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2400000051

第51章 杨光先食古不化

杨光先,字长公,安徽歙县人,曾经做过明朝的新安卫副千户。杨光先为人性情刚直,明崇祯十年,因为对大学士温体仁、给事中陈启新不满,他便把副千户的职位让给其弟光弼,自己带着棺木,以布衣进京弹劾温体仁、陈启新等误国,结果被朝廷打了一顿板子,充军发配。后来,温体仁被劾罢官后,杨光先才遇赦回乡。杨光先的第一次弹劾,为自己博得了不畏权奸的美名。可是,不久以后,杨光先又进行了一次弹劾,结果却截然相反。

公元1644年,满洲八旗入关,大清取代了腐朽没落的朱明王朝。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顺治皇帝任命德意志传教士汤若望为钦天监监正,负责制定新的历法。汤若望不负众望,依据先进的西洋历法知识,制定了《时宪历》,并取代了过去的历法。

杨光先获知这一消息之后非常气愤。他对外国人任中国皇家的钦天监监正,制定西洋新法,废弃传统历法十分不满,便对汤若望指控问罪,但顺治帝在世时未能奏效。等到顺治帝晏驾,继位者康熙皇帝玄烨登基时只有八岁,还不能亲政,所以朝政便由鳌拜等四位辅政大臣把持。

鳌拜是一个保守的人,一朝大权在握,立即掀起一股“复古”的狂潮。杨光先乘机发难,他一面上书朝廷,一面散发传单,指责说:“大清皇朝万万年,而汤若望的《时宪历》只编200年,这岂不是让大清短祚吗!”这纯粹是愚昧者对进步者的无端诬蔑。

康熙四年三月,朝廷做出决定,判处汤若望以及钦天监的另外五位官员死刑,同时废弃《时宪历》。幸而孝庄太皇太后出面干预,才使得汤若望免死下狱。但经此大难,本已疾病缠身的汤若望不久便病死寓所。

此后,杨光先取代了汤若望任钦天监监正。在他主持钦天监的几年里,历法工作毫无进展。杨光先只好多次上书朝廷,以自己体弱多病为借口,要求辞官。当时朝廷虽然没有批准这一请求,却也看出杨光先并不适合主持钦天监,于是便用比利时人南怀仁治理历法。

康熙八年,鳌拜及其党羽被一网打尽,康熙皇帝掌握实权。南怀仁上书奏称杨光先等在历法、测验方面所作的工作错误百出。康熙对这桩学术公案采取了谨慎而科学的态度。他命大学士图海等20人会同钦天监官员,赴观象台共同测验。结果,南怀仁所测都应验,杨光先等所言都不应验。他们做的其他验证也表明:南怀仁的正确,杨光先的错误。

最后,议政王等根据测验结果作出决定:推倒杨光先诬告汤若望案,为汤若望及同案死者平反,并判处杨光先斩首。幸而康熙皇帝宽宏仁厚,只是将杨光先罢官,遣回原籍了事。又羞又愤的杨光先在返乡途中病死。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九》

【智慧心得】

学无止境,不可固步自封

杨光先虽然称不上什么奇才硕儒,但在当时也算是个饱学之士了。他既然敢于指斥汤若望的西洋历法,说明杨光先对历法知识的掌握也决不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上。可是杨光先属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当时的文化知识更新极为缓慢,知识分子都有这样一种习惯性思维:既然我已经学习了某方面的知识,并且烂熟于心,就可以高枕无忧,一生受用无穷了。杨光先掌握了中国古代历法之后,根本没有进一步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文化,可以说其学术和专业知识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没有大的进步。没想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个世界上还有他所未曾接触的更为先进的天文历法,所以一经交锋便败下阵来。

一个人要想在本行业中站住脚,获得别人的尊重,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纯熟的专业技能。特别是当一个人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如果在专业知识上薄弱欠缺,又不知道及时的补充学习,只能进行简单的行政管理,就会被他人所轻视,很难将工作开展下去。

夏衍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他的作品之所以有深度、有内涵,不仅是因为自己得天独厚的艺术思维,还在于他有着渊博的文化知识。解放以后,夏衍担任了新中国文化部的副部长,负责领导全国的文化工作。有一次,历史学家吴晗和翦伯赞在谈明朝朱元璋的故事,夏衍插嘴讲了句外行话。吴晗严厉地对他说:“你还当文化部长呢!这一点都不懂!”这句话说得振聋发聩,直接指出了夏衍文学艺术见长,而历史知识欠缺的弱点。夏衍听了以后,发奋读书,每天抽出一个小时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不久以后,他的历史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还有一次,在审查一个出国演出的京剧节目中,夏衍又讲了句外行话,在听到别人的批评后,他又拼命攻读有关中国戏曲发展历史的书籍,同时虚心向老艺人请教。后来不但知之甚详,而且成了京剧爱好者。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使得夏衍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对许多专业问题都能够提出很有建设性的意见,成为深受人们尊重的文化界领导。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今一个人想职业一辈子固定不变,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到退休,要比一个女人从一而终难得多。”话虽粗浅,但很有道理。一个人本来改变职业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有时候,做领导的从大局出发,直接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将你调离原本驾轻就熟的岗位;有时候,出于个人发展的需要,你可能要主动提出调换工作。隔行如隔山,不同领域的知识并非都能够触类旁通,知天文者不一定晓地理,熟读三教经典者又不一定精通九流之说。当你踏入新的工作岗位时,原来的经验和知识可能不适应眼下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你以小学生的姿态,从头学起,才能够将工作做好。

西汉初年,刘邦立长子刘肥为齐王。因刘肥年幼,朝廷就派曹参为相,辅佐刘肥治理齐国。曹参本为武将,对治理国家还深感乏术。于是请来百余名儒生,询问治世之道。但是,众儒生意见不一,曹参无所适从。后来有人向他推荐盖公,说他是位饱学之士,治国贤者。于是曹参备下厚礼,把盖公请来,向他学习治世之道。盖公根据天下刚刚结束战乱,人民困苦不堪的现状,提出了与民休息的无为而治的方案。曹参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自己搬进厢房,腾出正房让盖公居住。一有闲暇就来请教学习。终于由武将转变成治世的文臣。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他十五六岁就开始了军旅生涯,在赤壁之战中,因协助周瑜战胜曹军,被孙权任命为横野中郎将、浔阳县令。孙权担心习武出身的吕蒙难以适应新的职务,就劝吕蒙说:“你现在已不是一般武将了,与我一起掌管国家的事,应该多多读书来增加自己的知识才是。”吕蒙推说自己事务繁忙,没时间读书。

孙权说:“你以为我是想叫你通过读书学习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吗?我只不过是希望你通过读书来掌握治军理政的道理。若说事务多,谁能与我比?但我小时候就读过《诗》、《书》、《礼记》、《左传》、《国语》等书。自从掌管国家大事以来,还读过三史及诸家的兵书,我认为从书中获益不浅。你为何不勉励自己读书?”

吕蒙于是发奋读书,孜孜不倦地抓紧一切空余时间读书学习,他所读过的书籍,多得连儒家的许多饱学之土都比不上。鲁肃死后,吕蒙以博学而懂军事代领其职,深受孙氏政权器重,后用计打败蜀之名将关羽,一举夺回荆州,成为东吴栋梁之材。

学习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像曹参与吕蒙那样,顺利完成由武将到文臣、由一勇之夫到风流儒将的角色转化。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使人变得越发聪明。

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是羯族人,年轻的时候,并州地方闹饥荒,他和部落失散了,曾经一度沦为奴隶、佣人。羯族人的文化比匈奴人要低。石勒从小没有受过汉族文化教育,不识字。他担任赵国的大将以后,渐渐懂得要成大事业,光靠武力不行,就收留了一批北方汉族中的贫苦的读书人,组织了一个“君子营”。让他们读书给自己听,学习古代的兵书战策和治国方略。由于石勒骁勇善战,再加上熟知兵法,智谋超群,不久便消灭了刘赵政权。历史上把刘氏的赵国称为“前赵”,把石勒建立的赵国称为“后赵”。

翻看史书,中国历史上的许多英明君主都保持着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东汉光武帝刘秀酷爱学习,一生手不释卷,即使在军旅当中也不肯放下书本。三国时的曹操御军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茂,夜则思经传。曹操行军打仗,依孙吴兵法,变化如神,并自作兵书十余万言。特别是清朝的康熙皇帝,他5岁知书,17岁因读书过劳甚至咯血,即使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他在日理万机之余,仍抽暇读书。

多读书、多学习,才能使大脑始终处于一种运动的状态,保持敏捷的思维,这样才能多有建树,少犯错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昨天还在争相学习的理论知识,今天可能就已经被淘汰出局。我国提出要建设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在新的世纪里,世界各国要努力建立终身学习的体制。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及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不被时代所抛弃。因此,处在这样一个充满变革、飞速发展的时代的公民,应该永不停滞、永不自满,在工作的同时不忘学习及时充电。特别是当单位为我们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时,不仅要积极参与,还要在学习的时候全力投入,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似的混日子。

同类推荐
  • 织晓

    织晓

    一个尘世中不羁的少年;一群与众不同的兄弟;搅乱这初显乱象的盛世;编织已经知晓的故事;
  • 三国之战魂无双

    三国之战魂无双

    一个年轻的少年穿越到三国时代,看他如何在这个战乱的时代争霸天下。看他能不能在这个美女如云的时代守住本心。看他如何跟曹操、刘备、孙权……斗智斗勇。看他如何卧看江山,醉枕美人做一个天下无双的君主。
  • 穿越到三国之无敌召唤系统

    穿越到三国之无敌召唤系统

    无意中,一男子穿越回三国,在陌生的乱世看他如何叱咤风云,一统天下。
  • 三国之逗是英雄

    三国之逗是英雄

    穿越一千八年不过瘾气死周公瑾不过瘾气死诸葛亮不过瘾气死司马懿不过瘾穿越一千八百年农村依旧可以包围城市逗比都能抱美女英雄不折腰我说死你英雄不折腰我逗死你......
  • 北宋小霸王

    北宋小霸王

    没有霸王的力气,却有扛鼎的勇气。重生在北宋末年,姜琅奋力扛起北宋这口破鼎。…..他为国平西夏,吞北辽,灭女真,功勋卓著,威震寰宇!他为国整饬弊政,除六贼,征方腊,靖平四海,名扬天下!因为他的存在使得北宋王朝版图金瓯无缺,重现盛唐之遗风!因为他的存在北宋王朝有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盛况!他就是姜琅,他就是威震天下的江左琅琊王!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带着金手指的战五渣

    末世之带着金手指的战五渣

    周蓁蓁重生了,畅想大杀四方,现实不给力,无望了!重生了,暗戳戳的抱男主金大腿,反而把自己坑了!踹了包子,拐了炮灰,坑了女主,跑了路!带着不省心的一大家子混末世。啥?女主重生了?男主订婚了?丫的,你不干净了,滚一边儿去!
  • 神女驾到临异世

    神女驾到临异世

    前世,她本是一届令人闻风丧胆的第一杀手,身怀异能,却被心爱之人层层算计,最终同归于尽,一朝穿越沦为叶府千金,却是废柴一个,惨遭陷害,却因祸得福从此,踏上变强之路然而,他强势霸道的闯入她的生活,乱了她的心他,天资卓越,冷酷霸道,邪魅无双,听闻素有洁癖,遇到她,却死缠烂打,紧抓不放这是一场旷世角逐。且看他们如何谱写一场盛世繁华,倾城之恋
  • 女王请转身:我一直在

    女王请转身:我一直在

    “我对你..很失望”他目光中的冷漠,犹豫一把锋利的剑直插心窝。她看着他的双眸,带着一点迷茫无助,苦笑着“嗯,我知道了。”没有解释,就这么悄声无息的离开了。“为什么不解释?”“累了”--------------重新走回那个和他生活过的城,重忆那些过往,所有谜底一点点解开,她痛哭出声。他却在身后微笑着朝她张开手,他说:“我一直在等你回来。”“我们..重新开始吧。”--------------锁定《女王请转身:我一直在》
  • TFBOYS之在一起的约定

    TFBOYS之在一起的约定

    在一次偶遇,让三个女孩遇到了自己的偶像TFBOYS.这三个男生看着眼前这三个女孩,脸突然不自觉的红了起来》三个男生和三个女生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本小说纯属虚构)
  • 风吹铃儿响叮当

    风吹铃儿响叮当

    轻小说。如果我们能在一起……也许,这是我们的回忆。(不好意思,过分抒情了……)
  • The House of Life

    The House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蓦然锦年

    蓦然锦年

    她说:“小爹地,我喜欢你!”他只笑笑,将她说的话当做是孩子撒娇的话语。五年前,她对她说:“小爹地,我真的爱你!”他如墨的眼里是冰封的寒冷,说:“我不爱你。”她在懂得喜欢时便带着她最纯真的感情喜欢他。她在明白爱情的时候便用最倔强的感情爱着他。四年后,她二十二岁,他却说:“宋宝贝,我爱你。”而她说:“宋哲谦,我不会相信你。”爱情不是离开了,只是爱的太深刻,伤的太彻底。爱情只是变得脆弱了,失去了相信的勇气。
  • 女配没福利

    女配没福利

    不会医术和武术,记不得诗词歌赋,没心机的宅女莫筱筱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朝代,这妥妥的是女配的命啊,还好嫁了个貌似是男配的王爷,可王爷却中毒昏迷了,人生艰难,只能迎难而上了。
  • 再回首,青春有你

    再回首,青春有你

    当从前的恋人再次相遇,从前的往事渐渐浮现在眼前,可是却再也回不去了,她伤了他,他亦伤了她,这段美好而痛苦的感情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