称为“大桔(吉)”,象征吉利;另外还有煎堆、油炸果等。在广西南宁一带,人们喜用粽子、沙糕、粉利互赠。粽子是一种重一斤多,用糯米与绿豆、肉条包成的大粽,寓“发财”之意;沙糕是甜味年糕;粉利是圆柱的红白糕,分别寓“年年高”、“年年得利”之意。

在春节后几天,新出嫁的女儿、女婿都要回娘家拜年,已有小孩的更要带儿女回家探望外祖父母,各地或’称“归宁”,或称“回门”,日期也并不固定。在北方多是初二日,也有在初四日的(两广地区多是初四日)。总之,女儿回门,与娘家亲人团聚欢叙,互赠礼物,使关系更和睦。

在民间,还盛行吃“春酒”之风。吃春酒,实际上也是拜年饭,不过是对外的,即同僚、团体之间互相拜年、宴请饮酒,起到联络感情、交流沟通的作用,这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之间尤为盛行,也不失为很好的节俗。

同类推荐
  •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
  • 书与人

    书与人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之一,是围绕“书与人”展开的读书随笔。分“书与人”、“人与书”两个部分,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中讲述的人的不同生活和命运为线索,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精心解读和深入感悟,在与读者分享阅读之美、阅读之乐的同时,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展示众多作家、学者的思想文化成果以及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的光辉。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
  •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长期以来,大多青年朋友都认为龙舞、狮舞只是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 水浒黑白绰号谭

    水浒黑白绰号谭

    长期以来,世人对《水浒》人物及其姓名和绰号颇有兴味,它们已被视为水浒文化的标识,它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天罡星群中林冲的绰号“豹子头”,王英绰号“矮脚虎”等,认识、研究中华人文,可以借读本书人物的绰号,探寻它们的由来、发展和影响,以及它们所蕴涵的社会众生相和时代风尚。
热门推荐
  • 修仙三千年

    修仙三千年

    两世重生,2016年12月小伙穿越修仙界,励志觉醒主角光环,却惨遭同门暗算,一觉醒来回归地球,迈入仙历三千年!地球与修仙界通道开启,地球经过三千年的发展和战争,迎来了最和平的时期。人类和仙门坚持和平、民主、自由、平等、有爱、求长生、存善念。可是,林浩却成为了大恶人,得罪了莫欺少年穷的少年,得罪了有老爷爷的同学,得罪了强者重生的表哥,并且有一位霸道天才姐姐。面对危机,他该如何在命运的捉弄下存活?如何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叱咤风云?“既然世人皆当我是恶人,那我便当第一恶人,让你们这帮道貌岸然之徒,永无宁日!”重生修仙三千年,回首凡尘不成仙!
  • 雪球专刊第078期:股灾启示录

    雪球专刊第078期:股灾启示录

    股灾过后,余震不断。本轮股灾发生时散户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广大股民从本次股灾中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请看本期《股灾启示录》!
  • 倾城质子妃

    倾城质子妃

    为活性命,她隐瞒身份用丑陋遮真颜,世人都知道她丑陋无比却有真心疼爱她的青梅竹马小情郎,可皇家算计让她嫁给了冷若冰上嗜血好杀的北国质子,大婚当日新郎打落凤冠将丑陋的新娘无情的辱骂,可当他发现自己血喜欢她时他已经深深的伤害了他,可当他真的爱上她时她已经为他而死,当她从死人堆里被就出来从此洗尽铅华露真颜,倾城之貌羞花月……
  • 天外天域

    天外天域

    华夏的内战影响到了世界大部分地区。从怀庆省,光化省,洪觉省和河内省突然出现一批复古极端分子,首领居然是曾经的国家主席,袁坤。他们这些人因为有技术的支持,动用核武器公然与华夏政府开战。除首都外几个重要城市均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华夏这个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的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导致世界经济失调,经济危机日益加重。第三次世界大战展开。主角受主席之命率军抵抗,不料敌人要与他同归于尽,他能化险为夷么?
  • 兵王证道之我本良善

    兵王证道之我本良善

    主角陈逐是一名特种兵,被科学狂人和战争阴谋家选中,去除了记忆,实验成为了一名基因战士。陈逐从实验室逃出,混迹于都市,开始了一场自我寻找和认识,并热血复仇的旅程。签约失败,此书已崩……
  • 器宗武神

    器宗武神

    炼器宗师叶寒重回少年时代,携带逆天至宝炼星塔,炼化天地,这一世要将所有敌人踩在脚下,守护自己的亲人,问道无尽星河,碾过无尽枯骨,炼化无尽星辰,凝练至尊神魂,掌控诸天万界。
  • 总裁的水蜜桃

    总裁的水蜜桃

    落羽正愁找不到工作时,意外救了个晕倒的大叔,没想到这是好运的开始,大叔给他找了工作,让他公司总裁擦出了爱的霹雳啪啦,原来一切都是他安排的,因为总裁是他的儿子,所以······
  • 星陨破天

    星陨破天

    星殒降世,九星连珠,星辰变换,斗转星移,固有冥冥法则铁律,贯穿万千领域。掌星者可以“破生死,驭灵魂,勘凡尘,解生魂,入轮回,窥天地。”最后蜉蝣生世间。背负血翼战三千,诛魔域。临尸都,伏尸成河。放逐大荒,天地任荒芜....穷至碧落下黄泉,只为寻回九世轮回的她..愿为你抚首..。这不仅仅是一部热血的玄幻小说,还是一段感情真诚细腻心灵旅程。
  • 月沉蒹葭

    月沉蒹葭

    还没想好,目前只是在脑海中有个故事的大纲,写到哪里便是哪里吧
  • 无界巅峰

    无界巅峰

    简介:环宇星空之中强者无数,只有真正了解自己身体的人,才能达到无尽的巅峰。“轰”的一声巨响,一栋30米高的破旧大楼就像纸箱一样被轻易撞碎,几千米外的梁默神色冷峻,他死死盯着那个在腾起烟尘中快速移动的巨大身影,自语道:“九级凶兽,白猿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