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西方,在中国任何时候都没有发生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中国人始终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传统的建筑观也并不奉神,而是切切实实地为着人居住的,所要永恒保存的,只是房屋所代表的历史与精神。所以,建筑也就成为人对自身创造力的一种欣赏,成为人生当下生存的精神寓所。因此,东方大地这一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建筑场所,同时也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人情磁力场,作为传统建筑主要物质载体的土和木,正是东方大地农业文化的无私馈赠。深潜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恋土、“恋木情结以及乐生、重生的现世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要之,中国传统建筑长期坚持土木营构,是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思想、审美等各种“合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更深的层次考虑,那种潜藏在顽强的现世生命意识之后根深蒂固的“恋土、“恋木情结,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因素的推动、激荡之下,中国建筑形成了完美的自律体系,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量。可以说,中国建筑的土木营构,是原始农业文明和生命审美意识的共同选择。
三、石头史书
中西古代建筑都起源于木构,这已为大量的人类考古发现所证明。但是,中国建筑始终对土木情有独钟,沿用了原始的木构结构,并保持了长期的一贯性和连续性,用土木谱写了一曲优美的乐章。西方古代建筑则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走上了石材发展的道路,用石头筑就了建筑的辉煌,书写了一部“石头的史书。其中有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理念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中国建筑是为生活在现世的人居住的,因而也就没有必要修建万古长存的建筑物,西方建筑是为彼岸遥远的神灵建造的寓所,追求的是对此岸世界的无限超越,永恒的神灵与永恒的建筑物同在,建筑物也必须是经久不毁的,而石头自身的质地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所以选用石头作为建筑的材料,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西方古代建筑由木材改为石头作为建筑材料,也受制于自然环境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早在古埃及时期,石材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多被用来制造一些简单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的生活器皿,有时还用于制作装饰品,一般不用于进行建筑活动。但由于两河流域气候湿润,降雨较多,木构建筑易被风剥雨蚀而易于腐朽的特点也就越来越不能满足建筑物长久存在的需要。因此,对选用何种材料来代替芦苇及草木也就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长期的生产劳作过程中,人们从河水泛滥所带来的遍地淤泥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太阳晒干的泥砖作为建筑材料。据考古证明,泥砖曾是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使用时间相当长的建筑材料,他们用泥砖建造住宅和宫殿。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时间的不断推移,古埃及人发展了几何学、测量学,创造了起重运输机械,学会了绘制建筑物图纸,能够组织大量的劳动力参加集体劳动……这一切都使大规模的采石活动成为可能。石材坚硬的质地和不易被雨水侵蚀而腐朽的特点,也使得它成为建造大型、坚固建筑物的理想材料。到公元前三世纪时,人们就已经开始了用石材来建造皇帝的宫殿和陵墓。这一传统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建筑中持久不衰,并日趋完善,成为西方古代建筑舞台上的主旋律。
西方建筑广泛地采用石构,又是原始先民巨石崇拜观念的反映。社会生产力越低下,人类对自然事物的把握度也就越小。落后的生产力使先民常常生活在对盲目自然力的恐惧中,因而对一切自然现象产生了一种敬畏和膜拜之情。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生活空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大量的石头。石头坚硬的质地、重拙的体形以及自身所隐含的某种神秘感,都使西方人认识到石头是比木头对人类威胁更大、更无法控制的自然物,这就更加深了其万物有灵的观念,从而激发起对石头的崇拜热忱。据记载,法国的布列塔尼卡纳克附近有大量的巨石行列,英国的阿米斯堡也有石垣的遗址。这些巨石建筑,大致可分为六类:一,三石:树立二石于地,以一石复其顶部;二,桌石:以三石为“桌腿,其上覆以巨石;三,石道坟:其基本样式由“三石而演变为种种复杂形式,是民族成员的公共墓地,其冢穴多圆形或椭圆形,也有的为长方形;四,立石,单独树立一巨石;五,列石:许多立石排列成行;六,环石,排列许多列石成圆形或椭圆形构图栙。这些巨石,虽形状不一,但所体现出的庞大的形体、超人的尺度、坚硬的质地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神秘性,一定在原始先民的心灵中产生过强烈的震撼力,激发过他们浓烈的崇拜意绪,正如马克思所说:“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使人吃惊。……这些庞然大物以宛若天然生成的实体物质地影响人的精神。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点。栙因此,巨石建筑的文化意义有二:“一,认为巨石是有灵性的,因而建造巨石列群,首先表达出人对巨石的服膺与崇拜;二,被人崇拜的巨石,在人想来,其体积庞大、质量沉重,一定有一种镇压妖孽的无比的威慑力,这是人祈求于巨石的一种原始宗教幻想。由此,推动他们艰苦卓绝地去建造工程浩大的‘巨石建筑暞,企望对有害的神灵起一种拦截或推拒的巫术意义,目的是要在天地间划出一个令人感到‘安全暞的空间区域。
据考古发现,西方巨石建筑的最早遗迹,属新石器时代末期。当时的人们用巨石建筑堡垒防御野兽和敌人的侵袭,用巨大的石块建造坟墓,又竖立巨石纪念物用于宗教仪式。因此,在石材建筑起源的意义上,就同时包含着遮蔽身体与供奉神灵的双重功能。人们筑厚重的石墙来遮蔽身体,防御野兽和敌人的侵袭,又将最理想的石构居处用于宗教目的,供奉神灵,以祈求风调雨顺。
这种对巨石的崇拜热忱,必然产生对宗教的迷狂。因为任何宗教,都是以追求灵魂的不朽与精神的超越为主要特征的。石材自身所具有的坚固质地和对人的神秘感,正好满足了这种要求。古印度人把祖先视为不死的、永恒的神灵,相信他们会在彼岸世界里永生,因而用石材建造了庙宇和墓塔,以供祭祀。因为石质的僵硬和不易被腐蚀,正好象征了神灵的永生不灭。原始先民还认为,要得到神灵的保佑和庇护,就得献媚于神灵,以使自己免受伤害,石构建筑恰恰满足了这双重功能。因此,石构建筑为西方人提供了由崇拜走向审美的历史契机。而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正是这一历史契机中的辉煌杰作,深刻而持久地影响了西方人的审美观。
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只要保住身体,三千年后就可以在极乐世界里复活永生,因此他们对尸体的防腐保护就特别重视,建造了大量的陵墓。法老和贵族的陵墓都建造得十分精美考究。起初的陵墓用土坯来建造,其造型大多模仿活人居住的宫殿和住宅,但由于土坯不够坚固,而坚硬的石头更适合灵魂永久地居住,于是就改用石材建造地下墓室,地上部分也改用砖造,后来又不断探索,最后形成了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最古老、最恢宏的纪念性建筑物,以吉萨高地上的三座金字塔为杰出代表,它们矗立在尼罗河的西岸,大沙漠的东缘,背靠浩瀚无垠的沙漠,以其沉稳、简洁、高大、重拙的形象冲击着人的视觉,震慑着人的心灵,“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反映着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这时古埃及人还保留着氏族制时代的原始拜物教,他们相信,高山、大漠、长河都是神圣的。早期的皇帝利用了原始拜物教,皇帝被宣扬为自然神。于是,通过审美,就把高山、大漠、长河的形象的典型特征赋予皇权的纪念碑。在埃及的自然环境里,这些特征就是宏大、单纯。这样的艺术思维是直觉的、原始的,金字塔就带着强烈的原始性,仿佛是人工堆垒的山岩,混沌未凿。它们因此和尼罗河三角洲的风光十分协调,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同其壮阔。栙“埃及建筑中对宏大的追求,体现于另一方面。永恒不易的天宇、大自然中运动的千篇一律,使这一民族追求牢固和永恒;体现于其金字塔的格调,犹如他们遗留给我们的其他古物中,这种永恒不易的格调,从不允许埃及人以他物从事建筑,唯有巨石。
这种对永恒观念的不懈追求,在西方古代建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希腊神庙一开始就着眼于它的永恒性。地上的国王、世俗的政权可以频频更替,奥林匹斯诸神却是万古如斯。“希腊的建筑不是兴奋过度的幻想的产物,而是清明的理智的产物,能单独存在,不依靠外力。倘不是人的蛮性或偏执狂发作而加以毁灭的话,几乎所有的希腊神庙都能完整无缺。培斯塔姆的神庙经过了两千三百年依然无恙;巴德农是由于火药库爆炸而一分为二的(一六八七年)。要是听其自然,希腊神庙可以至今留存,而且还会留存下去;这一点可以从它稳固的基础上看出来;因为整个躯干不加重它的负担而加强它的坚固。栛由这种永恒的理念发展出罗马建筑的拱券结构是必然的。哥特式建筑把拱券结构的原理大胆地运用来向高空垂直发展,也同样表达了那种超越尘世、追求永恒的倾向。
西方古代建筑由木构走向石构的演变过程,勾勒出西方先民在建筑观念上由实用、认知、崇拜到审美的四重变奏,契合了迷狂的宗教意绪,表达了执著的“恋石情结,体现出对永恒与超越的顽固追求,用石头写出了一部辉煌的建筑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