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2100000010

第10章 节庆习俗的形成(10)

3.乞子

由于织女具有爱神、婚姻神的神性,人们引申开去,又认为她可以庇护少儿、主掌生育,也就是古代少司命神的形象流传着七夕祈子之风。晋《风土记》则又载,七夕,无子者可向织女“乞子”。

浙江衢州市曾出土一个盛于银丝盒中的金娃娃,裸体,左手握莲枝,右手握镯环,活泼喜笑,即金制的小摩朕罗。后世则至清代后尚存摆设摩嫉罗之俗。《中华全国风俗志》记浙江七夕,“市中以木雕塑孩儿,衣以彩服而售之,名为摩喉罗”,以木制成。清代张尔岐《蒿庵杂话》:“大同风俗,七夕以蜡制为女子形,送婚姻家,名摩喉罗。”已演变为婚姻礼俗。可见流传之久远。

到了近代.如东南沿海一带的浙江温州等地,磨米粉印人形饼,叫“巧人仔”;两广一带有瓷制的牛女及一对孩子;广东一带七夕乞巧时多要制作各种仕女、儿童、戏剧故事等泥塑及通草制雏偶形象。这种种巧制,是和古代的化生有一定关系的。

七夕妇女们汲水,以水洗浴之俗,及于盆中水面放婴儿求子等祈育习俗,均与远古的沐浴求繁衍子嗣之俗有源;交甫解佩日的风俗亦同起一源。为什么要用蜡制婴儿呢?这又与女娲造人一类的神话有关。以泥制、蜡制小儿象征真正的儿童,给妇女游戏,也就可以生子了。

七夕节,妇女还向织女求保佑儿童健康成长,无病无灾,这主要流传于南方。

在广西,七夕有给孩子戴七结之俗。七结,是一根红头绳上结七个均匀的圆结,以求儿童健康成长。

在广东,还有于七夕节时为十五或十六岁的少年举行成年礼之俗。

十、中元节

(一)中元节的来历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的下元节鼎足而立,为中国古老传统节日。中元节同时又和清明节、寒衣节称为“冥三节”,所以也叫“鬼节”。

中元节的起源,人们有不少不同的看法,或认为源于道家的三元说。至于佛家,则于中元节举行盂兰盆会,相传是源于目连救母之故。

我国古代,于四季有祭祖之俗。《管子·幼官图》:

“修春秋冬夏之常祭。”《春秋繁露·四祭》:“古者岁四祭。

四祭者,因时之生熟,而祭其祖先父母也。春曰祠,夏日杓(yue,古代祭名),秋曰尝,冬曰蒸(zheng,众多)。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礼记·月令》:“(孟秋)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即指秋尝。秋尝即后世中元祭祖的源头之一。可见,中元节还是源起于农业社会中季节性的祭祀活动。当然,商周之时除祭祖外还要尝新、聚宴,这也是由后代中元节继承了的习俗。

另外,周代还有祭祀为国战死的战士灵魂之俗。从《楚辞·九歌·国觞》中所述及的活动看是祭祀魂鬼之仪式歌。后世各地尚有官府令道人僧侣作法事超度亡魂之俗。广泛流传的普度、祭祀野鬼之活动,显然与《国觞》所载同出一源。

以卜祭祖、祭鬼之俗,才是中元的真正起源。

(二)中元节习俗

1.祭祖、祭孤魂

相传,古代七月初一“关鬼门关”。七月从初一至三十,阴间之门大开,祖先之魂灵及孤魂野鬼都跑出来,所以要祭祀。

其祭祀目的是“普遍超度孤魂”,故又称“普度”。

祭祖,多是在家中或祠堂烧香、上供、敬拜祖先并焚化衣饰。如广西南宁一带,至今尚有七月十四宰鸭祭祖,焚各种纸制物品之俗。早在宋代,《东京梦华录》记:

“(中元)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彩带、五彩衣服。”可见纸制供品花样已很多了。另外,也有不少地方要往祖坟扫墓,如清明时一般。如今多将祭仪作为祭祖思亲、祭扫尽礼之俗,也有意义。故今南方地区如广西、港澳甚至海外华侨中尚有此俗。

中元节又有祭孤魂之举。祭祀孤魂的仪式,主要是于街边道旁放置食品,烧冥衣、纸钱。有的于家门口挂书写着“普度阴光”的红灯,摆列供品,叫做施食。晚上则放河灯,以招引水中鬼魂。在江浙地区,沿街设案,搭成孤鬼台,挂旗幡,I孤鬼牌位,供d6有鸡鱼肉三牲、鲜果、菜、酒并暗道十作法超度。在乡问则清除路边杂草,以让野鬼通行无阻,在广西则多于溪圳(zhen,田野间的水沟)边祭孤魂,点香烛,以米饭加水伴小鱼虾等,洒泼于地,焚烧纸钱,叫做“撒水饭”。在台湾,祭祀、普度孤魂仪式很隆重,分为公普、私普两种。公普以寺庙为中心,祭典较盛,先于庙前插下灯篙,即悬挂着一盏灯笼的竹篙;又放水灯于水巾,召唤陆地、水中的鬼魂前来享受三牲菜饭。寺庙中,搭建祭坛,挂神像画轴,奏乐祭祀。并于祭坛边搭建孤棚,排列牲醴、棵饭,并插上写着“普醴阴光”、“庆赞中元”等字样的三角小旗及线香。祭祀及超度毕,人们争抢供品,称为抢孤。相传抢到供品,一年幸运。人们还抢挂在孤棚顶的写“庆赞中元”的小红旗,被认为是海上护身符,凡航海者极珍视。至于私普,则于房前供牲醴及其他食品,并焚饶纸钱而已。

2.放河灯

中元节还有放河灯的习俗。放河灯,顾名思义是在河中放一盏盏灯,任其漂流。其实不仅河,凡湖、池等水域也都可以放,称放水灯更恰当些。水灯活动使中元节与元宵、中秋并列为中国三大灯节。此俗源于佛教寺庙,认为孤魂鬼灵在轮回途中,要经过无边苦海、冥河,因而要燃点灯火,指引亡魂过渡,获得超生,也好辨别路径,前来接收人们的食物施舍。有的还要扎制大纸船,称为法船,以供亡魂乘坐,渡出苦海。此俗或源于印度。

今泰国、日本等国亦有此类似风俗。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放水灯的原义渐被遗忘,如今已成为纯粹的娱乐活动了。

宋代中元节仪已有放江灯之俗。《梦粱录》载:“禁中赐钱,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这是宫廷中的水灯活动。明清之时,多于中南海、北海水中放灯,让灯在水中漂流,颇为壮观。寺庙中同时也放水灯。后来民间也放灯于水域,逐渐形成习惯。市上也有各式灯出售。如明代《酌中志》载:“十五日中元,甜食房进供佛波罗蜜,西苑做法事、放河灯。京都寺院,做成盂兰盆,追荐道场。亦放河灯于临河去处也。”

河灯的主要形式,是莲花灯。因为莲花清净无尘,象征佛法。一般在灯下置一方形木块,上固定蜡烛,再于烛旁置以莲花形灯饰,以便于在水上漂流。花自然是以纸作莲瓣,围攒(cuan,聚拢,拼凑)而成。另外有供儿童手提玩赏的莲花灯,则不带木块,也有在带梗莲叶中插香烛,即成一灯,叫做荷叶灯。此外还有很简便的瓜灯,即用半个西瓜皮点烛。还有燃香的蒿(hao,蒿子,通常指花小,叶子作羽状分裂,有某种特殊气味的草木植物)子灯、茄子灯。“都以短香遍粘蒿上,或以大茄满插短香,谓之蒿子灯、茄子灯等名目。”(见清代《京都风俗志》所记)。在《帝京岁时纪胜·河灯》中说到荷花、荷叶灯,星星灯(即以青蒿缚香之灯)以及“镂瓜皮,掏莲蓬,俱可为灯”。人们还要于中元夜赏月灯,“结伴呼群,邀游于天街经坛灯月之下,名门灯会,更尽乃归”。

可见清代北京过中元节的盛况。

河灯除了上述的各种外,有那手巧的艺人还扎出星形、鱼形、宝塔形、龙、凤、花篮、舟等形。千百种灯放入河中,光彩闪耀,更吸引人。当然只有较富裕的地区才如此讲究。

放河灯较有影响,规模较大的地区,如东北的吉林市,直至民国尚还盛行七月十五放河灯。放灯是在松花江上,于夜间顺流放下莲花灯、满河星灯、三星灯、鱼灯、大小宝塔灯,人们挤满堤上观看。河边有大商号雇下的大彩船,鼓乐齐鸣,并有各种曲艺娱乐及饮食摊档等,人们直至夜深才尽兴而散。

山西河曲县的西口河灯会,也很著名。河曲县濒临黄河,民歌《走西口》中的西口,即县境中的古长城隘口“水西门口”,其黄河口大渡码头,与内蒙、陕西隔河相望。当年有许多人通过西口往长城外谋生,西口日渐繁荣。但是有许多人历尽艰辛,尤其黄河上的河工,在波浪中丧生不少,清时便盖起禹王河神庙及大戏台,每年中元祭神、披红、唱戏,并于河中放入纸船、焚纸钱、抛供品,并以瓜瓢、瓷碗为灯,放入河中,为祭祀的鬼魂引路。后来西口河灯会逐渐形成娱乐性节日习俗,人们制荷花、鸟兽、鱼虾、龙凤等形,底座刷油以防水。共放365盏灯,每隔5米放一灯,寓一年吉祥顺利。备式灯彩倾洒如点点繁星,人潮汹涌,十分壮观,其间还要放烟花爆竹、唱戏等。

广东的中元节也有地方特色。如粤东五华县,每五年一次举行中元醮会,在狮雄山上搭戏台,纸糊金刚、佛像,挂竹织灯,扎塔山,吹鼓手们弹吹奏乐,拜神、打醮(da jiao,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青年男女们互相对唱情歌,游人尽情游乐,而拜神打醮以求消邪的目的反倒不太重视了。在十五日夜,则烧纸衣,放河灯,用木板钉成船,中点灯烛放入水中。又放鹆(yd)“上天”,放鱼“入海”,以谢天地造福之恩,维护天地万物的生长。

这一夜,歌声如潮,烟花爆竹声声,人们直热闹至夜深方散。

广东潮州过中元节称为鬼节,设祭孤台,摆备式牲醴糕饼瓜果等,由法师举行放焰口的仪式.并在江中派船下放许多只陶钵制的豆油灯,顺流而下,引领魂灵受祭。

云南、广西等地也都有放火灯的习俗。如云南白族于中元节放灯,以南瓜、葫芦、木瓢为小船,外罩纸灯罩,有龙凤鱼禽、花篮、莲花、楼阁等形,还有牛女、八仙、散花天女等人物,放入河中漂流,像是银河飞泻九天一般,十分壮观。

在一些地区,则于七月三十日放水灯,因相传地藏王菩萨生于此日,人们放河灯祈福,妇女们多执荷花灯放入河中.灯下联以竹筒以增浮力。又有贝壳灯等,江南苏浙一带最流行。

3.扎纸品

中元节特有的艺术形式除精美的各式水灯外,还有就是各种纸扎的供品。供品主要是纸衣饰物、用具,纸扎鬼神及人物。虽属迷信用物,但从艺术角度来看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可作民间美术品观赏。《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中就收录了不少纸制供品。其中,纸制衣饰、用具主要有纸衣裙、鞋、帽、帐、被、枕、屋房楼阁、车舟及纸扎的马匹、马鞭、铜锤、刀枪等,以供祖宗及孤魂使用。多饰以剪纸、彩绘等色彩斑斓,纸钱、纸元宝等自不可少。这些供品,源于古代以真正物品殉葬的习俗。

纸扎鬼神,除佛祖、金刚等扎制以供奉外,还有鬼王、鬼卒的形象。如广东潮阳地区多扎制青面凸眼、执旗执刀的鬼王,配以鬼卒,中元日祈祭罢便烧去。广西宾阳县则又扎制高高的竹篙鬼(无常),形象可畏。祭完就与供品一齐烧掉,以求保佑。另外全国各地也有扎八仙、钟馗、妈祖等等,反映人民群众的崇敬心理。

至于纸扎的普通人物,有妇女也有各种戏剧人物,以竹纸扎糊彩绘而成,人物形态各自不同,与其说是供品,不如说是艺术品。那一组组的仕女、侠士、武将、老人、儿童组成许多故事情节,足见民间美术的风韵。其实,它是由古代殉葬的俑发展而来,烧掉以供鬼魂驱使,是其本意,可称为纸俑。在《礼记·檀弓》篇中就记载以草扎人形刍灵之事,可算是纸俑的前身。

中元节除祭礼先祖,供奉城隍等神圣及普度、施食孤魂外,还有祈求丰收的习俗。

在山西晋中一带,则于自己耕种的土地上挂红、黄、蓝、白、绿五色纸,远望红红绿绿,十分好看。相传是为对付一个强抢民田的恶霸才出现的习俗。其实,它应是源于古代的祈求巫术。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已有记载,将五色纸挂于山中,以祈求实现心中的愿望。山西忻县农民于土地上挂五色纸,原是表示农业丰收的美好心愿。另如广东的蕉岭县人以竹插于田中.上挂纸张,称作挂田钱,亦祈求丰收之意。这与一些地区于田边挂起旗帜的含义是一样的。

4.道家的中元活动

由于时间上的偶合,长期以来,中元节被道家称为“三元节”,被佛家称为“盂兰盆会”节。

在道教中是极重视中元节的。这一日,道观作斋醮荐福,道士诵经济度饿鬼囚魂。

后世,于中元节祭祀城隍神的仪式最为热闹。城隍神是指城池之神,由周代的水庸神发展而来。周代的水(即隍)、庸(即城),是周之八大祭祀之中的两种。唐代之前,已合为一种--城隍神。唐宋后,多将具体的人纳作某城之城隍神,以求保佑城池平安。大概以有功于当地即可作该地城隍,如苏州祀春申君、杭州祀文天祥、南宁祀苏缄等,城隍神已人格化了。人们又相信,城隍神可以主宰当地水旱、灾疫、冥事(即以城隍管领亡魂)、治安等等。故于中元节时祭祀城隍,以求城隍老爷镇压恶鬼,并进而保佑城民安全等。

道家以为“三元”乃三官的别称,即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和下元解厄水官洞阴火帝。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与十月十五分别为上述三官大帝的诞辰。中元节时地官清虚人帝来到人间,调查人的善恶,以定其罪,所以这天人们纷纷祭祀地官。各地祭拜仪式虽有不同,但常常是三神一起拜,俗称“祭祀天地三界公”。这一方面是在长期流传中正月十五上元节为元宵节的内容所代替,十月十五下元节祭水官洞阴大帝未能传承下来;另一方面,人们利用七月十五祭祀地官清虚大帝时三神一起祭拜,也是老百姓礼多神不怪的心理反映。中中老百姓总是希望通过祭祀来保佑自己平安。凡是有做的,只要有名堂,他们总是十分虔诚的。

同类推荐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当代电影思潮发展历史进行理论批评的专著,同时分析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论述了它们之间必然的本质联系。
  • 陇上灯谜六十年

    陇上灯谜六十年

    本书辑录了甘肃省自建国以来六十年间著名谜语专家创作的谜语,内容涉猎广泛,谜面用典丰富,文字典雅、工整、谜语或形象生动,或妙趣横生。适于谜语爱好者、收藏者及对此感兴趣者阅读、鉴赏。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热门推荐
  • 超级回收帝国

    超级回收帝国

    祸从天降,从天而来的一块板砖把柳萧然砸到了2000年。垃圾站前,一身破烂的柳萧然手握超级回收站盯着一堆垃圾双眼贼亮贼亮的。“我收!我收!我收!收!收!”大手一挥,旧家具,破电器,一切垃圾通通消失,噼噼啪啪的声音传来,手机,电视,空调,冰箱,沙发碗筷都哗啦啦的冲出。“以旧变新,修破补烂,一切都没有问题。”柳萧然得意说:“这些都不算什么!飞机!坦克!那才是哥的主业。核弹,母舰,宇宙飞船,那才是哥的目标。”“对了!请别叫我收破烂的,因为我叫回收皇帝。”一张玉石龙椅上,柳萧然脚踏着黄金地板,手拿一块板砖嚣张的说道。且看破烂王如何成就一个商业帝国,玩转世界。
  • 家里蹲剑姬饲养手记

    家里蹲剑姬饲养手记

    没交学费休学回家的大二生欧阳误入剑姬栖息的揽翠山古剑冢生态保护大结界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城市发展管理局临时工,局长还是一个从来不出门的家里蹲剑姬!之后等待着他的,又会是什么样的命运。
  • 天继

    天继

    从有到无,以往的荣耀从此烟消云散,本想平静度日,但不曾想天降灾祸,少年变得一无所有,从此义无反顾,踏上复仇之路......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重生战凰:冷面狂妃不好惹

    重生战凰:冷面狂妃不好惹

    一道赐婚圣旨,林家嫡出废材大小姐被人害死。前世被基因改造过的超级人类女博士穿越到废材大小姐身上。什么?太子要踢了她去娶自己的妹妹?很好,太子妃她还不稀罕呢。带着她的妖孽王爷,南征北战,混一个皇帝来当一当。让这世人看看,女子也可称王也可为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带给我的温暖

    你带给我的温暖

    穆小曦从小生活在家暴中,她渴望着亲情、友情……大学后,她终于得到了友情……但亲情呢……每日每夜她过的心惊胆战……只有和她唯一的朋友在一起才是快乐幸福的……然而,遇到了他……让小曦触碰到那份意想不到的情感……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掉入尘埃的神话

    掉入尘埃的神话

    神话与历史,在字里行间到底有多少重影?创新与传承,长大的我们丢失了多少“童年的玩具”?每常读《山海经》,便为其奇崛瑰丽的想象、逶迤壮阔的山河、栩栩如生的人物如痴如醉,然而亦未尝不为其只言片语、晦涩艰深扼腕叹息。它原本是否是一个长篇累牍的故事,一部恢弘磅礴的史诗,一块纪录文明草创的“甲骨”?它到底要向我们讲述怎样的一个上古世界?我们无法断言。我心里有个关于她的故事,犹豫着是否将它写下来,恐惧着遭到你们的嗤笑,然而突然有一天想起曹先生的一句话,除《四书》外,杜撰的多了,偏只我杜撰的不成?愿穷尽所知,以荒诞不经的幻想,为你们解读最为传统的神话故事,和捕捉藏在这些故事背后,历史促狭的尾巴!
  • 最强西游

    最强西游

    天庭,富丽堂皇,美观不绝,实乃凡人难以企及之地,钟楼川股竭成玉,满地金光不胜收。凌霄宝殿后殿内气氛凝重,甚势压抑。殿内,只有三人,其一,便是,掌控天庭神权,无上权威,神之领导者玉皇大帝。其二,在玉皇大帝对桌前,为其她脸露慈祥之色,穿戴凤雏绒冠,闭眼深思,人称太元圣母(王母娘娘)。其三,一袭长袍穿戴,银色胡须有着两尺来长,单手轻轻的放在桌面,叹下气息,人称太上老君。“凡间已过六百多年,我们先前计划好的事似乎让如来闹的不小呀。”玉帝说道。“呵呵,当初如来为在我天庭树立神威竟出此招,后还弄出个“安天大会”,害的我们天庭颜面扫地,凡间众神已然偏向西方势力。”老君说道。
  • 重生狂妃快躺下

    重生狂妃快躺下

    穿越异世,祸国妖孽?灵力被封印?人人诛之?不不不,解封印,契灵兽,神挡杀神,魔挡杀魔。等等,这个王爷是怎么回事?说好的冷漠高贵,少言冷语呢?天天缠着自己索吻求抱抱可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