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5000000030

第30章 集中投资篇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4)

全球化经济大发展的局面,让巴菲特开始关注世界,他发现值得投资的美国公司已经很少,而美国未来的经济情况和贸易政策,很可能拖垮美元。巴菲特不再安于投资美国本土内的公司了,他开始走出国门,去寻找更多更好的适合投资的公司。

早在1990年,巴菲特就开始着手投资外国公司。他以3亿美元的价格购入了尼斯PLC公司的3100万股票。2002年和2003年,巴菲特以4.88亿美元购入中石油1.3%的股份,当时,中石油的市值大约为370亿美元,后来,中石油市值猛涨到2750亿美元,此时,巴菲特全部售出手中股票,大赚了一笔,还躲避了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

2006年巴菲特用40亿美元收购以色列伊斯卡尔金属制品公司80%的股权,这是巴菲特海外投资计划的第一步,伊斯卡尔也成为巴菲特首家海外营运的公司。

2008年,巴菲特在中国做了又一件轰动的事情,他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购买了2.25亿股比亚迪股份,默默无闻的比亚迪,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它的股票也大幅上涨。

2010年,巴菲特以13亿瑞郎购买瑞士再保险旗下的美国人寿再保险部分业务。当年,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斥资1100万美元在印度建立一家全资子公司,并将获得来自印度保险业监管机构的经营许可,进军印度的汽车保险业。

巴菲特近些年的一系列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他走出去投资世界企业的思想。巴菲特的谨慎态度依然如故,在外投资数目还不是很多,金额也不是很大。对外投资毕竟还是面临一些困难的。首先,各个国家会计标准不同;其次,各个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也不确定;再次,距离远,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交流不便;最后,各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背景不同,难以估算公司的预期收益。

虽然投资国际公司面临着文化、制度、标准等方面的障碍,但巴菲特还是在逐渐迈向国际市场,着力避免美元贬值造成的损失。

巴菲特的国际投资之行也启发我们,未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所以,投资者不妨多了解一下国际行情、国际规则,以及各个国家的社会环境、会计准则等。在此基础上,长期观察各个国家大型公司,为投资国际公司做准备。

寻找具有特许经营权企业

【巴菲特说投资】

因为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一家企业可以成为特许企业,从而赚取更高的资本回报率。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特许经营权企业通常能够容忍管理上的不当、经理人的无能,虽然,这些可能降低获利能力,但是总不会造成致命伤害。

——巴菲特致股东函(1991)

【活学活用】

巴菲特认为,每当股市暴跌时,投资者更容易发现过去曾经错失的投资良机。每当这时,股民应该特别去优先考虑投资那些具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股票。通常,具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和行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确实有行业成长或需求;第二,找不到其他类似的替代品;第三,不受价格上的管制。

这样的企业到底有哪些投资优势呢?这样的企业能够主动为产品或服务制定价格,即便提高产品或服务价格,也不会担心市场份额减少。另外,这样的企业有固定的消费群,不用担心市场,所以,能够更容易地赚取更高的资本报酬率。如果这样的公司管理层能力不够,经营业绩下降,也不至于造成对企业的致命伤害。比如,媒体行业中各个地方的报纸、各个区域的报纸都有不可替代性,具有特许经营权。

还比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该公司曾经在保罗·奥斯丁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不合理的投资和管理行为,结果产生了一大堆麻烦。尽管当时公司的资本收益率还能保持在20%以上,但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市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却大大低于标准普尔指数的平均增长速度。如果换作其他没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可口可乐公司早就倒闭了,正是因为可口可乐公司拥有特许经营权,同类企业无法和它竞争,才让它躲过这场灾难。可见,投资这样的企业风险小,还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那么,怎么判断哪些股票是具有特许经营权的呢?其实,巴菲特也说,有很多企业都是介于具备特许经营权和不具备特许经营权两者之间。既有一点儿,又不全是。巴菲特曾经说过:“对一家企业的特许经营权的真正检验方法是,如果你给我10亿美元,再配备全美国最出色的50位企业经理,我绝对可以建立一家杰出的企业。但是,如果你是让我去击败华盛顿邮报,我会把10亿美元还给你。然而,如果你让我用相同的金额去削弱奥马哈银行的赢利或市场份额,我想我可以做到。也许我不能完全让你满意,但我肯定会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在以上这些情况下,检验这些企业的竞争实力的方法,就是让企业的竞争对手使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以牺牲自身赢利为代价去攻击企业,看看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打击,是否能够把企业打倒。”

巴菲特向来比较喜欢投资媒体行业,原因是这些行业具有上述特许经营权企业的三大特征,并且能够自己制定高价,还能容忍宽松的管理。当然,随着媒体行业的大发展,这些优势在逐渐弱化。

总之,对于那些少数具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其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政府方面还没有价格管制。这样的企业更容易获利,赚钱更可靠,所以,值得投资者去考虑。

依据财务准则评估企业价值

【巴菲特说投资】

我们不赞成对每股盈余过多关注,虽然1979年我们可用的资金又增加了很多,但运营的业绩却反倒不如上一年。所以,我们判断一家公司是否经营得好,主要根据股东的权益回报率,而不是每股盈余是否成长。

——巴菲特致股东函(1979)

【活学活用】

巴菲特之所以能够长期在股市上取得成功,很关键的因素就是他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投资者,而把自己当做目标投资对象的经营者。在研究某家企业的时候,他不看重企业每年的经营业绩,更重视该企业在之后五六年的平均经营业绩。他认为企业每年的经营情况都是有波动的,只有看其平均发展情况,才更加客观和准确。为此,巴菲特一直遵循以下几个财务准则来评估企业价值。

第一,重视现金流不如重视股东收益。

每个投资者都应该明白,会计上的每股盈余只是评估企业经济价值的最初阶段。巴菲特认为,并不是企业的每股盈余都代表相同的意义。比如,那些必须依赖高资产才能获利的企业,在面临通货膨胀时,它的一大部分盈余都会瞬间消失。所以,会计盈余只有分析师估计现金流量的时候才会用到。

现金流量也不是评估企业价值的最佳工具。因为其应用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些需要不断支出大量资金的制造业,现金流量比较少,如果单单凭借现金流量来评估就不太合适。现金流量只适合于那些最初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随后只有小幅支出的企业。

其实,对巴菲特来讲,股东盈余没有非常精确的计算方法,它只是一个概数,是企业的净得加上折旧、耗损、分期偿还的费用,再减去资本支出以及其他额外支出的一个粗略数字。但虽然不会太精确,但巴菲特也强调要做得足够细致,越趋于准确,判断得越准确。

第二,不必重视每股收益,应该重视股东权益回报率。

有很多股票分析师喜欢通过分析每股盈余来评估企业每年的业绩,判断其经营状况,研究企业价值。他们一看到今年的每股收益比去年增长了一点,就肯定企业一定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巴菲特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每股收益并不是衡量企业经营的标准,因为每股盈余很可能会被会计操纵而变得不实。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股东收益回报率。通常成熟的企业都有机会把大部分的盈余以高回报率再投资。这样虽然本年度每股收益减少了,但是真正的回报率反而上升了。比如,企业股东的权益回报率达到20%,那么,可以提供高于一般股票或债券一倍的收益,也可以通过再投资,让我们有机会获得源源不断的20%的回报。所以,着眼股东权益回报率才是公司经营业绩最根本的衡量标准。

第三,保留盈余转化情况。

巴菲特认为,保留盈余就像股价一样,虽然在短期内会有波动,甚至看上去远远背离企业的价值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其整体的波动情况还是和企业的价值发展情况基本吻合的。因此,巴菲特说:“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挑选那些具有能够把每一美元的保留盈余都能转化为至少一美元市值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可见,看保留盈余的转化情况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把保留盈余有效运用起来,那么,长期积累的结果就是企业最终无法在股市中获得满意的成绩。反之,如果企业能将保留盈余创造更高水平的回报,那么,企业在股市中的情况就会非常乐观。

第四,重视运营成本。

巴菲特非常关注企业的运营成本,他向来很反感那些不断浪费成本的经营者。巴菲特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是在随时随地地削减开支,即便企业很困难,管理者有这样的习惯,也不至于立刻致命。

富国银行处于混乱时期,卡尔·理查德临危受命,他从来不怀疑富国银行的实力。他认为想要富国银行重新崛起,不在于有多少时髦的战略,最为紧要的是应该清除100多年来管理不严、成本过高的痼疾。听到理查德的这番话,巴菲特迅速行动起来,增持了富国银行的股票,后来,果然在经过理查德一系列的节约成本措施后,富国银行逐渐恢复了活力。

巴菲特对于那些大声宣布要削减开支的企业不屑一顾,他认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每天都在做着节约成本的事情,而不是靠某一段时间的行动临时削减开支。这说明节约成本还没有深入管理者的脑袋。所以,他会慎重考虑这些企业。

总之,投资者在从事投资活动时,应该牢牢遵循上边的原则,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进行细致的甄选、研究,找到真正的潜力股。

慎重选投高科技股票

【巴菲特说投资】

虽然,我承认高科技产品和服务改变了整个社会,但问题是——就算我们想破头,也没有办法分辨出在这么多的高科技公司中,有哪个企业能够拥有长期的竞争优势。

——巴菲特致股东函(1999)

【活学活用】

巴菲特曾多次公开承认他对分析高科技股票并不在行,很少购买高科技股票。巴菲特对于电脑科技公司所抱持的态度,是和外太空航行一样的:“我们很尊敬、支持和感谢这些伟大的人物,但我们却不想亲自去尝试。”

在1998年的股票市场上,人们都在热议高科技股,特别是网络公司的股票更是高潮迭起。但是,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当有人讨论到是否考虑购买科技股时,巴菲特是这样回答的:“这也许很不幸,但我的答案的确是‘不’。我本人虽然很崇拜安迪·格鲁夫和比尔·盖茨,但我不愿意冒险购买英特尔和微软的股票。因为,我无法知道,这两家公司1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想玩这种别人拥有优势的游戏。我可以多思考下一年的科技发展情况,但不会成为分析这类企业的专家。即便很多人都会分析科技公司,但我不行。”

并且,在会上他还曾直接说:“如果你花钱买入这些网络公司的股票,你并不是在投资,而是投机。”

早在2001年,巴菲特就曾预言技术网络泡沫将会破裂。果然,从2002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就持续下跌,从原来的5000点一直跌破2000点,原来市值100多美元的股票跌到不到1美元甚至被摘牌,许多华尔街的投资商身价一落千丈。而巴菲特公司却没有因此受损,公司走了一个完美的U形,又回到了两年前的水平。

因此,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又重新被人们所关注。在2003年致股东函中,巴菲特对网络股又做了这样的总结:“不管这个领域意味着多么光明远大的前景,只要现在或几年内它没有创造价值,那么,它的价值就在收缩,而非价值再创造。所以,从现在看来,泡沫的成因在于人们过度在意首次公开上市,却忽略了上市后企业的业绩。”

的确,高科技股票并非像零售业或旅馆业那样,能够让股民看到它慢慢进入市场,在竞争中稳步上升的路径。对于科技行业的公司而言,只要哪天研发出了其他公司没有的高科技产品,那么,即便再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可能也会瞬间成为伟大的企业。同样,如果大型科技公司缺乏足够的创新力,特别是没有持续的创新力,它很可能被后来居上者赶出市场。所以,这类企业的不可预测性非常大。巴菲特曾调侃说:“谁都无法担保,会不会哪天早上醒来,世界上又出现一个盖茨式的人物,在自家的地下室玩电脑玩出了名堂,一夜之间把你击败。”的确,这个行业的竞争规则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所以,投资这样的公司,存在很大风险。

巴菲特几十年的投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自己无法把握的高科技股票最好远离,因为我们首要的目的是投资赚钱,对于有太多风险的企业,我们就应该理性地放弃。

同类推荐
  • 散户操盘实战:低买高卖的赚钱法则

    散户操盘实战:低买高卖的赚钱法则

    在股市中,股民的最终目标并不是盈利,而是盈利的最大化,而要想实现盈利最大化,就需要实现在最低价买入、最高价卖出这一目标,但其实现起来并非易事。本书介绍了K线分析法,走势图形分析方法,趋势线买入卖出的方法,成交量买卖信号的预测,MACD、KDJ等常见的技术分析方法。全书对每一种技术方法应用的条件和它们自身的局限性都加以详细的解释。
  • 理财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理财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本书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家庭、个人财产进行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于成为理财高手,从理财观念、理财规划、理财工具三个方面人手,将家庭、个人理财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结合相关案例,由浅入深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具有知识性、通俗性和可操作性,是家庭和个人理财的指南。
  • 中国证券市场政府管制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政府管制研究

    本书介绍了证券市场中政府管制的一般问题分析;中国证券市场政府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证券市场管制制度的现状等。
  • 每月一堂财富课,12个月让你成为理财达人

    每月一堂财富课,12个月让你成为理财达人

    本书内容包括:从梦想出发,梦想是一股财富的清泉;相信自己,一切才有成功的可能;把目光放远,练就一双千里眼;兴趣做指引,干自己最喜欢的行当等。
  •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

    本书根据巴菲特半个多世纪的投资经验,从理念、操作、谋略、心法四个层面,层层剖析,梳理出巴菲特的投资精髓,提炼出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本书还结合中国特有的投资环境,给出了“在中国跟巴菲特学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巴菲特的投资忠告永不过时,有心的投资者必能受益无穷,驰骋于瞬息万变的投资市场!
热门推荐
  • 我家隔壁住萌神

    我家隔壁住萌神

    她在街头捡到了一个失忆的男人,都说雏鸟睁开眼睛第一个见到的就是妈。于是他就非得赖在她身边不走了!还希望她能帮忙找回记忆?!好啊!早点找完你就可以早点走了是吧!大不了找个人帮你催个眠,说不定什么都搞定了!结果傲娇男主居然打死不肯催眠!行!陪你找记忆!可为什么越找越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更大的迷?不是吧男主!你是哪个平时时空跑出来的灵魂?~!当然最主要的是,自己好像是被赖上了!
  • 员工感恩教育

    员工感恩教育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月光下的蒲苇

    月光下的蒲苇

    如蒲草一般的生命,我羡慕着他们的金钱,畏惧着他们的权利,我输掉了希望,遗弃了幻想,最终连唯一的尊严也被他们拿去蹂躏。我曾经以为的世界,有正义有光明,因为我看见了神话,我以为他是现实。我终于受到惩罚,真正的现实用最最温和的手段让神话破灭,我看见了残破的神话,我看见他破碎的肢体上还残留着鲜血,他对我笑,笑得那样狰狞,又是那么美。除了哭泣,我,无能为力。就像荒原上的游者,处在黑暗的漩涡,心之所向遥不可及,目之所见尽是污秽。幻想之灯,将灭未灭,我还在苦苦挣扎,不知道是苟延残喘,还是打破枷锁。
  • 英雄联盟之绝地逢生

    英雄联盟之绝地逢生

    他是Doda的总冠军,在个人总决赛上与他的宿命之敌终极一战,一份赌约,一份背叛,一份亲情,他输掉了比赛,离开了电子竞技的舞台,他是就此放弃,还是绝处逢生。。。
  • 首席盛宠之天后来袭

    首席盛宠之天后来袭

    尹少T市头号人物,天华娱乐CEO,全市排队待嫁对象。如此万里挑一竟被女人放鸽子。祁悦一夕从千金小姐沦为酒吧歌手,与父母被迫分离,接逢男友劈腿,她这悲剧人生,却因他的出现变得越发传奇。她没钱请他吃饭他亲自下厨,她住宿不方便他干脆安排了门对门。别的男人来纠缠他霸气宣誓所有权,壁咚死缠各种旁若无人的宠!
  • 穿越之火辣王妃降冰王

    穿越之火辣王妃降冰王

    她因为相亲对象对杀手没好感,气氛离开了咖啡店,却被迎面开来的车撞上天,穿越了,可是穿越的地点竟然是空中。一直在向下掉落,好不容易到地了,却把某王的屋顶给砸出了个窟窿,她拍拍摔疼的屁股说她不是有意的,便跑了,某王看着被她砸出的窟窿,誓死也要把她追到手,可是传说中有怪癖的冷面王爷能把她追到吗?
  • 我不尿你我尿谁

    我不尿你我尿谁

    宝山和侯德林读高中的时候曾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毕业后竟成了冤家,原因再简单不过了,两人都爱上了当年的同学田甜。现在俩人见面谁都不理谁,特别是王宝山更是满腔仇恨,本来他和田甜相处的好好的半路上杀出个侯德林,世界上的女人多的是,爱谁不行?非得和自己的好朋友争?他发誓一定把田甜追到手,彻底打败侯德林……
  • 王爷宠妃

    王爷宠妃

    在我身边吧,让我有机会可以照顾你、保护你,就这样一直到老。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不与共华发

    不与共华发

    没关系,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这一生,一辈子这么长,总会等到你的。这皇宫太冷,不及你眉眼温热,笑意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