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2400000005

第5章 蔺相如顾全大局

廉颇是赵国的杰出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任赵国的大将,领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廉颇凭着他的勇气闻名于诸侯。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惠文王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了这事,派人送信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池请求换这块璧。赵王与廉颇等众大臣左右为难:把璧给秦国吧,又恐怕不能得到秦国的城池,白白地受骗;若不给,又担心秦国发兵攻打赵国。所以,对策迟迟定不下来,想找一个能够出使秦国去答复的人,一时也没找到。这时,宦官头领缪贤就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经过考核,赵王对蔺相如的才智表示认可,就派他护送和氏璧西行到秦国。

秦王接见了蔺相如,但是并没有按照当时的外交礼节接待他。秦王只是一味地把玩和氏璧,闭口不谈交换城池之事。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交换的诚意,就上前说:“这璧上有点小瑕疵,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趁机拿过璧,倒退几步站住,靠着殿柱怒发冲冠地对秦王说:“赵王在派我出使之前,先斋戒五天,并在朝廷上拜送了国书。为什么这样呢?是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而表示恭敬啊!现在我出使贵国,大王礼节甚为傲慢,我看大王没有诚意把十五座城池交付给赵国,所以我又重新取回了和氏璧。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颅今天就跟这块璧一起撞碎在殿柱上了!”说完,蔺相如举着璧,准备向殿柱撞去。

秦王害怕他撞碎和氏璧,于是婉言道歉,并答应先斋戒五天,再进行交换。蔺相如利用秦王斋戒的时间,派他的随从偷偷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等到交换的日子到来,蔺相如在秦国的宫殿上,凭借出色的口才揭露了秦王的阴谋,使得秦王找不到任何加害他的借口,最后只好放他回国。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就任命他为上大夫。后来,蔺相如又因为在秦、赵的渑池大会上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这下可激怒了廉颇,他气愤地说:“我身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拔寨的大功;而蔺相如仅凭着口舌立了点功,却位列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是个微贱之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并公开扬言说:“我见了蔺相如,定要羞辱他。”

蔺相如听了廉颇的话后,每逢上朝时常常推托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先后。后来蔺相如出门只要远远地望见廉颇,就调转车头绕道回避。蔺相如的门客们看不过去了,他们对蔺相如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眷家人来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德行啊。现在您和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说了一些无礼的话,您却害怕而躲避他,怕得太过分了。平常的人对此尚且会感到羞耻,何况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用,请让我们走吧!”

蔺相如平静地说:“诸位看廉将军的威风比秦王怎么样?”门客们回答说:“自然不如秦王。”

蔺相如说:“凭着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公开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们。我虽然才能低,难道会惧怕廉将军吗?但我想到,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施加武力,只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将军,文有我蔺相如。现在假如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同存。我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头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头啊!”

后来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话,非常惭愧,就光着膀子背上荆条,由门客引导着到蔺相如府上赔罪,说:“我这粗野之人,不知道您竟宽容我到了这种地步啊!”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智慧心得】

为人当识大体,不可陷入意气之争

虽然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是现实世界里,并非所有的合作者,所有的同事都能成为意气相投的兄弟手足。一方面,人们之间性格的差异,工作中的磕磕碰碰很可能使彼此间的相处十分困难;另一方面,面对有限的利益和荣誉,产生的竞争和嫉妒之心,也会成为建立融洽关系的障碍。这些都属于人之常情,不必刻意去追求尽善尽美。但是,历史反复证明:一旦政权内部的成员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就会导致集体战斗力的下降,并且会给敌人带来可乘之机。春秋时期的鲁国孟孙氏、季孙氏和叔孙氏同属鲁国宗室,本应该合力同心,共同对付觊觎鲁国国土的周边强国。可是,三氏却为了一己私利相互攻伐,瓜分国土,直闹得鲁国民生凋敝,国力衰弱,最后被楚国吞并。

经过安史之乱的大唐王朝已经元气大伤,本来应该借助宝贵的和平环境,朝臣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重振国威。但是,朝臣李德裕、牛僧孺却因为私人恩怨各自广结朋党,相互倾轧,导致人事更迭,政策多变,使大唐丧失了最后一次复兴的良机。最可笑的还要算南明政权。明朝都城陷落以后,宗室子弟急于混水摸鱼,纷纷自立门户,裂土称王。当清军南下时,他们不仅没有做到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反而继续钩心斗角,结果相继沦落为亡国奴。

即使抛开集体的利益不谈,这种你死我活的意气之争对于个人也没有什么好处。两个人相互争斗到一定程度,难免要采取不理智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超出法律和道德的界限的时候,就难免要落个悲惨的结局。因为这种争斗既不是为了坚持真理,也不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利益,更谈不上为了正义,所以他们的悲剧不会赢得人们的丝毫同情和尊重,只能作为后世的教训或者笑柄罢了。

蜀国的魏延和杨仪都是十分优秀的人才。作为武将的魏延,智勇兼备,战功不在关羽、张飞之下。身为长史的杨仪也非寻常之辈,刘备同他“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但是就是这样两个了不起的人物,却势同水火,常常发生激烈的争执,幸有诸葛亮从中调解,才不至于闹得不可收拾。但是,等到诸葛亮病殁,魏延和杨仪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将魏延逼上反叛之路,被杨仪派遣的马岱追上杀死。马岱将魏延的首级献给杨仪后,杨仪竟然一边用脚踢,一边大骂:“庸奴!还能作恶吗?”魏延死了以后,杨仪又开始与蒋琬、费祎为敌,终因结怨太多,落个被迫自杀的下场。

那么,如何妥善处理私人恩怨与合作共事之间的矛盾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像廉颇、蔺相如一样彻底化解怨恨,“相逢一笑泯恩仇”,成为生活中的朋友,事业上的合作伙伴。但是,这种理想化模式的出现,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那就是其中一方保持清醒,在矛盾将要激化的时候,能够主动退让,而另一方又勇于反省,过而能改,不会做出得寸进尺的事来。东汉名将贾复的部将在颖川杀人,太守寇恂依法将其处斩,贾复认为这是寇恂在故意侮辱他,深以为耻。一次路过颖川,告诉左右说:“这次见到寇恂一定要亲手杀了他。”寇恂知道以后,决定回避贾复。

他的外甥谷崇以为舅舅害怕贾复,就请求带着宝剑在身边保护。寇恂说:“不是这样。过去蔺相如不害怕秦王而避让廉颇,是为了国家呀。”于是命令治下各县准备酒食招待贾复的队伍。然后寇恂出来迎接,半路又称病返回。贾复想带兵追赶,将士们却都喝醉了,只好作罢。后来,光武帝亲自为二人调解,告诉贾复国事未平,不可意气用事,最后二人尽释前嫌,成为挚友,共同辅佐光武帝,实现中兴大业。

如果两个人个性相似,谁都不肯率先放下架子,主动做出和好的姿态,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首先是双方保持清醒,正视彼此之间的矛盾和这一矛盾扩大将会带来的危害。进而将生活与工作划分得泾渭分明,绝对不会做出公报私仇,或因私废公的事来。像西汉开国功臣萧何与曹参,二人无论在才能上,还是在功劳上都处于伯仲之间。西汉君臣就曾经为确定两人的功劳谁为第一,谁为第二伤透了脑筋。

这样的人中翘楚,本应英雄相惜,可是两人的私交却一直不好,甚至势同水火。但这只是在私下相处中出现的不快,在公事方面,史书中从没有出现过关于两人正面冲突的记载。后来,曹参得知萧何去世,马上嘱咐手下做好准备,说自己要出任丞相了。这除了曹参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以外,还因为曹参知道在萧何心目中,自己是能够继承发扬萧何施政方针的最佳人选。而萧何决不会因为和自己私交不好而放弃举荐自己的。果然,萧何在临死之际,亲自向皇帝推荐曹参接替自己的位置。最后,曹参顺利接任丞相的职位,并继续推行萧何的休养生息政策,使得西汉政权在平稳中前进,为以后的文景之治树立了典范,对汉武帝时期的国富民强也有着奠基之功。

人与人之间一旦出现矛盾裂痕,有时真的很难弥补。特别是让两个积怨甚深的人在一起合作,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如果为了泄一己私愤而损害集体利益,冷静下来之后,我们又会受到怎样的良心谴责?更何况,团队、集体往往是承载个人利益与荣誉的航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身在集体,就应该相互团结,合作共进。一旦出现矛盾和摩擦,也应该顾全大局,不能意气用事。

同类推荐
  • 平出记

    平出记

    现代白领穿越日本战国早期,成了武田信玄的邻居诹访平出家的小领主,请看小领主在乱世之中如何出人头地。
  • 辽朝那些事儿

    辽朝那些事儿

    作者以幽默的笔法,用白话的形式,给您详细介绍辽朝各朝、各代的历史事实,让大家有个了解神秘的辽朝职场生涯的全部过程。
  • 三国之逐鹿中华

    三国之逐鹿中华

    三国乱世,谁主沉浮?狂热的三国发烧友乔明爬山途中以外穿越,孑然一身的开始艰难的三国旅程。没地盘没兵马没人才?乔明仗着对历史熟悉的先知先觉,抢地盘,收名将,纳美女,发展经济,整顿军制,和雄主名将捉对厮杀,让那个东汉末年的更加的激情澎湃波澜壮阔......
  • 古南京史话

    古南京史话

    作者张学义,现已70岁高龄,为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张老一生著墨,先后创办《古今中外》《民俗》等多本杂志,一直潜心研究南京历史人文。本书上至人文之初的地域沧桑,下至民国初年的世风时宜,考究了古城南京人文、文化、历史、地域等,研究了千百种古南京风俗和名胜的得名缘由,浅析了许多南京著名的风流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 近代中国的故事之一:鸦片战争的故事

    近代中国的故事之一:鸦片战争的故事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封建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导致丧权辱国,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中国大地,中国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近代的历史又是一部救亡图存史。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与道路,一大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英勇无畏的斗争。
热门推荐
  • 偶来一记

    偶来一记

    这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我的有感,并不属实。而我,发表出去不过是想着能不能挣个小钱,不过写作也是个人爱好之一
  • 汉朝这些人③(刘彻卷)

    汉朝这些人③(刘彻卷)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剑屠九霄

    剑屠九霄

    沧澜大陆少年天才吴心,去兽狱之森历练!众人皆以为天才已死!然而少年归来,却化为月下死神,手持镰刀索命。看少年,伏强敌,战八荒!神剑在手,扫清天下浊!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 EXO之找到之前的你

    EXO之找到之前的你

    14岁的她遇见了16岁的他,她还不懂爱情,只知道想要永远和他在一起,16岁的他,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一见钟情,用在他身上在合适不过了。14岁的她和16岁的他是一对兄妹,他们一起去了韩国,当上了练习生,却不曾想,22岁的他将出道发布会上天真,开朗的18岁的她忘掉了,又在将另一个女孩当成了她,甚至厌恶她。14岁的她被16岁的他的笑容所融化,他拿她当妹妹,她也拿他当哥哥。但命运弄人,绝望的她,选择性失忆,忘掉了他们12个人......
  • 富帅绅士

    富帅绅士

    魔王之子锦富,练就格斗术,下山与亲人见面,锦富的生活开始,但危机总是围绕着他!
  • 你是瞎子我也爱

    你是瞎子我也爱

    她是个瞎子,脾气奇怪,不与陌生人来往,在心底筑了一座高墙,将所有人隔离在墙外,直至遇见温柔体贴的秦诺,秦诺不仅让她打开那座高墙,还走进她的心里。上天不会亏待好人,所以秦诺是上天派给她的天使,苏巧巧这么觉得。可是一切都不是这样,温柔体贴的背后原来另有原因。这个原因让苏巧巧不愿相信,也不愿接受。“苏巧巧,你就是个傻子!”那个女人一脸嘲讽的指着她鼻子道。对啊,她就是傻子才会相信秦诺!才会相信上天!
  • 竹马翻译官II

    竹马翻译官II

    从小深爱女主却隐藏自己的感情。重逢时,抱着时,亲吻时,原本以为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在这样跟她亲密的感情时,才发现,原来放弃她,他比谁都还要舍不得。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那个叫苏微恙的女子,是上帝赐给他的天敌。她的记忆是在五岁那年开始变得美丽的,其实命运待她不薄,五岁的时候就认识他,七岁的时候懂得什么是情。在分离的时候,她对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总是赢,只输过你。”青梅竹马的感情因为两个家庭忽然的变故在他们之间划下一道不可逾越的冰峰。三年后的再次重逢,命运两个不懂爱的人绑在一起。婚后的相处让她又期盼又害怕。面对冷漠的他,她该何去何从?
  • 落幕.舞

    落幕.舞

    落暮留我一人独自舞蹈不需要鲜花掌声害怕温暖阳光讨厌欢声笑语默默隐藏在黑暗之中一人独自坚强用舞姿诠释青春青春已逝繁华落尽却道岁月依旧黑暗中,无喧无闹无忧无愁留我一人独享孤单
  • 公关礼仪与面试技巧

    公关礼仪与面试技巧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吸收了西方公共关系学研究的精华,注重对实用技巧和运作模式的系统阐述,以切合本学科的性质和满足读者可操作性的需求。