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2000000018

第18章 巍巍宝塔山

金秋十月,我们一行十多人奔赴延安参观学习,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踏上这块神圣的土地之前,我们对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以及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并没有多少感性上的认识,因而在我的心里,延安也不曾产生过强烈的震撼,只是朦胧中透露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从车窗望出去,不少窑洞前面的平地上都在垒砖砌房,而窑洞多半废弃了。窑洞虽然说冬暖夏凉,但存在采光差、易开裂、湿气大等诸多问题,是应该淘汰了。我们到延安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去看窑洞。窑洞,昔日典型的陕北民居,但如今住窑洞的人似乎很少了。这次我们来延安,主要是来看看当年中共中央所在地杨家岭、枣园等景点。

据说,延安的地貌,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层地貌。厚厚的黄土层从几十米到数百米不等,黄土的水平面,斜坡面都已经开垦利用,被绿色的植被所覆盖。只有黄土的垂直面裸露在外,展示着黄土高原的本来面目。绿色植被或是庄稼,或是树木。庄稼多半是玉米,树木大多数是果树。陕西的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水果的秋季。

夜已渐临,天空中还飘落着点点雨丝,载着我们的中巴车,在历时八九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了这座红色革命名城。我们纷纷踏上蜿蜒而下的小路,顿时感觉到北方夜晚中的阵阵寒意。顾不得旅途的疲劳,我们仔细打量着这座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

这里并不见很显眼的建筑,四周黑色弥漫。但一眼就能看见的,是一座灯塔高高耸立在城旁边的山顶,光芒四射,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延安革命宝塔。夜色中的宝塔,它的雄伟、壮观确实独占了这座城市的风头。

一见夜明珠似的宝塔,我不由激动起来,这就是曾经激励我们全国人民前进,战胜千难万险,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指路明灯呀。

一夜无眠。思绪把我带进了那个革命的烽火年代。

一早,我们来到了王家坪参观。这里基调是土黄色,一切保持当年的原貌:路是土路,墙是土墙,院落的围墙是用黄土堆砌。王家坪这个矮矮围墙围成的院落,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古旧的几栋小瓦房和依山而建的一些穹形窑洞。整个占地面积还不及一个小村庄大,这就是我们中共中央机关当年的所在地。

难怪当年这里是不少热血青年向往的地方,除了延安革命旗帜吸引外,这里附近还有两个著名的景区,壶口瀑布和黄帝陵。尤其是壶口瀑布,位于延安东南。黄河在黄土高原流淌,河面平静而宽阔。到了壶口,河床一下子断裂,黄河水裹挟着泥沙,跌落到四五十米落差的沟壑里,于是黄河水沸腾了,只见浪涛翻滚,水汽蒸腾。只听得涛声震天,如雷贯耳。此时自然让我们想起《保卫黄河》激昂的旋律,感受到歌中所表达的不屈不挠的性格,体会到中华民族一往无前的精神。这里的黄河水用咆哮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我想《保卫黄河》的作者一定来过壶口,一定看见过气势恢宏,奔腾激荡的黄河瀑布。否则,写不出那么准确地诗句,谱不出那么荡气回肠的旋律。

不是亲眼所见,你根本无法想象,这就是当年中共中央领导指挥千军万马的中共中央军委礼堂。一栋一层的砖瓦房,由当时三五九旅张震旅的一个木工设计。就这样子,据说还是当年这里最豪华的建筑。礼堂屋顶用的是三角木梁,座位为长排的木架椅,主席台是一张半人高的单人木桌。谁也不曾想象就是在这个可容纳几百人的朴素礼堂内,召开了庆祝全国抗日胜利的大会。大礼堂墙壁悬挂的两张黑白相片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一张是“兄妹开荒”的剧照,一张是在劳模表彰大会上代表发言照。这一幕幕反映了当时延安在受到国民党封锁后,延安人民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的革命豪情。

我们细心地听着讲解员讲述当年演出“兄妹开荒”的故事。在没有任何音响设备的条件下,聚集了两万多名观众,可见延安人民对精神生活是多么渴望。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八公里处,是中共中央社会部驻地,现有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中央医务所,幸福渠等景点。

一九四七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国民党军队对延安进行了毁灭性破坏,枣园也遭到严重损坏。一九五三年后,人民政府重修了枣园,现已恢复原貌。

当年领导人居住的都是窑洞,这些窑洞虽历经多年,至今仍保存完好。窑洞顶部呈拱形,墙体表面平整光滑,窑洞宽一般在两三米之间,深在四五米之间,显得比较狭窄。室内摆放着简单的桌椅橱柜。在如此简陋的场所,如此贫困的地方,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运筹帷幄,在这里指挥千军万马,只用十几年光景,夺取全国政权,成就大业。

在鸟声如歌的清晨,我们走进枣园。踏在枣园绿如铺毯的草地上,我们的心,宁静而安详。漫步在领袖曾经走过的路上,凉风徐徐吹来,胸怀抱满泥土清香。流连在中央书记处会议室、作战研究室、休息室和机要办公室的周围,一颗颗绿莹莹的枣树像是抹上了菜油似的,苍翠欲滴,让人由不得不喜欢。往里行,绿荫深外,便是那一排排、一座座带了围院的土窑洞了。

这些窑洞,曾依次住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高层领导。凝视这些曾经是一代伟人工作和居住过的窑洞、木门、半开的花格子窗户、简陋的床、简单的家具、主席坐过的藤椅、那盏主席用过的小油灯,仿佛将我们带入那往昔的峥嵘岁月,看到那些土窑的灯光彻夜不息,主席在窑洞里奋笔疾书、周恩来与士兵一起比赛纺线、朱老总抡锄开荒种地……

这里游人如织,个个脸色显得崇敬而庄重。周恩来的窑洞被称为总理窑洞。这是因为周恩来夫妇具有博大的胸怀,收养了一批战争中牺牲的革命者的后代,其中就有革命党人李硕的儿子李鹏,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又一位总理,一个窑洞诞生了两位新中国总理,故被命名为总理窑洞。

据说朱德总司令的窑洞是最奢侈的。我们小心而入,并不见什么特殊,而听讲解员说,只是他的洞里面的床是土炕床,原因是其患有关节炎,由毛主席安排战士为其特制。原来如此!

来到毛主席住过的窑洞。其中一张被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照片,就是那张打有补丁的照片,可知我们的领袖不曾享有半点特权,而是和普通百姓一样,穿的也是打有很多补丁的衣服。讲解员说,这张照片被誉为艰苦朴素照,怪不得外界评论,这些窑洞住着的是一些具有深刻思想、敏锐智慧和具有全世界眼光的精英。他们怀着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新中国的热切期望,战胜了常人难以克服的生活条件,在这些窑洞里挑灯著书,指挥着那些英勇的战士,与全国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最后建立了新中国,让人民一天天走向了今天幸福和安康的生活。

毛泽东在枣园居住期间,曾写下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等许多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章。

站在这些窑洞旁,我端望着,眼泪禁不住流下,久久不能回神。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一九三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四七年三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现在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两处可供参观。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这个驻地也就是一个中等村落大小。不能想象,中共中央机关却在这里渡过了整整十个春秋。毛泽东当年有一句很风趣的名言:不住延安窑洞的人,是不能革命的人。如此说来,这些看来极为普通的一个个延安窑洞,都是中国革命的大功臣呀。

在伟人毛泽东旧居参观,毛泽东与毛岸英合影的照片立即映入眼帘。目瞩这张放大的他们父子俩唯一一张两人合影生活照,我的心中深感痛惜。

相架栏边有石凳和石桌。听讲解员说,这就是当初毛泽东与毛岸英第一次见面促膝而谈的旧址,也就是在这里,毛泽东要求毛岸英下到陕北农村中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毛岸英非常勤勉,下到农村后,很快就掌握了各种农业技术,并于年末将亲手种植的小麦带回,向毛主席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随后,我们又看到了著名的毛泽东与斯特朗谈话的石桌。一张很普通的石桌,摆放在露天,四周有四个小石凳。就是在这么简陋的石桌上,我们的伟人在与美国记者谈话中,却发出那么闪光而富有哲理的名句: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我们为了留住这个特殊的标志,纷纷留影拍照,以此来表达心中的崇敬。

毛泽东等领袖们不仅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也有着普通人一样的情怀。也就是在这块小学课本中描述过的杨家岭菜地上种出来的辣椒,毛泽东用其招待了同情革命的友好华侨陈嘉庚,正因为我们的领袖和革命党人胸怀群众,作风淳朴,因而我们的革命才能赢得那么多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党的七大,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确立了毛泽东主席的绝对领导地位。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从此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在党的七大旧址里,我们面对七大当时布置的党旗重温了党的誓词,向党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在这特殊的地方,在这庄严的党旗下,我们的声音是那么坚定而有力。

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演变,我们忙碌的身躯也许无暇顾及这些历史的遗迹,但新中国的进程却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领导着一群热血革命志士,冒着枪林弹雨,历经千辛万苦,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数次进攻,缔造了新中国,才让我们过上现在这样的幸福生活。

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睹物思情,我们不免情绪激荡。离别在即之时,我们面对着宝塔山纷纷合影留念,总想多留下一点革命的痕迹。怀着崇敬的心,惜别延安城。我们远望着宝塔山,目送延河水,依依不舍。

再见了宝塔山,再见了延安。我们将会继承延安精神,沿着革命先辈走过的光辉足迹,奋勇向前。

同类推荐
  • 红唇与领带

    红唇与领带

    本书系台湾当代知名作家、东海大学教授周芬伶的散文自选集。作者的作品以女性书写闻名,文字间既有感性的流动,亦有精细的修饰,诗一般的语言令人读起来有忧伤,有畅快,有愉悦,有悲戚,有坚韧……
  • 情忆·名人·美文

    情忆·名人·美文

    蔡先生回国后住在上海的时候,似乎曾经跟了吴先生到他的府上去过。但是除上一所一楼一底的房子之外,什么也不记得。也许这一楼一底的房子还记忆的错误,实在不曾去拜访过也说不定。但是那时候一个印象是相当清楚的。也可以说是蔡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大约是在张园举行的许多群众大会之一吧,蔡先生的演讲是在那里第一次听到。《情忆·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和经典著作。
  •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当诗人遇到爱情,世界上就有了最美的语言,那就是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精选中国古代的爱情诗篇,用诗一般的语言,从相遇、相思、相守、离别、离弃、祭奠六个方面对这些情诗进行了解读。作者在品读、解析的过程中挖掘出了诗词背后诗人们的爱情故事,呈现出了诗词的写作背景。《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对诗词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青春在这里延伸

    青春在这里延伸

    本书共分15章,内容有:一个不愿接受采访的人;当兵的历史;点燃余热;白手起家;学者有其校;走出老年等。
热门推荐
  • 种田经商:小娘子成名记

    种田经商:小娘子成名记

    这辈子身为举人家的小娘子,宋静表示很满意,本只想领着幼弟搞搞种植,做做小发明,努力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却不想成名来得这么早。不经意间,宋家小娘子敏而好学,颖悟绝伦美名远播。而兄长太学霸,考了举人考进士,宋静的农村小改造变成城市大规划
  • 逆天透视镜

    逆天透视镜

    一副神秘莫测的隐形眼镜,让这个少年从此身怀异能,诡异莫测。一副神秘莫测的隐形眼镜,让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毫无遮掩的展现在他的眼前。司徒浩的世界,因为透视而强大,他终将站在都市的顶峰,成为统领众人的王中之王,秒杀敌人,他有不可思议的方法。
  • 灿烂若珠

    灿烂若珠

    他和她之间,因一场触犯道德底线的误会结缘。残忍如她,竟然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下毒手;残忍亦如他,竟然是杀人嫌犯!就是这样两个残忍如魔的人,骨子里却流淌着常人所不能及的脉脉温情......
  • 来生不负相思意

    来生不负相思意

    我的生命从那一年开始就注定要和你有故事,相信我们都会幸福的。
  • 他比恶魔还恶魔

    他比恶魔还恶魔

    性格狂妄不羁的傲珉瞳的身边从不缺乏美男的萦绕:笑容诡谲的樱迭、忧郁王子乔可励、温婉绅士的韩理仁、城府极深的沈佑。因为一次和恶女李诗琦的赌约失败,她必须要追到校草,并且要让他爱上她。就在她成为了校草的女友时,一个叫“蓝鸢尾”的牛郎闯入了她的生活……
  • 柯南之深渊恶魔

    柯南之深渊恶魔

    我写着玩,大家看着玩。不好请轻拍,欢迎前来讨论,有好点子可以告诉我呦~本书暂无主线,脑洞到哪就写到哪。p了s,封面上的书名就是我电脑写出来的^-^
  • 幻灭

    幻灭

    因为权利和欲望,世界再一次的被梦魇所控制。孩子,寻找着可以解救沧桑的办法,去另一个世界,寻找着那知道一切的伟大的预言者……是因为爱吗?原来是一颗善良的心。是因为恨吗?原来是命运的指引。太多太多的无奈和谜题,混杂着的,是孩子们疲惫不堪的身心,坚定着,前方就是光明。但是,并不是所有同伴,都能看见那光芒的绽放……
  • 吾为魔神

    吾为魔神

    一个城市小混混,一句咒语开始了他堪称奇迹的生活.......来到一个血腥的恐怖世界,一个神奇的世界,一个到处充满危险气息的世界。他在这个世界不断成长,变强。无敌的桃花运,超强的实力,阴人的功夫天下无敌,这就是他。
  • 闯入禁地

    闯入禁地

    寒林、颜芷、温子然等人进入丰都大学读书,进入大学后发现丰都大学其实空无一人,而且充满灵异的事情。
  • 不灭毒神

    不灭毒神

    这世上什么最厉害?剑法?雷法?拳法?都不是,是毒。任你牛逼哄哄功高盖世,只要粘上我的毒,那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陈云:“说吧,你想怎么死?是化成脓水还是慢慢腐烂,我都能满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