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9700000086

第86章 嘉佑二年贡举群星璀璨的原因及其影响(4)

宋代翻译佛经的组织工作也较前代严密。夏竦《传法院碑铭》(卷二六)云:“(太宗)遣内侍郑守约肇营兹馆(指传法院),赐息斋、法天等宣译,命光禄卿汤悦等润文,法进等笔授、缀文,义学僧刍慧达等证义,高品王文寿等监译。由是究前轨,稽秘藏,依金刚界,挖种子坛,书字源,布圣位,三成藻饰,四事庄严。三藏主译于坛北,梵僧证梵义,证梵文;义学僧证义,刊定华字于左右;润文东南,以资笔削;监译西南,以肃仪律。新经既成,制跸临幸,赉物有品,诏赐金额。岁给餮钱一亿六十万,度僧十有一人。翻译之制,大备于兹。”宋代的很多大臣、词臣都参加过这一工作,宰相吕夷简奉制兼使,参知政事宋绶被诏润文,枢密使王曙、参知政事张洎、赵安仁、枢密副使杨砺、翰林学士晁迥、李维、朱昂、梁周翰、杨亿以及夏辣本人皆以学通儒、释,继司译润。

中日文化交流,宋代远逊于唐。在唐代,日本常派遣唐使来华,其成员有不少为世俗、僧侣学者。中国的着名文人如王维、储光羲、李白、刘禹锡等,都曾与日人唱和,留下了不少佳话。但从唐末五代起,直至整个宋代,日本政府停止了向中国派遣使节、留学生和学问僧,唐代中日文人相互唱酬的盛况,在宋代很少见到了。这与唐代以后中国国势渐衰是分不开的。中国人崇尚抑强扶弱,日本人是崇强蔑弱。现在大家都在讲改善中日关系,改善中日关系的根本出路是中国的自强不息。当中国强大到像现在美国的水平,中日关系自然就改善了。但宋代中日民间的文化交流仍在继续。太平兴国八年(983)日僧奝然与其徒五人,乘中国商人陈仁爽的商船至台州,次年即雍熙元年(984)到京城开封,献日本国的《职员令》、《王年代纪》;又携来《孝经》一卷、唐太宗子越王李贞《孝经新义》十五卷,皆金镂红罗标,水晶为轴。《王年代纪》是日本史书,有助于中国了解日本天皇的承传。太宗召见奝然,存抚甚厚,闻其国王一姓承传,臣下亦世袭,感慨道:“此岛夷耳,乃世祚遐久,其臣亦继袭不绝,此盖古之道也。中国自唐季之乱,宇县分裂,梁、周五代享历尤促,大臣世胄,鲜能嗣续。朕虽德惭往圣,常夙夜寅畏,讲求治本,不敢暇逸。建无穷之业,垂可久之范,亦以为子孙之计,使大臣之后,世袭禄位,此朕之心焉。”奝然善隶书,而不通华语,问其风土,但以书对云:“国中有五经书及佛经、《白居易集》七十卷,并得自中国。”奝然求往五台山、洛阳龙门访胜,许之,诏所过之地皆供食宿。又求印本《大藏经》,诏给之。雍熙二年(985),随台州宁海县商人郑仁德船归国,并撰成《入宋日记》四卷。端拱元年(988),郑仁德自日本还,奝然又遣弟子嘉因等来宋,进表称谢。

表文极富文采,足以体现中日两国的情谊,而日僧的中文水平几乎可与中国士人媲美。

咸平六年(1003),又有日僧寂照奉师源信之命,渡海来华向四明名僧知礼问天台教义,知礼《四明尊者教行录》卷四收有源信来函及知礼《答日本国师二十七问》。寂照继又入京,进金字《法华经》。王钦臣云:“祥符中,日本僧寂照来朝,后求礼天台山。先中令守会稽,寂照经由来谒。寂照善书迹,习二王,而不习华言,但以笔札通意。时长兄为天台宰,中令以书导之,兼赠诗云:“沧波泛瓶锡,几日到天朝?乡信日边断,归程海面遥。秋泉吟里落,霜叶定中飘。为爱华风住,扶桑梦自消。”既至天台,致书来谢,累幅勤至,其字体婉美可爱。”

除日僧来华外,也有一些中国僧人去日本传法。淳佑六年(995),宋僧道隆应日僧的邀请,率弟子数人东渡日本,创建长寺,宣扬禅风,颇受日本幕府及僧众的欢迎。景定元年(1260),道隆又写信回国,邀请普宁赴日,继道隆住建长寺,留日五年返宋。祥兴元年(1278),道隆卒于日本,日本幕府派神僧德隆、宗英入宋,迎请宋僧祖元赴日,主持建长寺,也受到日本僧俗的一致欢迎,成为日本圆觉寺的开山祖师。此外,赴日宋僧还有正念、士昙等人,他们对在日本传播佛教文化、促进中日文化交流都有贡献。

宋代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虽然把宋王朝同高丽隔离开了,但双方的使节、学子、僧侣、商人的往来远比中日为多。不仅中国文化向高丽传播,而且高丽文化也向中国传播,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从宋王朝建立到天圣末,高丽几乎每年都有使节入宋,宋王朝亦时有使节往高丽。自天圣九年至熙宁初,其间四十余年,由于契丹的阻隔,高丽未再向宋派遣使节。澶渊之盟后,宋王朝同契丹关系渐趋缓和,到了熙宁初年,高丽国君主王徽又特别向往中国,于是恢复了使节往来。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二云:

“王徽立,尝诵《华严经》,愿生中国。旧俗,以二月望张灯祀天神,如中国上元。徽一夕梦至京师观灯,若宣召然。遍呼国中尝至京师者问之,略皆梦中所见,乃自为诗识之曰:“宿业因缘近契丹,一年朝贡几多般。忽蒙舜日龙轮召,便侍尧天佛会观。灯焰似莲丹阙迥,月华如水碧云寒。移身幸入华胥境,可惜终宵漏滴残。”会神宗遣海商喻旨使来朝,遂复请修故事。”从此两国间使节往来又很频繁。因为高丽人好文,故宋王朝派人出使高丽,或派人馆伴高丽使节,都颇重其选,能入此选者也以为美差。元丰六年(1083)十二月,祭奠高丽国王使杨景略等奏辟李之仪为书状官。李之仪是诗、词、文皆佳的苏轼门人之一,其词清婉峭丽,不减秦观。这样一位人物伴使高丽,朝廷还要考试,下诏说:“缘高丽俗喜文,中夏词格,乃彼所视效,宜得问学博洽、用字整秀者,乃称兹选。”苏轼也曾被命出使高丽,后因大臣“惜其去”,未能成行,秦观《客有传朝议欲以子瞻使高丽,大臣有惜其去者,白罢之,作诗以纪其事》云:“文章异域有知音,鸭绿差池一醉吟。

颖士声名动倭国,乐天辞笔过鸡林。节旄零落毡吞雪,辩舌纵横印佩金。奉使风流家世事,几随浪泊海东岑。”前四句热情歌颂了苏轼对日(倭国)、韩(鸡林)的巨大影响。颖士指唐代萧颖士,日本遣使入唐,自陈国人愿以萧夫子为师。乐天指白居易,古朝鲜商人谓本国宰相每以百金换白诗一篇。后四句写苏家自古有出使传统(“奉使风流家世事”),“节旄零落”指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辩舌纵横”指苏秦佩六国相印。秦观此诗作于元佑年间,其实早在元丰年间苏轼已经“辞笔过鸡林”了。出身高丽名门望族的金觐,曾以苏轼兄弟之名为其儿子取名为金富轼、金富辙。徐兢云:“金氏世为高丽大族,自前史已载。其与朴氏族望相垺,故其子孙多以文学进。富轼体貌丰硕,面黑目露,然博学强识,善属文,知古今,其为学士所信服,无能出其右者。其弟富辙亦有时誉。尝密访其兄弟命名之意,盖有所慕云。”

高丽遣使入宋或派人馆伴宋使,也颇重其选,徐兢云(同上卷九):“高丽每中朝人使至,必遴择人才,或经朝贡者,以为馆伴。(李)之美即资谦(高丽相国)之子,风貌美秀,往尝入觐天阙,住馆累月,国事无巨细悉禀之。之美处决,莫不中礼,进趋详雅,绰有华风。每言及朝廷,有眷眷倾葵之意,其忠诚亦可嘉尚云。”

在宋代,中国与印、日的文化交流主要是佛教文化的交流,中国同高丽的文化交流则不限于此。高丽常派留学生来中国求学、应举,学成后有的归国,有的就留在中国做官。淳化三年(992),太宗亲试诸道贡举人,赐高丽宾贡进士崔罕、王郴及第,授将仕郎、秘书郎,遣还本国。四年(993),高丽上谢表云:“丰其馆谷之资,勖以艺文之业。去岁高悬轩鉴,大造鲁儒。郴、罕接武泽宫,敢萌心于中鹄;滥巾英域,空有志于羡鱼。陛下以其万里辞家,十年观国,俾登名于桂籍,仍命秩于芸台。悯其怀土之心,慰以倚门之望,别垂宸旨,令归故乡。玄造曲成,鸿恩莫报。”表文充满了对宋王朝的感谢之情,仅从文学角度看,也是一篇富有文采的四六文。金行成在中国进及士第后,就在中国做官,累官至殿中丞,通判安州。

高丽除派遣留学生来中国求学外,还有不少僧侣来中国学佛。最有名的是元丰末和元佑初的高丽僧统义天。他原为高丽文宗第四子,出家乞遍游丛林,问法学道。僧统在华期间,中国给予他很高的礼遇,元丰七年二月神宗曾下诏说:“高丽王子僧统从其徒三十人来游学,非入贡也,其令礼部别定傧劳之仪。”所定“傧劳之仪”规格颇高,这完全是破格接待。

宋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最突出的特点是汉籍的大量外传。宋以前,中国典籍基本上靠手抄,连中国人自己要得到一部书都很困难,对外传播更微乎其微。宋代刻书业很发达,官府如中央各殿、院、监、司,地方各路茶盐司、安抚司、提刑司、转运司、府学、州学、县学,皆用公帑大量刻书;寺院、道观、祠堂亦集资刻书;私人如家垫、书坊也用个人资金刻书。由于刻书很多,因此,大量图书通过公私渠道流传到国外和中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政权所统辖的地域。宋王朝对此虽有一些限制,但限制未必生效,主要是限制涉及国家机密的诏令、奏议、策论等的外传,对各国索取其他图书,宋王朝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的。流传到高丽的宋代典籍,包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经部有《周易》、《尚书》、《诗经》、《左传》、《礼记》、《周礼》、《孝经》、《论语》等九经;史部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北史》以及历日、地理书;子部有诸子、阴阳书、大型类书《册府元龟》、医书《圣惠方》;集部有大型总集《文苑英华》等。可以说,宋以前的中国主要典籍及宋代编印的大型图书如《册府元龟》、《文苑英华》、蜀版《大藏经》等都已流传到高丽。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

    文选含选主小传、导读(概述)、正卷(哲学;人生卷与艺术;文学卷)三部分。在时间上限各选主49年前的论文。编选思想上着重突出他们的人生美学特色。力求雅俗共赏、学术与市场兼顾。
  • 当代励志散文经典

    当代励志散文经典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清徽吟

    清徽吟

    本书为作者的诗词作品结集。共收集作者新近创作诗词作品300余首,或写景,或写人,或写情,或写事,内容丰富,品味高雅,思想内涵深刻,其中一些诗词配以相应的书法作品,各具特色。二者相得益彰,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并重。
  • 晋江六十年戏剧选

    晋江六十年戏剧选

    晋江的戏剧种类多,戏剧市场大,戏剧创作水平高。本书收入徐书纪、陈述、庄长江、伍经纬、高永清、林衍初、张家羌等人的剧作8部。入选剧目或在国家、升级荣获大奖的,或演出场次多、观众人数多、覆盖地域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或对振兴戏剧、改变剧团面貌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能对晋江戏剧过去和现状起到窥一豹而见全斑的效果。
  • 战地记者:他们让战争更真实

    战地记者:他们让战争更真实

    战地记者,一个着勇敢的职业,一个代表着荣耀的职业,一个体现人性的骄傲的职业,一个无惧于生死的职业残酷的战争时时有,战地记者处处在。他们因为无畏,因为敬业,毅然奔赴战争最前线,接受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其中必定有许多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书介绍了当代著名战地记者的非凡经历,他们无畏的精神、卓越的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书以真实性、新性性、宏大性、可读性和流畅性的手法全方位地展现了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物形象。
热门推荐
  • 现代除妖师

    现代除妖师

    玉小七,毕业于兰陵修仙圣地的毕业生;宫以承,标准的富三代。但是身份确是古虹的毕业生!古虹和兰陵从来都是竞争对手,从招生开始,到毕业生的能力,教学氛围,师资力量。他们都是竞争对手。两个人在一起,一起接任务,一起比拼!只是有一天,玉小七却什么都不知道,就被当成了宫家的未来媳妇。可是不想,他们二人的事身世,确实背道而驰的。玉小七的身份是魔族的后裔,让她不得已离开了宫亦承。玉小七和宫以承发生误会,玉小七重返魔族。想要化解这一切的玉小七,在逼婚的当天。她不仅知道宫以承要给自己下毒,而且还自己给自己下了毒。玉小七死了,而这一切都结束了......
  • 前生4

    前生4

    青年女作者王晓燕最新长篇小说《前生》,以其特有的视角与简练的文笔将一个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把都市里职业男女的爱恨情仇描写的淋漓尽致。评论家称,在这样一个小说家已经被贬为毫无意义的故事复述者的年代里,王晓燕所坚持的叙述方向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之外的寓意与叙述的技巧,其作品叙事诡秘,没有随传统或流行叙事的方式而自成格调。
  • 慢穿之心愿清单

    慢穿之心愿清单

    系统:“宿主,那位小姐姐的愿望是攻略男神...”前川:“我知道啊。”系统:“那你怎么在毁灭这个世界...”宿主:“哦,因为男神已经被攻略,这个世界......”前川嗜血一笑“我看不惯。”系统:“看不惯就毁灭?!啊啊啊宿主,我知道你喜欢装逼,现在已经装成大逼了,so毁灭世界什么的放弃吧,我会被主神解雇的!!!”前川:“没事,我罩你,看本宿主带你装逼上天见小仙女~”
  • 夙凰阙

    夙凰阙

    一段恩怨纠缠的情,谁的爱恨执迷不悟?一个不该出现的人,乱了谁眼入了谁心?一场羡煞世人的嫁,火红嫁衣是谁的愿?一曲真假难辨的戏,谁一入戏不能自拔?一场假意真言的局,终抵不过明枪暗箭?重楼旧阙,举步维艰,利刃深渊,谁以身试险。风云乍起,迷雾四野,愈演愈烈,谁记得赴约。一张散落残篇,终被大雪覆灭。有人越走越远,落幕由谁来演。ps.赢烬不讲史实只讲故事不喜政事只关风月,带你们走进人心爱恨对错是非黑白的百般纠缠与错乱。
  • 凉风榆离

    凉风榆离

    “有生之年,誓死娇宠。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他邪魅一笑,眼底却是一片柔情和宠溺。她调皮的会心一笑:“我若是不要呢?”“陌、千、羽!”他咬牙切齿道。“哈哈哈…”意识到危险的来临,不管三七二十一,跑为上策!他,东灵国三皇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自以为傲的自持力在遇到她后却不堪一击。她,水寒宫宫主,美丽狡黠,没有她不敢做的事,只有她不想做的事。正是因为她的率真可爱,惹得多人争抢。邻国太子,青梅竹马,镇国将军……他眯了眯丹凤眼:“抢?来人给我阉了他们!”
  • 无限贴身校花

    无限贴身校花

    项杰,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本想平淡的过完自己的学生生涯,但是…一次意外的相遇,一个神秘的黑衣人,还有贴身的校花,从此他便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焦点。吊打小东瀛、拆迁自由女神像、带着校花在埃菲尔铁塔上看星星…他,是一个美丽的神话。
  • 世界著名家族教子羊皮卷

    世界著名家族教子羊皮卷

    本书精选世界上著名家族教子家训编著成书,让读者学习和领悟教育孩子的杰出方法。主要内容分为:品行、真爱、智慧、勇气、心理、成功六个章节。
  • 我得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得最熟悉的陌生人

    要用眼看清事实的真相······诉了一对相爱的恋人,他们俩是完全不同两个世界的陌生人,因他拨错寻呼机号码而认识的陌生人,陌生的他和陌生的她相爱了,在旧社会旧思想的年代,她出生在封建迷信、重男轻女的村落,她出生在封建迷信、重男轻女的家庭一个文盲的家庭,他们苦苦的挣扎她们的爱……她那娇小软弱略带沙哑的声音,让他感觉得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只想把她当作妹妹好知己,友谊早已很深厚深厚了,其实爱已经埋在彼此的心里很深很深,他们日久深情,爱在心里越来越浓,在他们爱的最快乐最深的时候她的父母、奶奶,用一种很荒唐的理由(封建迷信)无情将他们撤散。
  • 总裁大人,慢慢来

    总裁大人,慢慢来

    误惹总裁,假戏变成了真做,宣小小包袱款款地跑路,再见面已是五年后。那个明明冷血的男人引诱道:“跟我回家,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宣小小抱着自己的宝宝:“我已经结婚了,看!”某男挑眉接过孩子:“正好,宫家需要继承人,买一送一,不亏。”
  • 暖流

    暖流

    描写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的奋斗过程,给人一种草根也可奋斗成功的励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