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懒猴
这种猴子懒到什么程度呢?据看到过它的人说,它一天到晚都不活动,甚至在受到敌人伤害时也不会显出害怕的样子。有人曾看到过一只懒猴被豹子咬了一口,它却不慌不忙、慢慢地转过头来,发出像蜜蜂一样的嗡嗡叫声,以表示抗议,可身体还是原封不动地呆在那里。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星期一在它身上扎一针,直到星期三它才会“哎哟”叫唤一声。由于不爱活动,它身上长满了地衣和藻类植物。不过,懒有懒的好处,这一身地衣和藻类,反倒成了它的保护色,它可以在大白天安心地蜷曲在树杈上睡大觉,就连眼神最好的鹰也无法发现它。还有一种以懒着称的动物,名字叫树獭,由于它同懒猴一样不爱活动,浑身上下也长满了藻类动物。
懒猴之谜
别看懒猴那么懒,它却有一种绝活,人们至今也没弄明白其中的奥妙——那就是它的抓握能力。一般情况下,动物死了,它就会四肢放松,而懒猴却不是这样,它会紧紧地抓住树枝不放。有个猎人打死了一只懒猴,但它的两只脚的脚趾紧紧抓住树枝,没有掉下。树獭也有这样的特征。在一个动物园里,一只树獭得了病,兽医来为它治病。由于病情太重,医治无效死了。当饲养员进笼舍时,看到那只有病的树獭正挂在铁栏杆上,以为它还活着,可近前一看,它已经死了。饲养员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它的脚趾掰开。
看似简单的问题,要用科学的道理来解释,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21、凤凰原型之谜
凤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吉祥的象征,常与龙并称。相传凤和凰是一对伴侣,凤为雌性,凰为雄性,是鸟类之王。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凤凰这种鸟,它是古人虚构出来的。虽然是虚构,也不可能纯粹凭空想像,也应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物为依据,进行想像和夸张。那么,凤凰是以什么鸟为原型创作出来的呢?
孔雀原形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孔雀。你看凤凰那两条长长的翎毛,跟孔雀的多么相像,而整个身体的形态也极为相近。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凤凰是以孔雀为原型创作出来的。但也有人对这种说法提出疑义,因为在先秦典籍中,并没有对孔雀的记载。说明在先秦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没有孔雀,只是当秦、汉势力扩大到云南地区以后,孔雀才作为珍奇之物传进中原。而凤凰的形象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它不可能受到孔雀的影响。
雉类原型
否定了孔雀之后,又有人提出雉类是凤凰的原型。有人认为,凤凰是以雉类为主体,融合了鹰等多种鸟的典型形象创作出来的。从外形上看,雉与凤凰很相近,其羽毛都是五光十色,尾羽都很修长。雉为凤凰的原型,不仅表现在外形上,也表现在内在的本质上。雉不但外形美,而且是一种善良的鸟类,它无损于人,对人还有许多好处。雉肉是一种美味佳肴,是帝王的珍贵食物之一,也是接待贵客必不可少的美味。它那华丽的羽毛,也是贵重的装饰品。因此,人们也把雉视为吉祥之鸟。它应该是凤凰原型的最佳鸟选。
关于凤凰的原型,还有多种说法,如某种已经灭绝的巨鸟、极乐鸟、鸵鸟等。但比较有说服力的说法是,凤凰以雉类为主要原型,又吸取了其它鸟类的一些特点,如鹰、鸿、燕、鸳等。
22、龙之谜
龙,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形象几乎无处不在,它深深地植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为什么中国人会对龙有着这么浓厚的兴趣呢?这就说来话长了。
龙的起源
关于对龙的信仰,很多学者都认为,它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据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龙的艺术形象。龙,浓缩着、积淀着原始社会晚期到阶级社会初期人们强烈的感情、思想、信仰,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观念和意识形态,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是龙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最原始的形象又是什么呢?这些都是留给后人的谜。
龙的原型
有人认为龙的样子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它是有实物根据的,只不过是这种动物已经灭绝了,所以人们一直未能见到它本来的面目。可是就考古发掘出来的资料来看,这种说法无法得到支持。关于龙的原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最早的形象是一种大蛇,这种大蛇原来的名字就叫做“龙”。后来,以这种龙为图腾的部落成为最强大的力量,兼并了它周围力量弱小的氏族,使龙成为大家共同的图腾。同时它又吸收了其他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这样,蛇又有了4只脚以及马的头、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等等,这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龙。由于与现在的蛇、蜥蜴和鳄鱼的样子很相似,有人认为传说中的龙,很可能就是最早的、不常见的蛇、蜥蜴和鳄鱼等爬行动物。还有人更进一步指出,以大蛇为基调的龙,同五步蛇更为接近,因其剧毒使人惊恐害怕而敬之为神灵,从而受到人们的崇拜。前苏联的一位学者更肯定地说,龙是印度蟒蛇和爪哇飞蛾相结合的产物。
看来,要想真正解开龙之谜,还须借助于地下考古的新发现。
23、巨鳗之谜
鳗鱼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的形状跟蛇差不多,在已知的鳗鱼种类中,最长的接近5米,它产的崽有7-12厘米。如果说有人看见过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大鳗鱼,你一定会惊奇得把眼睛瞪得大大的,难以相信这会是事实。可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不断传来有关巨鳗的目击报告。
巨鳗浮现
最早发现巨鳗是在1848年。当时,一艘名叫“德达拉斯号”的英国巡洋舰航行在离南非好望角不远的海面上。突然,船上的士兵发现了一条其大无比的大鱼,仅露出水面的部分就有18米长。这件事惊动了船上所有的人,他们都跑出来观看。舰长也跑上甲板,用望远镜观察了20多分钟之后,那个怪物才消失了。据目击者说,它的形状跟鳗鱼没有什么区别。
也是在同一年,美国的一艘名叫“达纳普号”的帆船在同一海域又发现了这个庞然大物,这次的发现,要比上一次清楚得多,因为他们距离那个怪物只有50来米。那个怪物的头伸出水面,两只眼睛闪闪发光,能见到的身长有30多米,还不是全部。船长面对这个怪物有些紧张,怕受到袭击,命令炮手向它开火。炮声刚一响,那个怪物就迅速钻入水中不见了。
巨鳗之谜
1930年的一天,有一艘名叫“丹纳号”的海洋研究船在南非的海岸以外航行。船上的一位丹麦籍青年从海里面捞出一网鱼虾,网里有一条像蛇一样的东西引起了海洋科学家们的注意,他们根据它的特征和头骨的构造,认定这是一条鳗鱼的幼体,身长1.8米。一般来讲,普通鳗鱼的脊椎骨只有104节,海鳗为150节,而这条奇特的幼鳗的脊椎骨竟有405节之多。根据这条鳗鱼的特点来推算,它长成以后,可能长达55米。由此可见,它一定是巨鳗的幼崽。
但以上这些,还都是“纸上谈兵”,谁也没有真正捉住一条巨鳗给大家看看。所以,这一秘密还埋藏在大海之中,等待着人们去破解。
24、燕子穴居之谜
人们都知道,燕子一般在房檐下垒窝,或住在树上,很少有住在洞穴里的。可是在我国南方的一些洞穴里,却居住着数不清的燕子。穴居燕子的一些生活习性,成为人们难以破解的谜。
燕子洞
在神农架北部一处海拔2200米高的悬崖上,有个燕子洞。洞口向北,有30多米高,10多米宽。走过一条狭长而黑暗的通道后,里面豁然开朗,有清清流水,有千姿百态的石钟乳。它的出名不是因为这些,而是由于飞翔于洞中的短嘴金丝燕。住在这个洞里的燕子有一种特异功能,尽管这里伸手不见五指,能见度极低,但燕子在里面飞来飞去,绝不会撞到任何物体上。即使是迎着燕子走过去,它们也会非常灵敏地躲闪开。这种燕子本来是一种海燕,它们为什么告别了大海,居住到这样的洞穴里来,目前还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
在四川省的巫溪县,有一个野人洞。在这个洞里,也有无数的金丝燕出出进进。奇怪的是这些燕子进洞后,不是落足在宽敞的洞壁上,却直接飞入洞中的一个地穴里。这个地穴的直径大约有5米,深约10米,四壁垂直,表面很光滑,底部有一块长方形的平地,像个篮球场。光滑的四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金丝燕的巢。住在这里的金丝燕留给人们的谜,跟神农架的一样。
不解的疑问
在桂林的一个山区里,有很多自然形成的洞穴,从形态和条件来看,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成千上万的燕子只住在其中的一个洞穴里,其它洞穴根本就不去光顾。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曾对这个洞穴与其它洞穴进行过比较,没有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25、大熊猫之谜
每当走进动物园,人们都要在大熊猫面前多停留一会儿,因为它那笨拙的模样实在太可爱了,再加上它是尽人皆知的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有了机会,谁能不多看上它一眼呢?此外人们还知道,大熊猫繁殖困难,面临灭绝的危险。有人曾悲观地预言,到下世纪初,大熊猫就有可能绝种。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大熊猫的身价倍增。
繁殖能力低下
大熊猫繁殖困难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从1937年到现在,我国出口的大熊猫已有39只,存活到现在的还有14只。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只有日本的“兰兰”怀过一次孕,墨西哥的“迎迎”产过一次崽,其它的均没有怀过孕,更没有产过崽。这是什么原因呢?美国华盛顿动物园主任里德博士说,由于大熊猫的生殖器官发育得不健全,因此不能顺利地进行交配。日本的一些学者曾对死去的兰兰进行过解剖,发现胎儿的内脏已基本形成,但生殖器官不发达,甚至看不出是雌是雄。生殖器官的先天性缺陷,可能是导致大熊猫濒临灭种的主要原因。还有人发现,雄性大熊猫不发情或很少发情,这也是导致它繁殖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不但人工饲养的大熊猫是这样,野生的大熊猫繁殖能力也很低。
奇特的习性
除此之外,大熊猫奇特的食物习性也令人不解。它吃东西很挑剔,只吃很少的几种竹子,并且不吃老竹,不吃开花结籽的竹,只吃竹子的中段;竹笋只吃笋肉,但若被其它动物碰过,它绝对不吃。可有时也吃草、树皮、朽木、沙土、石块、铁、山羊肉、野兽尸体等等。它们的活动范围又很小,只有3千米左右。如果大熊猫生活范围内的竹子枯死,它们宁肯饿死,也不到别的地方去觅食。这实在让人费解。
大熊猫的归属问题,至今也没有定论。有人根据它的外形与浣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认为应归在浣熊科。有人根据它的外形与熊很相似,主张把它归在熊科。也有人找出大熊猫与熊和烷熊的不同之处,主张应分出一个大熊猫科。
26、猩猩虐待小崽之谜
大猩猩为什么要如此虐待它的孩子呢?难道是因为小崽妨碍了它的活动吗?还是因为雌猩猩缺乏某种营养而疲劳过度,力不从心所致?或者是因为生的是第一胎不会抚养小崽?
猩猩
可以说,在动物世界里,大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同其它动物相比,它是一种更高级的动物。但这种与人类有着亲缘关系的大猩猩,直到17世纪,才被一名西班牙士兵在非洲丛林中发现。它全身长着棕黑色的皮毛,头长得很大,脸很宽,并常常像人一样站直来走路;发起怒来捶胸顿足,大有大打一场的架势。同时它又力大无穷,据说它曾打倒过豹子,还曾把百多斤重的鳄鱼拖上岸。住进动物园的大猩猩也不老实,不是拆暖气,就是砸玻璃。但是,大猩猩是世界上极为珍贵的动物,数量极少,为了保护它不至于灭绝,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凡生活在动物园里的大猩猩,都一直让它们成双成对,以便于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可大猩猩却很不配合。
虐待小崽的大猩猩
就拿北京动物园里的大猩猩来说吧,有一次,一只雌猩猩生了一只小崽,开始时它对小崽还算爱护,这让管理人员很放心。可是一周之后,不知是由于什么原因,当妈妈的开始不喜欢自己的孩子了,并且还经常虐待它的孩子。它不但不给孩子喂奶,还经常耍弄小崽,时不时把小崽举起来使劲摇,吓得小崽嗷嗷直叫;有时它还把小崽当枕头来杭,或者坐在屁股底下,不管小崽怎么叫,它都无动于衷。没过多长时间,小崽就被折磨得骨瘦如柴,再这样下去,小崽就会有生命危险。管理人员只好把它们隔离开,对小崽进行人工饲养。像大猩猩这样虐待小崽的现象,在国外一些动物园里也时有发生。
27、动物为何能有惊人的记忆力
动物到底有没有记忆力呢?按照传统的医学生理常识,记忆的基础是高级思维,记忆不仅是储存信息,而且是整理信息,从而输出信息,为此记忆是人类的特有功能。然而,一系列的事实又证明某些动物确实有记忆力,而且是惊人的记忆力,暂且不说较高等的动物海豚、黑猩猩等,即使是较低等的动物老鼠、螃蟹、海龟、蟾蜍、乌鸦、沼泽山雀也都具有记忆力。比如,老鼠能走出迷宫;海龟、蟹群、蟾蜍能准确无误地重复前辈的路线去产卵;而具有贮藏食物本能的沼泽山雀和乌鸦,总能准确地找回自己很久以前埋藏的食物;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是先天的本能还是后天的记忆?是参照了环境的特点,还是根据气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