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2600000068

第68章 审判(18)

“诡称宣判无罪和无限期延缓审理,”画家说,“应该由你来选择。我能够帮助你实现其中的任何一种可能性,尽管肯定会遇到一些麻烦;这两种可能性的区别在于,诡称宣判无罪要求在短时间内集中全部精力,而延缓审理则用的力气较少,但要坚持不懈。咱们先说说诡称宣判无罪吧。倘若你决定争取这种可能性,我就去拿张纸来,写份宣誓书,保证你是清白无辜的。我父亲把这种宣誓书的写法告诉我了,绝不会有问题的。然后我将带着这份宣誓书到我认识的所有法官那儿去游说,先从现在正让我画像的那个法官开始,比方说,从他今天晚上来画像的时候开始,我就把宣誓书摊在他面前,向他解释你是无罪的,并且以我本身的名义保证你是清白无辜的。这不是一种徒具形式的保证,而是名符其实,具有约束力的保证。”

画家的眼睛中露出一丝略带嗔责的目光,似乎K不该让他担负这么重大的责任似的。

“你太好了,”K说,“可是,法官对你固然是相信的,但是仍旧不愿给我作出彻底宣判无罪的判决,是不是?”

“关于这点,我已经解释过了,”画家回答道,“此外,是不是每个法官都相信我,还很难肯定;比如说,有的法官会要求亲自见见你。那样的话,我就得带着你去见他们。自然,倘若出现了这种情况,就已成功了一半,尤其是因为我事先会确切地告诉你,在每个法官面前应该采取什么策略。真正的困难来自那些一开始就把我打发走的法官——这样的事肯定会有的。我自然会继续向他们申诉,但是咱们也许不得不甩开他们——自然,咱们是可以这样做的,因为个别法官的不同意见不至于影响判决结果。好吧,咱们再说下去,倘若能争取相当数量的法官在宣誓书上签字,我就把宣誓书呈递到现在正在过问你的案件的主审法官手里,我或许也能让他在宣誓书上签名。这么一来,用不了多久,一切事情就能顺利解决了,解决的速度要比平常快得多。一般说来,在这个阶段以后,就不会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困难了,被告到了这一阶段会感到信心十足。人们在这时要比正式宣判无罪时信心更足,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也的确如此。他们不必再做更多的事情了。主审法官手头有其他法官签名的宣誓书,他就能放心大胆地判处无罪开释了;虽然还有一些手续需要履行,但他肯定会判无罪开释,以取悦我和他的其他朋友。到那时,你就能作为一个自由的人,走出法院了。”

“这么说,到那时我就自由了。”K半信半疑地说。

“对,”画家说,“但是仅仅是表面上自由,抑或说得更确切一些,是暂时自由。因为我的熟人都是些低级法官,他们无权作出终审判决,无罪开释的终审判决权属于最高法院,你、我以及我们大家都无法接近它。那儿的情况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顺便说一句,我们甚至也不想知道。总之,我们的法官没有判处无罪开释的权利,但是他们有权暂时卸掉你身上的罪责。这就是说,他们可以宣布你无罪,暂时把罪责从你身上卸掉,但是这个罪名仍旧是在你头顶上,一旦上面来了命令,他们就把罪责重新安在你身上。我和法院的联系很密切,因此我也能够告诉你,法院各办公室在具体处理彻底宣判无罪和诡称宣判无罪时采取哪些不同做法。彻底宣判无罪时,与案子有关的文件据说都要销毁,它们消失了,再也看不见了,不仅起诉书被销毁,庭审记录和判决书也要销毁,所有东西都要销毁。诡称宣判无罪就不是这样。各种文件均需保留,包括宣誓书、判决记录和判决说明书。所有卷宗都得按照正常办公原则的要求,继续呈转,转到最高法院后,又转回低级法官,就这样转来转去,这儿耽搁几天,那儿积压一些日子。卷宗的往返次数是无法计算的。局外人有时会以为,整个案子已经被忘却,文件已经遗失,诡称宣判无罪已经成为彻底宣判无罪。但实际上,任何一个熟悉法院情况的人都不会这么想。任何文件也不会遗失,法院从来也不会忘记任何事情。有一天,某个法官会出其不意拿过卷宗来,仔细阅读;他会认为这起案件的起诉仍然有效,于是便下令立即逮捕人。我这么说,有一个假设前提,即从诡称宣判无罪到重新逮捕人犯之间,已过了很长时间,这是可能的,我听说过类似的情况。但也有这样的可能:得到无罪开释的人刚从法院回到家,便发现刑警已经等在那里要重新逮捕他了。于是,他的全部自由自然便就此告终了。”

“这个案子又得从头开始审理吗?”K有点不相信地问道。

“自然喽,”画家说,“案子需要全部从头开始审理;但是结果也有可能和上次一样:诡称宣判无罪。于是人们又得为这个案子全力以赴,任何时候也不可以松劲。”他说出最后这句话,大概是因为发现K的脸上露出了绝望的表情。

“可是,”K说,他好像不想再听画家说下去了,“第二次争取得到无罪开释的结果是不是比第一次更难?”

“在这一点上,”画家说,“谁也不敢说死。我觉得,你的意思是,第二次被捕会影响法官们对被告的看法?不是这样。法官们第一次宣布被告无罪时,就预见到有可能再次逮捕被告。因此,你的这种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可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时倒会发生这样的事:法官们对这件案子的看法变了,甚至从司法观点上说也产生了变化;因此,你就得根据业已变化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努力,争取第二次无罪开释。一般说来,要像争取第一次无罪开释时那样想尽法子、竭尽全力。”

“但是,第二次无罪开释也不是终审判决呀。”K说,他不以为然地转过头去。

“自然不是,”画家说,“在第二次无罪开释后面跟着的是第三次被捕,在第三次无罪开释后面跟着的是第四次被捕,依次类推。诡称宣判无罪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着这些内容。”K无以置答。

“看来,你对诡称宣判无罪不感兴趣,”画家说,“也许延缓审理对你更为适合。我是不是需要向你解释一下,延缓审理是怎么回事?”

K点点头。画家懒散地重又躺到椅子上,他睡衣前面的纽扣脱开了,他伸进一只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胸部。“延缓审理。”他说,他凝视着前方,停了一会儿,像要找出一个非常确切的解释,“延缓审理就是诉讼停留在开始阶段,不再继续往下进行。为了取得延缓审理的结果,被告和他的代理人,尤其是他的代理人,必须与法院不断保持个人接触。请允许我再次指出,这虽然不像争取诡称宣判无罪那样,需要全力以赴;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却需要更加保持警觉。你得经常注视着案子的情况,除了在紧急情况下要去找主管法官外,每隔一定时间也得去找他一次,而且要尽可能和他搞好关系。倘若你本人不认识这位法官,那就应该通过你认识的那些法官尽量给他施加影响;同时要继续努力,争取亲自和他见一次面。倘若这些事情中的任何一件你都没有忽略,那你就肯定能使诉讼不至于超越开始阶段。这并不意味着不再审理了,但是被告基本上可以不受判决的约束,就像一个自由的人一样。与诡称宣判无罪相比,延缓审理有其优越性,即被告的前景较为明朗,没有突然被捕的危险,用不着担心、紧张和焦虑,而这在争取诡称宣判无罪时是不可避免的,类似情况很可能在一个最不合宜的时刻出现。自然,对被告来说,延缓审理也有一些欠缺之处,这也不容轻视。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考虑到被告在这种情况下永远也不会真正获得自由,因为他在得到诡称宣判无罪后,也不见得能够真正获得自由。延缓审理的弊端在其他方面。要想把案子无限期地搁置起来,就必须找到几条站得住脚的理由。因此,每隔一段时间便得做做样子,采取各种措施,审问一次被告,收集一点证据等等,这自然仅仅是走走过场而已。因为案子还得让它继续向前进展,尽管仅仅是局限在人为划定的一个小圈子中。这自然意味着被告会偶尔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不过,你别以为这些事情会使人很不愉快,因为一切都是走走过场而已。比如说,审讯被告只消三言二语;倘若你没有时间,抑或不想去,你可以表示抱歉而不出庭;你还可以事先安排和某些法官见面;总之,你要做的一切仅仅是隔一定时间到你的主审法官那儿去一次,以这种方式从形式上承认你处于被告地位。”画家说最后这句话的时候,K已经把上衣搭在胳膊上站了起来。

“他现在站起来了。”门外马上传来了喊声。

“你就要走了吗?”画家问,他也站了起来,“我相信,是这儿的空气促使你离开的,我很遗憾。我还有好多话要对你说,我不得不说得很简短。可是我希望已经解释得够清楚了。”

“啊,是的,”K说,他不得不全神贯注地听画家说话,头都疼了。虽然K承认画家已经说清楚了,可是画家又接着总结了几句,想利用最后一次机会使他放心:“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是,可以避免被告受到判决。”

“但是,它们也使被告不可以真正无罪开释。”K低声说,他仿佛因为自己作了这么一个尖刻的判断而感到困窘难堪。

“你抓住了事情的核心。”画家紧跟着说。

K伸手去拿外套,但还没有确定是否穿好上衣。他很想将外套和上衣捆成一捆,拿在手里,跑出去呼吸些新鲜空气。他马上又想到了女孩们,尽管她们已经作出预报,说是他已经在穿衣服了,他还是不想马上穿上衣服。画家急于猜度K的意图,便说:“我觉得,对于我提出的这几个建议,你还没有作出决定。这是对的。你倘若想要匆匆决定的话,我还会劝阻你。这要仔细斟酌,权衡利弊。每件事情都要仔细掂量。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你也不能拖得太久。”

“不久以后我会再来找你的。”K说,他即刻下定决心,穿好上衣,把外套往肩上一搭,匆匆朝门口走去;门外的女孩子们立刻尖叫起来。

“你得守信用,”画家说,他没有跟着K,“否则我只好自己到银行里来了解情况了。”

“请你开门,好吗?”K说,他拉了一下门把;觉得有障碍,他知道是门外的女孩们在拽着。

“你不想受到女孩子们的纠缠吧?”画家问,“最好还是从这边出去吧。”他指指床后的那扇门。这正中K的下怀,他赶紧走回床边;但是画家却没去开门,而是钻到床底下,在那儿说道:“等一会儿,你想看一两幅画吗?你可能会想买的。”

K不想失礼,要知道画家的确很关心他,还答应今后帮助他呢;此外,K一直到现在都没提怎么付给画家报酬的事,这完全是他的疏忽,既然画家自己提出卖画,他自然不可以推诿。于是,他答应看一看,尽管他急于出去,已经厌倦到了极点。迪托蕾里从床底下拽出一堆没有装裱的画来,画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尘土,轻微微地一吹便满屋子飞扬起来,弄得K睁不开眼睛,喘不上气来。

“大自然,荒野景色。”画家一面说,一面把画递给K。画面上是两棵低矮的树,分别位于一片深绿色草地的两端;背景是色彩斑斓的落日景象。

“很漂亮,”K说,“我买。”K的回答短得出乎自己的预料;但画家并没有觉得受辱,而是从地板上又拿起一幅画来,所以K很高兴。

“这幅画正好和那幅配对。”画家说。这幅画和那幅画倒真可以配对,两者没有什么区别:这幅画上也是两棵树、一片草地和一轮西斜的红日。不过K并不计较这点。

“是两幅非常美的风景画,”他说,“我都买下,我要把它们挂在我的办公室里。”

“看来你喜欢风景画,”画家一面说,一面又挑出一幅画来,“碰巧的是,我还有一幅这样的习作。”这并不像是什么习作,而是又一幅荒原风景画。画家显然正在尽量利用这个机会,推销过去画的画。

“这幅我也买下,”K说,“三幅一共多少钱?”

“下次再说吧,”画家说,“你今天急着要走,反正咱们会保持联系的。老实说,你喜欢这些画,使我很高兴;我以后要把床底下的所有画都附送给你。全是荒郊野外的风景画,当初我画了几十幅。有些人不喜欢这类题材,说是格调太低沉,可是我相信总能找到一些像你这样的人,喜欢格调低沉的画。”

然而,K再也没有心思听这位兜售自己作品的画家发表他的艺术见解了。

“请把这三幅画包好,”他打断迪托蕾里的絮叨,大声说,“我的仆人明天会来取的。”

“不必要,”画家说,“我可以找个搬运工,现在就跟你走,把画给你送去。”他终于走到床后面,把门打开。

“别怕踩在床上,”他说,“从这扇门出去的人都从床上踩过去。”画家即使不这么说,K也会这么做的,他的一只脚已经踩在羽毛褥垫的正中间;可是,他透过开着的门朝外一望,又把那只脚收了回来。

“怎么回事?”他问画家。

“什么东西使你这么奇怪?”画家反问道,他也觉得奇怪了,“这些是法院办公室。你原先不知道这儿有法院的办公室吗?几乎每栋房子的阁楼上都有法院的办公室,这栋房子为什么应该是例外呢?我的画室实际上也是属于法院办公室的,不过法院把它交给我使用了。”

使K大吃一惊的倒并不是发现了法院办公室;而是发现自己竟然对有关法院的事情这样一窍不通。他承认,对于一个被告来说,一条根本原则是事事提防,永远不处于猝不及防的地位;倘若法官在左面出现,被告的眼睛决不可以漫不经心地看着右面——而他却一次又一次地违反了这条原则。他的面前是一条长长的过道,画室里的空气和这里的空气一比,就算很新鲜了。过道两边摆着长凳和审理K的案子的那些办公室之间的过道一模一样。

这么看来,办公室的内部布置有特定的规则。那时没有多少当事人来来往往。一个男人在长椅上半坐半靠着,双手捂着脸,似乎睡着了;另外一个男人站在走廊尽头一个光线阴暗的地方。K这时从床上走过去,画家拿着画,跟在他后面。他们很快便找到了一个门房——这些人虽然穿着普通衣服,但衣服上除了一般的纽扣外,还有一颗金扣子,K现在已经可以把他们辨认出来了——,画家让他拿着画送K回家。K掏出手绢,遮挡着嘴;他不像是走路,而是在跑步。他们快要走到走廊尽头时,女孩们拥了上来;K终于未能避免和她们相遇。女孩们显然看见画室的第二扇门开了,她们赶快绕着圈子赶到这儿来了。

“我不可以再送你了,”画家笑着大声说道,他已经被女孩子们团团围住了,“下次再见吧,抓紧时间好好考虑一下!”

K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他来到马路上后,叫过头一辆驰来的出租马车。他得甩掉门房,因为门房的金扣子使他心烦,虽然它看来并没有引起任何别人的注意。忠心耿耿的门房上了车,坐在车夫旁边,但是K吩咐他下了车。K到达银行时,早已过了中午。他本想把画扔在车内,但又怕哪一天画家会问起这些画所表达的意境;所以他只好把画带进办公室,锁在写字台最下面的那个抽屉里,至少最近几天不可以让副经理看见这几幅画。

谷物商波洛克——解聘律师

同类推荐
  • 催眠师:楚辞密码

    催眠师:楚辞密码

    深夜,幽灵酒吧内,大学中文系教授聂尚与友人欢聚后,一场连环杀人案降临上海,七名友人相继遇害,每一桩命案都是一场诡异的迷局。精神崩溃的聂尚联想到两年前妻子在浴室中的离奇自杀,誓要抓住死神之手,结束这场杀戮游戏。在催眠师的帮助下,聂尚在梦境中越来越接近杀人密码的核心,所有人的死,都与“千古万古至奇之书”楚辞《天问》有关,包括屈原。而最终他发现死神面具之下的那张脸竟然是……
  • 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

    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里,总是会涌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人物,他们就像夜空中闪亮的星星,放射出绚丽的光芒,照耀着人类。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因为他们都具备刻苦学习、忘我工作的精神。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一本生动、有趣的教科书。
  • 战女(第一季)

    战女(第一季)

    林乐儿中学的时候,认识了当地黑社会的老大,结果被谣传,她与黑社会老大搞在了一起,原本单纯可爱的她,卷入了谣言之中。后来,林乐儿意外被强奸,黑社会老大为了保护她,将她送到了北京一个餐厅做服务生,谁知道,却把她送进了女孩们宫斗一般的战场。在餐厅里,所有的女孩勾心斗角,只为了能够吸引有钱男友,从此改变命运。在争斗中,林乐儿受骗,被送到了东莞,做了一名妓女。
  • 隋史遗文

    隋史遗文

    小说为我们展现了隋末大动乱的历史画卷,较全面地揭露了隋炀帝的罪恶:他弑父杀兄,霸占父妃,好大喜功,两次征高丽,劳民伤财。他残民以逞,为了自己的享乐,起东都,筑西苑,造龙舟,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使人民忍无可忍,无数百姓啸聚在山东、河南、河北一带,举起了反隋的大旗。
  • 锁阳

    锁阳

    本书内容有山水游记、亲情、友情和一些序言等。漠月抒情的方式有时是一呼一吸的。《锁阳》中闰子眼里的嫂子——从大嫂回了娘家而脑子有些空到不害羞地想着大嫂的离去,从大嫂回来而脑子里哗地一响到被大嫂脖后的一块白蜇了眼睛。有时是一唱三叹的。《赶羊》中的女人——从女人不会放羊到羊群放牧着女人,从女人黑瘦并且显老到为救小羯羊挨了丈夫的一记耳光。
热门推荐
  • 冷血山庄

    冷血山庄

    她,白衣胜雪,冰冷绝情!他,炫如焰火,激情四射!她终日与冰冷孤寂相伴;他整日跟江湖侠客为伍。她只愿身边人好她就好;他却要锄奸惩恶,宣扬天下大义。当冰遇上火,当邪碰上正,一切都不可预知······
  • 星星,别走

    星星,别走

    她暗恋他多年。他,是大学里的校草;她,是校园里普普通通的小女生·。他们在校园里相遇,她的死缠烂打和温柔体贴,终于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当他们正在热恋中时,她却因为家庭的原因离开了他,使他心痛不已、伤心欲绝……多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他知道了真相,她也解决了家庭危机……他们还能回到从前?他们是否还能再续前缘?
  • 骨头我来接你回家

    骨头我来接你回家

    花千骨,讲的是一个师徒之间的故事,不过呢,对我一个爱东方粑粑的我来说,最后结尾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我的,所以呢,坐着发动智慧的大脑,决定要修改一下剧情,感谢大家的支持哦。
  • tfboys等等我

    tfboys等等我

    这是写tfboys和女主李昕雨,以及女二贺曦的爱情故事,当然还有“小三”!
  • 毕方鬼域

    毕方鬼域

    这是充满罪恶令人作呕的人间,却又让人不得不拼命为自己而活的人间。上天是更垂怜天才,还是更欣赏努力的普通人?一个是不顾一切想要毁灭六界,继承了神火珠,如同当年毕方的新任鬼主,嚣张而又可悲。一个是被门派称为叛徒憎恶唾弃,却又被世人敬仰称赞的大夫,难以捉摸。一个是在难世之中想要挣脱命运的孤儿,从连一把剑都提不起来的凡人,一步一步强大,驾驭四大神兽之首,带着不平凡的命运斩尽一切罪孽,坚毅不屈。还有无酒不欢的最强仙人,沉稳的虚流前掌门,流离的双生姐妹,贪花恋酒的王公之子,对戏曲情有独钟的少年.......舍生忘死之人已经成为古书之中的传说,敢问这世间,谁不是为了活,又有谁能不带一丝遗憾的踏入黄泉?
  • 宗教信仰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

    宗教信仰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

    本书为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本书对古代小说叙事与宗教信仰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和展开,将古代小说和宗教的关系既密切又复杂的关系以丰富的例证考论其源流。宗教对小说家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和小说的题材、体裁、语言、结构等,都有着巨大影响,而文学又以审美的形态为宗教的弘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道教、佛教、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等诸种不同宗教类型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书试图对宗教信仰与小说的叙事关系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研究,无论是对宗教还是文学的研究,都将开辟学界研究的新局面。
  • 北方姑娘

    北方姑娘

    林平从没想过在这里再次遇见她。当时是在首都某条脏乱差的地铁里,他嘴里倔强地嚼着早已经没味了的口香糖,耳朵里塞着的耳机正叮叮当当的排放着摇滚乐里电吉他失真的畅快音效。“林平!”一声惊讶的尖叫让林平整个身体打了个晃儿,嚼口香糖的声音戛然而止,他茫然的抬起头突然发现一张熟悉的脸挡在眼前。(⊙-⊙)他当时的表情是这样的。他用极其不自然的表情笑了一下。他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地再次遇见她。
  • 这只猫成精了

    这只猫成精了

    挂着猫皮的情感类书籍ovo这个世界有一些秘密,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深深的隐藏了起来。挖掘这些秘密,解开世界的真相,得到真正的“真实”。
  • 神秘月光

    神秘月光

    作者要升中考了,要努力学习,所以小说会停更一段时间,对不起读者大人。(?▽`)
  • 此生是我吗

    此生是我吗

    本书是本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之于精神的内部。《此生是我吗》,这本书讲的就是生命的生动与精神的内部。它诠释了刘苇的生活和内心独白,呈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