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9700000049

第49章 理学家张载、吕大钧、程颢与朱光庭(5)

程颐极不喜为诗,以为诗歌即使达到杜甫那样的境界,也终究不过为“闲言语”,不当于此耗费心力(卷一八):“或问诗可学否。曰:“既学时,须是用功方合诗人格。既用功,甚妨事。古人诗云:“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又谓:“可惜一生心,用在五字上。”此言甚当。先生尝说王子真(筌)会寄药来,某无以答他,某素不作诗。亦非是禁止不作,但不欲为此闲言语。且如今言能诗无如杜甫,如云“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如此闲言语,道出做甚?某所以不尝作诗,今寄谢王子真诗云:“至诚通化药通神,远寄衰翁济病身。我亦有丹君信否,用时还解寿斯民。”子真所学只是独善,虽至诚洁行,然大抵只是为长生久视之术,止济一身,因有是句。”此言“某素不作诗”,《褉饮诗序》(卷九)亦言“不能赋诗”:“颍川陈公廙始治洛居,则引流回环,为泛觞之所。元丰乙未,首修褉事,公廙好古重道,所命皆儒学之士。

既乐嘉宾,形于咏歌,有不愧山阴(王羲之)之句。诸君属而和者,皆有高致。野人程颐不能赋诗,因论今昔之异而为之评。”

如果说在理学方面程颐比其兄更为系统深入,那么在文学上他则远逊于颢。《全宋诗》收颢诗五十八篇,而收颐诗仅六篇,只有颢诗的十分之一。颢诗可读者不少,而颐诗几乎都是说教之作。如《睢阳五老图》的“惟我潜心于《易》理,备知先哲应时看”之类。

第六节 “以讽谏为诽谤”的朱光庭

朱光庭(1037-1094)字公掞,河南偃师(今属河南)人。幼好学,十岁能属文,赋诗有警句。嘉佑二年进士及第,调万年县主簿。迁临晋县令,徙虢略、修武、垣曲诸县令。代还,改着作佐郎,辟为庆州判官。神宗召对,问:“中外有所闻乎?”对曰:“陛下即位以来,更张法度,臣下行之,或非圣意,故有便有不便。诚能去其不便,则天下均被福矣。”除签书河阳判官事,徙湖州判官。

哲宗即位,用司马光荐,召为左正言,首辨大臣忠邪,又请天子燕闲与儒臣讲习,罢提举常平司官,不散青苗钱,广储蓄、备水旱,太学置明师以养人材,论奏无虚日。迁左司谏,改左司员外郎,拜侍御史,论劾蔡确之罪,蔡确贬新州。拜右谏议大夫,迁给事中。以论事求补外,出知亳州。复召为给事中,坐封还刘挚免相制,落职知亳州,徙潞州。绍圣元年,卒于官,年五十八。后入元佑党籍,追贬柳州别驾。着有奏疏文集,今已佚。事迹见范祖禹《集贤院学士知潞州朱公墓志铭》(《范太史集》卷四三)、《宋史》卷三三三本传。

朱光庭少时从孙复学《春秋》,又受学于胡瑗,告以为学之本主于忠信,终身力行之。后又从程颢、程颐二先生于洛阳,以致知格物为进道之门,正心诚意为入德之方。尝谓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唯孔孟为然,故力排异端,以扶圣道。元佑元年二月他曾上奏,乞以程颐为讲官,称“颐道德纯备,学问渊博,材资醇正,有中立不倚之风;识虑明彻,至知几其神之妙。言行相顾而无择,仁义在躬而不矜。若用斯人,俾当劝讲,必能辅养圣德,启迪天聪,一正君心,为天下福。”又云:“颐究先王之蕴,达当世之务,乃天民之先觉,圣代之真儒。俾之日侍经筵,足以发扬圣训;兼掌学校,足以丕变斯文。”又撰《明道先生论》云:

先生之学,以诚为本。仰观乎天,清明穹窿,日月之运行,阴阳之变化,所以然者,诚而已。俯察乎地,广博持载,山川之融结,草木之蕃殖,所以然者,诚而已。人居天地之中,参合无间,纯亦不已者,其在兹乎!盖诚者,天德也。圣人自诚而明,其静也渊停,其动也神速。天地之所以位,万物之所以育,何莫由斯道也。先生得圣人之诚者也。自始学至于成德,虽天资颖彻,绝出等夷,然卓然之见,一主于诚。故推而事亲则诚孝,事君则诚忠,友于兄弟,则绰绰有裕;信于朋友,则久要不忘。修身慎行,则不愧于屋漏;临政爱民,则如保乎赤子。非得夫圣人之诚,孰能与于斯?才周万物而不自以为高,学际三才而不自以为足,行贯神明而不自以为异,识照古今而不自以为得。至于六经之奥义,百家之异说,研穷搜抉,判然胸中。天下之事,虽万变交于前,而烛之不失毫厘,权之不失轻重。凡贫贱、富贵、死生,皆不足以动其心,真可谓大丈夫者。非所得之深,所养之厚,能至于是欤?呜呼!天之生斯人,使之平治天下,功德岂小补哉?方当圣政日新,贤者汇进,殆将以斯道觉斯民,而天夺之速,可谓不幸之甚矣!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自孟轲以来,千有余岁,先王大道,得先生而后传,其补助天地之功可谓盛矣。虽不得高位以泽天下,然而以斯道倡之于人,亦已较着。其闲见而知之,尚能似之,先生为不亡矣。

元佑初,由于同反新法,苏轼兄弟都有《次韵朱光庭初夏》、《次韵朱光庭嘉雨》诗,可见他们与朱有唱和。但后来由于洛蜀党争的形成,变得势不两立。朱光庭是洛蜀党争中洛党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洛党骨干。苏轼在《试馆职策问》(卷七)中曾说:

“欲师仁祖之忠厚,而患百官有司不举其职,或至于媮(苟安);欲法神考之励精,而恐监司守令不识其意,流入于刻(刻薄)。”元佑元年十二月,朱光庭上奏乞正学士院策题撰者之罪:“臣以谓仁祖之深仁厚德,如天之为大,汉文不足以过也。神考之雄才大略,如神之不测,宣帝不足以过也。后之为人臣者,惟当盛扬其先烈,不当更置之议论也。今来学士院考试不识大体,以仁祖难名之盛德,神考有为之善志,反以偷、刻为议论,独称汉文、宣帝之全美,以谓仁祖、神考不足以师法,不忠莫大焉。伏望圣慈察臣之言,特奋睿断,正考试官之罪,以戒人臣之不忠者。”苏轼反驳说,所谓媮与刻,是专指现在的百官有司及监司牧守不了解师法先帝的本意,以致苟安或刻薄,并非指先帝苟安或刻薄,“文理甚明,灿若黑白”。高太后也说,仔细看苏轼文意,是指今日百官有司、监司守令而言,并非讥讽祖宗。高太后说了话,这一公案本应了结,但对苏轼的攻击并没有停止。苏轼在《乞郡札子》(卷二九)中说,神宗朝李定、舒亶等诬他诽谤朝廷,还有近似的地方,即“以讽谏为诽谤”;现在则是“以白为黑,以西为东”,连“近似”都说不上了。

在是否恢得诗赋取士问题上,他与苏轼的观点也是对立的。

元佑初,司马光废除了王安石专以经义论策取士的制度,恢复了诗赋明经各科。苏轼专门写了《复改科赋》,批评经义取土,歌颂诗赋取士。朱光庭《请用经术取士奏》云:“臣窃以圣朝用经术取士,冠越前代,止是不当专用王安石之学,使后生习为一律,不复穷究圣人之蕴,此为失矣。若谓学经术不能为文,须学诗赋而后能文,臣以为不然。夫六经之文,可谓纯粹浑厚,经纬天地,辉光日新者也。今使学者不学纯粹浑厚辉光六经之文,而反学雕虫篆刻童子之技,岂不陋哉?甚非圣朝之美事。”

《全宋诗》卷七六三辑得朱光庭诗二首,一为七律《题福昌寺南轩东壁》,一为七绝《华清偶成》:“骊山秀色古今同,尽入诗人感慨中。只徇《霓裳》一曲乐,不知天下乐无穷。”都无突出特色。

第七节 程门四先生

《宋史·吕大防传》:“大临字与叔,学于程颐,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在程门号四先生。”危素《游先生文集目录后记(丙子)》

论宋代理学源流云:“昔河南二程子之门,英才甚多,其卓然着称者,则有谢显道(良佐)、尹彦明(焞)、杨中立(时)洎先生四人而已。”无吕大临而有尹焞。下并论之。

一、“好学修身如古人”的吕大临

吕大临(1046-1092)字与叔,时称芸阁先生,蓝田(今属陕西)人,吕大防弟。学于张载、程颐,通六经,尤精《礼》学。元佑中,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七年,范祖禹举荐其“好学修身如古人,可备劝学”,未及用而卒,年四十七。着有《礼记传》十六卷(存)、《考古图》十卷(存)及《玉溪集》等。事迹见《朱子语类》卷一○一,《宋史》卷三四○《吕大防传》附传。

作为理学家,其现存作品多为宣扬理学而作,如《中庸后解序》、《明微论》、《建官正官论》、《举辟论》、《任贤使能论》、《养才论》、《风俗议》、《善俗论》、《财用论》、《与程正叔书》、《三原县学记》、《克己铭》、《横渠先生行状》、《明道先生哀词》、《祭李龥文》等。或为反驳异端而作,如《考古图后记》:“庄周氏谓儒者逐迹丧真,学不善变,故为轮扁之说,刍狗之谕,重以《渔父》、《盗跖》诗礼发冢之言,极其诋訾。夫学不知变,信有罪矣;变而不知止于中,其敝殆有甚焉。以学为伪,以智为凿,以仁为姑息,以礼为虚饰,荡然不知圣人之可尊,先王之可法。克己从义谓之失性,是古非今谓之乱政,至于坑杀学士,燔爇典籍,尽愚天下之民而后慊。由是观之,二者之学,其害孰多?”

吕大临很重视选举之法,元佑元年《论选举六事奏》云:“臣窃惟古之长育人才者,以士众多为乐;今之主选举者,以士众多为患。古之以礼聘士,常恐士之不至;今之以法抑士,常恐士之竞进。古今岂有异哉,盖未之思尔。夫为国之要,不越得人以治其事而已。如为治必欲得人,惟恐才之不足,不患乎众多也;如治事皆任其责,惟恐士之不至,不忧乎竞进也。今也取人而用,不问其可任何事;任人以事,不问其才之所堪。如此而欲得人而事治,未之有也。今欲立士规以养德厉行,更学制以量才进艺,立贡法以取贤敛才,立试法以试用养才,立辟法以兴能备用,立举法以覆实得人,立考法以责任考功,其事目之详具于后。”其下即为士规、学制等的具体内容,并云:“试法之立,足以区别能否,不致多容滥进;辟法之立,使官长自择僚佐,足以深任其责;举法之立,使在上者多知人才缓急之用,不患乏人;考法之立,使非才者不敢幸进,无功者不可苟容。仕路之清,无越于是。”

谢汲《四六谈麈》云:“程门高弟如逍遥公(谢良佐)、杨中立(时)、游定夫(酢),皆工四六,后之学者乃谓谈经者不习此,岂其然乎?”吕大临亦谈经者,亦工四六,其《明道先生哀词》,就是一篇四六哀辞。首言此前儒学不行,异端争衡:“呜呼!去圣远矣,斯文丧矣。先王之流风善政,泯没而不可见;明师贤弟子传授之学,断绝而不得闻。以章句训诂为能穷遗经,以仪章度数为能尽儒术,使圣人之道玩于腐儒讽诵之余,隐于百姓日用之末。反求诸己,则罔然无得;施之于天下,则若不可行。异端争衡,犹不与此。”次言程颢的贡献:“先生负特立之才,知《大学》之要,博文强识,躬行力究,察伦明物,极其所止,涣然心释,洞见道体。”能造约:“其造于约也,虽事变之感不一,知应以是心而不穷;虽天下之理至众,知反之吾身而自足。”能致一:“其致于一也,异端并立而不能移,圣人复起而不与易。”能养成:“其养之成也,和气充浃,见于声容,然望之崇深,不可慢也;遇事优为,从容不迫,然诚心恳恻,弗之措也。”自任重:“其自任之重也,宁学圣人而未至,不欲以一善成名;宁以一物不被泽为己病,不欲以一时之利为己功。”自信笃:“其自信之笃也,吾志可行,不苟洁其去就;吾义所安,虽小官有所不屑。”末谓程颢卒,门人皆以自得名其学,但其学实不可名:“夫位天地,育万物者,道也;传斯道者,斯文也;振已坠之文,达未行之道者,先生也。使学不卒传,志不卒行,至于此极者,天也。先生之德,可形容者,犹可道也;其独智自得,合乎天,契乎先圣者,不可得而道也。元丰八年六月,明道先生卒。

门人学者皆以所自得者名先生之德,先生之德未易名也,亦各伸其志尔。”

其诗好发议论,也有理学气,但多可成诵。如《北郊》:“村北硗田久废耕,试投嘉谷望秋成。天时地力难前料,万粒须期一粒生。”种万粒而得一粒,农家够艰辛了。其《送刘户曹》(同上)云:“学如元凯方成癖,文似相如反类俳。独立孔门无一事,惟传颜氏得心斋。”称美刘户曹不像杜预(字元凯)那样专心传注之学,有《左传》癖;也不像司相如那样追求文采,其赋类俳,而是像颜渊那样能得孔门心学。《寒食道中》云:“漠漠云浓阴欲坠,迢迢远路马行迟。春风境界无边畔,花下游人恐未知。”同样的春景,行人与游人是会有不同感受的。

同类推荐
  • 爱我海南三字经

    爱我海南三字经

    一部面向青少年的乡土教材,一部爱国爱乡的通俗读本,一部倾情讴歌海南的经典诗作。爱乡,海南人永恒的情结;爱乡,海南人永恒的美德;爱乡,海南人永恒的文化。正是这种“爱乡情结”,使千千万万海南之子扎根海南,苦创伟业,成为栋梁之材;它更是一种信念,维系着世世代代海南外出谋生创业的海南人,使他们精诚团结,纷至沓来,为家乡的美好未来献策出力。
  •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青藏高原,动物乐园。静如秋水,暴似杀场。有乐有忧,生生死死。谁来主宰,令人思量……
  • 有根的文学

    有根的文学

    本书主要寻找并系统认识了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儒家、道家、佛家文化及民间文化。这些寻根文学作品表现了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精神、心理的塑形和影响,也写出了作家们对文化转换过程中的焦虑状态。
  •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冯梦龙编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4)。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天悼

    天悼

    一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一个英才群起的时代这一天一个男孩来到了这世间一人一竹伞,踏遍天地,寻找远古之殇
  • 情迷美人鱼

    情迷美人鱼

    美人鱼,大家都憧憬过得美丽生物,半鱼半人,长发飘飘,身形姣好,美丽善良,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遇见了人鱼,你会做些什么呢?人鱼真的像童话里写的一样如此美好吗?当你有机会可以一睹人鱼的风采,并且有机会与人鱼近距离接触时,或许,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种感觉吧。
  • 林则徐大漠履险(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林则徐大漠履险(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以林则徐专门记述这段经历的《已巳日记》为线索,以历史演义的手法表现了林则徐在浩瀚的大漠与神秘的绿洲中的种种奇遇。情节曲折跌宕,人物特异,风情民俗另类,是一部集文学性、知识性与可读性为一体的长篇历史小说。
  • 翰林要诀

    翰林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学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文学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恐怖俱乐部

    恐怖俱乐部

    当你夜晚独自走在街上的时候,请注意身边熟悉的楼是否还在,因为,恐怖俱乐部是开在任何地方的。如果消失,再次出现,那么,请注意,不要靠近,因为,你,很可能就是俱乐部所选定的人!
  • 三少与三千金的恋爱之路

    三少与三千金的恋爱之路

    男主:我今天就要走了你会等我十年吗?女主:嗯我会的,十年后我们在见。男主:嗯,十年后在见。女主:嗯!男主:再见了!
  • 九天莲女

    九天莲女

    爱,并不是要朝夕相对,只要能看同一花开花落,守护心里的净地,足矣。每一次看到瑶池清荷,就念起那朵小紫荷,她说,她来自九天。每次侍从问他,是否后悔当时没有紧握她的手,他说,无悔。是啊,无悔,他是,她亦是。从意识觉醒那一刻起,她就知道,她不可以和他白首,只因她是九天莲女,唯一一个可以自称为朕的女子之女,而他甘愿为臣,并非为了权力,仅仅因为是她的臣,仅仅为了守护她想守护的东西。“清轩,朕来接你了,可愿随我踏遍万里山河?”“我愿!”那一刻他笑了,这是所有神第一次看到他笑,只是为了一个人,那个可以自称为朕的女子·····
  • 落魄千金,老公别太坏

    落魄千金,老公别太坏

    那一夜瓢泼大雨,“求求你,求求你让我见见我爸爸。”她跪在别墅外,等来的是永远的遗憾,“陶桃,算计我的人,都得生不如死!”从此她再无踪迹,他的记忆里只留下她的哭泣。高台上她衣着清凉,他紧握双拳青筋暴怒。“为了钱,你已经下溅到这个地步!”她只是平静的看着他的眼,轻轻点头。“好,我成全你……”后来的后来,她用了最决绝的方式离开他,之后的每个夜里,他再也无法入睡,因为梦里,她总会挣扎着呼喊,“远哥哥,鱼儿咬得我好疼,快来救我!”世间的爱情,若是命中注定,哪怕相识太早,哪怕相爱太迟,终会幸福!新人一枚,求收藏,求留言~~多多支持,么么哒~~
  • 幽默沟通学:零距离制胜的口才秘籍

    幽默沟通学:零距离制胜的口才秘籍

    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聪颖,是一种机敏。幽默是一种才华,一种力量,是一种艺术。幽默是引发喜悦和快乐的源泉,幽默是协调自我和社会关系的灵丹妙药。凡是幽默的人,无不具备一种俯瞰茫茫人世的洞察力。一个风趣幽默、具有出众口才的人,不管是人际沟通、商业谈判、职场演说、还是谈情说爱,都会让人们刮目相看,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学会了幽默沟通的方法,我们在跟人交往时就能够如鱼得水,在轻松一笑中解除一天的烦、累,让言辞多趣味,幽默到心田,我们的人生也会拥有更多的乐趣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