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1200000028

第28章 天水名人故居(4)

§§§第八节 任士言故居

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南的士言巷,原来叫南巷子。清同治年间,这巷子出了位官至户部主事的进士任其昌(字士言,1831—1900年)。任先生品高行端,不甘与腐朽官场同流合污,“告老归里”后主持天水书院,成了名震陇上的陇南文宗。任其昌去世后,百姓感戴他对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便取其字“士言”,将他居住过的南巷子改名为“士言巷”。

天水市秦州区西关士言巷4号、5号院是任其昌的故居,两组院落各开东北角大门而后并列布局。两组院落各以东西向纵轴线排列布局,一进两院。4号院为穿过厅式两进院落,北侧附有偏院,进入大门,有一小天井,左转过二门入前院,前院东为单坡屋面倒座三间,南、北厢房各五间,西为过厅五间,硬山双坡屋顶,中间明间为通道。后院西为主房五间,南、北各有三间厢房,主房北侧小偏院有西房三间,东房三间,房屋均为土木结构,具有鲜明的清代建筑风格,保存完好。大门前有古槐一株,围径5.1米。

5号院的主要交通流线穿过厅而过,并辅助以两侧流线,为两进院落,进入大门,有一小天井,左转过二门入前院,前院东为单坡屋面倒座三间,南、北厢房各五间,西为过厅三间,硬山双坡屋顶,中间明间为通道。后院西为主房三间,南、北各有硬山单坡三间厢房,房屋均为土木结构。

两院木雕主要集中在檐下铺做层上,雕刻古朴典雅,线条粗犷流畅,尤其是4号院后院雀替夔龙纹更有气势,而门上绦环板的“方胜”图案耐人寻味。两院位于伏羲城的东南角,院外有宋朝古槐,古民居建筑与伏羲城建筑群相映成趣,愈显天水之历史悠久。

§§§第九节 张育生故居

清陕西渭南知府张育生的故居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关育生巷,该巷曾称三阳巷、二郎巷,民国初年改为育生巷。张育生故居又称“西厢张氏”故居,属县级文物保护点。育生巷东西两侧14座院落基本上均为张氏家族故居,其中以56号为主院,左右延伸,包括西侧12号、16号、42号、52号、54号、6号、62号、64号、66号院,东侧为张育生故居7号、9号、12号、17号。育生巷56号为张育生出生地,70多间房屋为张育生先祖张翼所建,始建造于明朝正统二年,崇祯己卯(1639年)年被李自成军刘劳子部烧毁,于咸丰三年(1853年)由张登阶复建,并给其弟在自由路14号和育生巷42号新建宅院两处。

“西厢张氏”原建筑布局为:育生巷12号院为张府老院,54号院是车马轿夫院,52号为张育生家祠,58号、60号为张府新院,62号院为作坊院,64号为膳厨院,42号院为光绪武进士、紫阳县知县张仲武故居,26号为张府家神庙院,61号为张府宗祠院,33号院为张氏祖内塾书院。

主院56号院由一进四个四合院组成,共95间房子,另有一些附属院落。宅门宏阔,屋面高峻,墀头墙突出,称“广亮大门”,大门檐枋下雀替云朵雕花尚存。入门有一天井,正面影壁与青竹相印,有一垂花门。第一院为四合院,东有倒座房五间,南北厢房各三间,正面过厅面阔五间,硬山顶,哺龙脊,单檐,阴阳瓦,木结构,砖包檐,斗拱挑出,直棂隔房,雀替华丽。屋门及隔扇均雕刻花心,屋门上下绦环板雕有文房四宝,瓶装百合,雕刻工艺精湛。第二座院安宁静谧。第三座院为祠堂院,庄严肃穆。第四座院为书房院,简朴无华,有百年银杏遮阴。院东北为两间讲书房,南北五间藏书房,西面五间读书房,进深浅,取寒窗之意,是张育生中进士前最后读书的地方,后为张氏子弟读书授课之地,晚辈称此书院为育生书院。整个宅院以东西纵轴线对称排列,是一组布局严谨、曲回幽静的清代庭院建筑。

“西厢张氏”自明代初年移居天水,至张育生一辈已传十七代。近600年间,张氏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历史上,张氏家族出翰林4人,文、武进士22人,举人43人,贡生7人,秀才数百人,占秦州文魁、武魁、进士、翰林总数的1/4。

§§§第十节 葛霁云故居

革命先烈葛霁云(1896—1941年),又名葛吴,祖居现天水市秦州区西关葛家楼,1919年考入北京汇文大学外语系,1920年秋考入唐山交通大学北京分校。五四运动期间,认识了李大钊,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他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早期的党员。1941年在新疆被军阀盛世才杀害,时年45岁。

葛霁云故居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三星巷51号院,原称柏树院,又称文魁红匾院。大门门额上曾悬挂“抱朴传家”大字匾额。为一进院落,坐北朝南,由正厅房、东西厢房和倒座组成,均为清代建筑。大门东南角,拾级进入大门,有一天井,迎门为一砖砌照壁,左转过二道门便入主院。院内原有主北房,在拓宽316国道时被拆除。

51号院倒座三间,坐南朝北,硬山单坡建筑,檐下有飞椽,大耍头象鼻状单云纹,补间铺做一斗,铺做间阑板雕卷叶及花卉。东西厢房单坡硬山顶三开间,大耍头象鼻状单云纹,补间铺做一斗,铺做间阑板透雕双狮及缠枝牡丹。门前植槐树两株,约400年树龄。现住户董玉雁(时年81岁)保存原房主人正厅匾额一面,上书“五世同堂”四个楷书大字,上款为“例封孺人诰封宜人葛姻母蒲太宜人令元孙悬孤后八哀瑞庆”,下款为“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愚侄张世英顿首拜题大清光绪九年岁次癸未三月旦立”,此匾边框有残损,系为葛霁云曾祖母蒲氏所立。

§§§第十一节 贾缵绪故居

贾缵绪(1865—1936年),字宇卿,清代光绪年间中乡试副榜,分发四川,任四川西充知县、南充道台等职。辛亥革命后被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员,任甘肃安肃道尹、泾源道尹,还两度调署甘肃省教育厅厅长。

贾缵绪故居,民间称为“贾家公馆”,位于今天水市秦州区中心街道民主路北宅子的后面,即砚房背后66号,为串联式一进三院落,东侧有偏院,原有后花园。前院倒座居中一间辟为大门,大门位于主轴线上,在天水现存民居中独一无二。共有主要房屋50多间,均为土木混合结构,保存完整。属于清代建筑群。

贾宅内有居中正门、景门、倒座、厢房、过厅房、偏院房等。前院正房为过厅,五开间(均为2.9米),前后均有檐廊。中院正房为过厅,三开间(均为3.0米)。后院正房为过厅,五开间(均为3.0米)。前、中、后院东西厢房均为三开间,且开间基本上都相等,均设前檐廊,厢房主要作为卧室之用。倒座五开间,且居中一间辟为大门。

贾宅院落策划巧妙,布置了门、堂、厅、廊及其后花园。在贾宅中,户外与户内通过大门来界定,主轴线上庭院与庭院空间的过渡是由过厅来界定的,主轴线与偏院则是由月拱门来界定,庭院和室内空间的过渡是由半开敞的檐廊空间来完成的,以此来完成各个空间的过渡。通过以中轴线为主的空间流线,使院院相通,空间流动,又辅以右侧流线,灵活变幻,颇具意境。注重中轴对称,流线布置明确,主流线居于中轴,辅流线居于东侧。卧室的布置特别讲究轴线的对称,其中正房和倒座的卧室对称地居于主轴线的两侧,东西厢房的卧室则是对称地布置于南北两侧。后花园布置在庭院最深处,在尊卑有序的住宅中做局部的园林化处理,这在天水现存古民居中已不多见。于规整严谨的豪门大宅中,布置一处后花园,顿生出悠然自得的自然情趣。

贾宅特别注重雕刻的细部处理,出现在贾宅中的砖木雕刻的夔龙纹、植物花草、动物、各种器物图案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很广,取意多有祈福趋吉、趋胜辟败之意,特别是内室隔扇,有“携琴访友”、“伯牙抚琴”、“踏雪寻梅”等题材,为其他民居所不具有。

§§§第十二节 杨名显故居

杨家宅子坐落在秦州区西关杨家楼65号、67号,系清初通奉大夫、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杨名显祖居,原拥有门楼、广场、牌坊、大门及东西两宅一进三院50多间屋宇。现存的主要建筑有东宅中院过厅、东西厢房等。

东宅中院过厅是排列在南北纵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之一,硬山式屋顶,上覆灰筒板瓦,正脊安置代兽,嘴头向外,有扩张之势。东西面阔三间,另在左右附以耳房各一间,通长163米,宽7.3米,进深五架椽,抬梁式结构,前出廊子,梁柱用材粗大,无斗拱,额枋和大梁上的彩画没有油灰地仗,颜色虽然脱落风化,但木构件表面仍然留有印痕。除了枋心图案模糊不清,箍头、找头的纹样清晰可辨,花纹简练,整体感强,具有较明显的明代彩画风格。东西厢房面阔各三间,通长10米,宽5.4米,四架椽屋前出廊子,其抱头梁砍成月梁式样,是年代较早的作品,中院建筑布局井然有序,保存良好。

东宅后院原有东西厢房面阔各三间,通长3.1米,宽5.6米,营造法式与中院东西厢房相同。

西宅后院原有五间楼面阔五间,上下两层,五架椽屋通柱抬梁造,前出廊子,上下以木梯相通,是天水地区典型的古式木构架楼房建筑。

杨家宅子组群建筑,虽经后代多次维修,但在总体布局、单体结构和造型艺术等方面都具有明清住宅建筑风格,尤其是东宅中院建筑更有明代特点。

§§§第十三节 冯国瑞故居

冯国瑞(1901—1963年),著名学者,今天水秦州区人,1926年毕业于清华研究院,曾任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和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等职。在文学、史学、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对石窟艺术的研究用力尤勤,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著有《绛花楼诗集》、《天水秦器汇考》、《麦积山石窟志》和《炳灵寺石窟勘察记》等。

冯国瑞故居位于今天水市秦州区大城共和巷33号,为串联式一进二院落,前堂后寝,原有后花园。共有房屋26间,均为土木混合结构,保存完整。

冯宅于清代营建落成,民国年间维修过。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内有正门、天井、照壁、二道门、月洞门、宝瓶门、乐厅、倒座、厢房、过厅房、杂物房、厨房、厕所房等。前院正房为过厅,三开间(均为2.9米),前后均有檐廊,过厅东西两侧分别为厨房和厕所。后院正房开间为“明三暗五”,中央三间仍做前后廊,其主要是主人会客之用,两侧耳房开间均大于中间的明间、次间,但在立面高度上低于中央,屋顶做法断开,故称之为暗间。前后院厢房均为三开间,且开间基本上都相等,均设前檐廊,厢房主要作为卧室之用。倒座三开间,且西侧为厨房和厕所。

冯宅院落巧妙构思、精心策划,布置了门、堂、厅、廊及其景石翠竹、彩石铺地等环境小品。在冯宅中,户外与户内通过大门来界定,大门与二门之间设心理预备空间——小天井,庭院与庭院空间的过渡是由主流线上的过厅房和副流线上的各个景门来界定的,庭院和室内空间的过渡是由半开敞的檐廊空间来完成的。通过以中轴线为主的空间流线,使院院在主轴上相通,又辅以两侧流线,形成辅助交通路线,两种交通流线颇具秩序性和灵活性。卧室的布置特别讲究轴线的对称,其中正房和倒座的卧室对称地居于主轴线的两侧,东西厢房的卧室则是对称地布置于南北两侧。厅堂布置在庭院最深处,会客空间布置在厅堂,客人在到达厅堂之前,或经过有层次的庭院,或穿越檐廊,在长距离的行进过程中,可以尽情地感受空间的变化,使四合院平添了无穷的魅力。这里有包括庭院和天井的开敞空间,有各房间内部的封闭空间,有处于庭院和房间之间的檐廊。这种空间模式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能让人们感到顺畅舒心。

冯宅特别注重细部处理的文化内涵,出现在冯宅中的匾额楹联,砖木雕刻的植物花草、各种器物图案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很广,这些吉祥图案表达了主人对功名利禄、如意吉祥以及生活各方面的种种祈求。

砖雕是冯宅的独有特点,砖作拱门,券拱门洞是装饰的重点。第二道门两侧的砖墙取竹节造型,每根竹节是由青砖磨制而成,粗壮的竹竿无论在力度及竖向支撑方面都很好,用于此处,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恰当的;竹之品质挺直刚毅,因而取得了其他植物枝干难以达到的效果。

院内两侧的月拱门上,分别为砖刻“诚实勤俭”和“孝慈友恭”的牌匾,意在教育后代子孙。前院过厅两侧的拱门各有楹联,反映了冯氏的文人气质,并且也反应出面对世俗的几许无奈之情。

第二道门的拱门上部拱形砖雕主题以“暗八仙”为主,由左至右分别是笔、犀角、笛子、扇子、葫芦、花篮、宝剑、荷叶、阴阳板和如意共十个图案,以此来希冀神仙降临、喜气临门。

同类推荐
  • 天水古民居

    天水古民居

    古城是古民居的载体。天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历史久远、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距今约38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天水先民已经开始了原始居住活动。约在公元前1100年前,天水地域即出现了先秦西垂邑。西垂即后来的西犬丘,汉西县故址,今秦州区东南一带。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秦州,七年复置,并将秦州州治及天水郡治俱由冀城(今甘肃甘谷县)迁至今天水城区的上郵城,从此开始,上郵城即今天水城区一直作为州、郡治所而成为陇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本书以中西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西建筑为比较对象,以问题意识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时空意识、审美尺度、物质载体、装饰意匠以及发展道路六个方面的美学比较与研究,揭示出中西传统建筑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品格,并对当代建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人类在最初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知道建筑房屋,仍然是与鸟兽混杂一起,或栖身在天然的洞穴中。《易·系辞》就有“上古穴居而野处”的记载。从对石器时代人类穴居的遗址发掘来看,许多人类化石和石器都是在洞穴里发现的。如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和距今缘万年前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等。在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也都有类似的洞穴。
  •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在当代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华美,结构之精巧,雕刻、装饰之华丽,都堪称古代建筑中的精品。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被佛教界人士广为尊重,也为各地山林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金东瑞编著的《中国古塔》介绍了我国的古塔文化,内容包括:中国古塔的起源、历史沿革、塔的结构、塔的材质、塔的造型、中国古塔文化等。
  • 店铺创建设计

    店铺创建设计

    店铺管理丛书·第二辑·安特管理文库。本书借鉴了许多国外店铺的成功经验,并且搜集了大量国内相关行业的资料,力图全面翔实地向有志于店铺经营的读者介绍店铺创建设计的全过程,以及每个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难点。
热门推荐
  • 绝世天才小姐太逍遥

    绝世天才小姐太逍遥

    缕缕静风中悠扬的笛声,久久不绝。彼岸上的血露沁着暗红的花瓣,溅落不息。本以为不过只是寻常游戏,应当一路平坦的打怪升级,成为最高巅峰的存在。然而,等她挥尽眼前那片朦胧的迷雾之后,却发现,这一切不是游戏,而是宿命!初年游离而破碎的感情造就了后来的她。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一次又一次的忘却,却终是抹不掉那点淡淡的影子,那般的浓绿,就像是彼岸花尽时,抽出的浮水般的叶子。一路走来,看过太多悲欢离合,直到最后,连她的心已经麻木不堪,终是不去追究那句古老的话的真假:彼岸花开一千年,叶盛一千年,花叶生生复然,却死生不复相见。永记得海棠边他的那句:“迷路了么?走,我带你回家…”
  • EXO之等待着的蝴蝶少女

    EXO之等待着的蝴蝶少女

    曲家,一家在中国境内名声最旺,世界前一百强的企业。曲家两位小姐从小深受良好教育,曲夫人在两位小姐年幼时便已去世了,曲老总又娶了一位夫人,但曲老总与新夫人对两位小姐都很好。在一次去韩国的机场上,两位男主遇到了女主,来不及道歉就跑了,从此结下了深仇大恨,误会解开后,伯贤绡筱小时候认识?不告而别又是什么鬼?三年后,伯贤对绡筱说:“我等了你三年,今年我不会再放你走了。”世勋对绡雅说:“这三年你怎么变成这样?”结局究竟是怎样?
  • 穿越的星

    穿越的星

    她,是现代红遍整个亚洲的巨星。因为千年前暗恋的人穿越而来,但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消失,有情人能终成眷属吗?
  • 安言多年,故染朝夕

    安言多年,故染朝夕

    顾北言说,他以前听过一个人说过一句话,你是因为喜欢一个人,所以喜欢她的一切,而不是因为喜欢他的一切而喜欢她这个人。因为喜欢,所以爱了。安染熙说,她不相信一见钟情,但是她相信感觉。看到某个男人的第一眼,她就知道,她虽然没找到钟情的感觉,但是她找到心动的感觉了。因为心动,所以爱了。顾夕颜说,粑粑麻麻每天就只知道秀秀秀!怪不得别人都夸他情商高,就是每天看粑粑惯妈妈惯出来滴!
  • 末世重生纵横

    末世重生纵横

    当黑暗降临。,也是新的大时代降临,人类展开了新的进化之路。任天带领一群人类在末世中挣扎,在奋起抗战的过程中,揭开了末世降临的真相。。。。··········人类是否还能成为地球的主宰?
  • 禁忌战魔

    禁忌战魔

    铁城之外,清屏山上一座茅屋之前,一龄正十八,本该意气风发,但却满脸颓废之气的少年正襟危坐在石桌前,桌子上摆放着一块刚烤好不久的家畜肉,香气逼人。在这少年正对面,一下人打扮的仆人不屑的看这少年,眼中尽是嫌弃“古邪少爷,今天是你的成人礼,这是家族让我送过来的礼品,趁热赶紧吃了吧”奴仆口里虽然叫着少爷二字,而言语举动之中却没有一丝的尊敬之意……
  • 减压减出好心情

    减压减出好心情

    本书共六章,其分别为:“压力——现代人的文明病”、“化解来自不同层面的压力”、“克服由压力产生的不良情绪”、“实用减压术”、“千万不要越减越压”、“轻松生活自己造”。
  • 三神记

    三神记

    “什么是魔?”“魔就是人心!”“那什么是神?”“神也是人心!”“那神魔有什么区别?”“神魔并没有区别,有区别的是人心!”
  • 帝国崛起之争霸

    帝国崛起之争霸

    星球舰队最年轻的元帅穿越异界大陆帝国帝王之家,遭遇灭灭国之痛,他能否重新复兴帝国,魔法师,战斗师,炼药师,炼金师,等你来探索。
  • 宝宝聪明100问

    宝宝聪明100问

    本书主要讲述婴幼儿认识发展规律,智力开发的目的是各种才能的发展而非单纯的知识学习,除了智力因素之外,发展婴幼儿的语言、情感、培养气质、性格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