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9700000013

第13章 权同知贡举王珪、梅挚、韩绛、范镇(1)

嘉佑二年除以欧阳修为知贡举外,还以王珪、梅挚、韩绛、范镇为同知贡举,他们也是北宋的文学名家。

第一节 事业文章兼美的大手笔王珪

王珪(1019-1085)字禹玉,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庆历二年,进士甲科及第,通判扬州。宋马永卿《真子》卷一云:

“王禹玉年二十许,就扬州秋解。试《瑚琏赋》,官韵“端木赐为宗庙之器”。满场中多第二韵用木字云:“唯彼圣人,粤有端木。”而禹玉独于第六韵用之:“上睎颜氏,愿为可铸之金;下笑宰予,耻作不雕之木。”则其奇巧亦异矣哉!”此赋原文已佚,无从知其全貌。自唐以律赋取士,已限字为韵,然其韵数多寡、平仄、次序并无定格。至宋太平兴国三年九月,始诏礼部试进士律赋,并以平仄依次用韵,但也有不依次的,王珪此赋就未完全依次用韵,反比依次用韵者为好。

召直集贤院,为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累官知制诰、知审官院,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引《蔡宽夫诗话》云:“庆历二年,欧阳文忠公为别头试官,王文恭公预荐。至嘉佑初,文忠在北门,文恭亦同院,仍同知贡举,故文恭公诗有“十五年前门下客,最荣今日预东堂”之句。座主门生同列,固儒者盛事,而玉堂尤天下文学之极选,国朝以来,惟此二人,前此所未有也。”

神宗即位,迁翰林学士承旨。熙宁三年,拜参知政事。九年,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官制行,由礼部侍郎超授银青光禄大夫。五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是年五月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王珪着有《华阳集》一百卷,又有《王岐公宫词》一卷,已佚。今本《华阳集》六十卷,为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中辑出。事迹见《东都事略》卷八○、《宋史》卷三一二本传。

许光凝《华阳集序》云:“夫贤者之处世,所可贵于天下者,不过事业、文章而已,然鲜或兼之。昔绛侯(周勃)有诛吕之功,而贻少文之诮;博陆(霍光)有立宣之绩,而被不学之议,则事业非不着也。(司马)相如以凌云之赋,游金门而无闻;(柳)宗元擅作者之称,均司马而贬死,则文章非不工也。岐国王公,弱冠登甲科,不出都城,致位宰相。当熙宁、元丰之际,翊戴圣主,比隆尧舜。盖自嘉佑之初,与欧阳永叔(修)、蔡君谟(襄)更直北门,声名振于一时,学者尤所师慕。每一篇出,四方传诵之。后虽当轴处中,朝廷有大典册,必命公为之,则事业文章,可谓兼之矣。公少登显途,未尝迁谪。故平生着述,多代言应制之文,而无放逐无聊感愤之作。仁宗尝称公文有体,英宗尝谓辅臣学士唯王珪能草制。神考每有圣作,多令公视草。尝奉述高康王(康王高继勲)、卫王(卫王高琼)碑,天语称以“真大手笔”。进仁、英二帝纪,批诏以比班、马。”

王珪以文学致位通显,在翰苑几二十年,其文辞闳侈瑰丽,自成一家。现存文章主要为制诰、章表、墓铭、青词、疏文,大多为应制而作,辞藻华美,骈俪工巧,多台阁气。《康熙御制文第三集》卷三八对其制多有称许,如称其《赐吴奎免恩不允诏》“渊然古色”;《戒谕夏国主诏》“辞不过严而简洁有体”。其《贺老人星见表》云:“金行贯叙,颢气肃乎西成;珠纬躔空,祥辉丽乎南极。……乾文朗润,宵景澄夷。”又有“荐人君之寿,既稽元命之图;表天下之安,又载西京之志。”宋王应麟《辞学指南》称“一时庆语,无出其右”。王铚云:“四六贵出新意,然用景太多而气格低弱则类俳矣。唯用景而不失朝廷气象,语剧豪壮而不怒张,得从容中和之道,然后为工。”并举王珪所作《慈圣皇后山陵使掩圹慰表》的“雁飞银汉,虽阅景于千龄;龙绕青山,终储祥于百世”为例。

其诗喜用金玉锦绣字,好为富贵人语,时人有“至宝丹”之讥,刘攽《中山诗话》云:“王岐公诗嘉用金玉珠譬,以为富贵,其兄谓之至宝丹。”这与他一生富贵是分不开的,葛立方云:“言居富贵之中者,则能道富贵语,亦犹居贫贱者,工于说饥寒也。王岐公被遇四朝,目濡耳染,莫非富贵,则其诗章虽欲不富贵得乎?

故岐公之诗当时有“至宝丹”之喻,如“宝藏发函金作界,仙醪传羽玉为台”,“梦回金殿风光别,吟到银河月影低”等句甚多。”

但王珪诗不是“至宝丹”所能完全否定,也有气势宏伟之作,如《奉诏赴琼林苑燕饯太尉潞国文公出镇西都》:

都门秋色满旌旗,祖帐容陪醉御卮。

功业迥高嘉佑末,精神如破贝州时。

匣中宝剑腾霜锷,海上仙桃压露枝。

昨日更闻褒诏下,别刊名姓入烝彝。

首联写琼林宴,“此诗第一句便见体面之大,若非上公大僚,讵敢于都门而张旌旗耶?此余人所不可当也”。颔联颂其文治(首陈建储之策)武功,实隐括唐白居易《侍中晋公欲到东洛,先蒙书问,期宿龙门。思往感今,辄献长句》中的“闻说风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时”,而用典精当,气象宏阔,《载酒园诗话·王珪》称其“形容老壮,果不入俗,固一诗之冠”。

其《呈永叔书事》(卷三)云:

诏书初捧下西厢,重棘连催暮钥忙。

绿绣珥貂留帝诏,紫衣铺案拜宸香。

卷如骤雨收声急,笔似飞泉落势长。

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

这是嘉佑二年礼部贡举时的倡和诗,以“卷如骤雨收声急,笔似飞泉落势长”写应试士子的答卷,十分形象生动。王珪弱冠甲科及第,出欧公门,故有“十五年前出门下”语。短短十五年就由欧公门下士而与之同知贡举,升得够快了。方回《瀛奎律髓》卷二评此诗云:“岐公诗多富贵语,惟如此富贵人能为之。”

其诗也有以清爽为人称道者,如《梅花》(卷一)诗云:

冷香疑到骨,琼艳几堪餐。

半醉临风折,清吟拂晓观。

赠春无限意,和雪不胜寒。

桃李有惭色,枯枝试并栏。

首联写梅,中二联写赏梅,末联以桃李反衬,方回评云:“其香到骨,其艳堪餐,起句十字已不苟。中二联皆清爽,不可以至宝丹忽之也。”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华阳集》提要的评价是较为客观的:“其诗以富丽为主,故《王直方诗话》载时人有至宝丹之目,以好用金玉锦绣字也。然其掞藻敷华,细润熨贴,精思锻炼,具有炉锤名贵之篇实复不少,正不独葛立方、方回所称《明堂庆成》、《上元应制》诸篇为工妙独绝矣。”

王珪之子王仲修(生卒年、字号不详)亦能诗文。仲修,熙宁三年进士。八年为崇文院校书、同知太常礼院。元丰七年擢着作佐郎。王珪因议建储事,坐追贬万安军司户参军。元符三年,仲修为诉冤屈,珪尽复故官赠谥。仲修着有《宫词》一百首,辞藻华美,收入宋刻本《四家宫词》。事迹见《东都事略》卷八○、《宋诗纪事》卷二九。

第二节 以《五瘴说》讥刺官场的梅挚

梅挚(995-1059)字公仪,成都新繁(今四川新都)人。天圣五年进士,为大理评事,知蓝田上元县,徙知昭州,通判苏州。庆历四年,擢殿中侍御史,以数见灾异进奏《变戒》(《长编》卷一五四),谓“王总群吏,如岁四时,有不顺则省其职。今日食于春,地震于夏,雨水于秋,一岁而变及三时,此天意以陛下省职未至而丁宁戒告也”。徙开封府推官,迁判官。改度支判官,进侍御史,兼侍御史知杂事,权判大理寺,擢户部副使。七年,因曲宴事降知海州,徙苏州。召入,为度支副使。皇佑三年,出为陕西都转运使。

还判吏部流内铨,知滑州。勾当三班院,嘉佑二年同知贡举。累迁右谏议大夫,出知杭州,移江宁府。欧阳修《有美堂记》(卷四○)云:“嘉佑二年,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梅公出守于杭。

于其行也,天子宠之以诗,于是始作有美之堂,盖取赐诗之首章而名之,以为杭人之荣。然公之甚爱斯堂也,虽去而不忘,今年自金陵遣人走京师,命予志之,……若乃四方之所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人众,为一都会,而又能兼有山水之美,以资富贵之娱者,惟金陵、钱塘。”嘉佑四年,徙知河中府,卒(《乾道临安府志》卷三),年六十五。

着有奏议四十余篇,又有诗集。今存《梅谏议集》一卷,收入《两宋名贤小集》。事迹见《东都事略》卷七五、《宋史》卷二九八本传。

挚性淳静,不为矫厉之行,政如其人,平居未尝问生业,喜为诗文。其《五瘴说》是他景佑初知昭州(今广西平乐)时作。瘴指瘴气,岭南山林中湿热蒸郁、致人疾病之气,仕于岭南者皆畏惧。作者却认为:“载之传曰:天有六气,淫则生疾,阴阳风雨晦明,此其常也。且二气(阴阳)之大,生育万物,各遂其宜,焉有异于南北而戕人乎!盖人自暴自残之耳。”他提出仕有五瘴:“予谓仕有五瘴之患,避之犹未能也。若夫急征暴敛,剥下以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晨昏荒宴,废弛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盛陈姬妾,以娱声色,此帷薄之瘴也。有一于此,民得以怨之,神得以怒之,而后逆气成象,俾安者疾之,疾者殛之,以示天戒。虽日在辇毂下,亦不可逭,矧其绝远乎!世之仕者,或不自知五瘴之过,止归咎于土瘴,得不谬欤!予被命遐服,忝知州事,大惧五瘴之渐行,无以箴戒,又奚惧山川之瘴乎!因为《瘴说》以祛惑焉。”

文章由山川之瘴而论为仕之瘴,最后又以山川之瘴作结,结构严密,说理深透,思想境界高,富有警戒意义,为官者宜手书一通置之座右。

其诗多清新警策之句。其《昭潭十爱》诗分别吟咏昭州水、寺、观、路、月、乐、酒等十物,诗语平易畅达,颇具情趣。《江州琵琶亭》诗云:“陶令归来为逸赋,乐天谪宦起悲歌。有弦应被无弦笑,何况临弦泣更多。”此诗几乎句句用典,首句谓陶潜弃官归,赋《归去来兮辞》。次句谓白居易贬江州,赋《琵琶行》。第三、四句写陶潜的无弦琴,《晋书·陶潜传》谓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苏轼则笑陶潜还旷达得不够彻底,其《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卷一三)云:“我笑陶渊明,种秫二顷半。妇言既不用,还有责子叹。无弦则无琴,何必劳抚玩。”刘攽《中山诗话》云:“江州琵琶亭,前临江,左枕湓浦,地尤胜绝。夏(竦)、梅诗最佳,夏云:“年光过眼如车毂,职事羁人似马衔。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涕泣满青衫。”梅云(即上举诗)。又有叶氏女(名桂女,字月流)诗曰:“乐天当日最多情,泪滴青衫酒重倾。明月满船无处问,不闻商女琵琶声。”

第三节 出身文学世家的韩绛

韩绛(1012-1088)字子华,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少以父荫补太庙斋郎,累迁大理评事。公少好学,及长,益刻苦攻文章,知名于时。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名居第三,除太子中允、通判陈州。召试学士院,直集贤院,同知太常礼院,为开封府推官,迁三司户部判官。江南饥,诏绛体量安抚,绛论衙前役最苦,一当其役,或竭产破家,民至嫁母、分家,以求分丁减等。绛为衙前法,奏行之。擢右正言,同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同修起居注。召试,除知制诰。出为河北安抚使。使还,除龙图阁直学士,知瀛州,改知审官院,嘉佑二年权同知贡举。拜翰林学士兼群牧使。

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历知蔡州、庆州、成都府。英宗即位,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治平四年,拜枢密副使,领制置三司条例司。熙宁三年,拜参知政事,九月,除陕西安抚使,十二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三月,罢相,知邓州。明年,徙许州,移知大名府。七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后数月,以疾辞,历知许州、太原府。元丰元年,知定州。入为西太一宫使。六年,知河南府。哲宗即位,进封康国公,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元佑二年,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赠太傅,谥献肃。着有《韩绛文集》五十卷、《内外制集》十三卷、《奏议》三十卷,均佚,事迹见范纯仁《司空康国韩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五本传。

绛能诗文,至和元年九月草《欧阳修兼史馆修撰制词》称欧:“学概道真,文得天粹。凛然风节,足为世范。休有议论,实惟王体。更中外之众务,在夷险而一心。益知汝贤,擢司内命。

岂特属文章以烦尔,盖将咨谋虑以弼予。复此兼荣,亦非贰事。

夫一家之法,传信于方来;万世有辞,垂裕于不朽。尚赖良直,以永休明。”这是一篇工整的四六文。其《讲堂箴》称美蒋堂成都兴学,其序云:“成都之学,郡国莫先焉,士人之众,四方鲜拟者。

其讲堂旧卑隘,不足以容,诸生佥谓予曰:“蒋侯(堂)尝建西学,后即毁撤,其基尚存,盍兴筑焉?”因相其所图,构广厦为十有三筵,度深称是。……予虑是堂异时或若西学之废,辄为之箴,以告当御。”其箴云:“休哉天民,有物有则。弗完厥中,自肆戕贼。

同类推荐
  • 2011年散文排行榜

    2011年散文排行榜

    为了梳理和总结2011年中国散文创作,中国散文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2011中国散文排行榜,入选的40余篇作品均富有艺术特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代表了2011年度中国散文创作的整体面貌。囊括了包括余秋雨、贾平凹、陈忠实、梁晓声等著名作家的2011年佳作。
  •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桐城派散文

    桐城派散文

    金开诚、刘永鑫编著的《桐城派散文》讲述了: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 ,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始创于戴名世、方苞,经刘大槐发扬而影 响渐渐增大,到姚鼐时发展到了鼎盏时期。方苞、刘大槐、姚鼐被后人称为 “桐城三祖”。《桐城派散文》中桐城派的发展几乎与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 ,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彻底消亡,时间跨度前后共二百多年, 桐城派的影响之久、流播之广、声势之显赫,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都是罕见的。
  •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的也是散文大家。他在70余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淳朴、隽永、评议、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书精选季先生的62篇散文精品,都由季先生生前亲自选定。这些散文,无论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了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 瀚宣文集

    瀚宣文集

    本书是太原市委宣传部贯彻市委保持党的纯洁性、核心价值观学习精神的重要成果,是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体现。
热门推荐
  • 影响一生的心灵鸡汤

    影响一生的心灵鸡汤

    《影响一生的心灵鸡汤》精选关于心灵体验的文章多篇。这些文章出自励志大师、成国人士、文化名人等名家之手,凝结着人生的智慧、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读者拓宽人生的视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大有帮助。
  • 万骨

    万骨

    失势死神以人类身份踏上复仇之路。波澜壮阔的史诗战争舞台上,是抒写属于自己的辉煌,还是化作枯骨黄沙?且看万骨领主奋斗史,从带着一帮狗头人种田发家......--------------------------------------------------------数百种族、数十职业、炼金伪科学,十多个国家,平行多维界面。(以上如有雷同,不一定是巧合。)
  • 校缘未了:高冷boss你输了

    校缘未了:高冷boss你输了

    就在文羽看着喷泉出神之际,走来了风度翩翩的他,冷峻的面容,坚毅的眼神,剪裁得体的枣红色立领半袖衬衫,就连甩臂的动作都那么有型。两个人的距离只差一尺,半尺……“嗨~!”文羽刚刚伸出手,示意要给这个帅帅的学长打个招呼并作自我介绍的时候,他旁若无人地大步从文羽的身侧走了过去。如果不是大白天的话,文羽真要怀疑眼前的这个人是从她的身体上飘飘然穿过去的。可是,那双不恋红颜不恋世的眼神,却深深地印在了文羽的脑海中。
  • 安步之行

    安步之行

    那是一段难以忘却的回忆……冰冷的暴力!官场的博弈!热血的少年!一切都交织在一起,拼接成浩瀚的画卷。神秘的家庭!复杂的关系!幕后的黑手!让他不得不离开挚爱,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如今,他回来了。那让让人三缄其口的真相,究竟埋藏了多少秘密?那些念念不忘的红颜知己,谁还在魂牵梦絮,念念不忘?那些断片一样的七年时光,是付出了多少血汗,遭受了多少苦难?拨开重重迷雾,查询真相的途中,是否还能执子之手,安步前行?
  • 成功精神与基本技能训练

    成功精神与基本技能训练

    本书是我国高校第一部研究成功教育的著作。内容涉及成功教育基础理论,致力于自信、快乐、热忱、行动、惜时、执著、韧力、胆识、人际交往、表达和自我美化、创新、创业等成功精神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汇集古今中外成功智慧和技巧。
  • 秦时明月之问剑长歌

    秦时明月之问剑长歌

    一轮秦时明月,一段问剑长歌,一场抹不去的历史记忆。
  • 冷情总裁:缠绵终老

    冷情总裁:缠绵终老

    她是没前途的胖子乔一诺。结婚一周年纪念日,她亲眼看着老公和堂妹在自己的面前翻云覆雨。谈判的路上,她被渣夫和堂妹合谋害“死”。一年后,她从地狱归来,以全新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从下堂妇到名模,渣夫一步步落入她的圈套。她是不惜一切代价变身为美艳动人的复仇女,何时。他是远远站在何时身后守护的痴情男。他告诉她,想要报仇,就得先学会断情绝爱。可是为什么,不知不觉中,她的心却安放在了那个教会她断情绝爱的男人身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穿越靡音

    重生之穿越靡音

    这样清淡儒雅的男子与高贵凌然的女子,是多么和谐一幅画,我想这一刻他们的眼中应是彼此,最美好的爱情。
  • 葵花诀

    葵花诀

    女人心思细腻,情智早熟。所以历来的统治者出于对女子的畏惧,宣称“女子无才便是德”,更严禁后宫干政。大户人家的女儿才能读书,至于文武双全——纯粹是天方夜谭。最近几年很乱。北方外族虎视眈眈,皇帝欠安太子监国,有心者觊觎皇位,官吏借机中饱私囊。这些大事——都和远在江南的某位姑娘无关。这位姑娘生在名门大家,可吃饭穿衣都成了问题。疼她的老爹闭眼前替她寻了个夫家,却被人抢跑了。抢了她的相公不说,还把她打个半死。这日子没法过了!倒霉孩子希望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世家家主——想都不敢想。王妃——做梦都不敢梦。还有......
  • 你不知道我的名字

    你不知道我的名字

    所有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我在冰峰的深海里,寻找希望的缺口,却总在梦中惊醒。现在的你是否会回首曾经美好的过往!而我依旧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能够让我停留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