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满足
“对面山上有个洞,洞里面有一只碗,天上下大雨,总是落不满……”“为什么呀?”“因为那是宝碗啊。”
小时候听大人讲这个故事哄骗小孩子,小孩子总会煞有介事地惦记着山上那只“宝碗”呢。贪心的人,恰似这只宝碗,永远不会有“满”的时候。
我想,如果世界上全部都是贪心的人,这世界怕不会有安宁了。于是,世间便有金玉良言来让人们修德修行,譬如“知足常乐”。所幸,懂得知足常乐的人,不仅仅是哲人,既有风流名士,更有许许多多的平民百姓。
古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胸襟,有“乐山水之乐而乐”的洒脱情怀;今有万丈红尘中说禅道佛的素面朝天,有物欲商海中安贫乐道的平实心情。有位前辈的笔名为“米书文”,乍看怪怪的,不经意间也不会去探究个中含义,后来偶然看到作者小传,才知道此笔名的意思是“有饭吃、有书读、有文章做,即知足矣”。这真是极具代表性的文人的满足,缘此,不由得对这个笔名顿生欣赏和敬意。有个农民,种了一亩冬瓜,收获1000元,次年扩大种植,收获4000元,问起他丰收后的心得,说:“娃儿读书有钱交学费了,娃他娘做件衣裳有钱了,嘿嘿!”这也是一种满足感。
典型的传统的知足观是“人家吃饭我喝粥,碗里没了锅里有”。中国人提倡中庸,只要不落在最后面就可以了。知足不会是胸无大志也不是鼠目寸光,知足不会是碌碌无为也不会是苟且偷生。同理,贪欲,不会是远大志向,不会是胸怀抱负,也不会是绚丽的憧憬,更不会是美好的追求。
金钱能带来幸福吗
如果金钱带不来幸福,那么,为什么人们还在拼命的追逐它呢?仿佛它的名字就叫幸福。更多的钱可以带来更多的幸福,听起来似乎合乎情理。有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还是和其他人一起追逐着财富。更多的金钱意味着可以拥有任何你想要的东西,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社会科学家不断得出与常识相反的结论:金钱和幸福感之间仅有很小的相关。甚至有人认为,在现实中,金钱和幸福感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让人最疑惑的是,虽然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金钱并不一定能使他们开心,可是他们仍然拼了命地去赚取更多的钱。
金钱不一定使我们变得开心可能有三个原因:
1.金钱是相对的。我们并不在乎我们实际上的收入是多少,只要我们比我们周围的人赚得多可能就满足了。不幸的是,越富,交际圈中的人的经济水平也越高,参照的水平也就越高,因此,人们通常无法感受到愉快的比较结果。
2.物质可以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是短暂的。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同收入是相当的,有的时候欲望甚至超过了实际收入水平,这就意味着即使我们拥有了很多的奢侈品,却始终不会感到满足,不会感觉到幸福。有证据表明,物质主义可以降低人的幸福水平。
3.赚得更多的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工作上,花在那些给他们带来应激和紧张的工作上,而不是花时间去享受。这也许是“聚焦幻觉”(Thefocusingillusion)的作用。人们可能会想象,在赚得更多的金钱之后,会将那些钱花在休闲活动上。实际上,为了赚钱,他们不得不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时间。
由上述三个原因,我们自然地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和人类日常生活的行为表现不一致呢?如果金钱不能带来幸福,人们为什么还为金钱而奔波呢?
聚焦幻觉——满意就是幸福
诺贝尔获奖者心理学家卡恩曼和他的同事提出这样的观点:追逐金钱的过程可以导致一般的成就感。一般成就感包括升职,或者可以负担起一套大的别墅,换句话说,一般成就感就是你可以大声地说出:“这是我,这些是我可以做到的事情!”
当被问起金钱能否带来幸福时,人们立即会想到升迁和大别墅。他们认为,因为拥有了权利和金钱,所以他们一定是幸福的。事实上,拥有更多金钱和更大权力的人,只会对生活更加满意,而不是感到更加幸福。
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钱的人不幸福呢?心理学家选取来自多个不同地点的、从事不同工作的几百名员工作为被试者,每隔24分钟,询问一次他们的幸福感水平,持续一天。结果显示,幸福感和收入之间的相关非常小,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而且发现,高收入人群在一天之内体验到了更多的负面情绪和更强的唤醒水平。类似结果在其他关于收入和幸福感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印证。
“聚焦幻觉”可以部分的解释为什么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使我们感到幸福快乐,而实际上它并不能。这是因为许多人都知道一个高强度将会带来更多的压力,甚至降低幸福感。
你并不一定要成为拜金主义者,可是,几乎所有事情都在告诉人们应该拜金。电视、公告牌、报纸、他人,都在向人们嘶吼着:赚钱!这些信息的影响“挤出”了所有关于如何生活的其他想法。
总而言之,虽然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断地在叫嚣着:“金钱很重要,快去赚钱!”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金钱并不能使我们感到快乐,而社会中大多数循规蹈矩的成员都遵循着这样矛盾的逻辑。
通过“聚焦幻觉”,我们不断地规劝自己,满意就是幸福。不幸的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即使我们看起来仿佛拥有了所有,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少了什么东西,可是却无法说出那丢掉的到底是什么。
我工作所以我存在
普京在被问及工作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他是这样回答的:“对我个人来讲,工作就是人生。我人生的意义就是工作,假如没有工作,我的人生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也许你会问:‘人总要退休,退休以后,难道人生就没有意义吗?’也不会,因为退休只是表示一个工作的改变,不一定是赚钱的工作。我认为工作的定义是花脑力、体力、精力的一种活动,它是有目的的,有近期的目的,也有长期的目的,这就是工作,不一定有报酬。”
假如一个人本来就有点钱,自己研究、阅读、写作,虽然没有报酬,但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工作。
正所谓:我工作所以我存在。
有时候,我们做事总是会做很多的无用功,如希望争取一个客户,花了很多时间,结果还是没有争取到。如果以结果来看,会很失望,但从过程中也可以找寻到一种满足感、成就感。失败换来的成就感。
工作成功之后会带来金钱、权力与荣耀,虽然你工作的原始动力不是来自于这些,但这是社会上看到你工作的成就。
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这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来的。他首先否定了我们关于满意与不满意的传统观点,他认为:“满意的对立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是没有不满意。”
他在企业调查中发现,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大多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有关。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预防或消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故称为保健因素。属于保健因素的有公司政策与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工作安定等。
与此相反,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与工作内容或工作成果有关,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使职工获得满足感,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所以称为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赫茨伯格在企业调查中还发现,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有若干重叠现象,如赏识属于激励因素,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但当没有受到赏识时,又可能起消极作用,这时又表现为保健因素。工资是保健因素,但有时也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结果。
总之,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它们同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满足的关系。他还告诉我们,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这种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