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3100000003

第3章 中西传统建筑的审美特征(1)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在古代,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把和谐作为人类的最高理想和审美追求。所以,建筑艺术也必然体现出以和谐为主要内涵的审美特征,但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又决定了建筑艺术和谐美的不同审美特点和精神追求。

一、中国建筑和谐美的具体表现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东方智慧的标志性理念。从中国文化史上看,和谐在儒家、道家、佛家中虽有不同的追求维度,如儒家讲“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注重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道家把自然规律看作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更快乐,因此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佛家讲“依正不二,认为人类只有与自然融合,才能共生共存,但和谐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却是以一贯之的。

中国建筑艺术的和谐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之濡染,是“和谐这一哲学思想在建筑艺术中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和,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像一条永不停息的文化潜流,流淌在华夏之民的心理河床上,范塑着中华民族的思维结构和审美追求,孕育出独具中华民族魅力的灿烂之花。崇“和、尚“和、重“和、求“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几乎涵盖一切、贯穿一切。可以说,在中国各种传统艺术形态中,建筑最具象化地体现了中国人“和的意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物化表现形式。

中国建筑的和谐美,首先在建筑理念的有机整体观中表现出来。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之上的中国建筑艺术的和谐美,影响到营造观念的各个方面,制导着建筑的选址、规划、布局和形制。中国建筑艺术讲究整体的和谐。比如,在建筑物的选址上,有所谓“相形取胜、“相土尝水、“辨方正位之说,就是说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的地形地貌、当地的水土质量,以及天文气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的和谐优美;在城市建设上,早在战国时代,《考工记》就有了“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完整规划思想;在单体建筑中,“墙倒屋不塌的木构架整体结构可谓历史悠久,独树一帜;在布局安排上,中国建筑不是以单体取胜,而是以群体组合见长,讲究各单体建筑物的横向有序铺排,各单体之间用廊柱等结构将它们联结为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在建筑方位、建筑色彩、建筑图案,以及建筑的空间分割等方面,又深受“阴阳、“五行、“四象、“八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等观念之影响,并作为其建筑活动整体构思的内在依据,将人、自然与建筑物构成为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充分显示出华夏之民不重条分缕析,而重宏观整体把握的思维特点。

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哲学内涵,也是中国古代颇具魅力的风水理论的源头活水。中国古代的建筑工匠,经师徒相传,加之心领神会,灵活地将这些思想观念应用于规划、设计与施工等营造活动。现存的北京紫禁城、明十三陵、遵化清东陵、易县清西陵,以及分布广泛的城镇、寺庙、村庄、民居和其他陵墓,都是古代匠人营造活动的杰作,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难怪李约瑟在游览和研究明清的皇陵后由衷地赞叹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深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

其次,中国建筑的和谐美,还体现在建筑形制的和谐上。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伦理思想渗透到一切社会和人生领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面貌与历史发展,十分强烈地表现在中国古代的坛庙、都城、宫殿、陵寝等建筑文化现象中,中国古代建筑也就成为一部用土木“写就的“政治伦理学。但这部“政治伦理学又不是抽象的伦理道德符号的演绎,而是通过建筑物的对称、均衡、韵律、尺度等形式美原则以及数字、色彩等具象化的象征手法演奏出的“礼乐和鸣。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强烈的“尚中情结,集中体现在对中轴线意识的强化和运用中。中轴线南北贯穿,建筑物左右对称,秩序井然,表现了葱郁清醒的现世理性精神,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传统。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至少在周代,院落空间布局就呈均衡对称状,已经出现了中轴线,进而南北方位逐渐与东西方位分野。面南为贵以后,南北轴线逐渐成为主轴线,重要建筑及空间位置正处于中轴线上,中轴线两侧基本上为严格的对称布局。这种以院落空间为营造基础的对称秩序成为城市、宫殿、坛庙、庭院建筑布局的主要模式。

梁思成对此有过高度的总结:“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之宫殿、官署、庙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庭院四周,绕以建筑物,庭院数目无定。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其布置秩序均为左右分立,适于礼仪之庄严场合;公者如朝会大典,私者如婚丧喜庆之属。栙西方著名美学家乔治·桑塔耶纳曾从人的视觉角度说明对称对人的心理机制所造成的影响,认为“对称所以投合我们的心意,是由于认识和节奏的吸引力。当眼睛浏览一个建筑物的正面,每隔相等的距离就发现引人注目的东西之时,一种期望,像预料一个难免的音符或者一个必需的字眼那样,便油然涌上心头。“在对称的美中可以找到这些生理原理的一个重要例证。为了某种原因,眼睛在习惯上是要朝向一个焦点的。例如,朝向门口或窗洞,朝向一座神坛或一个宝座、一个舞台或一面壁炉,如果对象不是安排得使眼睛的张力彼此平衡,而视觉的重心落在我们不得不注视的焦点上,那么,眼睛时而要向旁边看,时而必须回转过来向前看,这种趋势就使我们感到压迫和分心。所以,对所有这些对象,我们要求两边对称。

中国传统建筑通过建筑物的外在布局形式,凝固了礼的精神,赋予了乐的意蕴,契合了华夏之民的审美心理,体现出礼乐的完美和谐。有趣的是,就连受印度佛教影响的中国寺庙建筑,也接受了这种强烈的中轴线空间意识和观念,这也充分说明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强大的同化力量。“我国寺庙建筑,无论在平面上、布置上或殿屋的结构上,与宫殿住宅等等素无显异之区别。盖均以一正两厢,前朝后寝,缀以廊屋为其基本之配置方式也。其设计以前后中轴线为主干,而左右交轴线,则往往忽略。交轴线之于中轴线,无自身之观点立场,完全处于附属地位,为中国建筑特征之一。故宫殿、寺庙,规模之大者,胥在中轴线上增加庭院进数,其平面成为前后极长而东西狭小之状。其左右若有所增进,则往往另加中轴线一道与原中轴线平行,而两者之间,并无图案上关系,可各不相关焉。

与中轴线建筑形式美相关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群平面布置的均衡之美。均衡,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美特性,“中国艺术最大的一个特质是均齐,而这个特质在其建筑与诗中尤为显著。中国底这两种艺术的美可说是均齐底美——即中国式的美。均衡的建筑形象,在审美视觉上给人以安稳、持重、冷静而又坦然之感。但是,建筑的布局绝不是一种理想化产物,这种理想的对称均衡模式也不是绝对的,它往往受制于具体的场地、地形、交通等因素的约束。古代匠人在这方面的构思又是奇妙的,他们往往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在改变绝对对称关系后保持原有的均衡,使人在观感上仍获得对称均衡的审美效果。如山西五台山圆照寺,受山地地形限制,使后院无法在前院中轴线的延长线上取得对称布局,就通过一个圆形的藏式白塔及将塔后的台阶东移的办法,从而将前部轴线作了转折与平移,取得了整体的均衡效果。再如明十三陵中的长陵,据整个陵区的中心位置,漫长的神道自南向北入于陵区。本来,神道应纵直前来才能合于中轴观念,但考虑到神道两侧远山的体量不一,因此,将神道走向设计成偏于东北,即稍微靠拢东部体量较小的山峦而远西部较大者,且略有弯曲,使人在视觉上仍能感到均衡的美学效果。

由相同或相似的节奏感而形成的韵律美是中国建筑艺术和谐美的一个重要语汇。起伏的山峦、荡漾的水面、飘浮的行云、缕缕的和风,都能给我们以韵律感。听觉艺术就是通过韵律来达到和谐的,建筑艺术的韵律感则通常用相同或相似的构件按各样规则排列而显示出来,使建筑在立面,或在内部空间,或在布局上获得统一、和谐的效果。“韵律是使任何一系列大体上并不相连贯的感受获得规律化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比方说,一些散乱的点,我们要想记住它,虽说不是不可能,那也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这些点所仅有的效果,是混乱或单调,别无其他。如果把同样数量的点分成组,这样一来,整体的效果就是可以认识的一种重复了,这些系列马上就变得有了连贯性,我们说它已经图案化了。眼睛常常会本能地把自己的感受归类成为一个有韵律的系统,所以在看星星时,人们常常趋向于把那些距离大致相等、光辉大致相当的星星看成一体,从而建立起一种星座图案,一种美学上的满足就会应运而生。栙由于中国建筑群是在平面上横向铺排布局的,所以中国建筑的韵律感也是在平面上展开的。苏州园林长长的游廊,用高度相同的柱子等距离地排列,凡有廊壁之处,或是每间安排一定大小的窗子,或是安排大小齐一、数量齐一的书条石,廊壁虽随形而曲、依势而折,但柱、窗、书条石的造型组合,以曲折有序而不乱的固定模式定期重复,宛如音乐的不同声符的和谐交织,迎合了游人的节拍感觉和预期心理。事实上,差不多所有的建筑物都有它的节奏和韵律,这与音乐很相似,但建筑的节奏和韵律是靠视觉获得的。梁思成先生举例说,如果有一座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按一柱、一窗,又一柱、一窗排列的建筑物,它的节奏和韵律就像“柱,窗;柱,窗;柱,窗……的2/4拍子;若是一柱二窗的排列法,就像是“柱,窗,窗;柱,窗,窗……的圆舞曲;若是一柱三窗地排列,那就像是“柱,窗,窗,窗;柱,窗,窗,窗……的4/4拍子了。

韵律原是一种音乐感,而音乐是一种“帝王式的艺术,美学家叔本华在谈到音乐时动情地说:“人已经不再产生欲望,因为人已经占有一切,人已经达到了目的。这种艺术已经完全得到了满足,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它也是各种艺术当中第一位的、帝王式的艺术,能够成为音乐那样,则是一切艺术的目的。栛跳动在建筑艺术中的韵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在建筑中听到了音乐,看到了韵律,更体验到了和谐。中国建筑组群布局的韵律感,又是与均衡、统一等形式美原则相通的。均衡、统一是韵律的具体表现,只有均衡、统一才能形成韵律。正如柯布西埃所说:“韵律表现出一种均衡。它从简单的或复杂的对称形式出发或从细致的调整中得到。韵律也是一种均等:均等化(对称、重复),如埃及和印度的神庙;补偿(对比),如雅典的卫城;调节(发展),如圣所非尼亚教堂。有这样多根本不同的反应,虽然统一的目的还是节奏感。从节奏到韵律出发产生了各个伟大历史时代中的惊人多样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作为皇权的象征、礼制的标志,不同功能的建筑都要求有不同的体量,宫殿、都城、坛庙、陵寝等建筑形制,只有通过巨大的体量,才能象征皇权的尊贵、威慑和礼制的森严、秩序,才能更有力地彰显人与社会之“和。因此,体量也就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谐美的一个重要品质。儒家从凸显建筑须体现社会伦理等级尊卑秩序的精神功能出发而崇尚“大壮之美,也正是这一观念的反映。《周易·彖传》说:“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者,阳刚、威壮、雄大、壮美之谓也。这一思想在建筑中的表现,就是作为主要类型的宫殿、都城、坛庙、陵寝,必须体现出气势恢宏之美。中国古代社会虽朝代更替、京都几迁,但建筑的尚“大之风,却一脉相承。秦之阿房宫“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其规制之恢宏、体量之庞巨、气势之磅礴,何其雄伟!汉之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栛。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栜的大汉风范,又何其壮阔!唐都长安,东西9721米,南北8651.7米,其面积84.10平方公里,乃古代世界帝都之冠,可谓宏大,一幅天下太平的大唐气象被勾画得淋漓尽致。长城无疑是中国建筑体量美的最好代表。人、自然、社会在这里交汇,其绵延万里的雄姿,恰似神奇巨笔在华夏大地之上一挥而就的气势磅礴的草书,在沙漠戈壁的广袤无垠和千古岁月的时空交错中,永恒地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向心力与亲和力。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古典园林是中国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方面的著作已有多部,角度不一,成果各异。本书则选择了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的角度,以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园林人物为纲,对其园林实践、园林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与理论提升。
  •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在当代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华美,结构之精巧,雕刻、装饰之华丽,都堪称古代建筑中的精品。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被佛教界人士广为尊重,也为各地山林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金东瑞编著的《中国古塔》介绍了我国的古塔文化,内容包括:中国古塔的起源、历史沿革、塔的结构、塔的材质、塔的造型、中国古塔文化等。
  • 我是钢筋工能手

    我是钢筋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本书以钢筋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钢筋工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钢筋识图,钢筋材料的基本性能,钢筋的代换,钢筋的配料、成型与绑扎,钢筋的焊接及新型连接技术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本书共收集各类稿件79篇,从不同的角度真实再现了向莆铁路建设历经的重大事件,以及建设者同地方政府、沿线群众风雨同舟、鱼水相融的往事。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我们不该相识

    易烊千玺我们不该相识

    很久年前的她日久生情我们慢慢熟知现在我们相见却是陌生人你也不认识我,我认识你又有什么用多少年后现在喜欢你也觉得很辛苦而我觉得你也有你的生活我觉得你应该做好自己我会一直守护你————易烊千玺
  • 曾爱以往笔记

    曾爱以往笔记

    “我这是在哪?”林立惊呼道。“我真搞不懂主人为什么把我交给你个弱小子”一直黑猫冷笑道。主角忘记往事?仅靠自己打出一片天地?美女投怀入抱?看(曾爱以往笔记)
  • 亡清

    亡清

    这是一个沉闷的时代,这是华夏最黑暗时代的开端。他原以为自己不过是个看客,他只想悠闲的活着,享受自己重生的日子。可是命运有时候确十分的残酷。我们在整个华夏即将沦陷的时候,是默默看着它走向黑暗,还是发出一声呐喊。用我们的热血去挽救那早已转动了的命运轮盘。
  • 三洞群仙录

    三洞群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少乐哈哈

    老少乐哈哈

    《混血小帅哥:老少乐哈哈》汤米的爷爷奶奶是一对快乐老小孩,也是两个老活宝。他们和汤米来到山里的二叔家度假游玩,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汤米居然让公鸡下了个咸鸭蛋,奶奶讲笑话,把死人都逗笑了。汤米和爷爷奶奶还发生了哪些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呢?请跟随汤米到神秘的大山里走一趟吧!
  • 九州凤仪传:我的狐狸王爷

    九州凤仪传:我的狐狸王爷

    片段一:某男现身暗道,某女冷冷开口:“盯着女子的眼睛,可是君子风范?不请自来,要挟主人,这是为客之道?”佳人貌美如花,盯着未来的老婆,还耍什么君子风范!这天下都是本王的,你确定本王是客非主?
  • 快穿之扶桑

    快穿之扶桑

    扶桑,木也。亦听闻,传说中的金乌便是出于扶桑之下,拂其树杪而升,因谓为日出处。……额,好吧!上面的一切都与正文无关。嗯,女主性格不明,男主,大概会出现吧。但大概是木有男主滴!唔,不喜误入!!!
  • 毒舌千金成长史

    毒舌千金成长史

    高冷毒舌大小姐南宫羽,踏入了正式的校园高中生活,得理不饶人的她,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然而,一向和她最亲密的男友慕云峰和闺蜜苏诺,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位霸道的少爷司徒翼,闯入了南宫羽的生活,当他们两个正处暧昧的时候,司徒翼的旧情人,赵紫嫣联合司徒翼的父母棒打鸳鸯,对于这些,南宫羽又会如何面对。
  • 鼎唐

    鼎唐

    一个意外穿越到唐朝的形意拳大师,意外地加入了安禄山的阵营,当他面对安禄山的激赏,他会如何抉择?对此,萧哲只有一句话:“我汉家天下,岂能容你胡人放肆!”且看他如何面对意料之中的动乱年代,如何在这一副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美篇章!
  • 悟空梦

    悟空梦

    我乃花果山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也!九九八十一变在身!筋斗云在脚!火眼金睛在眼!如意金箍棒在手!举棍问:谁是去来?长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呀?贫僧从西天大雷音而来,去往东土大唐传佛诵经!我在梦中梦,梦在我中我!闭眼一轮回,开眼一乾坤!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