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6300000013

第13章 “我总是胡思乱想”,如何克服思虑过度

第一节 为什么非要胡思乱想

胡思乱想是忧郁型人格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他们胡思乱想的时候,不断地在重复消极负面的想法或回忆。他们通常会说:

◇我无法将这些想法从我的脑海中驱除。

◇我不明白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我只是觉得非常伤心,我怎么都忘不掉。

◇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

忧郁型人格者在胡思乱想时,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悲伤、负面想法、疼痛和痛苦,以及自己的过去。于是,他们不断地向自己抱怨,而且最后会对别人抱怨。抱怨生活是多么不公平,抱怨自己是多么无用,多么不如别人。

生活中,常常看到这样的人,他从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抱怨她的丈夫、她的老板、她的朋友。这样的人100%就是忧郁型人格者。

胡思乱想之所以是忧郁的一个关键因素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当你反复回想的时候,你只关注消极的事情。你在挖掘每一次能记起的不愉快的经历、感觉及感受。

◇第二,你总是在问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比如:“我怎么了”或者“为什么是我”。你关注没有答案的问题,这就使自己觉得很困惑、很无助,从而使你觉得很忧郁。

◇第三,你在抱怨一些事情,却又没有对此采取任何行动,比如“我真不敢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只会使你更加忧郁。◇第四,你在沉思默想的时候,并没有置身于真实的世界中。

你没有行动起来,没有解决问题,只是耽于自己的想象。

◇第五,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你强调的是无助感,而不是赋予力量。你正在剥夺自己的感觉,即你实际上能够做一些会起重要作用的事情的想法。

胡思乱想带来的所有负面影响或许会让你怀疑,“我这样做对我什么好处都没有,可为什么我还要这样做呢?”答案就是:实际上,你觉得胡思乱想会对你有帮助。

当我们胡思乱想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可以回顾一下过去,而且最好能了解过去。我们觉得自己能弄清楚为什么有些事情会发生。其结果就是,我们对那些让我们痛苦的事情都会觉得不那么痛苦了,而且,我们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这样的目的有什么不对呢?首先,你不具有实现这些目的所需要的信息。即使你已经想了好几周,你也不会知道别人怎么想,以及别人不让你知道的事情。我们几乎从来不敢确定为什么某人会做某事。其次,胡思乱想不会帮你了解过去,反而只会让你停留在从前。你只是重播了一部旧片,并没有增长新的阅历。

看你是否能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如果你认为“任何事都得有意义”,“人人都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做事”,“生活应该公平”,那么,你就会觉得胡思乱想是一种有用的智力工具,同时,也说明你就是一个忧郁型人格者。

当你胡思乱想的时候,你觉得忧郁、生气和焦虑,难以享受生活。下次,若你发现自己又陷入了胡思乱想中,你就会明白胡思乱想对自己一点用都没有,应该停止思虑,享受生活,这样才能远离忧郁。

第二节 如何避免成为牢骚一族

在生活中,常常存在着这样一群“牢骚族”:他们每时每刻、分分秒秒都在抱怨,为什么今天要加班?为什么上司这么想?为什么……太多的抱怨充斥在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之中,最终招致同事和朋友的反感、上司的厌恶,使他们与周围的氛围格格不入,给自己招来烦恼和压力。

爱发牢骚和埋怨别人的人,到哪里都是不受欢迎的,因为他到哪里都能看到不美好的东西。他们自然而然也就更加忧郁了。而据统计,爱发牢骚和埋怨的人有60%是忧郁型人格者。

一个人在社会上打拼,要想顺利,除了要有足够的能力外,还需要有涵养,不能动不动就发牢骚,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欢迎牢骚满腹的人。

在生活中,积极正面的情绪及得体的行为举止是人们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你事业发展的助推剂。你应该在工作中、生活中散发出积极正面的能量,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

倘若你有爱发牢骚的缺点,又时常感到忧郁,如果不及时改正,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成为“牢骚一族”呢?

1.调整自己的心态

要知道,别人不是你的出气筒,你不停地抱怨、发牢骚,只会让忧郁情绪越来越膨胀,终有一天会炸伤自己。所以,在你遇到挫折与不公正时,要学会适时舒缓自己的不满和忧郁情绪,调整好心态,然后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生活中去。要时刻告诉自己,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2.遇到挫折时,不要气馁

“牢骚族”一般是在自己工作受挫时产生忧郁情绪,为了宣泄这种情绪就会发牢骚,但是,要知道生活中的难题是时刻存在的,不要一遇到挫折就用消极的心态去对待。而应该越挫越勇,毫不气馁,这样,就算在逆境中也能看到成功的曙光。

3.不要与人攀比

心理学家指出,攀比造成的情绪上的影响是忧郁,容易让人发牢骚,它一无是处。缺憾感属于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每个人都需要从这种缺憾感的体验中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学习去容忍、适应它,逐渐达到心理上的成熟。若是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则会让人陷入忧郁的泥潭,就需要设法寻求外界的支持。所以,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比较时要知己知彼。“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可比性。坚持这个原则,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少,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从适从的感觉。

第二,多做正面攀比,少做、不做负面攀比。让攀比变成竞争的动力,促使自己更加努力,而不是让自己更加沉沦。

第三,尽可能地纵向比较,减少盲目的横向比较。所谓纵向比较是指将个体的今天和昨天进行比较,找到长期的发展变化,以进步的心态鼓励自己,帮助自己树立坚定的信心。横向比较是指个体与周围其他人进行比较,这有助于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往往会陷入横向比较的误区中,忽略了纵向比较。

第四,通过自我暗示,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另外,在生活、工作中,不妨适时地给自己买点礼物来奖励自己,提高自己的生活热情。当你的辛勤努力终于突破或完成了一项高难度的工作时,买一件礼物犒劳一下自己,以缓解自己的忧郁情绪。

第三节 网络时代,如何上网有度

目前,互联网已非常普及,可以在网上进行的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看新闻、查资料、发邮件、聊天、打游戏、买卖东西……可以说,网络就像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事实上,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很多人发现在生活中真的离不开它了。

然而,伴随着网络生活的丰富,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过度依赖网络的现象,而这些过度依赖网络的人大多正逐渐走向忧郁型人格。为此,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苏林雁教授等专家做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长沙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者占2.4%,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占11.8%,忧郁型人格者占40%。据此推算,我国中学生中至少有400万以上的潜在人群可能存在网络成瘾。这还不包括大学生及其他青少年群体。

网络成瘾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浪费时间,影响家庭关系,影响工作和学习,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甚至会导致自杀。网络成瘾,是一个我们不得不关注的话题。

1.网瘾到底是怎么回事

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对网络的依赖性和耐受性。依赖性是指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上网有一种难以控制的强烈渴望,脑子里总不断浮现要上网的想法,以及上网的场面,希望再次上网。②上网时精神极度亢奋,总想打破以前的纪录,寻求刺激。③想上网又不能上时,就会觉得心神不宁、精神萎靡、烦躁、好发脾气。④感觉生活中毫无其他乐趣可言。⑤再次上网可以避免生理、心理上的不适。⑥开始时他们也想减少上网时间,但难以自控,多次想控制过度上网但都以失败告终。

耐受性是指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网络出现时间上的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②为了达到自我满足,不惜增加网上停留时间,上网时间每次都超过原来的计划。③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上网才能激起兴奋来满足欲望。

一般来讲,网络成瘾者中男生以玩网络游戏(尤其是暴力游戏)为主,女生以上网聊天、交友为主。长此以往,会导致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等社会功能损害,并由此滋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亲子关系恶化、暴力、违法、自杀等。

2.沉迷网络为哪般

青少年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网络所拥有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性、表现的多样性、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等,对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同伴影响、从众与攀比心理等构成了网络成瘾的外因。

从内因来看,网络成瘾者常具有某些特殊的“易感性”。

①行为问题:患有多动症,平时存在对立、违抗、品行障碍的行为,且缺乏自控,常常只顾当前,不考虑长远;一旦上网,很容易发生网络成瘾。

②情绪问题:具有依赖、害羞、紧张、抑郁、孤独等性格特征,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不能调整自己的情绪,常常把上网当做逃避现实中困难的方法,容易发生网络成瘾。

③现实中的不满足:存在学习失败、人际关系不良、家庭不和睦、亲子沟通差等因素,感到现实中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到虚拟世界去寻求安慰。

3.上网过度的调控方法

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工具,对人类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青少年追求现代高科技知识,希望掌握IT时代的最新技术,是完全正当的。所谓“戒网”就像消化不良的人去“戒饭”一样,是不现实的。有的家长视网络为洪水猛兽,单纯用“堵”的方式,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帮助青少年预防和克制网络成瘾应该注重以下几点,由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还需要父母帮助孩子一起战胜网络成瘾。

①监控上网时间。掌握好学习时间和上网时间对青少年来说很重要:可以和父母一起制订一个上网协议,合理分配上网时间和学习时间。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可以选择晚上做完作业后)可以用来上网,但每天不能超过1小时,周末或放假不能超过4小时。已经成瘾的学生要逐渐减少上网时间,如果现在每天上网5小时,可以先定为每天4个半小时,以后每周逐渐递减,直到将每天上网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开电脑后,要使用定时器或闹钟,把闹钟放在离电脑稍远的地方,当到了规定的时间时,闹钟的响声会提醒自己下网,而且要起身去关掉闹钟,也能帮助下网。还可以把上网安排在可控制的时间内:如下午1点,而2点要去上学,这样就可以把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

②监控上网内容。家中的电脑最好不要放在孩子卧室里,可以放在客厅、书房,这样可以使父母便于监控。青少年不宜到网吧去上网;如果去,需要家长的陪同。对上网内容要有所选择,可以用电脑做有意义的事,如学习打字、查询资料、制作Flash等。对所玩游戏的类型要有所选择,不要玩有暴力倾向的游戏,如“星际争霸”等。避免点击有黄色、暴力和不健康内容的网站。

③应对上网欲望。当青少年减少上网的时候,他们会体验到上网的欲望甚至渴望,对于这种欲望,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来对付:采用想象技术。例如想象用一把武士剑攻击这种欲望,或用灭火器扑灭上网的欲望。把可以信赖的朋友、家庭成员的名单列出来,当有上网欲望时就给他们打电话,以求得帮助。运用提示卡控制上网欲望:把过度上网引发的主要问题和减少网络使用的好处写到一张小卡片上,放在钱包或口袋里,当面临抉择时,拿出卡片阅读一下,提醒自己。

④发展替代方法。在现实生活中交朋友,以获得友谊,来替代网上的朋友。参加各类活动,如看电影、电视、书籍,听音乐,玩扑克,下棋,摄影,画画,集邮等。还可参加体育活动,如武术、打球、跑步、游泳等,从中获得成功和自尊,以替代以往从上网中获得的“成就感”。

第四节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般的性情

有一个词叫“童言无忌”,是说小孩子说出来的话往往很“真”,不懂得委婉,也不懂得给人留面子,想到了就说出来。小孩子不懂得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不懂得什么是面子,他们只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还有一个词叫“什么也不想”,我们常说小孩除了吃、玩,什么也不想。所以,小孩是快乐的,他们的眼睛是清澈的。

孩子身上的这两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

首先是对人真诚、真心,因为这样的付出是会得到好的回报的。即使对方不领你的情,至少你自己是问心无愧的。这样就不会给自己带来某种心理压力,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其次,我们学习孩子的“什么也不想”,是做事要认真,生活要认真,实事求是,从而避免让生活中充斥着谎言、虚伪、掩饰、假装、心口不一。在生活中,为了让谎言能够圆满,不得不花心思去维护这个谎言的情况比比皆是。早知道会如此心力交瘁,为什么要胡思乱想呢?

第三,活出自己的“真”来,生活的压力固然很大,但是再大,人都要生活下去,也只有生活下去,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价值。既然不管怎样都要活下去,活得轻松一点总比沉重来得好。很多时候,人们压抑了太多的感情,让自己强装笑脸,且不说给别人的感觉,自己的心里首先是不畅快的。长此以往,就变得忧郁了。

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般的性情,让自己像孩子一样真实、快乐、纯净。除了以上三点,我们还应该学习孩子的积极心态。没有这个心态,消除忧郁就无从谈起。

如果你问孩子:“你快乐吗?”

孩子们会回答:“我很快乐。”

“那为什么快乐呢?”

“我有好多小伙伴!”、“我的小狗让我快乐,它每天都跟我一起睡觉。”、“妈妈送给我新自行车,所以我很快乐。”

……或许,快乐就是这么简单,简单的快乐来自生活的点点滴滴。

学习孩子们对事情的投入、忘我。这是很多成年人都缺乏的品质。他们对许多事情都抱着一种应付差事的态度,即使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们也没有真正把它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总是很容易把它和许多的利益和人情联系起来,于是,做事情的心态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快乐即使有,也完全是变了味的。

学习孩子们超强的热情。很多成人常常对孩子的行为表示不能理解,不明白孩子们为什么总能把看起来很单调枯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游戏玩得那么兴趣盎然。其实,没有什么奇怪的,孩子们做事很多时候都是全身心投入的,他们总是投入巨大的热情,即使最后仅仅是疯玩、疯跑,但这之后的释然和放松是没有什么能够与之相比的。孩子的心里之所以很少存有烦恼,就是因为以上这几点原因。

很多人面对现实的压力,都会感慨地说:“真想回到小时候,那时候多无忧无虑啊!”孩子之所以无忧无虑,就是因为孩子的“纯真”和“热情”。

当然,人的年龄是不可能倒退的。但是,我们的心态却可以回到小时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保有一颗童心”。这里所说的童心,主要表现为无忧无虑,对不愉快的事情忘得快,容易满足,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最最重要的就是没有太多的想法。

所以,如果人能保持一颗童心,不斤斤计较,能及时把痛苦放开,不记恨,不自怜,不胡思乱想,用善良的心待人,他的人生一定不会有忧郁,也一定会比别人快乐得多。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般的嬉戏,能使人们从工作重负带来的忧郁情绪中解放出来,减轻人们的心理负担,使其感到轻松愉快。

可以说,只要有一颗童心,即使青春己逝,朱颜己改,步履蹒跚,心也依旧年轻,脸上的笑容也能依旧灿烂。当你开始胡思乱想的时候,不妨用“童心”这面镜子,来审视一下自己的心灵,还可以用一些能唤醒童心的训练,重新唤醒自己那些已经淡化或泯灭了的童年追求,以放松的心情,把忧郁踢得远远的。

同类推荐
  • 不抱怨的心态

    不抱怨的心态

    不要抱怨你的专业不好,不要抱怨你的学校不好,不要抱怨你住在破宿舍里,不要抱怨你的男人穷、你的女人丑,不要抱怨你没有一个好爸爸,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差、工资少,不要抱怨你空怀一身绝技没人赏识你……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只要我们拥有一颗阳光的心灵,就算生活给予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不要抱怨。有那时间,你可以为你的人生蓝图去打拼!这个社会要求你在不公平的条件下也要坚持战斗,做一个真正的赢家!
  • 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本书对森田疗法及其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运用森田疗法探讨了诸多当代人所关注的人生困惑,并提出了运用心理调节战胜自己的方法。
  •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此卷收录八篇论文,是弗洛伊德早期关于性本能论的主要专著。《性学三论》包括“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的变化”三部分。《儿童性理论》对儿童期的性表现及其与心理活动、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论述了现代社会的性道德与文化的关系。《爱情心理学》包括三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男人的性变态、“心理性阳痿”以及女性的“贞洁”。《论自恋:导论》探讨了自恋的起源、本质、形式、作用等。《本能及其变化》分析了本能所涵盖的内容以及描述的方法等。《压抑》探讨了压抑的本质、因果及其与神经症的关系。《力比多类型》将人分为性欲型、自恋型和强迫型等三种。
  •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弗洛伊德说:“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显然,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迹可循的,不管他掩盖得多么严实,只要用心观察,总能发现蛛丝马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懂得运用一点心理学,那么你不仅能读懂他人内心,更能洞悉人性、利用人性,在人际交往、职场博弈、商务谈判、情绪控制等方面做到事半功倍。本书通过分享大量鲜活、真实案例,将日常行为与许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有机结合,提炼出一系列独特、实用的心理操纵术,帮助读者活学活用心理学智慧。
热门推荐
  • 拳魔压世

    拳魔压世

    我乃异乡漂泊客,便寄此生于拳道。黄金大世又如何?霸者横拦压众生。
  • 玄黄传奇

    玄黄传奇

    从洪荒开始,人、神、妖、兽、魔的一场场战争促进着文明向前不断发展,其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也有自我痴狂的追逐……
  • 绝武逍遥

    绝武逍遥

    以身饲剑,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惊天阴谋!且看少年凌风武道慢路,奇遇不断?香艳不断?交友不断?——武道路途逍遥自在!
  •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畔何人初见月

    姜歆是电视台新闻栏目的记者,一次外出工作的意外让她遭受了身心的巨大伤害,容貌被毁,失去记忆,后来遇到做不正当买卖的汪淼救下一命,并被当做亲身女儿看待。汪先生帮她重塑了容貌并让她学会了很多技能,让她重新回到社会。但是姜歆在暗中又帮着汪做了很多违法的买卖,终于有一天她恢复了记忆,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设计暴露了汪先生,自己也投案自首……
  • 绝世神女:天下归善

    绝世神女:天下归善

    她,心地善良,父母尽亡,被叔婶收养的她,受尽折磨而死,来到异世大陆,在破败的小茅屋中,感受到久违的温暖,在她沉迷的时候,她的父母告诉她,他们并不是她真正的父母。当她回到她那个真正的家的时候,她体会到了世界的肮脏,品尝到了人心的险恶,她的心境开始改变,可是,与此同时,上天将一个重担交给她,柔弱的身躯究竟是否能扛起……
  • 当夏天走过之后

    当夏天走过之后

    十大神器之一的玲珑珠,为什么会成为蝶盟和死神共同的焦点?背负着艰巨的使命,林雨萱又将作何决断?面对内心犹豫不决的选择,周晓天将会做出何等反应?当不得不进行抉择时,他,她,他们,最终又会做出怎样的行动?一切精彩,尽在《进化者之玲珑》中,敬请收看。
  • 心怀鬼胎

    心怀鬼胎

    嘘,我是在讲鬼故事,如果世界崩坏,那么黑暗将会降临,为了维持这个世界,一直隐藏的打更人出现了。
  • 勇儿和他的队伍

    勇儿和他的队伍

    这是一本关于战火里的童年故事,诙谐和历险历历在目。逃亡的过程中,历史的残酷和血腥与孩子的坚毅和乐天尖锐对比。-----我们欣慰战争暂时远离了我们的童年。
  • 毒仙侠医

    毒仙侠医

    她自幼被父母遗弃,幸得义父收养。奈何,从小身重异毒,只得苟且于世。不曾想,一场大火,痛失挚亲,从此亡命天涯。他,家中中子,能文善武,众人眼中的少年精英。身处江湖,他惩恶扬善,行侠仗义。一次意外,让他苦苦的寻找,只求她妙手回春,救治家弟。百般经历,万般险阻,终得倾心。不曾想,真正的阴谋才刚刚拉开序幕......
  • 史上最强女王

    史上最强女王

    也许你听过很多鬼故事,看过许多恐怖片,甚至去过无数次鬼屋。但是你一定没有接触过,来自农村民间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