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3400000007

第7章 政府调控的是与不是、能与不能

只有充分认识上述一系列宏观经济和社会背景,才有可能清醒地看清楼市。如果不清醒地认识这些大背景、大趋势,我们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无法准确地判断为什么政府要调控楼市?其调控的深度和广度底线何在?效果如何?局限性又在哪里?

中国人口聚集有一条不可逾越的自然地理线——胡焕庸线。1935年,中国人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扛鼎者胡焕庸提出黑河(瑷珲)—腾冲线,后来被国外称为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1.

胡焕庸线揭示了我国自宋元时期形成的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这条被称为“胡焕庸线”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同时还负载、分割着许多神奇的自然与社会的元素。有人说它只是农耕文明不可逾越的界线,但在工业文明的今天,胡焕庸线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没有被打破。

今天,我认为中国的人口聚集除了不可逾越的自然地理线胡焕庸线之外,还应该加上一条中国人口聚集的人文社会线——百万人口城市线。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权力构架和土地、房屋产权构架,中国社会只有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才能逐渐摆脱权力和关系织成的天罗地网,减少内耗,人们才能整体上生活得更有自由和尊严。因此,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聚集会加快,这些城市的房价上涨也会加快。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发展的马太效应将愈演愈烈。

这是任何人、任何机构都无法改变的社会历史规律。

城市化尤其是大城市化、内外合力的中国式通胀、房产的金融投资属性,三足鼎立,牢固的三角结构是导致城市房价尤其是大城市房价不断上升的根本原因。按照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的说法,则是:在城市化和货币化进程中,我们进入了交易经济的时代,它创造了股市与楼市两大交易市场,人们会不知不觉地进入“股价房价螺旋生产家庭财富”的循环。当这种家庭财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变成了多数人的追求,我们就会看到,这种财富从农村流向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流动、货币的流动几乎必然推高房价。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会使得城市土地变成稀缺资源,从而导致房价飙升,而这个趋势只有在城市化基本完成的时候才能减速。

也就是说,政府的行政调控之手,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房价长期上涨的趋势。那么,其调控的目的,自然也不是为了让房价大幅度下降,同时也不是为了让想在城市和大城市买房的人都买得起房,因为即使它想这么做,面对“全国人民向往北、上、广、深”,它也没有那个能力。如果政府有那么万能的手,全社会早就该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

在我国,政府的调控手段很多,甚至可以在非常时期直接采用非常行政手段,比如北京2010年5月1日起实施(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日期)的“每户限购一套”、外地户籍人口没有在北京的纳税、社保等证明不予贷款等政策。但是,政府调控不得不投鼠忌器,毕竟,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当下中国,房地产业是结结实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以2009年为例,当年全国GDP总额为33万亿元,商品房销售额就达43995亿元,占GDP总额的13.15%,况且,房地产业还直接带动了国民经济60多个产业。

另一个投鼠忌器的是银行风险。如果房价下降太多,降到购房者首付都亏掉,再降到房价的价值低于银行欠款的时候,大量弃房逃债现象就会产生,银行变成房东不说,金融危机将有可能直接导致经济和社会危机。

既然如此,那么政府为什么又要“逆历史潮流而动”、“不自量力”、甚至不惜背着“越调越涨”的黑锅进行宏观调控呢?其实它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马克思早就在《资本论》中说过:“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像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4月17日那段时间,房价动不动在短时间内上涨50%甚至翻番,如果加上银行的5倍的杠杆效应(以首付20%为例),其利润何止300%!这样的后果,不用想都会明白。

在认清了这样的背景后,我们将必须长期接受“两只手”,一只是看不见的手——市场,另一只是看得见的手——政策。如果没有政策调控,就难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只有通过这只看得见的手,才能使房价保持平稳上涨,付出较少代价完成中国的城市化。

认清了这一点,也就认清了政府宏观调控的真正目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而不是遏制房价上涨。在市场之手和调控之手的双重作用下,内地城市房价将长期呈波浪式上涨态势,短期内跌宕起伏,长期看波浪上升。

同类推荐
  •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本书系高校经济学教材。本书首先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发展历史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分七章从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市场结构分析、生产要素市场与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对微观经济学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本书由总论、改革篇和发展篇三部分组成。总论部分主要阐述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问题;改革篇主要阐述国有企业通过改革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发展篇主要阐述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空中客车公司如何从民机行业的小兄弟一跃成为行业翘楚这一奇迹背后的故事,生动地描述了公司如何克服多国合作伙伴之间的体制矛盾和政府压力,展示了公司在世界民机市场上挑战强者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全书可以说是欧洲民用航空工业整合的发展简史,是欧洲航空工业与美国航空工业的竞争简史。
  •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超越“中国威胁论”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超越“中国威胁论”

    本书对中国经济大国化的真实情况、大国化对中国与东亚关系和中日关系带来的变化问题,结合统计资料进行了研究,并对东亚国家如何与崛起的中国合作、实现共同的繁荣提出了建议。
  • 破冰

    破冰

    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防控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是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作者在对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中应该特别注意的6个风险。其中包括:总体债务水平提高隐含的潜在风险;产能过剩加大的企业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所造成的还本付利风险;网上银行与虚拟货币可能造成的风险;财政金融问题交织出现的综合风险。应该说,这6个风险的确是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也是金融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者据此所提的一些具体看法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关注。
热门推荐
  • 无限之世界拯救者

    无限之世界拯救者

    很多反派就这样被主角光环坑死了,论资源,势力无一不碾压主角的反派就这样死去,实在是让人心酸。此外很多配角也随之逝去,总归是一件悲惨的事情。所以主角将要以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反派不是必死他们可以改造,我要守护大家的笑容。
  • 修真之重生都市

    修真之重生都市

    “凌厉!你死了这条心吧,我才不会嫁给你,你不配!”未婚妻傲然道。“正好,我也觉得你不配。”凌厉冷笑,心中浮现了佳人俏影:“梓涵你一定要等我……”飞升渡劫饮人恨,重回少年时期。那时的他是个窝囊少爷,留下多少遗憾。但这一次,他是睥睨九天十地的修真界第一人,要亲手把遗憾统统都弥补回来!
  • 黑暗魔潮

    黑暗魔潮

    魔法师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傲慢,带来了罪恶,带来了毁灭。当魔法成为原罪,当魔法天赋成为诅咒,当法师成为被人厌恶、憎恨的职业。克里斯,一个魔法学徒,他该何去何从!
  • 九霄纪缘

    九霄纪缘

    昔日凌云天才,霄云,因九天浮灵塔六年修为一步未进。从天才之列沦为废柴。六年隐忍,天赋归来。霄云凌天之路开启。
  • 嗨由小争

    嗨由小争

    小争的青春有点开心,但不是天天开心。小争的初恋有点伤痛,但仅仅只有一咪咪。生活呢,不简单,但也没那么复杂。无论如何,只希望不改初心。
  • 我的刀剑世界有点萌

    我的刀剑世界有点萌

    这个世界只有刀与剑。什么!玫瑰之剑竟然是一个萌妹子?!软萌软萌的吃货萝莉!红莲圣者,冷月刀锋……这里的刀与剑竟然都是,都是,萌妹子?!这叫人怎么把持的住啊!……刀与剑的故事也就此开始……
  • 战争伴侣

    战争伴侣

    硝烟远去,历史尘封。千古英雄,魂归何处?自1937年—1945年,国军发动大规模会战22次,战役1117次,普通战斗38931次,4321名飞行员血洒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落;104艘海军舰艇被击沉,国民党海军全军覆没;320万的国军士兵受伤牺牲,380万的中国士兵伤亡,206位国军将军以身殉国;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小说主要为围绕男女主人公——中国军人和她被抓的慰安妇妻子之间的爱情。尽量还原真实的抗战情形,致敬先烈。缅怀先烈,千秋万代!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 洪荒见证者

    洪荒见证者

    姜仁看看脚下卑躬屈膝的罗睺,再看看被我一不小心丢到天上的乌鸦。默默问自己:“是我见证了洪荒的历史,还是我缔造了洪荒的历史?”
  • 白虎煞星

    白虎煞星

    集我一生仇恨,举我屠世大刀。看我重生归来,待我笑傲群雄。任天地广阔,随我畅游其间,神魔阻我我屠神魔,仙佛阻我,我屠仙佛。
  • 梨花醉冢

    梨花醉冢

    如梦般的繁花岁月在记忆中余意不绝。记得那晚你亲手煮的梨花酿,配得上这一世浮沉,缤纷了岁月,映醉了生命,却唯独不见你泪影中欣然的世界。有时我曾深深地认为我们二人之间没必要处在这样的处境中,可是,现在又是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